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諸葛青
最近,韓國新推了一檔真人秀節目《我們離婚了》,頻頻登上熱搜。
節目邀請到了娛樂圈中一些已經離婚的明星夫妻,然後重新聚在一起,互訴往事。
其中有一對離婚夫妻,令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崔烤肉和柳紫蘇。
在生活中,他們之間明明還有愛意,但他們的婚姻卻走向了盡頭。
原因就在於崔烤肉的父親,他很不滿意紫蘇這個兒媳婦,覺得她「不懂規矩」——不給丈夫做飯、不跟長輩打招呼、逢年過節不上門問候,甚至在鏡頭面前,毫不掩飾地奚落紫蘇:
「這個女人無論是做女人還是做母親,都是零分」。
老爺子在發洩不滿的時候,烤肉和年幼的孫兒一直在旁邊抗議,仍然阻止不了他的喋喋不休。
而烤肉覺得父親老了,總是站在父親這邊,不顧及妻子的感受,最終導致婚姻破裂。
其實,不難發現,烤肉父親的無端指責、奚落和抱怨,破壞了他們之間的感情。
正如有一句話說的那樣:
「對方父母的人品,不僅決定著你和對方能不能長久而愉快地相處,也決定著男女雙方家庭是否可以和睦地相處。」
所以結婚前,一定要看看對方父母的處世之道,一定要看看對方的家境。
01
你的婚姻,是父母婚姻的延續
很多「過來人」都會對即將步入婚姻的小情侶說:「結婚前一定要見見雙方父母。」
當時,聽者以為這句話只是在提醒他們要懂禮數。
等到真的融入對方家庭時,才明白,一個人對家庭的態度,就是他父母三觀的倒影。
最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女孩和男孩戀愛二年,感情穩定,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
得到雙方父母同意後,兩人迅速領證。領證後正好有一段假期,於是,男孩把女孩帶回了自己的老家,讓她見見自己的父母。
見到公公婆婆後,女孩突然有些後悔這門婚事了,並不是公公婆婆對她不好,而是公公和婆婆的相處模式,讓她很失望。
每次看見公公在外勞作回來,婆婆就要忙著做飯,期間還要給公公燒開水,洗茶杯,沏好茶放著,而公公就像大爺一樣,躺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看電視。
等到婆婆做好飯菜並端上桌,他才起身去吃。吃完飯也不收拾,嘴巴一抹,就去喝茶聊天。
平日裡,婆婆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掃地、拖地、洗碗,從早忙到晚,而公公卻總是悠閒自得。
公公還總是喜歡指揮婆婆做這做那,稍有不聽就發脾氣。
離開公婆家後,女孩問男孩,有沒有覺得公公有點過分了,男孩卻不以為然,說:「男主外,女主內,這很正常啊。」
兩人同居後,女孩漸漸發現男孩身上有著公公的影子。
男孩每次下班回到家總是叫女孩去做飯,而自己躺在床上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
日常生活中,他也不掃地,不拖地,脫下來的衣服隨便扔。女孩看不下去了,叫他收拾房間,他總是推辭說:「我上班夠累的了,這不是你們女人該做的嗎?」
女孩發現,自己的婚姻幾乎成了公公婆婆的翻版,這一刻才明白戀愛只需要看這個人就可以了,但是婚姻真的要看家境。
要知道,一個人在婚姻中的習性大多都是從原生家庭中帶來的。
如果他的家庭中,父母恩愛相互尊重,那麼孩子長大後就懂得照顧、珍惜自己的愛人;
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動手打人,沒有一點愛意,孩子長大後也會對另一半冷漠、家暴,延續上一輩的婚姻悲劇......
02
幸福的家庭都藏著愛的樣子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環境。
好的家庭環境,可以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婚姻觀。
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堪稱婚姻典範,殊不知他們的美滿婚姻是得益於自己幸福的原生家庭。
楊絳父母的關係非常和睦,她曾在《回憶我的父親》一文中寫道:
「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們子女從小到大,沒聽到他們吵過一次架。
舊式夫婦不吵架的也常有,不過女方會有委屈悶在心裡,夫婦間的共同語言也不多。我父母卻無話不談……」
父母彼此恩愛,琴瑟和鳴,讓家裡充滿溫暖和幸福,也讓楊絳學會了夫妻相處之道。
不得不說,原生家庭的氛圍,會深深地影響一個人。
記得在提起楊穎為什麼會嫁給黃曉明時,楊穎說:
「我覺得,女孩子嫁人還是要看對方的父母。」
黃曉明也在很多場合提起:
「我老婆跟我說:『為什麼一直覺得你好?
因為我看到,你爸爸在外面不管吃什麼,都會打包帶回來給你媽媽。我就知道,你是一個值得託付的人。
後來,我才發現,自己確實是這樣。」
的確,雖然這種事情不是絕對的,但是子女身上或多或少有著父母相處的影子。
我們每個人從小時候起就在無意地重複父母的言語和行為,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
父母日常的相處模式,會成為我們日後與愛人相處的模板。
畢竟,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當我們見識過父母彼此恩愛、親密無間的感情,自然知道愛是什麼樣子,也就會在自己愛情和婚姻的道路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03
結婚一定要看對方家境
結婚的時候,為什麼要看家境?
蔡康永之前在一個節目中說過:
「我印象中的門當戶對包括了自身教育階級、文化背景等。家境不同,社交圈不同,婚後彼此交換的話題會越來越少,最後導致夫妻越走越遠。」
看家境,看的不是對方的物質財富,而是因為家境不同而造成的其他的影響,包括父母相處模式、從小受到的教育、接觸到的人和事物等,這些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一個人的三觀和處世態度。
而三觀和處世態度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正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那麼,姑娘們怎麼辦呢?
最好的辦法就是結婚前,去對方家裡看一看,看看家境怎麼樣,看看他父母教養如何,看看他們家的家風怎麼樣,是否有讓你難以接受的家風和習慣。
如果你現在看不慣公公婆婆的相處模式,那麼未來,你一定會看不慣你的老公。
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說:
"一個人的性格特點、人生三觀、思維方式,都深受其原生家庭的影響。在我們成年後的種種思想和行為裡,都可以照見自己和父母一樣的面容。"
兩個家境懸殊太大的人,不管最初的時候你們多麼相愛,到最後都會在現實中敗下陣來。
婚姻不比戀愛,不只有風花雪月的浪漫,更多的是柴米油鹽。
想要在生活的雞毛瑣碎中彼此「相看兩不厭」,就要選擇才學相近、三觀相似的人。
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婚姻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幸福。
往後餘生,願你有ta愛、有ta寵、有ta護,執ta之手,與ta偕老。
*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