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之前,我曾計劃寫一個關於新疆的「五湖四海」系列的文,主要是以寫新疆的水的為主。
但是在我把新疆的湖翻過一遍之後,只湊夠了五湖,卻無法溱夠「四海」,最終只寫了幾篇之後作罷。
儘管新疆離海洋很遠,但是新疆的湖泊卻不少:賽裡木湖、喀納斯湖、博斯騰湖、烏倫古湖、艾丁湖、艾比湖、巴裡坤湖、臺特瑪湖、艾裡克湖、阿其克庫勒湖、阿牙克庫木湖等等,這些湖泊都是可以在地圖上看到的,還有一些湖泊則因為太小,在地圖上還佔不到一席之地,比如南北兩疆的白沙湖。
博湖
烏倫古湖
喀納斯湖
賽裡木湖
天池雖然也是新疆有名的水域,但天池是池而非湖。
在以上所有湖泊裡,阿其克庫勒湖和阿牙克庫木湖兩個湖泊位於阿爾金山與崑崙山之間,大約去的人不多,或許是有人看過關於它們的資料,但是於我卻是第一次看到。
臺特瑪湖是塔裡木河的最終的流入的地方,或許是因為臺特瑪湖位於塔裡木盆地的邊緣,沙漠對於水的吸收量較大,我記得2012年去西藏,在去的路上,看到了水量充足的湖面,可是等到我們回來時,卻發現原來的湖面已看不到了,只留下的水漬的印痕。
臺特瑪湖
臺特瑪湖
艾丁湖這些年也因為水量的萎縮,幾乎乾涸。而艾比湖,這個低於海平面的湖,也在萎縮當中。環境保護真的刻不容緩。
被列入新疆的四大名湖:博斯騰湖、烏倫古湖、賽裡木湖、喀納斯湖。
四大名湖之一:烏倫古湖
烏倫古湖位於的阿勒泰地區福海縣,也叫布倫託海,福海。布倫託在哈薩克語為五彩叢林。在阿勒泰有一條向西流淌的額爾齊斯河讓河的兩岸長滿了各種的楊樹和白樺林,而每當秋季來臨,這裡也便成了一片彩林的世界。
在阿勒泰地區的青河縣,有一處被稱為草原金字塔的地方,這裡因為有巨大的石堆,帶有神秘色彩的鹿石,以及離石堆不遠處的成吉思汗的營帳遺址,一度曾被人認為是成吉思汗之孫貴由汗之墓。
古石堆所在的地方是一個被稱為三河源頭的地方:三道海子,海子裡的水最終流入到了大青格河、小青格裡河和查幹郭勒之中,而發源於蒙古國紅土達坂附近的布爾幹河,在流經塔克什肯口岸之後,最終與大青格裡河、小青格裡河和查幹郭勒在青河縣匯成一條大河——烏倫古河。
三河源頭石碑
三道海子
烏倫古河在蒙古語的意思為:「雲霧升起的地方」。這也是一條由東向西流的大河,在經過了青河、富蘊、福海之後,最終匯入了曾經叫布倫託海的烏倫古湖。
烏倫古湖
在阿勒泰地區,大約只有富蘊縣是有兩條大河是向西流的,只是額爾齊斯河在北,烏倫古河在南。
烏倫古河在匯入烏倫古湖之後,又被分為一大一小兩個湖泊,當地人也叫它們為大海子、小海子。神奇的是,烏倫古湖湖面大,但是是鹹水湖,而吉力湖則為淡水湖。
為了區分湖與地名,於是這個布倫託海變成了烏倫古湖,那個布倫託海變成了福海。你暈了嗎?我有點暈了,哈哈。
第一次見到烏倫古湖是在2012年,那一年的十·一,我們是為了看那條著名的大河:額爾齊斯河的。
從可可託海返回時,聽當地的人說福海的魚不錯,而且景色也不錯,那個時候烏倫古湖也叫福海,於是我們一起趕到了烏倫古湖。
烏倫古湖在福海縣城的那一面修建了一個景區,只是我所去的烏倫古湖並不是修建景區的那一面,而應該是湖的對面,當然,對於面積有近800平方千米的湖面的來說,我們是看不到對岸的。
對於我們來說,都是烏倫古湖,不過是一面修建了景區,另一面還沒有罷了,對於我們這些自駕遊人來說,更希望看到的是沒有人工修飾的景色。
湖邊的沙灘是黃色的細沙,臨湖的岸邊是雅丹地貌,地貌的顏色只有在雨天的時候看得清楚,在平日裡不過是黃中帶白。
這一帶的雅丹地貌大約還未完全形成,地貌的形狀也看不出什麼,只覺得是一長串巨大的彩土堆被挖得亂七八糟。
見到烏倫古湖時,同行的朋友都「哇」地一聲,在新疆除了博斯騰湖是最大的之外,第二大的湖便是烏倫古湖了。朋友裡或許也有見過大海的,但是在新疆,如果他們之前沒有去過博斯騰湖,在這裡的一聲「哇」,倒真是值得的。
我們去的那天,天氣晴朗,湖水清澈而蔚藍,湖面一直消失在我們視線的盡頭,除了跟前的這道沙灘,湖的其他三面看不到任何的建築。
在那個對寶石感興趣的時間段裡,無論大人還是孩子,在見到烏倫古湖的第一件事就是跳入水中尋找心中的寶石,用來彌補在額爾齊斯河邊沒有撿寶石的遺憾。
在事隔8年之後的十·一,我跟當家的兩人再一次踏上了景區對面的沙灘,只是這一次,沙灘邊上擺上了小攤,有了煙火的氣息。而在湖邊,一排彩色的浮橋隨著湖水的湧動而上下浮動。浮橋是為了上下快艇或遊艇而設。
我們去的那天,天氣陰沉,原本應該是蔚藍的湖水也變成了白色。
在水面消失的地方,天上的陰雲與湖水仿佛連在了一起,讓我有水天無縫相連的錯覺。然後有一刻的暈眩,那樣的畫面,仿佛是湖水倒流上了天空一般,天地之間已然顛倒,而我也要顛倒一般。在當家的走到我身邊的一刻,我一把抓住了他,暈眩感一下消失,一條細細的黑線將水天分隔開來。
湖面上只有一兩隻遊艇的叫聲遠遠地傳來,天漸漸暗了下來,那個租水上自行車的老闆收攤了,他獨自一人騎著水上自行車漂浮在水面之上。
身後的小吃攤上,最後一撥吃客已走了,當家的問我:要不,我們在這裡吃點魚?
我看著天色,搖了搖頭,此行到這裡的目的,主要是買曬乾的狗魚,買到了,便覺得完成了任務,至於吃麼,就等到了福海縣城再說吧。
其實我也是一枚吃貨
烏倫古湖已多魚而聞名,湖裡產有五道黑、紅魚、鯉魚、貝加爾雅羅魚、河鱸、斜齒鯿、東方真鯿等魚類。
在2011年我們曾在這裡買過一種曬乾的狗魚,回來一做,味道極好,魚肉很有嚼勁卻又不柴,在吃過之後,一直惦記著。
後來當家的在環塔拉力賽做志願者時,烏倫古湖曾是賽段的休息點,他又買了回來,當時那幾條魚一直伴著他到比賽結束,據說,他的救援車裡一直都有股濃濃的魚腥味。
烏倫古湖最為著名的就是冬捕節,每年的1月20號左右是冬捕節開幕的時候,也是阿勒泰地區拉開冬季冰雪遊的時候。
在冬捕節那一天,捕上來的魚會被做成「福魚」湯及冰火鍋供遊人們品嘗。很是嚮往,但從來也沒有參加過一次。
2011年我們為了吃魚,找到了福海縣的一家魚莊,或許是那一天我們實在都餓壞了,也或許是真的福海魚很好吃,那一次也是我們吃的最光碟的一次。就連最後結帳的服務員進去送帳單時,他的臉上掠過的吃驚表情很明顯。
也是那一次讓我們對福海的魚念念不忘。
其實我也是吃貨一枚,不過是一個有節制的吃貨,只要在合適的時機和環境,遇到美食,總會大快朵頤一番,對於美食也許所有的人都會變成吃貨。
而這一次我們仍然惦記著的福海店裡的魚。只是當年的店已不知在哪裡,在我們在福海縣住下之後,在當地人的指引下去了附近的魚莊,據說是進入了中華名小吃名錄裡的。
人很多,外面站了幾位排隊的人。想了又想決定打包回賓館。
一個五道黑,一個炒魚雜。也許是打包的原因,已破壞了食物做好的樣子,打包的盒子裡飄著一層厚厚的紅油,味道有些膩,我跟當家的只吃了一半便放下了。
如果是這樣的味道,我還是做一個合格的吃貨吧。
或許是被名聲所累,大多數的餐館在名氣大了之後,所做的飯菜上會有一些敷衍,通常的顧客會不計較,但有較真的人可能再也不會來了。
還是想念2011年吃的那場的魚宴,也嚮往著冬捕節裡的福魚湯,只是不知何時才有機會再去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