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大家喝酒的時候,不知道有沒有特別的留意到,白酒一般都是標的500ml左右裝,也就是一斤;但是紅酒的瓶子一般都會大一些,基本都是750ml裝,為什麼在容量上會有這樣的區別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漲漲知識!
我們在初中的物理課上,都學過物質的密度和質量,同樣體積的物體,密度不一樣,重量是會不一樣的。現在在市場上主流的白酒瓶一般都是標註500ml,有一少部分標註的是475ml,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受到了我們傳統的計量方式的影響,我們一般都習慣用1斤作為一個重量單位的標準。但是並不是500ml的白酒,它的重量就一定是500g,也就是1斤。
主要是因為白酒裡面酒精的比例不一樣,導緻密度不一樣。水的標準比重是1毫升=1克的重量,500毫升的水,剛好是500克,也就是1斤。
但是白酒裡面會有一定比例的酒精,然後酒精的密度是比水的密度要低得,1ml的酒精,只有0.8克,也就是說500毫升的純酒精,它的重量是400克。
而且,在白酒的度數越高的情況下,酒精含量越高,水的比重越低,同樣容量的情況下重量也會越輕。打個比方,如果是500毫升裝,酒精含量50%vol的白酒,那麼大約只有450克,差不多水和酒精對半的比例,加上很少的一部分微量元素,差不多只有9兩,不到1斤的重量。
紅酒為什麼一般都是750毫升呢?紅酒釀造出來之後,一般都是裝進橡木桶裡面進行儲存的,而且運輸也基本都是使用橡木桶來進行運輸。
最開始的時候,紅酒的計量單位是ton,1 ton 紅酒=252加侖紅酒=900升紅酒,但是,這種方式非常不方便。1970年的時候,將橡木桶的規格統一規定為50加侖,也就是225升。
而225升,使用750毫升的玻璃瓶來進行分裝,剛好是300瓶整。按照習慣性地分裝方式,以及當時常用來包裝的紙箱的容量剛好是6瓶為一箱,而300瓶剛好是50箱整。而這6瓶一箱的重量也是最方便來進行搬運和運輸,破損率也是最低的一個標準。後來,這750毫升的容量,也成為了裝紅酒的一個標準的容量。
另外,當時製作玻璃瓶的工藝,都是需要人工來進行吹瓶,不是使用機器來完成的。而當時的玻璃瓶最大的容量也只能吹到750毫升,主要是由於我們人類的肺活量的限制,所有歪打正著的,就把750毫升作為了一個盛裝紅酒的國際標準了。所以,我們平時買紅酒的時候,一般看到的都是750毫升的瓶子,而且現在市場上750毫升的玻璃瓶的價格也是相對來說比較便宜的。
當然,酒友們還有一些其他的說法,比如:750毫升的紅酒,剛好一次2個人能夠喝完;還有一種說法是覺得750毫升的瓶子比較方便攜帶,這些可能都是酒友們在長期喝紅酒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所以,現在基本上500毫升的白酒瓶和750毫升的紅酒瓶基本上成了行業的基本規範了。
酒友們在平時喝酒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到呢?你經常喝的是不是500毫升和750毫升裝的容量呢?
本文由九曲十八彎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