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臨近端午節,哪種粽子最好吃的問題又引發網民大戰!吃甜的還是吃鹹的?甜粽子蘸白糖還是蘸蜂蜜?肉粽好吃還是豆粽好吃?
尤其是我們大吃貨省廣東,遍布了各具特色風味的粽子!
裹粽、道滘裹蒸棕、鴨母粽、鴛鴦粽、灰水粽...
小編的選擇困難症又要犯啦~
肇慶:包公鐵拳裹蒸棕
裹蒸粽有著金字塔般的外形,一斤大的個頭,經過七八小時的猛火蒸製,裹蒸熱食時清香撲鼻,入口鬆化爽滑,香糯醇厚,肥而不膩。
潮汕:「半鹹半甜」鴛鴦粽
鴛鴦粽是潮汕粽極品中的「戰鬥機」。又稱「雙烹」粽,它的餡,一半是鹹,一半是甜。一口咬下去,既甜滋滋,又香噴噴,深受大家的pick。
雷州:鴨母粽
湛江雷州等地有種粽子叫做「鴨母稞」。這種稞實際上就是超超超超大號的粽子,大得可以塞兩三斤米,吃上一個包你飽到扶牆走。
客家:灰水粽
客家灰水粽,算是鹼水粽的一個變種。外形扁平,並不像其他的粽子般「奇峰突起」,一隻約有半斤左右。
中山:蘆兜粽
端午吃蘆兜粽,是中山人的傳統。中山的蘆兜粽獨具一格,呈圓棒形、粗如手臂,配料也分甜鹹兩種。
臺山:扭角粽
粽子內置豐富的餡料,粽子葉卻被裹得嚴嚴實實,緊得連粽子角都是扭的,和廣式粽的平四角形、肇慶粽的隆起尖五角形大不相同,故此又叫扭角粽。
雲浮:新興裹蒸棕
新興裹蒸粽是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的特產。新興裹蒸粽,以軟、香、滑取勝,新興裹蒸粽用當地冬葉包裹糯米、綠豆、豬肉、腊味等材料炮製而成。
廉江:石嶺古粽籺
廉江石嶺鎮的古粽籺,類似粽子,用的葉子不是用常見的粽葉,而是用簕古葉。與粽子相比餡料少,糯米多,香脆可口糯味什足,且擺放時間長,便於攜帶。
陽江:裹粽
粽子,陽江俗語叫「裹粽」,古稱「角黍」。陽江的粽子,除了糯米和豬肉作餡,還加了綠豆和雞蛋黃,一個(陽江人稱為一條)裹粽,等於一碗充滿莢葉芳香的糯米飯。
東莞:道滘裹蒸棕
東莞道滘粽味道濃鬱,香軟可口,而且對於用料相當講究,用上等糯米、鹹鴨蛋黃、湘蓮、五花腩肉、綠豆再加上沙姜、五香粉等調料配製而成,煮好的粽子配上幼砂白糖,入口油而不膩。
清遠:駝背粽
駝背粽的外形,兩頭扁平、背面中間隆起,酷似一個駝背娃娃,因而叫「駝背粽」。駝背粽製作比較特別,要先將糯米洗淨後泡3個小時,餡料也要醃製一下,這樣才能做出美味的粽子。
開平:駙馬粽
聽名頭就覺得很「貴族」,關於開平的駙馬粽,其實還有一段古老傳說。駙馬粽鹹香可口,很多遊客到開平都會買些當手信。
廣州:黃埔波羅粽
黃埔波羅粽與市面上常見的端午粽有細微區別,一是波羅粽是用蕉葉包的,端午粽一般用的是冬青葉或者竹葉;二是波羅粽包得嚴實,煮熟後可以切片吃。
高州:薯包籺
茂名一共有十來種籺,但薯包籺只有高州才有,用番薯粉做成的薯包籺,籺餡有豬肉粒和花生和蝦米,可以蘸辣椒醬油吃,也可以蘸醋吃,你會選擇哪種吃法呢?
水晶粽
晶瑩剔透的冰皮、色彩繽紛的餡料,妥妥的粽子界顏值擔當。冷藏起來吃,簡直就是夏天的最佳休閒茶點。作為粽子界的新寵,備受年輕人的喜愛,就是很貴!
看了這麼多,你對誰情有獨「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