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年味:即墨民間7道古法釀出地瓜美酒
解放初期的即墨農村,有許多老人都會釀造地瓜酒,別看方法簡單,釀出的酒堪稱一絕。每當過年時,一些老人都將自家釀造的地瓜酒擺到大街上「顯擺」,大家挨個品嘗,誰家的酒釀得純正,誰家的名望就高。「鬥酒」結束後,全村人都會到釀酒好的人家取經。大家還會把佳釀深埋於地下,每年加入少量白酒。10多年過後,等村裡有女兒出嫁時,才拿出來招待貴客,當時村民把這樣的地瓜酒佳釀稱為「女兒紅」。
-
即墨環秀街道:「花鞭鼓舞」進社區 非遺項目再現活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徐宏達 楊曉彤 通訊員 王藝文 青島報導近日,即墨環秀街道佳源都市社區邀請即墨區舞蹈家協會開展「走進佳源都市社區,
-
即墨老酒非遺文化之「古遺六法」
(黍子,作為我國特有的農作物,從即墨考古發掘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已經碳化的黍子,證明了早在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即墨地區就有了人類活動,形成了以黍子為主的農業種植格局。根據釀酒師傅的釀酒實踐經驗來看,要釀出上乘的即墨老酒,必須選用優質的黍米,而所有的黍米當中,莫過於被稱之為「龍眼」的黍子,從外觀看,其粒大、殼黑亮,碾米來看,蛋黃色、個大、飽滿,煮熟後黏性極大。)
-
即墨海尚海丨正經陝西味,就在張寨村!脆到掉渣的肉夾饃來啦
陝北不僅民風淳樸美食也豐富多樣 張寨村,一家陝北風格的餐廳 強勢入駐即墨海尚海 開啟正經陝西味 眾所周知張寨村的老潼關肉夾饃一直都蟬聯銷量榜的冠軍脆掉渣的饃餅更是老饕們津津樂道的美味【孜然羊肉肉夾饃】孜然羊肉精選羊後腿肉香菜葉、孜然配以各種佐料製成質地軟嫩,鮮辣鹹香,營養豐富酥脆饃餅與鮮香軟嫩的孜然羊肉結合美味雙管齊下多層次的口感在舌尖跳躍
-
「千年商都,泉海即墨」——即墨歷史上的72位進士
隋代至金代近七百年,在即墨歷史上,到金代才產生第一位進士孫仁鑑。到明清兩代,包括12名武進士在內,即墨出了70名進士,加上金代的兩位進士,共72位。其中,明代20名,清代50名。明代最好的科甲等次是二甲,共有4人。其中,以侯庸和宋統殷的名次最好,分別是第19名和第39名。
-
「齊魯金秋美食月」啟幕 即墨古城烹調舌尖經濟盛宴
中國山東網9月7日訊 9月7日上午,在即墨古城主會場,由山東省商務廳主辦的2019「齊魯金秋美食月」暨首屆齊魯廚師藝術節正式啟幕。作為「悅即墨·夜古城」夜經濟主題活動的重要板塊之一,傳統孔府燕禮展示、烹飪大師絕技絕活表演、綠色食材展覽、老字號特色美食街、名廚師現場教做菜、網紅小吃國際美食、文藝專場演出……精彩紛呈的活動及美食,將打造一場為期一個月的美食盛宴。
-
「嗨即墨」2020音樂吧大賽及頒獎儀式在即墨古城舉辦
12月23日,「嗨即墨」2020音樂吧大賽及頒獎儀式在即墨古城學宮舉辦,豐富>了「嗨即墨」旅遊品牌內涵,增強了即墨文化活力,展示了即墨時尚風貌,加快打造即墨古城及周邊特色音樂吧街區,促進即墨夜間經濟發展。
-
即墨古城「民謠季」老狼、趙照、泰山樂隊等藝人和樂隊在這裡激情...
這裡就是即墨古城!由中共青島市委網信辦與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青報網)聯合開展、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大力支持的「發現青島網紅打卡地」探店活動,繼續進行ing島城自媒體大V、攝影師和網友代表一同聽民謠、賞非遺、遊古城,切身體驗即墨古城的「夜生活」,看華燈初上,簫鼓人間~來吧!展示!
-
即墨老酒、白廟芋頭、金口芹菜……即墨「品牌矩陣」高質量「擴容」
提起即墨,這裡還有為眾多消費者提供私人個性化服裝定製的酷特智能,佔據法國冷櫃市場份額三分之一的營上電器超低溫冷櫃,用高質量保障著千萬人出行安全的森麒麟輪胎,用涓涓泉水疏解生活壓力的即墨溫泉,以及承載了每一代即墨人記憶的白廟芋頭、金口芹菜……走馬即墨,「即發」「即墨老酒」「青島正大」「琴島電器」等地產品牌薈萃,品類繁多,遍及製造業、食品業、服務業等各式行業,位居青島各區市高端品牌培育企業數量總榜第二位
-
探索文旅融合 來自青島即墨萊西的企業樣本
即墨花邊,魯繡的一種。乾隆年間,即墨西北地區的長直、段泊嵐,周戈莊一帶已經廣泛流傳著「小扣鎖」(捏繡)和「繡花」兩種民間手繡工藝。1910年,即墨藝人引進義大利花邊在當地生產,並結合民間編織、刺繡的特點,在工種、針法、圖案上不斷創新和改進,逐步形成了獨具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即墨鑲邊。
-
即墨童裝抱團闖市場
□ 本報記者 張曉帆 即墨童裝聯盟近日揭牌,52家即墨童裝生產企業和電商企業結成聯盟,共同承接大單、共同設計精品、打造「即墨童裝」品牌。 目前,即墨電商正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在迅速增長,發展到1萬餘家,約佔青島市電商市場份額的40%。
-
話說即墨美食——爐包
水煎包,即墨當地又叫"爐包",其實是一個意思,類似南方的生煎包。只不過水煎包的叫法,是從製作方法而來,因煎包的時候要倒進一層水,連煎帶煮。爐包的叫法,可能是源自做包子的灶臺,一般都是用磚搭個模子,然後外面用泥糊上,做成個桶型的爐子。包子的計量單位,除了按斤、按個,也是按「爐」的。
-
【和即墨共達美好】和達集團雙子共耀,璀璨共鑑
【人之傳承】即墨非遺文化大賞走進城市深處,和即墨人民美好同行璀璨的燈光秀點燃了觀眾的激情也照見了人們在新時代裡的幸福與喜悅市民李先生說:「在電視上看到了預告,感覺特別震撼,來親自體驗一下。」,聚焦即墨經濟開發區迭變在時代澎湃的潮頭,以一種聚勢而上的勃發感煥新關於城市人居的美好想像
-
即墨縣令中康霖生最出名 因勞累過度死在任上
即墨縣衙老照片 重新修繕後的即墨縣衙 即墨從秦代開始設縣,兩千多年來迎接了數百位父母官,大多數人的名字早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可他,在即墨當了兩年知縣,從懲治腐敗官員到清丈土地幫農民減賦,從屢破奇案再到教百姓種花椒致富,每一件事都刻在即墨歷史上。只可惜他還沒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就因勞累過度死在任上。
-
「中華老字號」——即墨老酒之歷史篇
說到即墨老酒,首先介紹一下即墨,即墨位於山東半島東南部,因地臨墨水河而得名,古即墨城在今天的平度朱毛村,隋朝開皇十六年遷至今址,是著名的歷史古城。1951年即墨縣人民政府發出《嚴禁群眾製作酒麴的指示》,禁止私人制曲釀酒,「黃酒」只有「即墨黃酒廠」獨家生產,因而「即墨老酒」也就成為了即墨黃酒廠釀製的黍米黃酒的專用名稱了。1963年,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對即墨黃酒廠生產的「即墨牌」老酒進行了商標註冊,使老酒的命名有了法律依據。
-
青島即墨:「文以載道,禮衣華夏」系列活動元旦啟幕
為進一步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集中展示即墨古城文化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共迎全面小康的精神風貌,更好地為全區各族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生活,營造歡樂、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由青島廣雅司古典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主辦,青島舒雲映畫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為期兩天的即墨古城弘揚傳統文化活動將於2021年1月1日在青島即墨古城展開。
-
即墨全方位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蒸蒸日上
原標題:即墨:全方位、全方位、高質量的發展,昂揚向上的動力 Time是努力前進的標誌,標誌著一個城市的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念。 站在新舊的交匯處,回首2019年,青島市即墨區發生的變化在強度、新鮮感和魅力上無疑是前所未有的。
-
哪裡的人比即墨人更勤勞?
現在凌晨三點,離日出還有三個半小時,即墨的人開始忙碌了。這三十多年如一日,即墨服裝批發市場,小商品城(當然小商品城沒有服裝市場歷史久)外貿城,都在開門迎客,開始了一天的忙碌。農貿市場等往裡進貨的是提前兩小時起床,現在正在卸貨往攤位上擺貨。
-
中華老字號——即墨老酒之工藝篇
獨特的釀造原料、工藝以及即墨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為釀造即墨老酒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並歷經各個時期釀酒大公(師傅)們的實踐總結,使得即墨老酒歷經滄桑延續至今。無論是釀造原料還是釀造工藝,即墨老酒都獨樹一幟,形成了特色即墨老酒品牌文化,成為中國北方黃酒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