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中國網訊】2019年11月3日,值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19周年院慶之際,第三屆清華大學公共管理青年學者論壇暨博士生論壇在學院620會議室舉行。公管學院院長江小涓,美國馬裡蘭大學公共政策學院院長、NASPAA主席、UN前助理秘書長歐倫波(Robert Orr),黨委書記彭宗超,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謝矜,黨委副書記周紹傑,學院教授藍志勇及100餘位學院師生、校友及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學者出席論壇。論壇開幕式由彭宗超主持。
江小涓為論壇致辭。她首先向各位嘉賓及聽眾蒞臨論壇表示歡迎。她指出在十九屆四中全會剛剛勝利閉幕,本次論壇旨在積極貫徹四中全會精神,深入探討「公共治理現代化」這一議題。同時她也分享了剛剛舉辦的公管學院全球學術顧問委員會會議上的成果,特別是強調面臨國際治理問題,總結中國經驗和講好中國故事尤為重要。最後,江小涓希望青年學者們能藉此論壇,聚在一起深入交流,相互借鑑,祝福他們有所收穫。
彭宗超主持開幕式
隨後歐倫波以《Catalyzing a Governance Revolution》為題做主旨發言。他基於公共管理在新時代面臨的挑戰,展望了新時代公共管理的發展圖景。他提出了現在全球政府公共治理的危機,包括科技變化、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經濟混亂、氣候突發事件、對少數群體的排斥以及國家內和不同國家間的不平等不斷擴大的問題。這些危機都需要我們不斷提升公共行政的治理能力。
歐倫波發表主題演講
藍志勇以《公共管理研究當中的「大」問題》為題,回顧了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建議同學們從更廣闊的時間和空間維度上探求世界的規律。他介紹了中國公共管理的大問題,利用中國傳統治國哲學思想來試圖對這些大問題的解決進行闡釋。他認為,公共管理是人類維護和發展集體生存福祉的理性工具,將歷史傳承與未來期許相結合,如何連接微觀目標、階段性目標和終極目標,是中國公共管理的大問題。
藍志勇發表主題演講
隨後論壇進入以國家治理現代化為主題的學術期刊對話環節。求是雜誌社辦公室張宏圖、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主編嚴碧華、中國人口資源環境編輯部常務副主任劉呈慶、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事業發展中心張培君逐一介紹了各自期刊的風格及重點關注的問題,《公共管理評論》責任編輯張秀吉著重介紹了剛剛獲得刊號的《公共管理評論》雜誌的工作情況和徵稿細節。隨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基金管理處池蓮子、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成果處處長林燁、人事處博士後管理辦公室主任鄧芳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加入討論,深入探討了新時期學術期刊的對於學科發展和學生培養的重要作用。
周紹傑主持學術期刊對話
張宏圖、嚴碧華、劉呈慶、張培君、張秀吉
(從上到下、從左至右)進行期刊對話
隨後,論壇以「高質量發展與現代化經濟體系」為主題開展專題一分論壇,該專題由謝矜主持。學院15級校友、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助理教授葛天任,11級校友、北京工業大學經管學院副研究員喬小勇,學院博士後李萌,13級校友、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志生,13級校友、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周小柯發表專題匯報。周紹傑副教授,12級校友、電子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賈開進行點評。
謝矜主持分論壇
葛天任、喬小勇、李萌、洪志生、周小柯、賈開(從上到下、從左至右)進行專題匯報及點評
下午,論壇繼續以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地方政府與區域發展、城市治理與農村振興和人力資本與新興技術為主題開展其餘分論壇。學院博士後舒全峰,學院助理教授張鵬龍、蒙克、桂天晗分別主持分論壇。學院博士後龍亮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曾婧婧,學院12級校友、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黃天航、學院博士生範梓騰等30餘位學院博士、博士後、校友及兄弟高校的青年學者分別發表專題匯報。03級校友、中國政法大學政管學院詹承豫,10級校友、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教授關欣,17級校友、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講師胡凌嘯,學院博士後李欣, 02級校友、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陶傳進, 07級校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牛雄,01級校友、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教授宋河發,學院助理教授王洪川分別對各分論壇報告進行了精彩點評,會場交流熱烈,青年學者們展開了深入討論。
各分論壇現場
參會嘉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