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五大囧」,麥基絕對是最耀眼的明星,但也只是當初而已。
麥基之前最被質疑的就是「智商」,經常上奧尼爾的「五大囧」也讓他一度被人懷疑球商不夠,但估計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麥基在奇才打球時也是一名場均準兩雙的防守悍將。
在2011-12賽季,麥基場均可以貢獻11.9分8.8個籃板球和2.5次蓋帽,投籃命中率也有53.5%,如果蓋住名字看數據,應該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一位不錯的傳統型內線吧?
可惜的是巔峰之後就被棄用,直至5年後被金州勇士相中,麥基經歷了一段球場「邊緣人」的故事,13-16賽季,他加起來才打了62場比賽,輾轉了3支球隊。
一時間,那位在扣籃大賽上「一扣雙球」的天賦者差點就找不到自己的飯碗何在。
當然,後來我們看到了麥基遇到了自己的伯樂,從而奪冠,那麼麥基這名球員的問題到底在哪,他又有什麼有趣的潛力呢?
01豪門「補丁」
麥基在金州勇士取得了成功,我們都知道。
說實話,當初真的難以想像在勇士這支需要一定智商才能站穩腳跟的球隊,居然有麥基的一席之地,畢竟他之前確實經歷了「低智商」的風波。
但是,麥基出色的身體天賦也擺在那,籃球意識可以通過後天變好,而身體天賦卻是後天無法改變的,他缺的就是一個可以讓籃球意識變好的訓練場而已。
麥基遇上勇士,猶如遇上催化劑。
在勇士打球,麥基必需不斷學習掩護、跑位吃餅和換防等需要籃球意識的東西,這就像讀書一般,形成一個閱讀的基礎邏輯後,潛意識就會在書本裡萃取有用的知識點,麥基顯然在勇士吃得夠飽。
雖然他在勇士打球的兩個賽季獲得的出場時間並不多,平均每個賽季只有場均9.5分鐘,但幾乎佔據籃球數據一半的前場籃板率和場均0.9次蓋帽完全可以看出他的作用,而且在進攻的麥基也是不含糊,無球跑動意識出眾,聰明的「吃餅」成了家常便飯。
勇士時期,麥基完美的進化成了一位「豪門補丁」,如果作為一名強隊的版塊拼圖,他幾乎擁有一切適合的東西。
去湖人後,麥基的進步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
2018-19賽季,麥基成為了洛杉磯湖人隊的首發中鋒,在場均出戰22.3分鐘的情況下可以場均拿下12分7.5個籃板和2次蓋帽,投籃命中率高達62.4%,由此可見,他依然還是他,是昔日最被質疑的「球商」讓麥基成長,從而成為豪門常客,天賦一旦結合球商,作用真不是吹的。
02「敢囧」
那麼麥基是如何從「低智商」迅速演變成會用腦子去打球呢?
其實還是得從他為啥會被打上「低智商」的標籤說起,我們舉一個例子,如果像史蒂芬-庫裡這樣去投籃又沒投中,那是不是會顯得IQ很低呢?為什麼?其實只是因為他的出手選擇不好,如果沒有成功,那便會顯得很傻。
麥基的情況也是差不多,「五大囧」裡他基本就是給出了一些想暴扣但脫手,想使用一些花哨的上籃、傳球但失誤的畫面,變相來說,這就只是一種嘗試,只是嘗試失敗了而已。
這時候我們再來看看籃球場上最需要什麼,技巧嗎?還是天賦?其實是大心臟,NBA歷史上不乏一些技巧出眾或者天賦異稟球員失敗的例子,但多數成功的球員共同點是都有一個大心臟。
當然我不否認麥基的「五大囧」確實夠傻,但他敢於把想像變成現實去執行,這就有了成功的可能性。
所以當麥基去到勇士打球時,他的智商上線的非常快,因為他敢於去執行勇士某些比較破天荒的戰術想法,他也不會因為懼怕「囧」而打的畏手畏腳,反而給了自己一個跳出舒適區的機會。
現在的麥基不再單純是球隊天賦拼圖,而是球隊的戰術體系拼圖,這其實也源自於他的「敢囧」。
在博弈論裡,人、策略和收益是最基本的因素,而人的變數最大、最寬,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麥基的故事顯然就展現出了這樣一個概念,他的「囧」在某些環境下或許是不好的,但他的「囧」在某些環境下也可能會變好,只是看我們如何去解讀一個人「敢囧」而已。
從2016-17賽季開始,麥基連續兩個賽季隨金州勇士奪得NBA總冠軍,瞬間從低谷走向人生贏家,如今又在勒布朗-詹姆斯和安東新-戴維斯身邊打球,生涯第三冠估計也是大概率事件,那「豪門補丁」的故事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