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東港西:吳陽歷史建築中山紀念堂 保護刻不容緩

2020-12-16 湛江新聞網

    記者接到吳川一位文物保護志願者餘國強的報料,他說吳陽的中山紀念堂是縣級保護文物,由於她所處的城裡村沒有村集體經濟來源,無錢維護,88年來年久失修,現在隨時面臨著「生命危險」,記者迅速驅車前往,吳陽鎮城裡村,經村民帶路在村委會籃球場邊找到了這座中山紀念堂。

    現狀令人扼腕嘆息

    初見中山紀念堂,內心是非常震撼的。首先,想不到吳陽這個曾經是吳川縣縣城所在地竟然有一座有如此規模的中山紀念堂,並且被她的建築藝術之美所打動,這是一座仿歐式建築,融合著法式建築、歐式建築與中式騎樓等元素於一體,非常雄偉、美觀、大氣,建築高兩層約10米,長約14米,寬約11米。屋簷下有寬約2米的走廊圍繞四周,每個走廊有六條方柱和圓拱連接,上下兩層相同。前面走廊有長4米寬2米的實體陽臺,該陽臺也是由方柱連接圓拱支撐。

    緊接著,記者被她的滿目蒼夷所觸目慟心。由於建築陳舊,村委會已經將大門緊鎖,為記者安全著想不開門給記者進入,所以記者只能在外圍觀察。據記者訪談已經99歲高齡還思維清晰的王春榮老人(他親身參與中山紀念堂建設),以及查找相關歷史資料,多方考證,中山紀念堂建於1931年,是專門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成修建的。這88年來,不知何故,可能是地方經濟的因素影響,雖然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是沒有修繕過。記者看到,二樓頂牌上用灰塑的「中山紀念堂」幾個大字,顏色已經剝落,如不細心根本看不到這五個字,由於記者看過以前拍的照片才辨認出來,但是「中」字的豎、以及「念」、「堂」字的下半部分都已經脫落無蹤了。據餘國強說,左邊原有時任吳川縣縣長的「李乃奉書」的印章,2017年時不見蹤影,2009年還能拍到的。此外,記者從掀開大門門帘的一角,用相機拍攝看到一樓大廳中間後期增加的兩根支撐的磚頭柱子也已經灰砂脫落,有開裂之感,據餘國強介紹這兩根柱子是二零零幾年時村民為了防止樓板坍塌加建的。原來的木樓梯已經腐爛。

    整棟建築的外牆是斑斑駁駁的,別說是刷的牆灰剝落、長滿青苔、榕樹,不少地方灰漿也大片大片掉了,露出裡面的磚,天花板不少地方爆裂,裡面的鋼筋也裸露出來鏽跡斑斑。神奇的是,在紀念堂後騎樓左角的天花板剝落處,露出一張英文報紙,用相機拍下來放大可看到是1931年出版的《紐約世界報》。據餘國強拍的視頻可看到,紀念堂裡面天花板脫落了批蕩灰漿層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同一時期的英文、法文報紙。這些報紙估計時當時進口「紅毛泥」時一起帶進來,作倒樓板時防止混凝土沙漿漏下來鋪在模板上的。據網上資料顯示,《紐約世界報》於1860年創刊,剛開始是一份宗教報紙;目前在大不列顛圖書館裡保存著70多年前的一份《紐約世界報》,是世界上僅存的一份。村民認為,中山紀念堂裡面發現的這些報紙,具有歷史價值。

    記者借道在旁邊的村民樓房,看到中山紀念堂可以說是被榕樹根須織成的大網籠罩著。建築前面左側的護欄早在2017年已經被發現倒塌了,而剩下的這右側護欄就被一棵榕樹「霸佔」「綁架」著,這樹已經將護欄拉到向外傾斜,隨時有倒塌的危險;這樹根延伸到一樓,穿透一樓的水泥樓板和鋼筋,還有1米多就到地面啦。二樓裡面也長了許多榕樹,使樓板出現裂縫,其中一棵從裡面撐破門框往外野蠻生長。紀念堂頂樓長滿了大大小小的榕樹,他們的根系向五面八方肆意蔓延,對這棟建築物來說就像魔爪一樣撕裂著她的本已經風燭殘年的軀體,令人扼腕嘆息。

    

    專家疾呼:這麼有政治歷史價值的建築,再不保護就晚了

    記者將所拍的中山紀念堂照片發給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專家、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博士後、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何香凝藝術設計學院院長李緒洪教授,微信採訪了他。李教授看了照片,認為這座中山紀念堂非常有保護價值。首先,該建築是建於偏遠縣城的中山紀念堂,這是非常稀有的,太特別了,更是非常具有政治、歷史價值,符合我們統一臺灣、統一戰線的願望。廣州中山紀念堂這麼重要,得到這麼好的保護,重要性可見一斑了。

    其次,該建築非常有民國時期的特色,結構、外觀是中西結合;她的基柱和防衛結合,具有與開平碉樓一樣的雙重功能和特點,她符合中國的風水,但她的門楣、窗楣用灰塑裝飾,不用簷挑,具有嶺南特色又結合法式、歐式的裝飾圖案,表達圖案化。

    李教授說:目前這建築的結構還可以,由於是水泥鋼筋結構,好的水泥建築壽命是100年左右,普通的水泥建築壽命是60年,為了防止她粉化,政府要加以重視迅速進行保護,請專業的部門來維修;此外,這建築受到榕樹的侵蝕非常嚴重,要馬上清除這些雜樹雜草。

    記者接著採訪了湛江本地一些專家學者。廣州灣研究會會長林國偉表示:湛江,茂名縣市均有中山紀念堂,但要數吳陽中山紀念堂最具特色,充滿謎團。典型的歐式風格,美輪美奐。設計者是誰?當年的美國報紙從何而來?如何逃過日本戰機轟炸?這些謎團都有待後人破解。附近遍布學宮、城門、極浦亭、深柳堂

    作者::駱麗華 林啟慧   視頻/後期:聶安 播音:房豔

相關焦點

  • 《吾堂中山》(四) 體現北歐建築風格的中山堂——江門中山紀念堂
    本期將向大家介紹體現北歐建築風格的中山堂江門中山紀念堂江門中山紀念堂位於江門市蓬江區中山公園內。歷史上,孫中山曾幾度進出江門從事革命活動,江門華僑也多次為孫中山的革命事業捐款。1928年,第4軍12師師長香翰屏組織建立中山公園管理委員會,決定建築中山紀念堂及中山圖書館,並由工務局繪就圖紙。1929年,新任江門市長嚴博球為建築紀念堂制定籌款辦法。當年7月動工,1930年元旦落成。▲1928年,香翰屏組織籌建的中山公園管理委員會決定建築中山紀念堂及中山圖書館,總體預算為16000餘元,並已繪就圖紙,規模宏偉。圖為《廣州民國日報》1929年1月4日的報導。
  • 德國卡赫清洗廣州中山紀念堂
    今天卡卡給大家將要介紹的是德國卡赫公益清洗活動-清洗廣州中山紀念堂,緬懷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廣州·中山紀念堂卡赫2020百城萬人大清潔廣州站來到了中山紀念堂,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中山紀念堂始建於1929年1月,於1931年11月完工。
  • 廣東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對孫中山先生的敬仰,也是歷史的見證
    大家好呀,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旅遊景點是廣東廣州中山紀念堂。今天給大家介紹這一個旅遊景點,主要是因為,小編覺得中山紀念堂是一座特別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的建築,而且蘊含著特別豐富的歷史價值。所以小編今天就推薦給大家廣州中山紀念堂,希望大家可以去體會一下中山紀念堂的一些歷史的氣味和建築的風格。那廣州中山紀念堂不同於中山市的孫中山故居的是,這座紀念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在廣州設計建築的,也就是說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在孫中山先生逝世之後才建立的。廣州中山紀念堂呢,是由我國一個著名的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的,在1929年的時候開始動工,一直到1931年完成。
  • 廣州中山紀念堂,門票免費,它的歷史一直備受旅遊者們的喜愛
    廣州中山紀念堂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築物之一,也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它見證了廣州的許多歷史大事。外形莊嚴宏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紀念堂裡面高大雄偉,圓頂上面有很多花紋,拍出來也非常的高端大氣。在正門進來有孫中山的雕塑,主要展示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在這裡主要學習歷史,瞻仰偉人。
  • 廣州中山紀念堂新闢歷史陳列館將向市民開放
    中山紀念堂珍貴建築圖首度展出時報訊 (記者 劉谷華 通訊員 盧紹琨 陳欣 韓楓) 經過大半年的史料整理和挖掘,廣州中山紀念堂歷史陳列館和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大型圖片展已基本完成籌建布展工作,將於本周六向市民開放
  • 文物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廣東省湛江狀元故裡,吳陽古鎮
    狀元故裡,吳陽古鎮,位於廣東省湛江市吳川市轄鎮,乃歷代縣城所在地,文物古蹟眾多,旅遊資源豐富;狀元故裡,2005年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013年榮獲"中華詩詞之鄉" 稱號。系廣東省中心鎮之一。"吳陽自古多騷客,醉賞流連不欲還",吳陽乃仙境勝地,有"名勝古蹟冠吳川"之稱。
  • 廣州中山紀念堂進園條件收窄,園內主體建築暫停開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甘韻儀廣州市中山紀念堂位於東風中路的南門,於2020年3月1日(星期日)起已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6:00—22:00。昨(4日)晚,中山紀念堂發布最新公告,進一步規範市民入園標準。
  • 中山紀念堂藏了多少秘密?
    可你知道嗎,就是這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中山紀念堂,卻藏有很多秘密。這一次,我們就來一趟「發現」之旅,換個角度看看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廣州標誌性建築。選址秘密:差一點選在西瓜園現在中山紀念堂這個位置上,原是1921年孫中山任非常大總統時的總統府,孫中山逝世後,各界人士及當時政府為了紀念孫中山,決定建一座紀念場所。
  • 5月20日,廣州中山紀念堂主體建築恢復開放
    大洋網訊 廣州中山紀念堂今日發布,於2020年5月20日起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每日9:00—17:00時(16:15時停止購票)。目前,僅開放主體建築一、二樓圖片展,內堂區域可根據指引按廊西一門進、廊東一門出的順時針方向進行參觀,觀眾席及舞臺區暫時圍蔽。歷史陳列館暫緩開放,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 來廣州旅遊,為什麼要去廣州中山紀念堂
    紀念堂是廣東省及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是廣州人民和海外華僑為了紀念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籌資興建的紀念性建築物,由我國著名建築師呂彥直先生設計,是國家AAAA旅遊景區。紀念堂公園大門1)中山紀念堂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座紀念性的建築,而是廣州的一個標籤和符號每座城市都有屬於它的標籤,比如北京的天安門,上海的東方明珠
  • 中國最早落成的梧州中山紀念堂吸引四海遊客
    新華網南寧2月12日電(記者 黃革)廣西梧州市中山紀念堂,在今年春節期間吸引了眾多海內外的遊客前來瞻仰和參觀。座落在梧州市中山公園內的中山紀念堂,建於1930年9月,是中國最早建成的孫中山先生紀念堂。梧州市中山紀念堂管理處負責人鄺淑媛說,連日來,到中山紀念堂瞻仰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既有本地市民,也有不少來自海外的旅遊團。
  • 以偉大之建築,作永久之紀念,中山紀念堂的偉大之處在哪裡?
    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廣東中山人,故居位於翠亨村,當然,中山以前叫香山,因他而改名。全國各地,以中山命名的地方非常多,在廣州更留有很多印跡,比如:黃埔軍校舊址、中山大學、大元帥府等。今天要介紹的中山紀念堂,更是專門為紀念他而設計和修建,堪稱建築藝術的傑作。
  • 廣州中山紀念堂首次披露24個秘密景點(組圖)
    1.柱頭飾「¥」  始建於1929年、完工於1931年的中山紀念堂,其主體建築上,每一根圓柱的柱頭飾都刻著「¥」的符號,與人民幣的貨幣符號「¥」完全一致。  至於二者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聯繫,紀念堂管理處工作人員認為,這應該是一種巧合。
  • 中山紀念堂,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築物之一,非常壯觀
    中山紀念堂,如今是廣州最具標性的建築物之一,也是廣州市大型集會和演出的重要場所。是為了緬懷偉大革命領袖孫中山而建,它見證了廣州許多歷史大事,富有紀念意義。中山紀念堂位於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是市內最有名的景點之一。整個紀念堂內還有一個大禮堂,很壯觀。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港東港西:湛江春遊好去處之一徐聞南極村(20170323期)
    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春天可以小夥伴們三五成群去郊遊,今天我們港東港西欄目組為大家推薦咱們湛江春遊的好地方徐聞南極村。要說海,數南極村珊瑚的海最解風情了。踮起腳尖,舉起手掌貼在眉宇間,與天空保持45°角,面朝大海,春花怒放。雖然南極村還在建設但其海岸線的自然生態卻保護得很好,仍然保持著那份原生態的味道。貝殼、珊瑚石散落在柔軟的沙灘上,老式建築——珊瑚民房安靜地守護著南極村。
  • "廣州中山紀念堂模型"將在臺北"中山樓"長期展出
    東方網10月22日消息:由廣州中山紀念堂製作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模型」二十二日將運抵臺北,安置在臺北陽明山「中山樓」長期展出。  記者日前在陽明山「中山樓」看到,已有「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會堂」、「廣東翠亨孫中山故居」、「上海孫中山故居」、「南京中山陵」、「北京湖廣會館」等多處孫中山紀念地的建築模型在此展出,均為當地紀念館精心製作而成。如今,此「模型展」已成為常態展,「廣州中山紀念堂模型」和相關文史資料將成為此展的最新內容。
  • 廣州中山紀念堂模型將在臺北「中山樓」長期展出
    中新社臺北十月二十一日電(記者 楊旭 耿軍) 由廣州中山紀念堂製作的「廣州中山紀念堂模型」二十二日將運抵臺北,安置在臺北陽明山「中山樓」長期展出。記者日前在陽明山「中山樓」看到,已有「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會堂」、「廣東翠亨孫中山故居」、「上海孫中山故居」、「南京中山陵」、「北京湖廣會館」等多處孫中山紀念地的建築模型在此展出,均為當地紀念館精心製作而成。如今,此「模型展」已成為常態展,「廣州中山紀念堂模型」和相關文史資料將成為此展的最新內容。
  • 中國古建築歷史建築之孫中山故居紀念堂
    孫中山故居博物館向公眾開放包括孫中山紀念展示區、翠亨民居展示區、農耕文化展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辛亥革命紀念公園及楊殷陸皓東紀念展示區等六大區域,形成以「孫中山及其成長的社會環境」為主題、兼具歷史紀念性和民俗性,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結合的展示體系。
  • 近百年的歷史建築,有很多神秘的地方,仍位居廣州十大標誌性建築
    在廣州的老城區中心有一座近百年的歷史建築—廣州中山紀念堂,它是為了紀念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而建。 歷經百年滄桑,仍然是廣州十大標誌性建築之一 ,與現代的廣州塔可以相提並論。銅像後面是是一座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八角形建築,這就是中山紀念堂的主體建築,它外形莊嚴宏偉,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基座和臺階鋪砌的是白色花崗巖石,牆身貼的是乳黃色面磚,紫紅色水磨大柱上蓋寶藍色琉璃瓦頂,層疊舒捲,顯得格外富麗堂皇。前簷下橫匾高懸孫中山手書的「天下為公」4個大字,雄渾有力,他的理想,他的目標,他的思想體系的基本精神,都濃縮在這四字之中。
  • 文山的前塵過往裡,看見風雲際會的中山紀念堂
    近300年來,從清朝知府府署、平安府署創建,到1914年廢開化府,設文山縣,再到1932年創建中山紀念堂,這片區域成為文山城區的政治文化中心。許多影響文山全局的事件在府衙內發生,許多重大的集會在紀念堂前廣場召開。這裡風雲際會、血雨腥風、歷盡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