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e you
OK?
最近差評君老看見一個新聞,小米今年要上市。。
IPO 的就是是首次進入股市集資的意思
有說下半年的,有說年底的;有說赴美的,有說香港的;但是無論怎樣,估值數卻出奇一致:2000 億美元!
2000億美元可不是一個小數子啊!小米能有這估值嗎?
好巧不巧,上周末快科技上出現了一個英媒評選出十大最好用旗艦機的新聞,裡面小米6 和小米 MIX 2 都上榜了。。
可是較真的網友們真的去英媒 Stuff 上去搜這個榜單。。結果尷尬了,榜單上根本就沒有小米的產品,反而有兩款華為的手機。。
當然,這事兒追溯的話,鍋可能出在一個小米的微博營銷號上,他憑空杜撰了這個榜單,然後有些編輯看到後,也沒過腦子,於是就有了那篇文章~
英國根本沒有賣小米,怎麼可能評上小米?
但是,這個微博營銷號雞賊的把英媒 Stuff 換成了一個無中生有的 Scoff,沒想到快科技的小編又(自作聰明的)改了回來。。
當然,篡改榜單的事情被曝光後,快科技已經把相關網頁下架了,但是網友們的八卦熱情一點都沒減。。
快科技原名是驅動之家,現在驅動之家以及其旗下的驅動精靈早已被金山收編,而雷軍曾是金山十幾年的元老級人物,自然也就和這家媒體關係比較好,這個榜單裡有小米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個跟小米和雷軍有千絲萬縷關係的媒體在小米 2000 億市值的傳言下搞出這麼一出 「 洋蔥新聞 」,嘖嘖嘖,耐人尋味。。。
不過呢,小米現在還真是有那麼點勢力的!
差友們還記得一個多月前,差評君還寫過一篇迅雷內部互撕事件麼?
說真的,我還等著九評玩客幣的後七篇呢!
事件大概是玩客幣引發的迅雷內部利益衝突,最終談和解決了紛爭。
在那篇文章裡,我們也提到了(敲黑板,下面內容很關鍵),帶領迅雷走出泥潭,現任 CEO 陳磊,就是迅雷目前第一大股東——小米推薦的。。
從這樣的事就能看出來,雷軍的小米,已經不是早些年發不出貨的那個小米了!
看看相關公司,能嚇你一跳~
這只是與雷軍有關係的一部分公司
雷軍現在和98 家企業有關係,是其中 16 家法人,47 家的股東,76 家裡面他是高管。。
這還不算他妻子和公司間接管理的公司。。
在不知不覺中,小米和雷軍已經在各種領域布下了天羅地網~
小米和雷軍在軟體領域和金山打得火熱;投資了新零售口袋購物和微店;拿到了小米金融相關的牌照;電影、直播、TV 平臺一個沒落下;遊戲出了《小米槍戰》;甚至還成立了一家旅遊公司——珠海淇澳遊艇會。。
小米投資分布
雷軍創立的順為投資,更是投資領域的佼佼者,遍布出行、媒體、科技、環保等領域~
更重要的是,小米在米家生態鏈的做的也不小,各種硬體產品層出不窮,涉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科技界的 「 無印良品 」 果然有個樣子~
除了線上商城和這些四處猛投的資本,小米在線下店方面也開始大力的鋪,有種蘋果的感覺。。。
小米之家已經開到了第 300 家,據說 2020 年要開到第 1000 家。
但是吧,差評君對小米 2000 億美元的估值嗎有那麼一絲遲疑。。。
跟差友們說一組數據,蘋果在前三季度營收有 1766 億美元,網傳小米前三季度的營收不到 150 億美元,利潤更是比蘋果不知道低到哪裡去了,因為小米走的是薄利多銷的路子~
蘋果現在差不多 9000 億美元的估值。
目前騰訊 5389 億美元估值,阿里巴巴 4874.64 億美元的估值,且不說他們的營收和利潤有多高,就問現在人們的手機,還能離開微信,QQ,淘寶,支付寶這些 APP嗎?
茅臺的股價裡面固然有水分,
但它的 「 不可替代 」 依然能支撐股價上揚
反觀小米,既沒有能吊打同行的核心技術專利,也沒有任何不可替代的壁壘。
有人說小米有自主晶片,可是它的晶片松果澎湃 S1 只搭載在低端機小米 5C 上,旗艦機還是只用高通和聯發科。
反觀蘋果的 A 系列晶片,華為的麒麟系列,都已經十分成熟了。
小米在走出國門,去往印度市場的路上,無數次因為專利問題,被各大通信廠家起訴。至今無法在美國、歐洲售賣小米也是因為專利繞不過去。。
小米停售——一封給 Mi Fans 的信
再看小米生態鏈的小米之家,裡面賣的東西水平參差不齊。。
同事前兩天買了一個小米的智能插線板,便宜是便宜,剛用就出問題了,質量堪憂。。
小米在遊戲領域的開山大作——《小米槍戰》,搶著做了吃雞手遊第一發,結果當時話題火熱,等網易騰訊一上線,就跌出了免費軟體下載量100 名開外了。
這款遊戲不僅吃手機配置,後期創新和服務都沒跟上,可惜了西山居(國內老牌遊戲製作公司,14 年被小米投資)的牌子了。。
小米的每個產品,手機?空氣淨化器?電視?哪個不是友商一抓一大把~
小米 2017 年出貨量終於重返世界前五
雖說現在小米的產業鏈跟渠道很強,因此能出一些比友商有價格優勢的東西,但差評君覺得長遠來看不是個辦法。。。
差評君覺得 2000 億美元有可能只是小米 「 不經意 」 透露出來的 「 造勢活動 」,營銷也算小米的看家本事了~
但,造勢歸造勢,小米走的是親民路線,勢必不會有大的利潤,要上市的話就如何保證股東們的利益?放棄走價格親民路線?價格高了之後人們還買小米麼?
做個有點扯的猜測,小米這時候放出 IPO 的小道消息,會不會是對自己的營業額超不超的過格力沒有底?
2013 年年底雷軍和董明珠定下賭約,5年後小米和格力營業額相比,誰輸了要給對方 10 億。。
格力 Q3 財報
2017年前三季度,格力的收入已經超過了 1120 億,而小米只是將千億作為年營收目標,2017 年是肯定比不過格力了,眼瞅著賭約期限將至,打算用股票來挽救一波?
其實,差評君覺得小米目前的發展模式很健康,只要不著急,超越格力算是大概率事件,完全沒必要因為賭約的事情打亂自身陣腳~
但某種意義上吧,小米還真沒準值得 2000 億,小米現在有一點價值是很難估量的,就是龐大的粉絲基數以及依此支撐起來的物聯網生態布局,小米的家居物聯網幾乎已經形成一個簡單的閉環了。。。
物聯網硬體一大堆
而這個布局。。真的某種意義上很值錢。。。
我還記得那句,辦小米不是為了賺錢,現如今被估值2000億,想想雷軍佔股70%,差不多世界首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