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釣」快速更換深投釣組去釣馬頭魚

2020-12-20 夏說釣魚

隨著手動搖柄式深海快投技術的日益流行——與電動漁輪上的按鈕相比——不斷在改進,例如,針對特定魚種和深度的最佳漁輪、竿和線;最有效的末端釣組;誘魚燈;最好的魚餌;精準的定位船等等。在黑暗的深處基本上是一個新世界。

感謝william供稿,國內越來越多的資深釣魚參與深海釣,分享下深海相關釣組!

一、簡易明了

我對她末端釣組的配置特別感興趣。正如Synowiec解釋的那樣,它們是可快速調整的,因為零部件可以在瞬間更換。她在密封乾淨的袋子裡存放著同樣的的零部件:主線、各種強度的延長線、轉環和燈。

「在船上組裝很方便,」她說。「在航行過程中我可以很容易地組裝出這些釣組,對現有的釣組進行調整,或者更換任何被魚損壞的部件。

「我甚至有金馬頭魚和藍馬頭魚釣組不同強度的子線,不同型號的轉環和魚鉤,我們是否要期待給收回的釣組更換零部件呢。」

她的釣組一點也不複雜。深投釣組可以進行裝飾,發光珠子,聲音和振動增強器,和精準壓接管。然而,在Synowiec的情況中,原則要求快速和簡單。

二、釣組基礎

作為大多數深投釣組的標準,在底部的末端允許快速更換釣墜。在子線的另一端是一個175磅的承重轉環,連接釣魚線和200磅的軸承轉環別針。在這裡Synowiec也附加了深海燈。

通過各種部件組裝的末端釣組,維修很容易,如果一個部件損壞需要更換會省卻很多維修上的麻煩。

1)主線

2)200磅快速轉環

3)將深海落燈連接到卡扣

4)175磅承重轉環

5)16至18英寸,130磅尼龍線

6)21至24英寸,130磅尼龍線

7)130磅三向轉環

8)16-18英寸

9)綁住7/0圓鉤

10)15英寸

11)綁住7/0圓鉤

12)釣墜,纏繞成環

為了在下沉接近1000英尺的深度時將纏繞的風險降到最低,尼龍線上從承重轉環到第一個130磅和三向轉環上的部分都是長16到18英寸。在上下2個三向轉環之間的部分是21到24英寸。較低的轉環和釣墜之間大約有15英寸。再一次,打結連接這些部分和轉環。轉環的突出用途是可防止魚線因下落、收回、漂移和串動而產生的扭曲;釣魚線和末端釣組在海底時必須完全平直。

三、沒有鬆散的末端

圍繞著延伸線或觸底的線應該有多長存在著爭議。不過,為了避免和釣墜纏結在一起,Synowiec的觸底端線大約有10英寸長。

頂部三向轉環的延伸線長度為15到18英寸。魚線綁在轉環上,7/0圓鉤是用snell線圈綁鉤法綁定的。「snell線圈綁鉤法提供了一個更安全的魚鉤連接,」她說。「魚餌在水中展現的過程中還能讓魚鉤變得更直一些。」

對於淺水域的藍鰭魚來說,80磅尼龍線是這個釣組的基本要素(對於真正的大藍鰭魚來說是100磅)。這些線從下到上分別在12到16英寸之間,用來綁連的鉤是6/0的圓鉤。

四、直線下降

除了正確的定位海底類型和投放誘餌外,深海魚種還有很多東西值得研究。「Synowiec」的底部釣墜重約24至28盎司,藉助一些熟練的船隻操縱技術來減弱水流的影響,它可以在目標水底停留更長時間。除了升級到32盎司的重量,我們沒有例外過。

馬頭魚棲息在緊貼底部的位置,在泥中或一些底層結構裡。通過細緻的航線處理和掌舵人員的配合,儘可能以直線的形式傳遞抵達到末端是至關重要的。目的是保持竿尖與底部鉛墜之間最直接的聯繫。確保你能持續感受拖拽底部鉛墜的情況,直到抵達想要的魚棲息地。

基本的入水規則:將末端釣組投入水中,自由落水。即使有很重的釣墜把釣組和魚線拖到底部,也要偶爾停下來,以阻止魚線形成彎曲的弧形,儘可能保持直的下沉。

五、深水策略

在底部,Synowiec堅持與泥漿保持接觸,並感覺釣墜在泥漿上拖動。

她解釋說:「這些馬頭魚生活在這種泥漿中的洞穴裡。」「釣組必須在海底停留足夠長的時間,以穿過一群馬頭魚棲息地,並以光線和誘餌氣味來吸引它們。有時候,當你情緒在谷底的時候,剛好一條大的馬頭魚咬食誘餌。

你要用重型的釣具,防止魚跑掉,躲進洞穴裡。採用結實的立竿和大磅數的魚線。

釣到魚後,檢查釣組,把磨損或損壞的部件全部換掉,再次裝上誘餌,然後再回到魚多的區域。

儘管此處描述的快速更換釣組適用於大型深水層魚,例如金馬頭魚(英文golden tilefish),白石斑魚(英文snowy grouper)和櫛鯧(英文barrelfish),但當縮小成藍鰭魚(英文blueline tilefish),海鱸(英文sea bass)和爪魚(英文fluke)等較小的種類時,它也一樣有效。

相關焦點

  • 路亞釣最常見的32個釣組全面介紹
    球形鉛頭鉤通常用於垂直跳釣釣法。它能夠快速下沉探底。蠕蟲,餌魚,水蛭和軟餌都可以和鉛頭鉤搭配使用。 快速觸發釣組(英文quick strike rig) 快速觸發釣組設置為在誘餌魚的前部使用鉤子(嘴唇,頭部,剛好在魚鰓的上方等),第二個鉤子靠近誘餌魚的中間頂部。這有助於釣魚者獲得更多的上鉤,而不是讓梭子魚吞下誘餌。
  • 路亞「倒吊釣組」作釣鱖魚
    由於斑鱖的捕食行為和進食方式,一般我們在通過路亞做釣時常選擇底層擬餌或釣組,反應餌常用深潛米諾 胖子或者VIB,軟餌釣組常用鉛頭鉤釣組、德州釣組或者倒吊釣組,我個人比較習慣採用軟餌釣組,如果密度高活性好我一樣會選用反應餌,因為這樣會增加做釣頻率,不過從做釣成本和魚的活性考慮,我還是首選軟餌釣組。
  • 如何船釣竹莢魚?船釣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大愚深海魚:在近岸處釣到的竹莢魚,它們的個體不會很大,因此釣手要想釣大個體竹莢魚,那麼就需要乘船出海,到較深的巖礁區、人工漁礁區去海釣。到了合適的海域,可用海竿釣法,至於具體的海釣裝備如下:海竿長1.6~2.0米,中調竿;中型漁線輪,貯直徑0.25~0.3毫米;釣線80~100米;用4~6枚中號鉤拴成串鉤,鉤距20~30釐米;墜重20~30克,採用墜上鉤。開始海釣後,先將裝有釣餌的餌鉤順船邊沉於海底。
  • 小雪過後大鯽魚「藏」得深,是時候用這種釣法了,更適合釣深釣遠
    氣溫越低水溫就越低,水溫越低鯽魚會更傾向於躲在深水中,因為深水中氣溫會恆定在4度左右,就算水面結冰,深水依然能保持這個溫度。小雪是冬季降溫的開始的重要節氣,當不得不釣深遠的時候就需要注重釣法了。長竿搭配短的臺釣釣組來釣深遠,長竿搭配七星漂的雙鉛釣組釣深遠,甚至是甩大鞭釣法,目的都在於釣遠。今天介紹下冬季不得不提的滑漂釣法,也是冬釣中的利器。一、釣組搭配入冬之後鯽魚從淺水慢慢到深水過渡,等到深水之後就算有一些晴好天氣,鯽魚也往往不會離開深水的,所以當鯽魚進入深水之後,釣深釣遠基本就是主流。
  • 深海釣大魚,用整隻生雞當誘餌,釣獲一條300斤的深海巨型石斑魚
    深海釣大魚,用整隻生雞當誘餌,釣獲一條300斤的深海巨型石斑魚,巨型石斑魚的嗅覺十分靈敏,它們可以分辨出海水中魚餌的味道,那麼很多粉絲釣友一定會問,你用的什麼餌料誘釣深海的大魚的,特別是這種300斤的巨型石斑魚,其實釣石斑魚很簡單,整條魚當誘餌就可以了,你想用一整隻生雞釣巨型石斑魚都不是問題
  • 微鉛釣組的應用
    微鉛釣組的應用微鉛釣組實際上屬於泛指,並不是具體某一款釣組,泛指配重很輕的釣組,在路亞釣魚過程中是非常常見的,千萬別因為我說微鉛釣組大家感到迷茫。這種低配重的釣組優勢是非常突出的,不過也有缺點和不足,下面我們就來慢慢分析其優劣,這樣我們才好應用,一款釣組我們要利用其優勢,把其放大來達到中魚的目的。
  • 放長線沉底釣的裝備和釣組結構
    放長線沉底釣與放長線浮遊釣的不同之處,就在於沉底釣的構組上,除了改排鉤為鏈鉤以外,還要加上一塊5千克~6.5千克的大石頭作墜子,海邊有時並不能找到如意的、便於綑紮的、重量適宜的石塊。放長線底釣法,主攻對象是海洋中、下層大型魚類:50千克以內級別算是『,小號」魚;100千克級別算是「中號」魚;200千克級別才算是『大號」魚二形如一頭大水牛、體重達200千克的巨型石斑魚,就是被臺灣釣友用放長線方法,從60米一80米深的東海岸釣上來的。
  • 釣魚技巧,湖泊水庫池塘釣組選擇,美式釣組
    請記住,最好的釣魚釣組是那些能吸引你想要的魚的釣組。一、靜水釣組靜水釣魚(英文Still fishing)是一種簡單的淡水釣魚方式,因為它有多種用途,可以在碼頭、橋、拋錨的船或岸上釣魚。1.1 尋魚釣組 FISH FINDER RIG1.2 基礎的浮漂釣組 BASIC BOBBER RIG對於靜水釣魚,初學者應該嘗試基本的浮漂釣組。按照這些步驟來組合基本的浮漂釣組。
  • 路亞釣挑戰釣法-打草釣組punching
    打草釣組是一種反應餌reaction,在釣獲覆蓋植被方面更勝一籌,鱸魚在水草叢中,而打草是釣獲它們少數方法。主要使用三大釣組德州釣組texas rig,打草鉛頭鉤,東京釣組tokyo rig圖片引用FLW圖片引用BESTBASSFISHINGLURES二、何時使用釣組?
  • 中國深海油井,收穫一條45斤的石斑魚,爆釣4條巨型深海大魚
    中國深海油井,收穫一條45斤的石斑魚,爆釣4條巨型深海大魚,一個令人神往的釣場,從海南三亞西島出發,快艇至少需要2個多小時才能抵達目的地,經過2個小時的航行我們終於抵達油井,靜靜得欣賞著海上日落。怎麼跟我印象中的不一樣呀?
  • 天冷就要釣深水?錯,利用魚的趨溫性,詳解冬釣——「水皮魚」
    有準備的傳統釣浮魚線組傳統釣從來就沒有過時,更沒有許多人說的不好用,反而所有的線組形式和釣法的優劣,只來自是否應用得當和符合實際的環境。所以今天咱們的浮頭魚釣法,就首先介紹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七星漂」線組。現在所不同的無非是不用再使用羽毛梗了,而是有了更方便的替代品。
  • 這樣釣鯰魚你見過嗎?什麼花色的鯰魚都釣過了,都快釣吐了!
    第二點,說說釣點的選擇選釣要考慮季節和天氣的變化。一般來說,鯰魚經常活動於較深的水域。在河中的橋墩、攔河壩附近。水渾的灣道口,以及水下的樹樁等處,都可以選為釣點。鯰魚一般都是怕光喜喑,白天深居,躲蔽於洞穴或草叢中。等到傍晚安靜時出動覓食,黃昏及傍晚就是釣鯰魚的最佳時機。水清釣遠,水渾釣近,坡平釣遠,坡陡釣近。
  • 鱸魚野釣、黑坑最有效的垂釣釣組:倒釣釣組配餌及操作要點分享
    鱸魚作為路亞目標魚之首,無論國際、國內賽事幾乎逢賽都以它為主要對象魚,也是我們休閒路亞垂釣主要的目標魚之一,國內路亞垂釣最容易釣獲的魚,但有時也會變成很難釣獲的魚,二句話雖茅盾但路亞人實戰過肯定都有這種體會,明明目視能看到鱸魚且用盡手段硬是不上鉤。
  • 為什麼釣不好魚?釣不到魚的原因
    為什麼釣不好魚首先,釣技不精。釣技是釣魚的基礎,不能好高騖遠,要先把調漂、開餌、拋竿、看漂、抓口、遛魚、摘魚等這些基本功練熟,熟能生巧,當釣技爐火純青時,再去研究其他方面的釣魚知識。釣技其次,釣組不匹配。在什麼季節釣什麼魚使用什麼樣的漂?使用多大的鉤?使用多粗的主線、子線?在釣組上,配置什麼樣的太空豆、連接環?打快魚使用什麼漂?打滑魚用什麼漂?底釣用什麼漂?
  • 產後釣鱸,如何使用Neko釣組?
    的文章《Crush Big Bass On The Neko Rig During The Shad Spawn》Neko釣組Neko-rigged軟蟲是shad產卵期的殺手級裝備圖片:Dave Wolak如果你還不了解Neko釣組
  • 【釣魚技巧】天冷就要釣深水?錯,利用魚的趨溫性,冬釣水皮魚
    有準備的傳統釣浮魚線組 傳統釣從來就沒有過時,更沒有許多人說的不好用,反而所有的線組形式和釣法的優劣,只來自是否應用得當和符合實際的環境。所以今天咱們的浮頭魚釣法,就首先介紹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七星漂」線組。現在所不同的無非是不用再使用羽毛梗了,而是有了更方便的替代品。
  • 冬季釣鯽魚,七星漂釣組提升靈敏度的幾個方法,輕微漂相也能中魚
    朝天鉤在冬釣鯽魚時效果也不錯,甚至說比睡鉤釣組更為突出,因為掛上活餌之後,活餌是稍稍高於水底的,這樣餌料蠕動起來誘魚效果更強。在使用七星漂的時候切記不要想調整所謂的「平水」,因為朝天鉤完全躺底時餌料誘魚效果才最好,如果太靈魚鉤會被拉離水底一點,鉤尖反而會更靠近水底,活餌效果就沒有這麼強了。
  • 如何挑選適合的軟餌與釣組?
    適用釣組:德州釣組(TEXAS RIG)、無鉛釣組(NO SINKER)、鉛頭鉤釣組(JIG HEAD)和RUBBERJIG(橡膠裙擺汲頭鉤)。其釣組變化較多,適用的釣場環境以及對象魚範圍比較廣,所以很受廣大釣友青睞。 適用釣組:德州釣組(TEXAS RIG)、無鉛釣組(NO SINKER)和鉛頭鉤釣組(JIG HEAD)。
  • 釣鱸魚選擇釣組及釣點的經驗
    性兇猛,以魚、蝦為食。釣鱸魚是許多人的夢想,也是我的夢想。釣鱸魚原於幾年前的一次船釣。每次出海釣魚,都是叫朋友聯繫魚船,正好當天青島有三個釣友也聯繫到船家,就這樣,我們四個釣友,分乘兩條舢板,加上開船的,每船三人。我還是兩把傳統的「手把線」加「扁擔撐」(一條長約五六十公分的鋼絲,中間拴墜,兩端各拴一根五六十公分子線),而青島的釣友,每人三支船釣竿。
  • 深海遊釣,釣獲90斤的巨型吞拿魚,還意外釣到一塊精美的珊瑚礁石
    深海遊釣,釣獲90斤的巨型吞拿魚,還意外釣到一塊精美的珊瑚礁石,深海遊釣,釣獲90斤的巨型吞拿魚,還意外釣到一塊精美的珊瑚礁石,天黑釣魚夜,風高釣魚天,釣魚人都懂得,特別是深海遊釣,夜深人靜的晚上正是大魚蠢蠢欲動之時,魚竿突然傳來重重的咬口,頓覺是一條巨型的吞拿魚,人魚大戰,其中搏魚的快感唯有釣魚人才會擁有更深刻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