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州灣漁民「冒」海冰出海,捕的是這種魚

2020-12-17 閃電新聞

近日,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萊州灣海冰大面積發展,目前已經進入重冰期,部分漁港因連續低溫天氣被冰封。

今天上午,在萊州海廟口漁港碼頭,一眼望去,海冰望不到頭,最厚處可以供人站立。據當地邊防民警介紹,海廟口漁港碼頭的漁船都是小型漁船,以養殖扇貝為主,今年一月初扇貝已經全部打撈上岸,現在很多漁船都從港裡吊上岸,雖然現在海冰嚴重,但對本地漁民影響不大。

位於萊州市虎頭崖鎮的「海上長城」景區,有著總長度40.3公裡的防潮大堤,目前已全部冰封,一些遊客冒冷在岸邊觀賞海冰。邊防派民警提醒附近居民、遊客和攝影愛好者,近期切勿踏冰入海,極容易出現險情。

在萊州三山島碼頭,雖然大部分漁船已經停靠在港口數日,但不少漁民卻在修整漁船,加裝給養。漁民老張告訴記者,嚴寒天氣正是梭魚生長的最佳期,有時候一網能有上萬斤的收成,為了在節前再撈幾網獻,不少漁民選擇破冰而行。據了解,目前出海的漁船多以300馬力以下的木殼船為主,盛冰期出海,很容易被浮冰劃傷,危險係數非常高。針對可能出現的險情,當地邊防部門正組織官兵做好轄區養殖區冰凍情況摸排,及時組織漁民開展破冰自救工作。萊州邊防大隊民警姜鑫告訴記者,目前在一些結冰嚴重的港口,邊防民警施行不間斷巡邏,防止漁船冒險出行。截至目前,當地未出現一起因海冰引發的險情。

目前,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工作人員正在密切監測海冰情況。據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海冰首席預報員鄭東介紹,這已經是今年監測到的第三次海冰,前兩次海冰過後,1月29日又來了一場冷空氣,造成現在這種狀況,目前是冰情的嚴重時期,邊緣冰現在大概在5釐米左右,最大的厚度在15釐米左右。萊州灣整個海冰面積在2800平方公裡左右,隨著氣溫回升,預計在2月10日左右海冰開始逐漸消退。

相關焦點

  • 山東萊州灣冰情難緩 漁民元宵節望海興嘆
    山東萊州灣冰情難緩 漁民元宵節望海興嘆   中新社煙臺2月6這意味著新一波冷空氣即將來臨,冰情有所緩解的山東萊州灣或許又將成為冰封的世界。  萊州海廟港漁民駱兵文換了身乾淨衣服準備回趟老家霑化,他說,「今天要降溫,這兩天也幹不了活兒,不如放假。」  山東萊州灣是渤海三大海灣之一,也是中國重要的漁、鹽產區。駱兵文所在的碼頭約有200多條漁船,多數漁民已提前放假回家。
  • 山東萊州灣海冰擴張超過10公裡 近千艘漁船被困
    中廣網北京1月4日消息(山東臺記者逄海峰)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經過連續三天的大幅降溫,山東煙臺萊州灣海域冰情加重,目前浮冰已經連接成片結為堅冰,入海最遠距離超過10公裡,冰層普遍厚度達到15釐米,萊州灣沿岸近千艘漁船被困在岸邊。
  • 萊州灣海廟港等碼頭多處現海冰 自海岸延伸100餘米
    萊州灣海廟港等碼頭多處現海冰 自海岸延伸100餘米 2018-01-13 07:40:34
  • 山東萊州三山島碼頭結冰 難敵漁民捕魚熱情
    1月30日,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萊州灣海冰大面積發展,萊州三山島漁港碼頭海面出現浮冰,這是近三年來三山島漁港碼頭首次出現較多浮冰,對漁船出海捕撈造成一定影響,但目前正是捕撈梭魚的好時節,不少漁船民依然堅持出海作業。
  • 萊州灣進入重冰期 海面被冰封漁船禁止出海(圖)
    水母網2月2日訊(YMG記者 蓋鵬 通訊員 方毅 張亦凡 攝影報導) 近日,受持續低溫天氣影響,萊州灣海冰大面積發展,目前已經進入重冰期。   根據海洋預報中心發布1月27日-2月2日渤海及黃海北部冰情預報,遼東灣浮冰範圍67海裡;渤海灣和萊州灣雲覆蓋;黃海北部浮冰範圍18海裡。
  • 老漁民出海捕到「龍魚」,帶回家飼養3年,得知身份立馬放生了!
    老漁民出海捕到「龍魚」,帶回家飼養3年,得知身份立馬放生了!一些漁民在出海捕魚時,經常會捕撈到一些並不常見的海洋生物,一位老漁民就在出海捕魚時捕到了一條「龍魚」,帶回家飼養3年,得知身份立馬放生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 漁民出海捕到「龍魚」,同伴看後大驚:龍你個大頭鬼,不要命了!
    漁民出海捕到「龍魚」,同伴看後大驚:龍你個大頭鬼,不要命了!海洋中有各種各樣的魚類,它們不僅維持了海洋生態的平衡,而且也為當地的漁民帶去了財富,當地的漁民每天都會捕魚來售賣,這天漁民們像往常一樣出海捕魚,當他們守望時卻有了大收穫。
  • 漁民海邊捕魚,捕到一隻「透明魚」,專家表示:快放生那不是魚
    漁民海邊捕魚,捕到一隻「透明魚」,專家表示:快放生那不是魚魚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由於魚的肉質鮮美而且影響價值高,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一位漁民海邊捕魚,捕到一隻「透明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一位漁民在出海捕魚的過程中,竟然捕到了一隻透明的魚,這讓他感到非常奇怪。這種魚類他也沒有見過,而且用手觸摸還能夠感受到魚的蠕動,於是決定將這隻魚帶回去。後來這件事在當地廣為傳播,人們都知道這位漁民捕捉到了一隻透明的魚,一位專家聽說後,就找到了漁民打問情況。
  • 浙東象山港首網「蝦兵蟹將」待捕 漁民忙做開捕功課
    漁民們忙著做足開捕準備。 吳立高 攝中新網寧波7月31日電(見習記者 李典 通訊員 吳立高)8月1日12時,浙江海域的桁杆拖蝦、籠壺類和刺網類漁船將結束為期三個月的休漁期。連日來,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強蛟鎮峽山、薛岙、加爵科等漁村碼頭上,大量漁船整齊地停靠在岸邊,漁民們在各自的漁船上忙碌,為出海開捕做好各項準備工作。漁民們忙著做足開捕準備。
  • 惠來漁民迎寒冬出海 5小時只捕到一條海鰻
    天空出現漂亮的晚霞,但5小時的勞作只捕獲了一條鰻魚,漁民們不得不提前回港。出海的成本每天要2000多元。    8公裡長的漁網,9人協作,5小時不間斷地收網,最終只捕到一條海鰻。「可能是天氣還不夠冷,浪還不夠大。」奚達尊自言自語,但他的內心已經承認殘酷的現實,近海的魚越來越少了。  11月25日,農曆十月初八,隨著一股強冷空氣入襲,廣東迎來今年入秋後的最低氣溫。
  • 西海岸漁民出海捕回稀罕海鮮 味道鮮美是海味珍品
    早報12月3日訊 最近一段時間氣溫較低,西海岸新區宅科碼頭漁民出海收穫的一種叫「帶子」的海鮮格外多,幾乎佔總收穫量的一半。這種海鮮形狀像簸箕,塊頭比手掌還大,按個賣,大的每個3元,小的2元。
  • 蓬萊漁民喜捕大海鰻
    蓬萊漁民喜捕大海鰻1482423133000 來源: 大眾網-齊魯晚報 有0人參與      20日凌晨四點,蓬萊市水城村漁民
  • 三沙市場遇漁民賣黃花魚,出海五小時拉九網才捕五條,500元一斤
    自駕遊來到福建霞浦三沙鎮,一早到當地菜市場看看,發現這裡魚市特別火爆,很多魚蝦是剛從海裡捕撈上來,漁民就拿到市場上賣了。看到一條金燦燦的魚,很顯眼,這不就是大黃花魚嗎?當地人管它叫「黃瓜魚」。賣家說這是野生,不好打了,賣260元一斤。
  • 煙臺的海蜇剛開捕遭遇「絕收」
    經過嚴格的審批手續,周密的捕撈準備,7月20日上午,萊州僅有的6艘獲準《海蜇專項捕撈許可證》的漁船於滿載希望的出海了……  開捕5天,海蜇零「身影」  7月25日凌晨5點,住在三山島漁港的漁民老吳(化名)和妻子一起收拾好裝備,繼續開著漁船駛向渤海灣。在等待潮水漲起後,夫妻二人協力將海蜇網鋪到海中,默默期待著海神的眷顧。
  • 海水汙染和過度捕撈導致近海無魚 捕魚或被逼向深海
    據了解,如今,該港內的近千艘大小漁船中有八成以上選擇暫不出海,他們的理由很簡單——近海(離岸12到200海裡的經濟海域)無魚,出航成本大於產出,會賠錢。  「明天,我們就出海碰碰運氣去。不過聽前幾天出海返航的漁民講,現在出去捕魚收穫不多,賠得很慘。他們本來打算出海5天的,可是出海3天了才捕獲2000多斤狗光魚,而往常一天至少打上萬斤,於是提前返航了。
  • 黃渤海發出海冰警報 天災挑戰漁業保險
    黃渤海再度拉響海冰警報,浮冰範圍不斷擴展,一艘艘漁船被困港口,養殖扇貝、海參和鮑魚等被封冰下。漁民和養殖戶都眼巴巴盯著「老天爺」臉色,期待冰化之時損失能少些。但海冰年年來襲,漁民真的就只能「自認倒黴」,這筆天災該由誰來「買單」?
  • 海南臨高大量「夫妻漁船」每天出海捕魚 現捕現賣海鮮鮮
    海南臨高大量「夫妻漁船」每天出海捕魚 現捕現賣海鮮鮮2019-10-17 09:2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南在線        瀏覽量: 4008 次 我要評論博縱村漁民24小時都可能出海作業,漁民根據潮流值來決定什麼時辰出海,「我們會選擇水流較平緩的時候出海,6級風以下,這樣捕魚才能滿艙而歸。」
  • 山東萊州全國首創「海冰110」 抗擊海冰冰害
    山東萊州全國首創「海冰110」 抗擊海冰冰害 (1/2) 2013-01-10 13:54 1月10日,在萊州市海廟口漁港,萊州公安邊防大隊的幹警在漁船上張貼「海冰110」告示牌。
  • 漁民捕魚的時候為什麼忌諱將魚翻身
    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風水學看看,為什麼漁民捕魚的時候要忌諱將魚翻身呢?會導致翻船之所以漁民捕魚的時候忌諱將魚翻身,第一個問題就是害怕翻船。出海打魚,最重要的就是要吉利,所以任何跟翻有關係的字眼,都是不可以說的,把魚翻身自然也不是一件好事,沒有好彩頭,所以出海打魚的漁民,自然會儘量不把魚翻身了。
  • 暴利讓漁民瘋狂「漂捕」飛魚籽 2月能賺二三十萬
    每年4-6月,是飛魚產籽期,由於飛魚籽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極高,很多漁民用「漂捕」的方式肆意捕撈,導致飛魚產量急速下降。玉環縣漁民日前打進早報熱線稱,有關部門若再不採取措施,禁止這種打撈方式,飛魚將面臨滅亡危機。  6月10日,記者趕赴玉環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