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日月談)

2020-12-17 人民日報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

  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只因其中的20餘萬件館藏寶物和30餘萬件檔案,絕大多數是國民黨1948年從大陸帶走的故宮博物院文物,每一件都凝聚著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精華。臺北故宮之名,實有歷史和文化的雙重指向意義。民進黨要將臺北故宮降級和改名,用意昭然若揭,就是要割裂與大陸的歷史文化聯結,遂其「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之私。

  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能給臺灣帶來好處嗎?答案是,除了民進黨能從中收割政治利益,臺北故宮和臺灣民眾都將是妥妥的受害者。

  島內文化界人士指出,臺北故宮典藏的都是國寶級文物,不可貿然降級,要管那麼多文物,不是一個「文化部」下屬單位所能勝任,「請想想為何1933年國立故宮北平博物館成立時,就隸屬於行政院管轄,受立法院、檢察院監督?」臺北故宮作為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所涉專業極廣,編制遠比「文化部」大,併入「文化部」,就意味著縮編和研究功能縮水、國際地位下降。

  「降級」的壞處,專業人士已分說明白;「改名」的危害,則是婦孺皆知。如果臺北故宮改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等奇奇怪怪的名字,其蘊積多年的品牌資產必然遭受重創乃至毀於一旦。試想,設若一個公司好不容易建立了良好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會無緣無故改名嗎?這與自殺有何不同?

  這就是民進黨,不顧專業,不理常識,不管公眾利益和百姓死活,只要自己稱心快意。之前民進黨一直要求臺灣的中華航空公司改名,思路如出一轍,也是為了「臺獨」迷夢和阿Q式的自嗨,不惜毀掉華航招牌。

  民進黨想動臺北故宮早已不止一日。陳水扁時期就想將臺北故宮改名為「福爾摩沙展覽館」「萬國博物館」,還要將之一分為二成「臺灣館」和「中國館」,把館藏文物一分為二成「臺灣文物」和「中國文物」……迫於壓力,陳水扁沒有得逞。但如今民進黨「完全執政」,不但隻手遮天,更且無法無天,只怕會一意孤行蠻幹到底。

  民進黨的相關動作目前還處於放風聲、試水溫階段,只待島內社會反彈聲浪稍降,就會按既定劇本對臺北故宮狠下黑手。此前民進黨當局強行關掉中天電視臺,利用「中選會」卡掉國民黨等無下限操作,都是這個套路。

  民進黨當局自二次上臺以來,「去中國化」無所不用其極,去孔子、去孫中山、去鄭成功,取消遙祭黃帝陵……為一黨一己之私,將大量公帑和社會資源耗費在對臺灣有害無益的事上,令兩岸對立升高、臺海局勢危急,民進黨實在心太黑!島內輿論怒嗆,如果民進黨這麼想對臺北故宮「去中國化」,何不乾脆把文物還給大陸?

相關焦點

  •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伸向臺北故宮,島內輿論:何不乾脆把文物...
    民進黨「去中國化」黑手正伸向臺北故宮。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已籌備將原屬「行政院」的臺北故宮降級為「文化部」下屬單位,並可能會將之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北故宮為什麼叫「故宮」?
  • 俠客島: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從此,臺北故宮一直以展現中華歷史與文化瑰寶聞名於世。2000年民進黨首次上臺,大力推行「去中國化」,陳列無數中華文化珍品的臺北故宮,自然成了眼中釘。2001年,陳水扁不顧國民黨抗議,決定在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建造臺北故宮南院。歷經多年波折延宕,2015年蔡英文上臺前夕,「臺北故宮南院」才建成開館。
  • 「解局」民進黨為何又要對臺北故宮下黑手?
    2000年民進黨首次上臺,大力推行「去中國化」,陳列無數中華文化珍品的臺北故宮,自然成了眼中釘。2001年,陳水扁不顧國民黨抗議,決定在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建造臺北故宮南院。歷經多年波折延宕,2015年蔡英文上臺前夕,「臺北故宮南院」才建成開館。
  • 民進黨當局處心積慮「去中國化」 對「臺北故宮」下手
    蔡英文(臺媒)要說這個世界上有人討厭故宮,那就非「臺獨」人士莫屬了。因為歷史上的外患內戰,臺海兩岸一邊一個故宮。臺北故宮讓「臺獨」勢力很糾結,既要借之「爭取國際的光榮」「讓世界看到臺灣」,又因為其不可撼動的中國屬性而欲除之。於是,2000年民進黨剛執政,「故宮南院」計劃就登場了。
  • 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文化部門昨日於臺灣立法機構進行項目報告並備詢,「立委」黃國書表示,根據臺北故宮博物院響應媒體的報導,證實改組案確實在討論中,他表示,若真要納入文化部門,應提前進行相關規劃。國民黨「立委」林奕華則認為,國際級博物館有保持超越性及獨立性的必要,將臺北故宮博物院納進文化部門茲事體大,她並不贊成。
  • 蘇貞昌揚言臺北故宮文物屬於「2300萬人」 島內民眾發出靈魂質問
    對此,島內網友痛斥:「滿腦子『反中』『去中』的『綠綠』們是全天下最沒有資格對臺北故宮文物說三道四的人!」此外,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7日上午回應聲稱,臺灣的東西是屬於「2300萬人」,不是屬於哪一個黨的,揚言「國民黨的代表在大會裡講的話,我們不予置評,但是臺灣人自有評斷」。「滿腦子『反中』『去中』的『綠綠』們是全天下最沒有資格對臺北故宮文物說三道四的人!」
  • 臺北故宮被疑要「去中國化」,院長澄清: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臺北故宮被疑要「去中國化」,院長澄清: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海外網11月30日消息,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
  • 蔡當局要關臺北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到「失心瘋」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源:視覺中國)海外網11月13日電眼看民進黨最近「九合一」選情告急,為挽救南部選情,蔡英文當局聲稱要關閉臺北故宮3年,將文物運送至臺灣南部的故宮南院展出。對此,島內人士批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去到「失心瘋」。還有港媒指出,臺北故宮兩岸歷史文化的聯結,是「臺獨」的「眼中釘」,但中華文化早已在島內生根發芽,就算蔡英文當局永遠關閉臺北故宮,也無法切割兩岸歷史文化聯結。
  • 繼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後,下一個是臺灣歷史博物館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自新任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上任後宣示,要做「臺灣民眾的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後,日前,臺灣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稱,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對此,徐天福質疑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難道是要「臺灣化」?
  • 又搞「去中國化」!島內炒作給臺北故宮降級、改名引發爭議
    又搞「去中國化」!(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1月27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引發爭議。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表示,臺北故宮典藏寶藏,地位堪比臺灣貨幣政策主管機關,有必要直屬於行政主管部門,貿然行事將使其國際地位下滑。
  • 「臺北故宮」怎麼「去中國化」?臺媒體人:把館藏送回紫禁城
    臺灣省臺北市「故宮博物院」 蔡英文當局承認欲把「臺北故宮博物院」降級。臺灣媒體人林淑玲指出,故宮寶物不止價值連城,也象徵與中國五千年文化的聯結。民進黨「要把『臺北故宮』從中國的故宮,轉換成『臺灣的故宮』」,去除其承載的國族記憶、兩岸同屬中國人的認同。
  • 「去中國化」?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臺「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對此,臺「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說,目前沒有任何討論,至於「降級」說法,他稱博物館是文化機構,很難用行政層級論定。
  • 民進黨妄想「去中國化」?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
    撰文:小埋 自蔡英文上任以來,便致力於推動「去中國化」的行為,對蔡當局來說這些可謂「老把戲」,諸如篡改歷史教科書、「華航改名」等等。 近期又有消息稱,民進黨當局再次挑起「去中國化」,計劃將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隸屬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甚至是改名。
  • 臺北故宮要閉館三年?民進黨為了選舉胡搞瞎搞!
    在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與民進黨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等人聯手下,臺北故宮將在2020年執行「新故宮」計劃。規劃北院(在臺北)將閉館3年,部分重要文物移至南院(嘉義)展出。此舉引發島內強烈質疑,直批蔡英文當局「靠國寶救選舉」臺北「鎮館三寶」生氣系列據臺媒報導,臺「立法院」12日審查臺北故宮預算案,中國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質詢時爆料稱,臺北故宮日前召開內部會議,每年吸引四五百萬觀光客的北院2020年起將閉館
  • 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將改名?臺灣網友怒稱:有種把寶物還回去
    導語: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將改名?臺灣網友怒稱:有種把寶物還回去臺灣有一個世界級別的陸遊景點——臺北故宮!但是最近傳來「臺北故宮」要改名字的消息,改名字本身就很可笑,是覺得配不上「故宮」兩個字嗎?而改名字的理由更可笑!
  • 金門馬祖仍隸屬於「福建省政府」,民進黨「去中國化」的罩門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出可能降格隸屬臺「文化部」,甚至改名,再次挑動「去中國化」敏感神經。然而,就算政治風向、國族認同可以靠執政者有意引導而改變,但臺灣與大陸存在的連結,卻如鐵證般無法磨滅,如文化上對臺北故宮的態度,地緣上金門馬祖特殊的行政地位,可說是民進黨推動「去中國化」工程的兩大罩門。
  • 臺北故宮「去中國化」將改名?網友怒稱:有種把寶物都還給大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臺媒11月28日消息稱,為推動「去中國化」,臺行政部門備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為「華夏博物館」,並從原先直屬行政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部門。對此,島內網友痛批,民進黨政府推動「去中國化」不遺餘力,那有種乾脆把寶物都還給大陸,這樣豈不更快也更符合「臺灣價值」。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民進黨自斷中華文化根脈
    但即使這樣,也沒阻止民進黨當局繼續「反中」政治操作。 據臺媒報導,在民進黨當局推動「行政組織改造」的過程中,臺北故宮博物院將不但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而且還將會遭到降級處理,從原先直屬臺灣行政主管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主管部門,由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此舉被視為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又一重大部署。
  • 臺北故宮「去中國化」將改名?臺媒:網友怒稱,有種把寶物都還給大陸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友平】臺媒11月28日消息稱,為推動「去中國化」,臺行政部門備將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為「華夏博物館」,並從原先直屬行政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部門。對此,島內網友痛批,民進黨政府推動「去中國化」不遺餘力,那有種乾脆把寶物都還給大陸,這樣豈不更快也更符合「臺灣價值」。
  • 臺北故宮院長"去中國化"被諷:敢不敢送文物回北京
    環球網綜合報導 臺北故宮新院長陳其南16日提出「故宮臺灣化」,並提新建日本館等計劃。其言論在兩岸掀起巨大爭議,臺灣評論員祈懷秋質疑陳其南敢不敢做另外兩件事,其中包括把文物送回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