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確定真正播州土司楊輝墓

2020-12-09 騰訊網

[摘要]據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二室主任、楊輝墓考古隊隊長張興龍介紹,2006年,當地村民在「楊輝墓」附近修建墳墓時,挖到一塊巨石板,後確認為一座三室石室墓,此發現可能解決近30年楊輝墓之謎。

工作人員正在對墓誌進行化學保護。

為配合海龍囤申遺進行的古播州第二十五世宣慰史楊輝墓發掘近日取得重大發現,確認2006年發現的三室墓才是明代聲名赫赫、南徵北戰的楊宣慰和他的二位夫人長眠之地,此前發現的單室墓或是疑冢。

遵義播州楊氏世守播土700餘年,為中央王朝藩籬,對古代中國西南邊陲開發和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形成,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前,貴州省遵義縣團溪鎮白果村的雷水堰有一座單室墓,曾經一度被考古工作者判斷為可能是楊輝墓。

楊輝墓陶俑匯總

據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二室主任、楊輝墓考古隊隊長張興龍介紹,2006年,當地村民在「楊輝墓」附近修建墳墓時,挖到一塊巨石板,後確認為一座三室石室墓。

為配合海龍囤申遺工作,考古工作者再次對「楊輝墓」及墓園進行發掘清理,重點是這座三室墓。經過發掘,考古隊員有了新的發現,中間墓室墓誌刻有「宣慰使退齋楊公之墓」,右側墓室墓誌為「有明故播郡淑人田氏墓志銘」。

「真正的楊輝墓被發現,一場近30年懸而未決的考古爭論蓋棺論定。」張興龍說。

隨後的發掘清理出大量的陶俑殘片,可以辨別的有女侍俑、騎馬俑等。

貴州省考古所所長周必素說,確認三室墓是真正的楊輝墓,那麼之前發掘的單室墓就屬於誤判,可能是其他土司的墓葬或存在其它的象徵意義,或者就是疑冢。

張興龍說,現在對單室墓的爭論仍在進行中,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疑冢說,楊輝預見到盜墓的危險,在自己的墓穴旁,修建一座顯眼的疑冢,起到很好的防盜效果。二是風水墓說,一本名為《勘處播州事情疏》的古籍中,曾記載楊輝墓風水不好。三是楊炯墓說,在楊輝之前其堂兄弟楊炯即位,楊炯早夭未婚配,宣慰使之位才傳給楊輝。單室墓相對位置高於楊輝墓,可能屬於楊炯。

考古工作者認為,隨著貴州播州海龍囤、湖南永順老司城和湖北唐崖土司城三處遺址的中國土司遺址申遺成功,楊輝墓等播州楊氏土司文化遺存會引起更多人關注。(文/齊健)

相關焦點

  • 貴州發現真正播州土司楊輝墓
    在貴州省遵義市團溪鎮白果村的雷水堰有一座「皇墳」,封土堆前立了三塊墓碑,此前考古工作者從碑文判斷,墓葬是古播州(今遵義市)第二十五世宣慰使楊輝及二位夫人的合葬墓。  據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二室主任、楊輝墓考古隊隊長張興龍介紹,2006年當地村民在「楊輝墓」附近修建墳墓時,挖到一塊巨石板,後確認為一座三室石室墓。
  • 貴州遵義明代播州土司楊輝墓入圍十大考古新發現
    貴州遵義明代播州土司楊輝墓入圍十大考古新發現 2016年03月15日 14:17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於3月 11日揭曉,
  • 考古現場︱貴州土司楊輝墓的發掘與確認
    墓葬乃播州楊氏第25任土司楊輝及其俞、田二夫人合葬墓。實際上,楊輝墓在史籍中多有提及,《勘處播州事情疏》中載「本年(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三月內淵訪知楊愛要去雷水祭掃」,又載「又委各官到於地名雷水看得楊輝塑像止是朝冠朝服並無龍章鳳式」,楊愛所祭掃的正是其父楊輝的墓葬,據此可知楊輝墓在「雷水」無疑。
  • 遵義播州考古重要發現 五座土司墓墓主身份確認
    原標題:五座土司墓墓主身份確認 遵義市播州考古再獲重要發現—— 五座土司墓墓主身份確認 對貴州乃至西南地區土司制度及其文化特性研究有重要意義 9月15日,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聯合宣布:經過近四年的調查、分析和發掘,在遵義市境內又新確認了5座播州楊氏土司墓葬,1座疑似土司夫人墓葬。 至此,播州楊氏土司墓葬確認數上升到14座,豐富和完善了土司墓葬序列,對貴州乃至西南地區土司制度及其文化特性研究有重要意義。
  • 遵義播州楊氏土司遺存考古發掘榮膺中國田野考古一等獎
    這才是貴州土司考古「冰山一角」海龍屯殘破的飛龍關航拍的楊輝真墓楊輝墓中出土的大量陶俑  5月21日,在鄭州召開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共評出田野考古獎  此次貴州,除了實現貴州田野考古獎零的突破,預示著貴州考古躍上新的臺階外,同時還是貴州近年來在土司考古領域不斷探索並取得非凡成績的體現。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貴州關於播州楊氏土司遺存的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一直科學有序地推進,收穫重大。尤其是隨著公眾考古活動的持續開展,播州土司考古逐漸引入大眾的視線,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掀起了一輪「土司考古」熱。
  • 遵義市播州考古再獲重要發現 五座土司墓墓主身份確認
    至此,播州楊氏土司墓葬確認數上升到14座,豐富和完善了土司墓葬序列,對貴州乃至西南地區土司制度及其文化特性研究有重要意義。  首次發掘確認  元代土司墓葬  此次發掘的播州楊氏土司墓葬,分為兩個墓群。
  • 貴州考古發掘確認5座播州土司墓 總數增至14座
    貴州考古所 攝  皇墳嘴墓地的楊粲墓曾於1957年進行過清理髮掘,並建成博物館。2014年,為配合《播州楊氏土司遺存考古調查》項目實施,貴州考古所對該墓地進行系統勘察,並對楊粲墓前3座土司墓進行測繪、拓片、照相等資料收集工作,並將其編號為M2、M3、M4。
  • 貴州「十二五」考古成果330項 播州土司遺存成大滿貫
    貴州「十二五」考古成果330項 播州土司遺存成「大滿貫」  中新網貴陽10月12日電 (唐福敬)「十二五」期間,貴州完成考古項目330項,其中「播州楊氏土司遺存考古項目」在獲國內業界殊榮多次後,又獲「全球田野考古十大發現」並躋身世界文化遺產,實現了「大滿貫」。
  • 揭開塵封的歷史密碼——貴州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發掘入列「中國...
    2012年8月,為解決遵義新蒲新區飲用水源的中橋水庫項目啟動,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會同遵義市文物管理部門,對中橋水庫工程淹沒區進行了文物調查和勘探,確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播州楊氏29世土司楊烈墓在水淹區範圍內,並在楊烈墓東南側約200米處新發現挨河大型石室墓。
  • 400年前,貴州土司到底多富有
    14世土司楊價墓 低調的奢華 與父親楊粲精美的地下石刻宮殿不同,播州楊氏第14世土司楊價的墓樸素多了,是當時僅見的土坑木槨墓。 C 播州第25世土司楊輝墓 豪華出行陣容 貴州省遵義市團溪鎮白果村雷水堰上,是當地人所熟知的「皇墳」。這裡葬的是誰大家並不清楚,卻知道一定是個達官顯貴。
  • 貴州首次發現元代土司墓葬
    新華社貴陽9月17日電(記者李驚亞)近日,經過考古學者發掘確認,貴州播州楊氏土司墓葬由9座增至14座,且首次發現並確認三座元代土司墓葬。    記者從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2017年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貴州考古學者對位於遵義市紅花崗區的皇墳嘴墓地、趙家壩墓地這兩處播州楊氏土司墓地進行系統清理,新確認5座土司墓葬,分別是位於皇墳嘴墓地的楊嘉貞墓、楊炯墓、楊斌夫婦合葬墓,以及位於趙家壩墓地的楊忠彥墓、楊元鼎墓。
  • 播州楊氏土司,對明朝的中央王權,存在著怎麼樣的態度呢?
    但是播州楊氏納土歸附時間是在洪武五年(1372年),也就是說明朝建立以後,播州楊氏土司有四年的時間是在觀望之中,與明朝的國家交往處於空白期,不存在國家認同的行為及表徵。明朝,播州楊氏土司的歸附同樣是由朝廷率先拋出橄欖枝的。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平定四川地區,派遣使者對播州楊氏進行招撫。朝廷的主動招撫,促使播州楊氏積極朝貢,表達臣服之心。
  • 貴州遵義現奢華古墓 系南宋時期播州土司楊價夫婦墓
    棺槨上的金抓釘  「7月30日,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橋考古隊,向社會公布了一項重要的階段性考古成果:經過一年多的尋找和發掘,在遵義市城郊的仁江河邊,發現了南宋時期播州第14世土司楊價和他夫人田氏的墓葬
  • 貴州考古新發現!遵義市皇墳嘴墓地和趙家壩墓地確認5座播州土司墓葬
    因條件所限,截止今年以前僅找到9座土司墓葬。為進一步查明播州楊氏土司墓葬狀況,今年4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遵義市文物局、遵義市楊粲墓博物館聯合開展考古發掘工作。  皇墳嘴墓地的楊粲墓曾於1957年進行過清理髮掘,並建成博物館。
  • 遵義播州發掘5座土司古墓,那些夫人墓葬顛覆想像!
    皇墳嘴:又發掘出3座播州土司墓當天早上9時許,貴州都市報記者跟從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幾名專家,走進遵義市紅花崗區深溪鎮坪橋村皇墳嘴發掘的現場。皇墳嘴處在湘江主河道的二級臺地上,皇墳嘴原稱官墳嘴,也稱之為「官墳壩」,湘江河在此縈抱彎環,北來北去,構成三面臨江、四面群山拱衛的格局,地勢險要,宋代曾建白錦堡治於此,後遷治穆家川後,遂廢為墓地。
  • 告訴你不一樣的播州土司文化
    1988年5月,貴州省文物考古所考古隊在遵義縣團溪鎮,發現了明代播州土司楊輝與妻妾的墓室。隨後,發掘清理出大量的陶俑殘片。 後經整理而出的70件陶俑,成為貴州境內發掘的陣容最大,形象最豐富的的彩釉陶俑儀仗隊,屬國家一級文物。
  • 遵義新蒲楊氏土司墓獲201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組圖)
    據介紹,這是繼海龍囤之後,貴州有關播州考古第二次獲此殊榮。    中國社科院考古學論壇,是中國最新考古信息交流平臺、重大考古發現的展示舞臺和考古新進展的學術講臺,已連續舉辦了13年。每年的論壇上,都會從上年度全國重大考古項目中,遴選出其中6項,授予中國考古新發現榮譽。    在昨天的論壇上,遵義市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項目,被授予201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 遵義新蒲楊氏土司墓獲201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圖)
    據介紹,這是繼海龍囤之後,貴州有關播州考古第二次獲此殊榮。    中國社科院考古學論壇,是中國最新考古信息交流平臺、重大考古發現的展示舞臺和考古新進展的學術講臺,已連續舉辦了13年。每年的論壇上,都會從上年度全國重大考古項目中,遴選出其中6項,授予中國考古新發現榮譽。    在昨天的論壇上,遵義市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項目,被授予2014年中國考古新發現。
  • 貴州遵義播州海龍屯土司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圖為貴州遵義播州海龍屯遺址裡的古道。 楊茜 攝圖為貴州省遵義播州海龍屯遺址上留存的關口。 楊光振 攝  中新網遵義7月4日電 (記者 楊茜)記者從貴州遵義匯川區委宣傳部獲悉,貴州省遵義播州海龍屯遺址與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清單,這意味著中國擁有世界量僅次於義大利,居世界第二。
  • 《貴州遵義市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考古發掘與研究》開題
    本報訊 近日,201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貴州遵義市新蒲播州楊氏土司墓地考古發掘與研究》開題報告會在貴州省考古所舉行,來自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湖北省考古所、湖南省考古所、四川省考古院、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吉林大學、四川大學、貴州大學等單位的10餘位專家出席開題報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