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雙孢菇的姚素瓊:心裡有底氣 生活有奔頭

2020-12-11 河北青年報

姚素瓊和老伴汪學超。閭陳雨 攝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閭陳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八爾湖鎮純陽山村,雖然風景秀麗,但自然條件極為有限,2014年全村997人中曾有90戶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提起過去,村民們百感交集。

村民姚素瓊曾患食道癌,為治病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家裡的危房也破舊得再也住不了人。村支書後來到姚素瓊家裡幫她算脫貧帳,找致富路。幾年過去了,全村人都轉型種起了雙孢菇,2017年全村實現整體脫貧。

「這個就是我姚素瓊的。」純陽山裡有一片白牆灰瓦的樓房,姚素瓊的家就在其中。今年54歲的姚素瓊梳著利落的短髮,不僅養了一百多隻雞鴨鵝,雙孢菇種得也不錯。

一大早,姚素瓊正在蘑菇房裡摘蘑菇。閭陳雨 攝

姚素瓊的智能蘑菇房,大得像個倉庫,空氣中瀰漫著蘑菇的清香。蘑菇房裡黑乎乎的沒有燈,借著外面微弱的光能看到裡面對稱排列著四個大鐵架,每個鐵架有五層,每層都整整齊齊地擺放了冒著小蘑菇的「營養料」。姚素瓊拿著小籃子教記者採摘:「你自己按一下,要按住的時候就一揪,兩個指頭按到一揪它就起來了。」

姚素瓊種的雙孢菇,其實就是我們平常吃的白蘑菇,這些蘑菇一襲白衣,矮矮平平,扁頭扁腦的,像一朵朵小雨傘大大小小地點綴在鋪滿泥土的培養料中。姚素瓊說,這雙孢菇一斤能賣到4塊錢,一公斤8塊錢。

這幾年村裡建起了15個智能菇房,姚素瓊也入股了一個。種植雙孢菇,不僅有政府引進的專業公司提供種苗、消毒以及控溫的免費技術,還有銷路,姚素瓊脫貧了。

老伴汪學超正在餵雞。閭陳雨 攝

正說著,有人走了進來,原來是來收蘑菇的。 「我們不愁賣,因為有森肽公司來按價格收走蘑菇,企業會帶動我們。如果市場價低了,他們也是包底給我們;如果漲了,他們也可以隨時給我們漲一點點。」

姚素瓊笑眯眯地看著這一筐筐小蘑菇,這些小蘑菇一個季度一賣,就至少會有6萬元的收入。

而雙胞菇每個季度產量可以達到七到十噸,一年的產量在三十到四十噸左右。

但是,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種蘑菇極其辛苦:凌晨兩三點就得起床上山摘蘑菇,澆水、掃地、消毒,下午三四點再摘一次,再澆水、掃地、消毒,一天在棚裡起碼工作十個小時,日復一日。但是姚素瓊每天都幹得非常開心。「真的是雖然辛苦,但是我們只要賺得到錢,我們不怕。說白了我們一分錢賺不到也有10萬塊錢,我以前打工都沒賺到那麼多錢。」

姚素瓊的雙孢菇。閭陳雨 攝

姚素瓊心裡充滿感謝:政府不僅幫家裡修好了房子,還幫自己找到了致富路,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但是,姚素瓊以前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戶,她種蘑菇的投資和花費又是哪裡來的呢?「國家有政策,貸5萬塊錢不用利息,三年還完。」

不過,為了貸這五萬塊錢,姚素瓊和老伴汪學超可是鬧過不小的彆扭!

當年村支書來到姚素瓊家裡宣傳政策、鼓勵他們種蘑菇時,老兩口還是貧困戶,五萬元對他們來說是個天文數字。老汪認為,貸款太冒險。

但是,姚素瓊有信心,一夜無眠後,她做出了決定:「我悄悄地背著我老公,我就把我的身份證拿去農商銀行貸了五萬塊錢,反正不要利息的,我就試了一下。」

回家告訴老伴自己已經貸了款,當時可把汪學超氣壞了。但是,老兩口種了一個月蘑菇後就收入了9000塊,這可又把他們高興壞了。「我還跟我老公說,我說你膽子小,我膽子大,我就不怕。」

已經摘好的雙孢菇。閭陳雨 攝

在純陽山村,像姚素瓊這樣種植雙孢菇的農民有15戶。南部縣純陽山村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胥樹維告訴記者:「他們每年能夠保底掙十萬,那麼他們拿一部分還貸款,拿一部分回家。所以他們15戶貧困戶,每個人的小額信貸現在都已經還完了,都還清了。」

但是,種蘑菇的路上也不是總一帆風順。2019年7月,四川的天氣高溫難耐,蘑菇的培養料在從山東到四川運輸的路上變質了,導致蘑菇的產量大幅下降。但是老兩口卻笑眯眯的,一點都不發愁。原來,農業合作社給每戶的蘑菇都上了「保險」。胥樹維介紹說: 「因為我們給每個棚都進了保險,然後保險公司也給賠償一部分,所以這樣也就保證了貧困戶的收益不受到損失。保險一般的都是一個棚5000元。如果賠付的話,那賠付是十倍以上。」

從蘑菇房出來,姚素瓊還特意和記者提到:來年想養豬,還想裝修家裡的房子。原來她已經做了調研、有了計劃,村支書答應一定會落實她的計劃,「扶上馬再送一程」。這讓姚素瓊心裡更有底氣了。「他們真的是對我太關心了。我也不得讓他們失望。我說的是,我的路還是要我自己去走。」

智能菇房。閭陳雨 攝

來源:中國青年網

相關焦點

  • 「一號文件」讓我生活有奔頭——農民工商海青回家記
    新華社石家莊2月25日電  題:「一號文件」讓我生活有奔頭——農民工商海青回家記新華社記者 範世輝大年初十,年味仍濃,記者來到河北省臨漳縣孟村鋪村看到,村東頭一座二層小樓特別顯眼,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青莊壩區:現代農業有奔頭
    光聽不練是假把式,每次學了新的種植技術,我就在地裡試著幹,時間久了我就有經驗,種出好菜就能賣出好價錢。」 三年前薛國忠便種有二三十畝山藥,今年依託青莊壩區的發展,承租60畝土地種山藥。沿著寬闊的機耕道,薛國忠帶著我們來到山藥地,他邊管護邊介紹:「搞農業懶不得,尤其是種蔬菜,除好草、看好苗、施好肥才能有好收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北孫村:讓農民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北孫村:讓農民生活越來越有奔頭 2020-08-31 15: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孢菇產地主要分布在哪裡?雙孢菇幾種主要生產原料介紹
    雙孢菇產地主要分布在哪裡  雙孢菇人工栽培始於法國路易十四時代,距今約有300
  • 西峽:「雙孢菇」圓了脫貧致富夢
    3月21日,西峽縣雙龍鎮彪池村任慧星在雙孢菇扶貧基地自家的菇房裡興奮地說。菇房裡,六層覆土菌床整齊排列,噴水設備廊道擺放。在手電筒光束的照攝下,指頭肚大小的白色菇蕾密布菌床。任慧星介紹,再過一周時間,菇蕾將長成雞蛋大小的成熟菇,陸續進入採摘期。「每茬菇採摘期7至10天,最忙的時間有3天。」
  • 「雙孢菇」撐起「致富傘」
    農行樂安縣支行持續加大對當地產業扶貧貸款投放力度,充分利用「惠農e貸」、「產業脫貧貸」等特色金融產品,大力支持本縣「雙孢菇」產業發展。黃年龍是樂安縣智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負責人,為全縣雙孢菇種植的帶頭人之一。
  • 玉米豐收 村民致富有奔頭
    玉米豐收 村民致富有奔頭 2020-10-16 16: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攜手奔小康」南陽鎮平:小小雙孢菇 拓寬群眾致富路
    今年年初以來,南陽鎮平縣引進雙孢菇種植業,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鎮平縣郭莊回族鄉孫樓村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裡的雙孢菇迎來了第二茬成熟季。今年3月份,村裡新建了40個雙孢菇種植基地,有32戶村民承包了大棚,還有不少村民在基地打工。南陽鎮平縣馬莊鄉唐營村村民林邵芳我們在家裡就可以掙到錢。然後又可以照顧老人,還可以照顧小孩,一個月還能掙個一兩千塊錢,讓我們大家都很滿意。
  • 雙孢菇雞蛋湯
    雙孢菇雞蛋湯By 康康1818準備做晚飯才發現家裡已經沒什麼菜了,幸好還有一個小西葫蘆,前幾天炒米飯還剩了幾個雙孢菇,雞蛋嘛是家裡必備的食材,於是就用它們做個雞蛋湯吧,還別說因為有了雙孢菇的加入原料:西葫蘆、雞蛋、雙孢菇。
  • 瞭望|搬離山窩窩後,他們生活有哪些新奔頭
    甘肅省近年通過統籌規劃、精準施策,不僅讓易地扶貧搬遷者有房住、有飯吃,還通過發展產業,讓搬遷者「穩得住、能就業、有收入,日子越過越好」。「山下的日子才有奔頭」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雄渾遼闊的大漠之中,12個移民新村拔地而起,組成黃花灘生態移民區。這是當地6萬多名群眾新生活的起點。富民新村是其中之一。
  • 北方地區雙孢菇標準化種植技術
    雙孢菇含有8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其中的色氨酸和賴氨酸在一般植物蛋白中是缺乏的。雙孢菇對植物蛋白有增補作用 [1] [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由於它的營養比一般蔬菜高,所以有「植物肉」之稱。雙孢菇所含的蘑菇多糖和蛋白具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具有預防癌症、提神消化、降低血壓及防治壞血病等功效。
  • 雙孢菇掙錢門路不簡單,單單是大棚的建造技巧,就與眾不同
    種植戶種植雙孢菇的大棚就像一幢「樓」一樣,需要在牆上打上很多的窗戶,窗戶起到的作用共有兩種,一種是起到調節溫度的作用,另一種是在種植戶們採摘的時候可以提供光源。一般會建設到七層左右,這類的大棚屬於比較低的一個種植模式,低模式可以讓採摘、打水變的方便一些。
  • 雙孢菇好吃嗎?雙孢菇培養料的配方怎麼配置,如何培育?
    雙孢菇好吃嗎?雙孢菇培養料的配方怎麼配置,如何培育?菌類品種中,雙孢菇的菇肉吃起來是較鮮美的一種,原產自於歐洲地區,現在作為主要的食用菌種在中國全國各地都有大面積的栽培,而且菌類的價格這幾年一路攀升,市場也非常好,很多人都想在自己家弄一個菌房自己培育雙孢菇來增加收益,關鍵是很多人還不知道培養料怎麼製作 ,現在就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遵化東新莊:雙孢菇"串起"產業鏈(組圖)
    近年來,全鎮22個村中就有20個村發展了食用菌生產,成為華北地區香菇生產基地之一,全鎮食用菌生產規模發展到3000萬棒,農民靠它人均年增收約1500元。  但是,該鎮食用菌發展品種主要是以香菇為主,香菇以硬雜木打碎的木屑為主要原料,一根菌棒大約需要木材1.2公斤左右。算總帳,全鎮食用菌栽植每年要消耗木材3600萬公斤,折合成6萬立方米木材。
  • 雙孢菇拓寬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近年來,鎮平縣郭莊鄉著眼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進雙孢菇種植業,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村貧困勞動力和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有力助推鄉村產業發展。>眼下正值雙孢菇成熟的季節,在鎮平縣郭莊鄉孫樓村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72歲的李正恩正在自家大棚採摘第二茬的雙孢菇,用手輕輕捏住菌柄,左右旋轉,一朵雙孢菇輕巧入籃。
  • 李應蘭:種植茶葉日子有了奔頭
    誰曾想到,我靠著種茶葉不僅學到了技術,鼓了腰包,還脫了貧;誰曾想到,如今的茶商老闆們會到茶園裡來收購茶青;誰曾想到,我的茶園從2畝擴種到了12畝,收入從3千元增加到了1萬多元...天有不測風雲,厄運接踵而至,2017年上半年,老伴也因病離世,留下我和孫女相依為命。家無勞動力、無收入來源、年幼的孫女...得知情況後,駐村幹部、村支兩委開始到我家走訪核實,通過召開會議,認為我家符合精準扶貧戶條件。於是在2017年,我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系統。
  • 沉穩大氣,越活越有底氣,最有可能大器晚成的星座!
    導語:沉穩大氣,越活越有底氣,最有可能大器晚成的星座在心裡,開出寂寞的花朵。性格上的內斂,足以讓人愈加的沉默。在生活中,有著各種各樣的性格存在,不管是開朗還是憂鬱,都是內心的一種折射,可就算笑,也並不能代表開心一樣。所以,性格上在某一方面也並不能夠說明什麼。可也深藏著一面,越是穩重的人,越容易成事;越是穩重的人,內心越有底氣。金牛座看似很低調且不顯山水的金牛座,其實是個很厲害的人;在長久的相處中,定會發現金牛座的優點來。
  • 雙孢菇拓寬鎮平縣郭莊鄉群眾致富路
    近年來,鎮平縣郭莊鄉著眼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引進雙孢菇種植業,有效解決了當地農村貧困勞動力和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有力助推鄉村產業發展。眼下正值雙孢菇成熟的季節,在鎮平縣郭莊鄉孫樓村的食用菌產業扶貧基地,72歲的李正恩正在自家大棚採摘第二茬的雙孢菇,用手輕輕捏住菌柄,左右旋轉,一朵雙孢菇輕巧入籃。
  • 馬莊鄉:雙孢菇託起致富夢
    隆冬時節,走進馬莊鄉唐營村的雙孢菇產業扶貧基地,一股蘑菇香夾帶著泥土的清香就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一朵朵雪白的雙孢菇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在加緊採摘、分揀、裝籃,一派繁忙景象。據了解,近年來,馬莊鄉立足實際,按照農業育特色的發展思路,精心培育,傾力打造,大力發展食用菌等高效農業項目,把發展雙孢菇產業作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縣裡提出的」1+1+1+N產業布局,採取「合作社+產業基地+貧困戶」的發展模式,建基地、延鏈條、創品牌,實現了財政增強、群眾增收的雙贏局面。
  • 種植雙孢菇 帶富一方人
    文/圖 全媒體記者 景中原 通訊員 肖喜峰隆冬時節,記者在上蔡縣塔橋鎮至臻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看到,一排排整齊的大棚內,雙孢菇色澤亮白,肉質肥厚,惹人喜愛。尤其是剛出土的雙孢菇,像一堆堆白色的珍珠鑲嵌在菇床上,肉乎乎、圓滾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