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隨想……散文……老九

2020-12-23 暢言7788

每當晴朗的清晨,東方那些連綿不斷山脈上,浮著一抹朝霞,藍澄澄的天空,疏疏落落地淡灑著幾片極薄的白雲,有的像新摘的棉花,有的像美婦人淡酒微醉的臉頰,透著微紅。一輪金色的太陽升起在紫雲褐靄之中,向周圍噴射出光焰。

這時候,我們小村莊那唯一的,近五百米長的土路上,從西向東一瘸一拐走著一位男人。據說,他這病是胎帶來的,他是個跛子,但他不用拄拐。

當年,他三十多歲,村子裡不論男女老少,大人孩子都管他叫,老九。這是因為他的名字後面是個,久,字。人們用諧音省略了他的姓和中間那個字,就管他叫,老九,了,他是我們生產隊的保管員。

我們小隊的隊部在村子的最西邊,而老九的家住在小隊的最東頭。所以,無論春夏秋冬,風霜雨雪,每天他都行走在隊部和家的路上……

老九一直沒有結婚,是個光棍漢,和老母親一起生活,晚上,他就住在隊部。

老九,中等身材,國字臉,兩道劍眉,一雙不大不小眼睛,筆直的高鼻梁,一張吃四方的嘴。五官就像五個棋子,合理安排在各自的位置上,他要是坐著不動,你還真的看不出來他有殘疾,以為他是個帥哥呢?老九,是個十分圓滑的人,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為人處事,也很大方,私心並不大。畢竟,他沒有妻兒老小牽掛。

從我初中畢業回家務農,到生產隊解散,十多年。我們小隊換了幾任生產隊長,但老九保管員的位置,卻沒有人動。

老九,也念過幾天書,喜歡樂器,拉得一手好二胡。每當夏季,只要天空晴朗的傍晚,他家院子裡,總有幾個樂器愛好者,圍在他身旁,纏著他要學拉二胡。老九,二胡拉得真好,尤其是那幾個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賽馬等。二泉映月,他拉的如同高山流水一般,那旋律讓人聽了會沉醉其中……當他拉起二胡獨奏曲,賽馬,旋律響起,如同萬馬奔騰在草原上……

每當閒暇之餘,我也會加入其中,欣賞那美妙悅耳的旋律。但我不喜歡拉二胡,我喜歡吹短笛或長簫,尤其是簫。我喜歡那悠揚低沉的簫音,這可能於我的性格有關係吧!我的六表哥,他把簫吹的十分動聽,我很仰慕他,總想跟他學。可是,那個年代,住在農村,家裡有永遠幹不完的活,那有工夫學樂器。

老九和我的六表哥,是一個家庭的,還沒有出五服呢?老九比我六表哥小一輩,我六表哥是他的堂叔。這爺倆,有時候,湊到一起,一個拉二胡,一個吹笛子,配合得十分默契。聽他們的演奏,真的是種享受,能陶冶情操。

到了七十年代後期,我就不在生產隊隊幹農活了,老九的情況就不了解了。聽說,生產隊解散後,他哥哥,在我們鎮裡的一個皮鞋廠,給他謀了一個職業,他到皮鞋廠當工人去了。

自拍圖片

相關焦點

  • 老九談小說創作:小說是一種生命的學問
    老九是誰?是文壇宿將還是一位文學新人?自去年5月以來,全國各大網站、論壇以及純文學圈子都在追問:《連環劫》為什麼這麼火?2013年,老九的中篇小說《連環劫》爆紅網絡,國內外500多家重要門戶網站上線,點擊量8000多萬,評論100多萬條。
  • 第一屆「香公杯」鄉愁散文詩歌大賽 徵稿啟事
    第一屆「香公杯」鄉愁散文詩歌大賽 徵稿啟事 2020-05-22 20: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物志·鄉愁與散文自留地——讀戴小雨的《大雪是被子》
    卓今 散文作為一種情感連接物,與人,與自然萬物的對話方式最為貼心,它可以讓人放下一些虛假的包裝,還原一個赤子的姿態。我們想要知道一個作家話語方式和價值立場,不用看其他文體,只需看他的散文。這塊領地最後都不約而同地留給了鄉愁。那麼,鄉愁的承載物是什麼?黛色的瓦屋上升起的一縷縷藍灰色的炊煙?兒時玩耍過的土坡上的金櫻子、酸脖子、節節草?由於某些不可抗拒的因素留下的傷痛和遺憾?人的記憶切入鄉愁的方式很多,不需要理由,毫無前兆,一顆打溼褲腳的露珠也能照見對故鄉最深的思念。 全球化、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把人與自然的複雜關係化掉了。
  • 散文|風喻:鄉愁,書寫在離別的秋
    風喻/文鄉愁,是一種抹不去忘不掉的思念;是痛苦與歡樂,成功與失敗,忙碌與清閒時都遺忘不了的回憶。「少小離家老大回」,是最初為了生存和發展的無奈選擇,後來成了一生的總結。有誰知道,正是當初秋天的別離,秋天才有了文字的回憶。
  • 《命運2》老九什麼時候出現 老九出現時間介紹
    導 讀 【九遊攻略】命運2老九何時會出現?
  • 《命運2》老九什麼時候出現 老九出現時間分享
    導 讀 《命運2》中的老九是一個商人,他是新人玩家們前期獲得金裝的希望,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清楚老九的出現時間是什麼時候
  • 漫畫家老九(圖)
    在別人看來,中國傳統美學講求中庸、和諧,與漫畫的銳利鋒芒「水火不容」,而老九卻把兩者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傳統的中國美學觀點一旦轉化為漫畫語言,就是很有內涵的漫畫作品。」   或許,正是這種內涵使得老九的創作與眾不同,並始終保有創新的銳氣。
  • 雜貨鋪故事會——老九
    每年夏至,老九總會叫上我一起喝酒,也只有每年的夏至,老九才會同意陪我喝上幾瓶。我叫他老九,真的是因為他每次喝酒都能喝九瓶,丫的每次我都幹不過他。老九也沒有再推辭.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我們都有些微醉,各自說著有的沒的的那些事.我知道了老九是個東北人,我知道了老九家裡條件不是很好14歲的時候就出來謀生,我知道了老九就在不遠的工地上幹活.
  • 十思群裡的老九
    因為他開九代思域,別人便從數字排序裡,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做老九。而且群主見了老九,也每每這樣問他,引人發笑。老九自己知道不能和他們比直線,便只好和剛入群的小白們說說什麼是Si。有一回對我說道,「你知道什麼是Type-R麼?」
  • 琦君故裡話鄉愁
    日前,第二屆琦君散文獎頒獎暨海峽兩岸散文論壇「文學與鄉愁的當代表述」在琦君故裡浙江溫州甌海區舉行。活動由《十月》雜誌和甌海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周曉楓的《離歌》、張煒的《松浦居隨筆》、李修文的《三過榆林》獲得第二屆「琦君散文獎作品獎」,臺灣作家廖玉蕙的《像蝴蝶一樣款款飛走以後》獲得第二屆「琦君散文獎特別獎」。
  • 鎮江作家創作描寫鎮江的散文作品首獲冰心散文獎
    金山網訊  近日,備受文學界關注的第八屆冰心散文在四川省眉山市揭曉,我市作家王桂宏憑藉由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散文作品《鄉愁
  • 余光中《鄉愁》原文 詩人余光中代表作鄉愁被傳頌至今
    受到文壇大師梁實秋稱讚「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的余光中,在現代詩、現代散文、翻譯、評論等文學領域都有涉獵,大學時期就讀外文系的他,還沒畢業就在文學刊物上投稿詩作,受到梁實秋賞識後出版詩集處女作《舟子的悲歌》;畢業後,更與覃子豪、鍾鼎文、鄧禹平等當時文壇上活躍的青年詩人們,共同創立藍星詩社,《藍星》周刊也成為文壇一本非常有影響力的著作。
  • 夢幻楊林傳奇之代老九
    代老九就是一個活著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代老九有錢,有權人講話衝,有錢人走路橫。酒壯慫人膽,錢壯憨包雄,有錢沒有什麼擺不平的事,不小心傷了人,給錢!不留意點著了別人家的房子,給錢!碰到個二愣子,比橫?「小心拿錢砸死你!」真金白銀不是紙幣,還真能砸死人,一般人也就說說而已,怕整出人命弄出官司,代老九還真的就敢拿錢砸人,所以說,代老九是個人物。
  • 《命運2》老九在哪出現 12月本周老九出現位置一覽
    導 讀 老九就是遊戲中的神秘商人,每周會帶來賣一些金裝,是新手玩家的好朋友,不過每周他都會出現在不同位置
  • 妙,沽源女作家鄭恆萍用70多篇鄉愁文化題目串聯散文《春到沽源》
    在河北沽源縣文聯供職的鄭恆萍是一位女作家,近日她用發表《沽源鄉愁文化》上的所有文章題目,串成一篇獨具匠心的文學作品《春到沽源》,並由山東的歡歌老師傾情朗誦。這篇視頻散文在網上發表後,引發熱議,網友評論:「文出福地,濃濃故鄉情。音繞沽水,片片赤子意。
  • 《鄉愁》作者余光中先生今日辭世,享年 90 歲
    據臺媒東森新聞報導,今天台灣文學家、著名詩人余光中病逝,享年90歲,代表作《鄉愁》、《白玉苦瓜》等。代表作《鄉愁》被全球華人傳頌。余光中出生於南京,從事文學創作超過半個世紀,一首《鄉愁》在全球華人世界引發共鳴。梁實秋曾評價他「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 余光中《鄉愁》之外的至情至性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余光中先生寫的這首《鄉愁》道出了無數海外遊子的心聲和願望。而余光中先生的一生,正是那一代中國人顛沛流離的真實寫照。
  • 余光中最經典的八首詩,愛那首《鄉愁》,是否也能勾起你的鄉愁?
    余光中一生的社會頭銜很多,一生從事詩歌、散文、評論、翻譯,自稱寫作的「四度空間」,被譽為文壇的「璀璨五彩筆」,他的作品廣泛收錄在課本當中。那首最為著名的《鄉愁》,曾經被選入語文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科書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教科書當中。憑藉這首《鄉愁》,余光中被譽為「以鄉愁之詩撼動億萬華裔」的詩人。
  • 「美好嶽西味•美味寄鄉愁」美食散文大賽獲獎名單揭曉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嶽西網消息,為推進嶽西全域旅遊,踐行鄉村振興戰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深入挖掘嶽西美食文化,推廣嶽西特色飲食,留下非遺飲食手工記憶,由安徽省作家協會指導,中共嶽西縣委宣傳部、嶽西縣文化旅遊體育局、嶽西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美好嶽西味•美味寄鄉愁」美食散文大賽徵文活動已圓滿收官。
  • 視頻|詩人余光中病逝,讓我們跟著他再讀一遍《鄉愁》
    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鄉愁 余光中鄉愁 余光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人物簡介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男,出生於南京,祖籍福建永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