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三言財經 作者|江城
本文是繼《2019網際網路公司死亡名單》、《盤點2019之:科技網際網路20大事件》、《回望2019:吳曉波羅振宇的預言都實現了嗎?》、《2019網紅帶貨進化史》、《盤點2019:那些被調查的CEO們》盤點之後,三言財經「盤點2019系列」的第六篇。
「網紅」因網而生,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網紅不斷更迭,越來越多的網絡紅人出現在大眾面前,從文字時代的安妮寶貝、寧財神,到圖文時代的鳳姐、芙蓉姐姐,再到寬頻時代的李佳琦、馮提莫、papi醬......他們以不同的方式不斷滲入到大眾的生活中。人們追捧網紅的熱忱度及方式堪比追星,一時之間,仿佛進入到了全民網紅的狀態。
近些年,遍地開花的網絡平臺不斷滋養起無數個網紅,一個個大流量網紅活躍在大眾的視線裡,他們吸金能力極強,粉絲、流量、話題度已不輸給明星,許多網紅都已不安現狀,逐漸將手伸向了娛樂圈。
為了出圈,網紅各顯身手,參加綜藝節目、出專輯、拍廣告、拍電視劇,開始在全平臺頻繁出現,他們傾盡其力想要擺脫「網紅」標籤,想貼近「明星」二字,實現身份轉變。
另一方面,明星們也在向網紅靠近,他們不惜「屈尊」紛紛給網紅站臺,甚至自己也做起了直播帶貨。
網紅努力出圈,企圖「明星化」
「明星化」路徑最明顯的網紅當屬李佳琦。
2019年李佳琦著實紅了,先後合作了奚夢瑤、關曉彤、戚薇、周振南、朱一龍等一線明星,成為了無人不知的大網紅。
不斷爆紅的李佳琦更是得到了《快樂大本營》和《吐槽大會》兩檔綜藝節目的邀請,登上了時尚雜誌《紅秀》的封面,拍攝了肯德基《聖誕炸雞店》的廣告。對他來說,從線上的直播「網紅」,到參加綜藝、拍攝廣告和封面,是一種「身份」的升級,讓他以另一種方式走到了大眾面前。
相比於許多明星來說,李佳琦更加有名。可即便如此李佳琦還是不能被稱為明星,流量和錢並沒有給他帶來身份的轉變,在李佳琦身上還存在著階層問題。
儘管李佳琦掙了很多錢,是公認的直播一哥。但他只是網紅,不是明星。
說完李佳琦就不得不說薇婭,淘寶直播「一姐」,行業的銷售神話。「明星化」同樣出現在她的身上。
曾經的薇婭也是娛樂圈的一位藝人。
2005年,薇婭參加了一檔綜藝選秀節目,籤約了環球唱片並成功以藝人的身份出道,還發了專輯。
那段時間,薇婭和林俊傑一起拍過廣告,和戴軍主持過娛樂節目,還和成龍一同參與演出。但那時候的薇婭只不過是萬千藝人中的一員,沒能大紅大紫,最終淡出娛樂圈。
直到接觸淘寶直播,薇婭才以一個「網紅」的身份再一次出現在大眾面前。
相比於李佳琦的活躍,薇婭的出圈就顯得有些保守。
作為淘寶第一主播,薇婭先後登上《天天向上》、《口紅王子》節目的錄製。還參與了《人物》舉辦的活動並以一位演講者的身份進行演講。
薇婭算是從藝人轉成網紅。但現在很少有人知道薇婭曾經當過藝人,只知道她是一名頭部網紅。薇婭很多場次的直播都會請大牌明星前來坐鎮,為自己的直播間造勢。不知這樣的身份轉變是否會給她帶來心理落差,畢竟現在的薇婭已經失去了屬於她的「明星效應」。
鬥魚一姐馮提莫,網紅主播「明星化」第一人。
今年,馮提莫頻繁出現在各大綜藝節目,每次都是主咖,地位讓許多明星都望塵莫及。
馮提莫用了幾年的時間,從一名主播變成一個職業歌手,在很大程度上貼近了明星,但是本質上她依舊是一名網紅,大眾總會忍不住拿她和明星進行對比。
馮提莫參加《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錄製的時候,就被不少網友吐槽她的穿著、身高、身材比例。在參加《異口同聲》節目時,馮提莫和張韶涵合唱了一首《淋雨一直走》,唱功高下立見,馮提莫的聲音雖然甜美但沒有特色,代表作也多是「口水歌」,沒什麼拿的出手的作品,很難和職業歌手聯繫在一起。
明星和網紅的專業程度也由此體現,大部分的明星都是科班出身,受過專業的教育。而網紅不同,比起專業度,他們擁有更多的是名氣,是營銷自己的手段。
以歌手身份登上各大平臺的還有劉宇寧,和馮提莫不同的是,劉宇寧的歌唱實力得到了大眾的認可,他的嗓音磁性且渾厚,歌曲傳唱度很高。
劉宇寧還曾先後參加音樂節目《金曲撈之挑戰主打歌》、《蒙面唱將猜猜猜第三季》以及《歌手2019》,獲得了一眾粉絲。
除了唱歌以外,劉宇寧還拍了電影和電視劇,成為了一名全方位發展藝人,但是大眾對於劉宇寧的「藝人身份」也存在質疑,感覺他和娛樂圈的藝人們有些格格不入。
就拿江蘇衛視的跨年晚會來說,劉宇寧的颱風相比於其他明星就青澀許多,顯得有些拘謹,放不開手腳。從專業角度評價劉宇寧的唱功,尚存在不足,比不上資深歌手,又強於一些流量歌手,陷入一種不上不下的尷尬位置。
身為「草根」要想成為娛樂圈的藝人,身份的轉變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畢竟草根文化與高雅文化相頡頏,想讓大眾忘記他們草根網紅的身份還需要作品的積累。
今年,知名網紅papi醬也開始活躍在各個綜藝節目裡,《吐槽大會》、《快樂大本營》《明星大偵探》等中均有不錯的表現,更是在吳君如導演的處女作《妖鈴鈴》中出演女配角,晉升成為了中國內地女演員。
對比馮提莫、劉宇寧的草根出身,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的papi醬就顯得有些不同,大眾更容易接受科班出身的papi醬「明星化」,因為papi醬的「身份」是可確立的,與其他網紅相比起點就不同。
除了將自己包裝成「明星」的網紅外,還有一些草根網紅會辦晚會請明星為自己貼金。
某網紅就曾花費了7000萬餘元,舉辦了一場演唱會式婚禮。一線明星成龍,鄧紫棋,王力宏,張栢芝等人都是親自來到婚禮現場,要麼唱歌,要麼獻藝。要知道,這樣的陣容就連很多電視臺都請不到。
在成龍等大牌明星的加持之下,收看婚禮演唱會的網友達到了近千萬人,令人嘆為觀止。但是更令人驚訝的還在後面,婚禮結束後,這名網紅開了2個多小時的直播,婚禮花費的這7000萬瞬間就賺了回來。
無獨有偶,今年6月,由知名網紅舉辦的活動就請來了李宇春、周慧敏、林志穎等大牌明星前來助威,活動花費上千萬。一夜之間網紅聲勢大漲,粉絲數量增加近200萬,營業額破4000萬,賺的是盆滿缽滿明星加網紅的營銷活動,無疑是成功的,對網紅來說,是名利、地位雙豐收,但是對於明星來說卻成了「跌份兒」的行為。
網紅「勵志」向上走,試圖擠進娛樂圈,而有些明星卻反其道而行,逐漸向網紅靠攏。
明星「網紅化」,尋找下沉新出路
最近,明星柳巖入駐某平臺,在平臺中開始了直播賣東西。兩個半小時的直播裡,柳巖一共賣了18樣東西,有牙膏、吸塵器、面膜、榨汁機等等。
看到柳巖的直播後,很多網友表示難以理解,柳巖一個明星為什麼要像網紅一樣直播賣東西,難道是娛樂圈混不下去了?也有人認為柳巖可能是缺錢花了,畢竟短短兩個小時的直播柳巖就創造了1500萬的價值。
其實除了柳巖以外,早已經有很多明星加入了直播賣貨的大軍中。
知名主持人李湘已入駐某購物平臺,憑藉自身的知名度開啟了直播賣貨的節奏,身為主持人的李湘直播遊刃有餘,每次直播都會有幾十萬人觀看,每個月都要直播六七次,為此她已經將自己的微博名改成為主播李湘。
「李湘這咖位做主播太掉價了吧」這是大眾對於李湘直播的普遍看法,面對質疑,李湘也做出了回應,純屬家庭主婦閒來無事,和朋友們聊聊天,分享人生,還說別想太多了。
張檬、朱梓驍、王祖藍等人都曾直播賣貨,顯然直播賣貨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除了加入直播的明星外,還有一些明星靠著網紅的人氣來進行宣傳造勢。
胡歌主演的電影《南方車站的聚會》上映前,作為主演的胡歌來到了網紅主播一哥李佳琦的直播間,和李佳琦一起宣傳了自己的新電影。
李佳琦在線銷售電影票,25.5萬張電影票僅僅在6秒鐘的時間裡就被一搶而空;銷售速度之快,令胡歌都驚嘆。當晚活動直播間觀看人數達到636萬,直播互動量超過了3500萬。
在李佳琦的大流量下,明星也經不住「誘惑」。
網紅成不了明星,究竟差了什麼?
事實上,沒有一個不想成為明星的網紅,但是網紅即便擁有大流量卻依舊難以成為明星。
1、網紅缺少專業度
明星和網紅之間的起點就差別很大,明星多是從演藝高校畢業的,擁有一定的專業度,而網紅的門檻卻非常低,有時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打造出一名網紅。
武大校花黃燦燦因美照而出名,繼而拍攝了電影《泡沫之夏》,電影播出時黃燦燦的演技遭到了群嘲,半路出家的她實在缺乏表演功底,在這部電影的負面口碑下,黃燦燦漸漸消失在了大眾的視線裡。
2、網紅顏值經不住推敲
明星登上的舞臺要面向廣大觀眾,因此明星需要360度無死角的站在攝像機面前,而那些為了變美,而造成面部僵硬的網紅卻拿不上檯面。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快樂大本營》是網紅照妖鏡。」
某網紅首次登上《快樂大本營》,通過表演眼睫毛夾火柴的絕活驚呆眾人,當近鏡頭靠近網紅面部時,卻讓她「現出原形」,被網友吐槽「和自拍差距太大,簡直就是照騙」,能夠明顯的看出這位網紅蘋果肌部分有點僵硬,而且笑起來的時候總感覺表情很奇怪。
看來《快樂大本營》真是檢驗網紅顏值的利器,網紅硬照美的無可挑剔,但在鏡頭面前,就原形畢露了。
不得不承認網紅們的顏值和明星的顏值是有差距的,這也是網紅明明那麼「美」卻成不了明星的原因。
3、網紅缺少「身份」的確立
李佳琦介意自己的網紅身份,因為這個詞似乎讓他低人一等。
今年4月,李佳琦和幾位明星為某個美妝品牌做宣傳,品牌方包下了上海外灘的震旦大屏幕,李佳琦作為一個美妝宣發活動的流量擔當本應「大放異彩」,然而明星們在震旦大屏幕上輪流播放,卻不見李佳琦的蹤影。
現實是,在只給明星匹配的資源與平臺上,網紅是登不上去的,人們追求身份的確立,以及社會評議。
網紅中成功的人很多,想當明星的更多,但是成功的卻寥寥無幾。網紅是一個無法歸類的「職業」,因為它無法定義,也解釋不了,李佳琦在大眾口中可能是「賣貨的」、「做直播的」、「網紅」,而這些稱號都不如「明星」二字來的耀眼。
4、明星都是被「挑」出來的
明星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他們懂得規範自己的行為,而網紅缺乏監督,有些時候為了博眼球,行為無底線。
髮際線小吳曾因為「喜感」的髮際線和眉毛而在網絡上迅速爆紅的,成為了大家調侃的對象。
小吳進入娛樂圈後,迅速走紅,開始了瘋狂撈金,接代言,拍廣告......
不過走紅之後的小吳卻飄了,在《快樂大本營》中的表現遭到了瘋狂的吐槽,而後網上還曝出了他「撩騷」的黑料,內容尺度很大。被曝光後,小吳對於黑料進行過掙扎,但網友卻絲毫不買帳,他的做法遭到了網友們的謾罵。原本人氣高漲的小吳跌入低谷,再也起不來了。
值得一說的是,小吳的律師在回應黑料的聲明將小吳稱為「藝人」,可是網友對於他的這個身份卻是嗤之以鼻。只能說對於「藝人」二字,小吳的理解太低了,網絡在成就小吳的同時也害了他。
影視寒冬,明星「被迫」成網紅
娛樂圈就這麼大,每個人都想分一杯羹,但奈何狼多肉少,資源做不到「雨露均沾」。
有數據表明,今年影視行業已經進入了寒冬期,2019年以來,全國有1884家影視公司關停,開機率持續降低,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共646部,比去年同期886部少了27%,劇集數量下降了30%,再加上「限古令」的執行,各平臺古裝、玄幻等類型的電視劇每月限上線一部,更是影響了影視行業的發展。
目前橫店的一部分群演已經不拍戲了,扎堆開啟了直播,主播易燦透露他每周開四次直播,拍段子每月收入可達一萬多,比起群演生活輕鬆許多。
在這種情況下,明星們也在尋求出路。
明道坦言自己一年的檔期都是空的,希望和大導演合作;楊蓉怕自己被市場淘汰,希望能多給一些30歲40歲演員一些機會;王媛可直言自己11個月沒有戲拍;胡歌笑稱自己便宜又好用;黃曉明承認現在接戲困難,並表示:「以前人家求我來拍戲的時候,我可能都不一定接的,到現在我反過去求人家,人家也只是表面客套,但不一定會用我。」……
在這樣一個寒冬市場下,一線明星也只有被選擇的份,在無限延長的空窗期內,一部分明星漸漸走上網紅的道路。
一方面,明星開直播可增加人氣。
在直播成主流的環境下,明星宣傳自己的方式也需要與時俱進,只有不斷的出現在鏡頭前,才能留著熱度,所以直播成了明星最好的選擇,否則在這種明星更替如同割韭菜的時代,就很難站得住腳了。
另一方面,直播收入不菲。
範冰冰和網紅雪梨直播賣貨,短短幾分鐘內,總銷售量突破11萬件,銷售額達到千萬以上。
郭富城直播賣貨,110萬人實時觀看,5萬件限量商品5秒售空,銷售額近400萬。
王祖藍直播賣貨,3分鐘人氣突破100萬,12分鐘就賣出了10萬件面膜,成交額高達660萬元,整場下來銷售額突破千萬。
明星直播帶貨儼然成為了今年的新興行業,甚至成為未來的趨勢,畢竟在明星效應的加持下,出貨是分分鐘的事情。
明星賣貨行為雖然很「low」,但是這改變不了他們明星的身份。而網紅進軍娛樂圈卻很難讓人忘記他們網紅的身份。這是因為在大眾的觀念中就已經將這兩個行業劃分了層次。
說起明星,是熒幕面前光鮮亮麗的形象,但說起網紅,更多的是貶義詞,是一部分人心中的「網絡乞丐」。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成為明星可能是每個網紅的最終目標。但現在兩大行業相互混雜,不知未來網紅和明星的界限又會在哪裡?
你覺得明星和網紅有什麼區別,歡迎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