猶記得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過一部片子,貓和狗不僅跟人一樣能神奇的說會道、個性十足,還具有高度的組織性,甚至爆發了貓狗之間的世界大戰。
聯想到家裡的貓和狗之間微妙的關係,不覺充滿聯想與期許。
作為人類最好的朋友,寵物貓和狗成了我們接觸最多、最值得信賴的陪伴,或許很多人都突發奇想過:如果能讓他們張口說話,那將是一件多美妙的事。
於是在2001年,描述喵星人與狗狗之間微妙關係的《貓狗大戰》應運而生,在這裡,貓狗之間不僅能夠說英語,還肩負著著類似於詹姆斯·邦德的特殊使命,在不斷接受挫折、努力成長之後,成為可愛又強力的寵物特工。
《貓狗大戰》的殼子是當時還未退燒的華麗特工電影(顛覆傳統特工電影的《諜影重重》首部曲在2002年才上映),構架來源於好萊塢家庭喜劇電影,裡的則是西方的普世價值觀與當時還未面臨破產的美國夢。
視覺特效廣泛應用的大背景與寵物貓狗在北美、歐洲觀眾心目中的家庭地位,給了這部影片重要的視覺支撐與觀眾基礎。當然,也少不了名演員們的傾情獻聲,為本片增加了不少親和力。
作為世界最強的造夢工廠,好萊塢商業電影批量流水線下的創意(概念)電影比比皆是,《貓狗大戰》不過是這個成熟而龐大的工業體系中,針對合家歡觀眾群體的其中一部流水線作品。
轉眼到了2020年,單純的視覺特效大片早已不再新鮮,觀眾們早已不稀罕貓狗說人話帶來的感官震感,而更大的問題是,依然按照傳統套路打造出來的好萊塢合家歡電影,在國內觀眾心目中已經越來越不值得一看了。
《貓狗大戰3:爪爪集結!》就誕生於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或許,還會有一些愛貓、愛狗的觀眾,或者低齡的兒童觀眾,還能對這類影片有興趣,但時代不同了,套路化的好萊塢合家歡商業影片,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全球觀眾多元化、個性化的觀影需求了。
《貓狗大戰3》的劇情主線分為兩條,一條是以公狗羅傑與母貓格溫(由《生活大爆炸》飾演伯納黛特的梅麗莎·勞奇配音,或許你還需要適應一下),以貓狗特工的身份,大破反派鸚鵡企圖顛覆世界的邪惡計劃,一條是熱愛網球的男孩麥克斯與喜歡音樂的女孩羅伊,在面對來自家庭、父母關係和興趣愛好的挫折時,勇敢面對、學會成長的故事。
經過《貓狗大戰2》之後,全球的寵物貓與寵物狗之間達成了脆弱的和平,為了保證這種和睦相處的狀態能夠持續,它們聯合成立了一個特工組織,專門負責對那些貓科和犬科動物的破壞陰謀,進行堅決的打擊和懲治。
公狗羅傑與母貓格溫是這個特工組織的其中一員,他們在監控中發現,轄區多次發生貓狗衝突的事件,通過特工小組啼笑皆非的尋找線索,最終鎖定了鸚鵡、蜥蜴等另類寵物集團。
鸚鵡、蜥蜴、蛇、蜘蛛等動物組成的反派團體之所以要挑撥貓狗的關係,就是因為人類只把貓和狗當成家庭寵物,自己卻無人問津,羨慕嫉妒恨讓他們怒火中燒,於是,通過某個強大的手機APP,他們策劃並實施了貓狗互毆計劃,以便讓人們討厭貓狗,把自己帶回家。
結果自然不言而喻,在貓狗特工的恩威並施下,反派的計劃流產了,世界和平再次得到維護。
至於兩個年輕人的成長故事,則更加套路化,屬於典型的個人成長類故事。
麥克斯有個事必躬親的強勢媽媽,在母親的過度保護下,導致他在比賽和生活中各種不適應,羅伊的父親工作不順、生活拮据,對女兒關心不多,但通過羅伊喜歡的音樂,父女之間的關係得到了鞏固和升華。
令人懷疑的是,都到了2020年,《貓狗大戰3》竟然還要玩007特工片的路數,配上最多五毛的特效,在觀感上實在是很糟糕。不過,帶著各類笑料的輕喜劇路數,還是比較適合低齡兒童觀看的。
至於劇情方面,只能用套路、平庸、無趣來形容。或許北美觀眾對這類合家歡作品百看不厭,人家要的就是這種輕鬆愉快的觀影氛圍,但對很多看慣了這類影片的中國觀眾來說,似曾相識的故事、不厭其煩的價值觀傳播與毫無新意的創意,很難能令人有興趣看下去。
並不是說《貓狗大戰3》是一部典型的爛片,它的出現依然是為了服務特定觀眾群體,但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在好萊塢商業大片的不斷侵蝕之下,我們的觀影水平提高了、觀影需求進步了,套路滿滿的好萊塢中小成本影片,已經輕易忽悠了我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