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垃圾分類教育 納入中小學課程

2020-12-16 海峽網

N海都記者 陳恭璋 張志宏/文 包華/圖

海都訊 昨日,海都記者獲悉,福州市教育部門已將垃圾分類教育納入福州市學校教育體系,要求小學、初中階段每學年確保有4個垃圾分類課時,高中階段每學年確保有2個課時;同時,編印114萬多冊《福州市垃圾分類知識讀本》,已全部發放至全市中小學、幼兒園。

昨日下午,福州市教院一附小5年級3班舉行「踐行垃圾分類綠色低碳生活」主題班會,通過搶答、提問解答等環節,老師向學生們普及垃圾分類的常識。

對此,該學校德育處老師介紹,根據教育部門要求,他們結合學校實際情況,通過主題班會、全校大會、「致家長一封信」等方式,向學生、家長推廣垃圾分類;同時,他們也在每個教室和學校內部配備分類垃圾桶,讓學生實踐垃圾分類。

相關焦點

  • 垃圾分類教育納入中小學課程 小學初中確保每年4課時
    福州新聞網3月1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謝薇)市教育局昨日發布《關於加強垃圾分類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小學校要將垃圾分類教育納入環境教育課程,小學、初中階段每學年確保有4個課時,高中階段每學年確保有2個課時用於垃圾分類教育。  此外,各類幼兒園每學年結合實際開展垃圾分類故事會、遊戲、文藝表演等相關活動不少於2次。
  • 安徽省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讀本發布 垃圾分類納入學校每周課程
    記者從廬陽區城管局了解到,該讀本是全省首個生活垃圾分類青少年知識讀本,由該區城管、教體兩部門聯手編寫,將填補省內垃圾分類中小學生規範性讀本的空白。目前讀本已發放至全區47所中小學,成為廬陽區60000餘名中小學生新的課堂教材。
  • 龍崗垃圾分類 納入學校課程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李麗 通訊員 蔣立疆)日前,龍崗區教育系統落實「龍崗區城市環境品質提升行動計劃」動員大會暨2017年龍崗區教育系統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知識講座在該區教育局舉行。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龍崗區全區所有學校將把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知識納入綜合實踐課程計劃中,通過每學期的主題班隊會及定期開展的垃圾分類減量實踐活動,讓生活垃圾分類減量意識植根於學生們心田。此外,該區還將通過小手牽大手,實現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的全社會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社會氛圍。
  • 垃圾分類教育入「課堂」 小學初中每學年確保4課時
    老師教學生垃圾分類知識。福州新聞網4月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李錦清 趙錚豔/文 陳建國/攝)昨日,市教育局舉辦的垃圾分類宣傳教育進校園活動,在福州教院一附小開展。作為活動的一部分,當天下午,福州教院一附小五年級三班以「踐行垃圾分類,綠色低碳生活」為主題,舉辦了一場中隊會。班主任林曉心結合豐富的圖片案例,深入淺出地向孩子們介紹我市生活垃圾的5類分法、垃圾分類的意義,並通過問題搶答、現場為垃圾分類的形式,幫助孩子們更好地融入垃圾分類這一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 榴槤資訊|教育部:將編程教育等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
    12月9日,教育部公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172號(教育類297號)提案答覆的函》(下稱「答覆函」),對提案中建議的「推動編程教育納入我國基礎教學體系」進行答覆
  • 教育部:編程教育將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培養一批熟練掌握編程技能...
    12月9日,教育部在給全國政協委員的答覆函中稱,教育部高度重視學生信息素養提升,已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範編程教育發展,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將包括編程教育在內信息技術內容納入到中小學相關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增強信息意識
  • 垃圾分類激活福州市民的「綠色愛心」
    五城區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分類覆蓋率達到95%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100%,真正實現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下月起,福州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共分五類,年底五城區覆蓋率力爭超90%。目前,福州的生活垃圾分類進展如何?記者進行了走訪。
  • 教育部:2020年底各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普及率達到100%
    答覆中指出,教育部高度重視在中小學開展和落實環境保護教育和生態文明教育,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樹立正確的生態文明觀。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加強垃圾分類教育,在相關課程教材中進一步豐富學習內容;不斷創新教育形式,著力提高生活垃圾處理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提升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環保意識和能力。
  • 省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教研活動在福州晉安舉辦
    他希望參加活動的專家及教研員們對晉安人工智慧教育多提寶貴意見,讓本次活動成為人工智慧教育思想碰撞、交流升華的舞臺。陳心教研員代表與會教師向出席活動的領導表達了敬意,感謝各級領導對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的殷切關注,感佩他們積極推進和開拓福建省中小學人工智慧教育新格局新發展的執著追求。
  • Coding included in curricula | 編程將納入中小學課程
    教育部近日表示,編程教育將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幫助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基礎知識與技能、提高數位化學習與創新能力。 教育部網站發布的一則聲明稱,我國去年年初開始啟動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改革,根據初步改革方案,信息技術課程中將包括編程等內容。
  • 把垃圾分類的種子撒在孩子心田
    20日,上海中小學和幼兒園的開學第一課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一主題,將新時尚的種子播撒在青少年學生的心裡,幫助孩子們從小養成垃圾分類、變廢為寶的良好生活習慣。大隊輔導員張路介紹說,為普及垃圾分類常識,學校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比如徵集垃圾分類"金點子"。一年級(4)班學生王宇虓一開學就向老師遞交了一個小發明。寒假中,他設計了一個類似飛行棋的棋類遊戲——玩家根據擲骰子的點數走到相應格子上,並回答格子上的垃圾屬於哪一類,最先到達終點的人獲勝。
  • 廣西北海市啟動金融知識納入中小學國民教育體系工作
    本網訊 記者徐友仁報導 11月12日,廣西北海市金融知識納入中小學國民教育體系工作在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正式啟動。作為廣西首個金融知識納入中小學國民教育體系試點城市,北海市選取北海市第二實驗學校作為首個試點學校,試點開設金融教育課程,普及金融知識,提升青少年金融素養。
  • ...將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趕緊看看別耽誤孩子畢業(建議分享家長群)
    《答覆函》分別從「制定相關專門文件推動和規範編程教育發展」、「將編程教育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以及「培養培訓能夠實施編程教育相關師資」三個方面介紹了教育部在相關領域已開展的工作,編程教育的重要性再上一個臺階。
  • 垃圾分類也有教材了!由我市教育部門組織教師編寫 分為三種版本
    從零開始  目前,全國並沒有關於垃圾分類進校園的統一教材。  市教育局宣教處介紹,我市教育部門從全市中小學幼兒園抽調了一批老師,組成了一個材料編寫組,都是和垃圾分類有關的學科,例如科學學科,還有美術老師。  虛心取經  老師們參考了新加坡、德國等國的教材,也借鑑了國內一些城市的做法,當然也沒有忘記廈門的特色。
  • 閩院附中垃圾分類校本教材畫風萌萌噠!
    近日,閩江學院附屬中學推出一本有關垃圾分類的校本教材,《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漫畫集》,教材文字簡潔,還有萌萌噠卡通形象,通過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手繪、漫畫等形式,寓教於樂,生動形象。    ——高二(1)班 孫佳4將納入評優評先    教材面世後,學校通過團隊活動課、初中地方文化課程、高中選修課等形式向全校推行。
  • 《深圳市中小學(幼兒園)生活垃圾分類知識讀本(第三版)》發布
    [摘要]10月25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和深圳市教育局聯合在福田區蓮花小學組織召開推進校園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現場會。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等六部門關於在學校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開展學校生活垃圾分類知識教育工作。
  • 垃圾分類成為校園「必修課」 思明區屬中小學幼兒園全面掀起垃圾...
    廈門網訊 ( 文/圖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吳燕如 通訊員洪誼雄 )在思明區,垃圾分類和垃圾不落地已成為老師、家長和孩子們最熱門的共同話題。從今年3月起,在思明區教育系統,一場面向區屬中小學、幼兒園的開展垃圾分類和垃圾不落地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全面啟動。
  • 「全程分類」融入課堂,上海高校每日「消化」食堂餐廚垃圾20噸
    一年多來,上海廣大師生垃圾分類意識逐步養成,通過學生「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和社區垃圾分類。在今天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表示,按照「大中小一體化」理念,上海已將生活垃圾產生源頭、過程減量、環境影響、末端處置等內容融入了課堂教學。
  • 福州:垃圾分類進校園 引領環保新時尚
    16日下午,在福州第十八中學體院館,生活垃圾分類處理校園推進會暨志願活動啟動儀式順利舉行。會上,師生以及黨員志願者共同觀看了垃圾分類宣傳片,並就垃圾分類的環保志願工作進行宣誓。
  • 小手牽大手,讓垃圾分類成為生活習慣
    但如何讓廣大居民爭當「主角」,使垃圾分類成為大眾共識和自覺行動,考驗的是政府的執政智慧。    鄞州區率先試水垃圾分類學區化,把生活垃圾分類內容融入學校教育。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由孩子帶動家庭,有效提升了垃圾分類的參與度和準確率。    原創課程寓教於樂 環保理念從小抓起    在鄞州區德培幼兒園,垃圾分類教學課程已持續開展多年,並融入每一天的日常教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