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每個人都說粵語好聽,到底好聽在哪裡?

2020-12-15 羊城網

我們常說,粵語朗誦詩歌很好聽,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粵語音節和音調的多變。

之前粵語版的《慶餘年》在TVB上映,裡面那段「範閒朝堂鬥詩」讓很多網友都不自覺地鼓掌叫好。不是原版的演員臺詞不好,而是粵語與普通話天然發音的不同,粵語的九聲六調,讓鬥詩增添了豪情壯志。

粵語發音的美吸引了很多人來學習,同樣也是因為這種音韻美讓人很是頭疼。

別說外省朋友學粵語,就是廣州人都沒幾個搞得清粵語的九聲六調的。

01 什麼是九聲六調?

先解釋什麼是「六調」。

六調就是粵語中有六個音調,一般用音階描述的音調高低,就是樂譜裡的DO RE MI FA SO 。為了方便,大家通常用阿拉伯數字1-6標記聲調。

▲圖源我要學廣東話

第一聲:55 分 /fan 1/

第二聲:35 粉 /fan 2/

第三聲:33 訓 /fan 3/

第四聲:11 焚 /fan 4/

第五聲:13 奮 /fan 5/

第六聲:22 份 /fan 6/

▲普通話和粵語的第一聲和第二聲是一樣的,圖源網絡

那粵語的「九聲」又是什麼呢?

其實就是九個發聲聲調陰平(1)、陰上(2)、陰去(3)、陽平(4)、陽上(5)、陽去(6)、陰入(7)、中入(8)、陽入(9)。而陰入、中入、陽入三個聲調都是入聲,但發音的音高是和 陰平、陰去、陽去是一樣的都是55、33、22,所以可以合併在一起。

▲圖源卜仔是也

光這樣講有點抽象,分不清入聲是什麼。一般來說,以/p/、/t/、/k/韻尾結尾的詞,例如忽/fat 1/ 、發/faat 3/、佛/fat 6/,都是入聲詞。

那為什麼還要分成九聲呢?因為粵語除了追求發音的音高音低外,還會講究發音的頓挫性,入聲發音會較為短促有力。所以九聲其實可以看作是6個舒聲調和3個促聲調的總和。

但有些書籍或者字典的標音方式不一樣,有些地方的入聲會標成b/d/g,有些地方的聲調也會標成1-9聲調等等......這是因為目前常見的粵拼方案有4種,包括香港語言學學會粵語拼音方案(簡稱「粵拼」)、香港教育學院拼音方案(簡稱「教院拼音」)、廣州話拼音方案(簡稱「廣拼」)和耶魯粵語拼音方案。但最主流的方案還是香港語言學學會粵拼方案。

02 怎樣記住九聲六調?

聽到這裡,別說外省朋友暈,廣東人先暈為敬!

作為創造力爆棚的廣東人,怎麼可能讓自己讓別人學得這麼辛苦呢,一大堆「抵死」口訣幫助記憶。

『 風水到時我哋必發達 』

▲圖源網絡

『 豬狗兔牛馬象畜雀鶴』

▲圖源網絡

『 番茄醬牛腩面一百碟』

▲圖源《大話廣府》

『 千幾個肥女士即節食』

▲圖源網絡

喺汕頭有近一百日』

▲圖源網絡

『 輕走過田野路不吃力』

▲圖源網絡

『394052786』

▲圖源網絡

03 九聲六調很有用!

很多人覺得粵語就是因為這麼複雜,大家都不想學了,為何不乾脆簡化,保留幾個聲調就算了?

讀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季姬擊雞記》就能明白為什麼粵語的九聲六調很有用:

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雞既濟,躋姬笈,季姬忌,急咭雞,雞急,繼圾幾,季姬急,即籍箕擊雞,箕疾擊幾伎,伎即齏,雞嘰集幾基,季姬急極屐擊雞,雞既殛,季姬激,即記《季姬擊雞記》

當你用普通話讀起來,幾乎整篇文章都是/ji/,其奇妙程度和別人聽粵語繞口令「各個國家有各個國家的國歌」有一拼。(當然粵語聽「各個國家」時是能分得清意思的。)

除此之外還有《施氏食獅史》的同音文,也是如此。我國著名語言學家、「現代語言學之父」趙元任先生寫這些文章正是為了表現失去了入聲和濁音的壞處。

而粵語的九聲六調保留了豐富的發音規律和發音音調,更少有同音字和同音詞。普通話的聲母有23個、韻母24個、音調有4個,那麼理論上有2208個發音;而粵語聲母有19個、韻母有53個、音調有9個,理論上有9063個發音。

那麼粵語在使用和表達上有天然優勢,歧義、誤會的機率會少很多。很多搞笑的綜藝總會說「同音梗要扣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找同音詞很容易。

▲圖源網絡

此外,九聲六調的優勢還在於情感的表達。

像文章一開始所講到的,古詩文用粵語讀起來更抑揚頓挫。其根本原因正是舒聲調(長音)和促聲調(入聲)。這種發音的長短錯落,讓你該柔和時,柔軟舒緩拉長一個音、長吐一口氣,該雄壯時,急促有力地爆破一個音、收起一個音尾。

正是如此,無論是《雨霖鈴》的煙雨朦朧依依不捨,抑或是《滿江紅》的戰場廝殺悲憤欲絕都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更甚者,雙語版本的歌曲,粵語總是更討喜的那個,就是因為有大量的發音能對準歌曲的曲調。粵語填詞特別講求協音,特別追求詞語聲調更跟得上曲調變化的步伐。

否則粵語填詞不準的下場就是《野狼disco》,廣東人聽不懂,廣東人更唱不好,就算是唱功絕佳的李克勤還是型英帥靚正的陳偉霆都救不了這首歌。又或者像《春嬌救志明》那樣,將「打救」唱成「大鳩」,令人誤會連連。

▲圖源卜仔是也的視頻

最後

粵語的魅力在於其音韻的豐富,平仄律動、長短交錯,」說話比唱歌好聽「不再僅僅是一句罵人的話了。確實,九聲六調讓人「頭痕」,但就像登山,頂上的風景才是最好的,跨過粵語的難關後就能得到一片鳥語花香。

自己友們,不如來解讀下這句歌詞的音調,看看作為老廣的你粵語又過不過關!

好心一早放開我,從頭努力也坎坷。

通通不要好過,來年歲月那麼多。

各位自己友,

你們有什麼關於粵語音調的笑話?

來評論區寫下你的段子吧!

相關焦點

  • 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哪個地方的粵語說起來更好聽?
    廣式粵語和港式粵語,哪個地方的粵語說起來更好聽?粵語是中國的七大方言之一,無論是使用人數還是遍及範圍都是非常高的。大部分人比較熟悉的就是廣州的粵語了,此外還有的香港的。前者是約定俗成的粵語標準發音,後者則經常出現在影視作品中。
  • 點解人人都話粵語好聽,到底好聽喺邊度?
    點擊播放 GIF 0.4M我們常說,粵語朗誦詩歌很好聽,其中一個原因在於粵語音節和音調的多變。別說外省朋友學粵語,就是廣州人都沒幾個搞得清粵語的九聲六調的。01什麼是九聲六調?先解釋什麼是「六調」。很多人覺得粵語就是因為這麼複雜,大家都不想學了,為何不乾脆簡化,保留幾個聲調就算了?讀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季姬擊雞記》就能明白為什麼粵語的九聲六調很有用:「季姬寂,集雞,雞即棘雞。棘雞飢嘰,季姬及箕稷濟雞。
  • 陳奕迅好聽的5首粵語歌曲,每首都「沁人心脾」!
    九星:陳奕迅好聽的5首粵語歌曲,每首都「沁人心脾」!相信大家都聽過陳奕迅的不少歌曲,每首歌曲聽來都是像故事一樣婉轉道來,給人的感覺總是沁人心脾,這是因為陳奕迅的聲音是非常難得的男中音,但是卻在低音方面給大家帶來了驚喜,陳奕迅本人的歌唱技術非常的高超,所以大家對於陳奕迅的歌曲也是非常的喜歡,而且在演唱的時候他的技巧使用也是非常的明顯,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首動人心弦的歌曲。
  • 那個地方的女生說話的聲音最好聽,對不起我東北人輸給廣東靚女了
    作為北方人,個人覺得南方口音普遍聲調婉轉,韻律多變,能夠表達非常豐富的情感,特別是女孩子說出來,那種糥糯軟軟的聲音,感覺很好聽。有人評價,論唱情歌,說情話,南方口音,由以福建閩南和廣東粵語最好聽。南方人說話為什麼這麼複雜普通話:聲母+韻母+4個聲調。粵語:聲母 + 介音 + 韻母元音 + 韻尾輔音 + 9個聲調兩者相比,可見粵語的發音變化有多複雜,聽起來感受肯定比普通話要豐富的多!
  • 在KTV唱這10首最經典的粵語歌曲可以秒殺全場,每一首都超級好聽
    大家肯定會偶爾去KTV嗨歌放鬆自己,可是在KTV裡面不會唱粵語歌就會顯得有點捉襟見肘了,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小編自己10首適合在KTV裡面展示的經典粵語歌曲,只要你能夠唱好瞬間秒殺全場。如果有喜歡的小夥伴可以加個關注,點個讚,還可以在評論區相互交流溝通,也可以分享和收藏。以下歌曲排名不分先後,當然好聽的粵語歌曲不僅僅只有下面10首,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補充添加。
  • 幾首好聽的粵語歌曲,喜歡粵語歌的你們千萬不要錯過哦
    粵語是中國非常有特色的一個語種,它們的發音不像普通話這樣的字正腔圓,但是卻格外的有一股詼諧的味道,所以很多人都比較喜歡粵語。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首好聽的粵語歌曲吧!可惜我是水瓶座談到粵語歌曲,絕不能忘記的就是楊千嬅了。楊千嬅的粵語歌曲在大陸也是非常有名的,也有著一眾的歌迷朋友們。它是黃偉文親自為楊千樺量身打造的情歌,據說當此時楊千嬅正處在分手時期,心情十分難過。而她也經常是約朋友喝酒,作為好友的黃偉文十分心疼她,但是也非常謹慎的只是默默陪在她的身邊。
  • 這首超級好聽的閩南語歌曲,是不是聽著有點熟悉
    「無人是應該永遠孤單,阮會歡喜有緣你作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一首非常好聽的閩南語歌曲《海海人生》,這首歌曲來自於閩南女歌手陳盈潔。小編聽第一遍就喜歡上了這首歌,前奏一響起就不由得讓人單曲循環,歌曲節奏分明,歌詞勵志向上「人講這人生海海海海路好行,不通回頭望望著會茫」。但是這歌越聽就越覺得似曾相識,小編特地去看了下這首歌的作曲作詞到底出自誰手?
  • 廣式和港式,到底哪個的粵語更正宗,看看老輩人的說法?
    對於大部分北方人來說,接觸粵語的唯一途徑,就是TVB的電視劇和粵語歌了,現在,很多人都會哼唱一兩首粵語歌,粵語聽上去朗朗上口,十分好聽,非常有魅力,在我國香港和廣州地區,人們主要使用粵語作為最常用的語言,不過二者相比還有區別,廣州人將的粵語和香港人是不一樣的,廣州人的方言中還有一些口音
  • 為什麼廣東話可以唱歌,而其它的方言用來唱歌卻不那麼好聽?
    上個世紀「來日總是千千闕歌,愁緒揮不去苦悶散不去,有日讓你倚在深秋,抬頭望星空一片星」很多粵語歌大街小巷都在放至今傳唱!粵語與普通話一樣,所有常用漢字都有「正音」這一點優勢,粵語完全可以與普通話平分秋色,儘管按《中華大字典》40000多個漢字的數量來看,粵語還是無法和普通話PK書面正音得。
  • 總結一下明星給孩子取名,楊冪女兒的名字粵語讀起來最好聽
    陳曉和陳妍希汪涵和楊樂樂汪涵被叫做「行走的百科全書」,看了《天天向上》的朋友對於汪涵的學識都是非常佩服的。我們都知道汪涵的兒子小名叫做「小沐沐」。小沐沐,很好理解,三點水指的是汪涵三點水,木指的是老婆楊樂樂的楊字的木。」那麼富有才華的汪涵給兒子取的大名是什麼呢?這個名字比較好聽,叫做「汪十安」。
  • 安利幾首粵語歌曲,好聽到流淚!第三首很帶感
    我每天都在想,該給大家安利什麼歌曲才好,本來稀疏的頭髮就更禿了……   沒辦法,只能給大家推薦一些經典的粵語歌曲了,絕對好聽。   只不過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喜歡,畢竟時移世易,人早就不同了。
  • 《橄欖樹》真的很好聽哦,大家都是這麼評論的
    真正寂寞的人,不是評論的人,而是默默看評論的人......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我來自美麗的大四川 來廈門17年了 每次聽到這首歌 想起了四川 我的家鄉 南充我今天用卓依婷的這首歌成功在海選晉級荷西對三毛說,「我一生的願望就是有一個很小的公寓,裡面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太太
  • 雷軍:為什麼名牌大公司名稱都非常好聽
    我今天看到的絕大部分創業者他的公司的名字是四個字,為什麼只有千分之一的公司能活下來能做大?是因為人家從起名字的時候就花的功夫比你大,創業這檔子事就是你花了多少心血,名字一念出來,就知道這個公司與眾不同,聯想、百度、華為、為什麼這些成功公司的名字很好聽? 其實好聽的名字他們就贏在起跑線上了。
  • 我國最難懂的3種方言,都在南方地區,外地人聽不懂卻又覺得好聽
    我們平時常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十裡不同音,這在我國表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南北方的差異很大。我國的方言種類很多,一個省可能還會很多不同的發音,就拿小編所在的山西來說,我覺得是方言特徵最不明顯的省份。山西的方言差距很大,每個縣之間都有很大區別,所以就會出現山西人聽不懂山西方言的情況。相對來說,北方的方言比較好懂,全國聞名的東北話是最有感染力的,甚至登上了春晚的舞臺。
  • 咱們明明聽不懂粵語,為什麼粵語歌還這麼火?
    說起我們聽歌學會的第一門「外語」,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粵語」。為什麼我們會覺得粵語歌既洋氣又好聽呢?有人說,那還不是因為,咱們聽不懂唄!但是很多人也覺得奇怪,方言歌曲那麼多,像閩南語啊、吳語啊、信天遊啊,明明都很好聽,也有自己的經典曲目,但是,為什麼只有粵語歌曲紅得這麼廣、這麼久呢?其實這裡面,還大有說頭!
  • 風趣粵語字:為什麼豬肝的粵語會叫「豬潤」?
    粵語文字有多源遠流長?鎖定粵趣志,每周和你笑談風趣粵語字!說起來,中國人吃豬肉的歷史真的是長之又長。周朝祭拜天神、祖先,最大規模的祭品是「太牢」,就是要用一頭牛一頭羊和一頭豬去祭祀。而士大夫拜祖先,就只用一頭豬。我們廣東是保持住這個傳統的。你看,拜完祖先,還有什麼事呢?分豬肉嘛!你不要以為中國人是這樣,就等於全世界的人都這樣哦。比如伊斯蘭教的朋友,是最避諱說到豬的。
  • 世界上最好聽的語言,漢語英語最具魅力,粵語方言自帶音樂旋律
    雖然這六種語言都各有特色,並有一定影響力,但這六種語言中,漢語和英語應該是最有魅力的兩種語言。其中,英語是全世界使用最廣泛的語言,而漢語則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 如果我們細聽,雖然很多外語聽起來都是嘰裡呱啦,不知所云,但是,當我們聽到英語時,即使聽不懂,也會覺得很好聽。
  • 陳奕迅最好聽的冷門歌曲,哪一首是你最喜歡的?
    陳奕迅的歌曲,好聽的多,冷門的也多。作為喜歡過多年的人,小編的喜歡和粉絲有些不同。下面為大家盤點一些陳奕迅比較冷門的歌曲!《new order》和《last order》,這兩首歌,黃偉文和林夕一人作一首。
  • 人生一世,好聽的話別當真,難聽的話別較真
    我們每個人,於這個世界而言,都活在一個又一個的群體之中。所以,不可避免的,我們也會活在別人的嘴中。同樣的,我們也會在別人的嘴中,聽到太多別人的事情,又以此來不斷調整著別人在我們心中的模樣。我們常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
  • 學習粵語 要從粵語發音開始
    同一首歌,很多人都會覺得粵語版本會比國語聽上去要好聽一些,其實,這和粵語的聲調是有很大關係的。粵語有九聲六調,比普通話的四聲調要複雜很多,同樣一首歌,粵語聲調的變化就有很多,這也使得歌曲聽上去更加抑揚頓挫,更加好聽。所以,想要學習粵語,那就不得不掌握粵語發音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