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獻血,人們勢必會想到救死扶傷和義不容辭。經過研究表明,獻血者不僅僅能為社會奉獻愛心,而且也無意中改善自身狀況,為自我健康進行投資,可以來了解一下獻血對身體帶來的好處。
1、保護心腦血管系統
定期獻血能預防和緩解血液粘稠度,降低患上心腦血管疾病機率。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體力活動卻有所減少,身體中會積累太多脂肪,長期下去易引起血液粘稠。血液粘稠是指大量脂肪在血管壁上附著,從而形成動脈粥樣硬化,降低血管彈性,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獻血能減少身體中部分粘稠的血液,然後再適當喝水,能填充血容量,進而稀釋血液,降低血脂。適量獻血也能減少血液中的所有成分,尤其是減少比例最大的蛋白以及血鐵,不僅僅降低血液粘稠度,而且加快血液流通速度。五臟六腑和組織得到足夠氧氣和血液滋養,易感覺到全身輕鬆和頭腦清醒,同時也降低患上血栓和動脈硬化,還有腦血管意外以及心梗風險。
2、提高造血功能
從胎兒時期,骨髓就起著造血功能。隨著年齡增長,造血功能和血細胞生成率會慢慢下降。獻血後血細胞數量逐漸減少,對骨髓帶來一定的刺激作用,促進骨髓儲備的成熟血細胞釋放,同時也刺激骨髓造血組織,利於血細胞生成。按照規定期限,定期獻血能讓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3、減少患癌風險
身體中的鐵元素含量過低,易導致缺鐵性貧血和行動變得遲緩,但鐵過高也會引發一系列問題。若體內鐵含量超過正常值10%,就會增加患上癌症風險。
4、促進和改善心理健康
臨床表明,健康情緒能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以及體液溝通大腦和器官以及組織,讓五臟六腑處於良好狀態,維持其正常運轉,進而增強免疫力,提高抵抗力。獻血不僅救他人一命,助人為樂和與人為善的同時,也能讓精神得到淨化,心靈上得到一定的慰藉,讓工作和生活變得更加充實。
獻血需注意什麼?常見的獻血類型是全血捐獻和單採血小板,前者是指獻出血液全部成分,後者是指獻出一定量的血小板,其他血液成分回輸到獻血者體內。健康成年人一次能獻200或400毫升全血,兩次採集間隔時間不能少於半年。單採血小板獻血者間隔不能少於兩星期,一年內獻血不能超過24次。獻血前需作體格和血液檢查,卷卷。月經前後三天,懷孕期、分娩和哺乳期未滿一年的人;經期做手術患有急性腸胃炎、肺炎感冒以及痢疾的人也暫時不能獻血;獻血前不能喝酒,也不能服用藥物,保證有足夠睡眠,飲食清淡,不能空腹獻血。
溫馨提示
沒想到獻血居然對身體有這麼多的好處,必須選擇正規醫院獻血。採血時需保持全身心放鬆,被採血的手臂儘可能和心臟在同一條水平線上。獻血後用消毒棉球按住針眼15分鐘,防止滲血或皮下淤血,同時注意針眼處衛生,以免受到感染,多注意休息,不能做劇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