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拍攝護士辛苦工作:謝謝你們,我要記住你們的樣子

2020-12-22 新疆女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8月15日,一段時長近3分鐘的短視頻,在自治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護士們手機裡傳開。視頻由一位患者拍攝,通過他的鏡頭,記錄了隔離病區內護士們忙碌的身影,而患者拍攝這段視頻是為了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他想永遠記住這些幫助過自己的人。

定點醫院5號樓4病區的護士張文燕是視頻中的主人公之一,她告訴記者,視頻的拍攝者是病區裡最樂觀、最熱心的患者艾先生。

自治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5號樓4病區的護士們。

張文燕是新疆醫科大學第五附屬醫院兒科的護士,她與同事們來到定點醫院後,收治的第一批患者就有艾先生。「他很特別,啥時候見都是一臉笑容,我們都喜歡他。」張文燕說。

和艾先生同病房的是一位92歲的老人,他主動承擔起幫忙照顧老人的任務,白天給老人打開水、倒水,晚上老人起夜時,他還會幫忙扶著。「艾先生40多歲,病區裡不管年齡大的還是小的都聽他的話,有患者情緒低落,他也幫著開導。」張文燕說。

開朗樂觀的艾先生勸慰其他患者,總是用自己舉例:「難過憂傷是一天,樂觀積極也是一天,我們自己不能先被病毒嚇退,要相信醫護人員。我能一天天好起來,多虧照顧我們吃藥打針、給我們端水端飯的醫生和護士。」

為了表達自己對病區醫護人員的謝意,艾先生還特意寫了封表揚信。

艾先生寫的表揚信。

8月15日中午,艾先生把表揚信遞到護士們的手中,護士們和表揚信拍照留念。「我平時喜歡攝影,就幫她們拍照,拍著拍著我突然想到,我為啥不做個短視頻記錄她們的辛苦,除了表示對她們的感謝外,我也想記住她們的樣子。」艾先生說。

於是,在獲得了護士們的同意後,艾先生拿起手機,拍攝護士們清潔消殺病區、為患者做治療,還拍攝了護士們給患者發飯等場景。「拍攝了好幾個小時,記錄了幾乎她們所有的工作場景,大概一百多段視頻。我用手機剪輯製作好後,就把視頻發到了我們病區的群裡。」他說。

一位護士和滿牆的感謝信合影。

「這是患者對我們工作的認可,也是我自己職業生涯很重要的紀念,太有意義了!感謝我們的患者,我會更加努力,不辜負他們的信任。」護士李金轉說。(圖/視頻 受訪者提供)

來源/天山網

編輯/姜夢

相關焦點

  • 「我被患者拯救了」,暖心病人讓一線護士學會「放鬆」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3日訊(記者伍偉 通訊員諶利琴)疫情發生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機動護士陳開慧被調到感染科支援。初到感染科,這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護士,難免有些緊張和不安。「心情一度比較灰暗,沒想到的是,自己也被患者們拯救了。」她說,工作中,自己不斷被積極樂觀的病人激勵著、鼓舞著——問「小姑娘吃早飯了沒」的萬姐姐,拉著手說「謝謝你們」的吳阿姨,開玩笑說「躺在床上長胖了」的劉姐姐……以下是陳開慧護士的戰「疫」口述——本以為這幾個月,會像以往那樣平靜而充實地度過。
  • 我被患者「拯救」,再拯救患者——「95後」一線護士的成長自白
    長江日報-長江網3月3日訊(記者伍偉 通訊員諶利琴)疫情發生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的機動護士陳開慧被調到感染科支援。初到感染科,這位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護士,難免有些緊張和不安。「心情一度比較灰暗,沒想到的是,自己也被患者們拯救了。」
  • 40年的心願 兩位護士姐姐我欠你們一聲謝謝
    原標題:「青島姐姐」我欠你們一聲謝謝    40年前,11歲的唐山大地震倖存者明明被送到當時的嶗山縣醫院,在這裡他遇到了好心的護士姐姐王珍玉和褚梅英,40年後,他向嶗山區衛計局官方微信求助,希望找到這兩位親人
  • 把你的名字寫在掌心 銘記馳援「疫」線的你們
    其中9批醫療隊在武漢開展工作,1批為江蘇支援黃石醫療隊。  2月19日下午,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47歲重症患者陳先生被治癒出院,和別人不同的是,他手心寫滿了要感謝的醫務人員名字,手裡還攥著一封感謝信。經檢查,陳先生被診斷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開始接受治療。  「我在病重的時候,無法站立,呼吸困難,醫務人員在一旁安慰我,給我打氣,他們把飯送到我手邊,說你吃了就有抵抗力。」陳先生出院時回憶起當時病重醫務人員給他的幫助和鼓勵,激動地說道。  手書一封感謝信  當護士通知他可以出院時,他花了將近一個小時,親手寫了一封感謝信。
  • 「你們河南護士太專業了」她把自己的「壓傷藥」讓給武漢78歲患者...
    一名78歲新冠肺炎患者入院時,雙臀帶有瘡傷,非常痛苦。可是,隔離病區沒有治療壓瘡的專業輔料。靈機一動,醫護人員決定,把自己防壓傷輔料,讓給了老奶奶。【患者入院時,臀部帶有瘡傷】王麗靜是河南省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護士。
  • 我要記住你們的樣子,還有這些故事|《我們的戰疫時刻》特別回顧
    他們給我們的印象,常常是穿著一身厚厚的防護服、戴著布滿霧氣的護目鏡,以及如「超人」一般,忙碌救治患者的身影。那個時候,我們甚至看不清他們的面容。在每晚黃金時段播出整整12期節目聚焦了貴州援鄂醫療隊的那些感動人、鼓舞人的戰疫故事4分鐘,帶你回顧節目難忘瞬間我要記住你們的樣子
  • 武漢患者家屬哽咽致謝浙江醫療隊:看到你們就想哭,我太愛你們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羅琳娜這兩天,一條武漢患者家屬向浙江醫療隊表達誠摯謝意的短視頻,在網上刷屏。「我現在一看到浙江醫療隊我就……我就忍不住想哭,我太愛你們了。」一家四口都染病,蔣老伯的情況曾非常糟糕趙旭玲是台州醫院呼吸內科的護士長,也是浙江省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的成員之一,目前在武漢四院(古田院區)工作。因為當地醫護人員緊缺,病人數量多,平均一名醫護人員要負責10名患者。
  • 護士,你們是偉大的存在
    我越來越能夠感覺出護理工作的重要性。曾經有人說過:「拉開人生帷幕的人是護士,拉上人生帷幕的人也是護士。」是啊,在人的一生當中有誰會不需要護士的細緻關心和悉心照顧呢?「護理工作是一門精細的世術。」「護士要有一顆同情的心,要有一雙願意工作的手。」護士會用她們的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解除病人的病痛,用無私的奉獻支撐起無力的生命,重新揚起生的風帆,讓痛苦的臉上重綻笑顏,讓一個個家庭都重現歡聲笑語!
  • 海南援鄂手記之五|醫療隊何書玲:一句謝謝 讓背井離鄉的我感到溫暖
    這是她在監利的第5天,也是這家醫院收治病人的第2天,一位患者對她說謝謝,她說這讓她覺得既暖心又心酸,這一句謝謝,讓背井離鄉的她感到很溫暖;一句謝謝,讓她覺得辛苦、勞累付出都是值得的。今天我上夜班,時間是0:00-4:00。為了工作上方便,晚上我吃得很少,從22:00後我就控制自己不喝水。我們3個護士提前40分鐘就到了科室。在戰友的相互監督下,我們細緻地穿好防護服,戴上口罩、帽子、護目鏡、手套,懷著忐忑的心,進入隔離病房。00:00我們準時交接班。
  • 成都一護士給兒女做核酸檢測被叫阿姨:謝謝您,加油
    巧合的是,餘娟檢測的點位有自己家所在的小區,「隨機安排的點位,我在給大家做核酸檢測,看到我爸爸他們把孩子帶來了。我就給家裡人說,不要讓他們(孩子們)知道是我給他們採的。」全身包裹嚴實的防護服下,醫護人員只露出眼睛,就算是同事也只能通過衣服上的姓名才能知道是誰,餘娟的孩子也沒有認出面前的護士阿姨是自己的媽媽。
  • 72歲患者感謝...
    中國日報武漢2月19日電(記者周荔華 劉坤) 「今天我走進病房的舞臺,沒有濃妝豔抹,也不需人唱彩,只把那白衣戰士的愛將我內心的感激今天就唱出來……」 2月19日,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隔離病房內,72歲的新冠肺炎患者陳阿姨唱起了自己改編的歌曲「醫患情緣」,感謝在隔離病房裡抗擊疫情,
  • 東營消防員收到「獎狀」蛋糕:謝謝你們的付出,你們是超級英雄
    他把一盒蛋糕交給消防員後說,「這是有人在我們蛋糕店訂做的,讓我們專門送給你們表示感謝」。說罷,男子就轉身離開了。打開盒子一看,消防員頓時感覺心裡暖暖的。記者看到,這是一個「獎狀」式樣的蛋糕,上面還寫著:「感謝你們的辛苦付出,有你們在就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外出救援,請注意安全」!8月13日上午,記者聯繫上了東營消防支隊的工作人員。
  • 你們是團結的象徵,同時也謝謝你們的堅持,讓我們看到閃光的你們
    你們是團結的象徵,同時也謝謝你們的堅持,讓我們看到閃光的你們,雖然很辛苦,但孩子們都堅持下來了,那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段時間走過的路吧!2015年5月26日出道到今天9月2號為止,你們已經出道1195天了。
  • 「我雖看不清楚你們的臉, 但我想記住你們的樣子」(最美家鄉人)
    自打她出生後,就沒見過媽媽的樣子,更不知道媽媽的懷抱是什麼滋味,爸爸一直在外務工,她從小被奶奶養大。因為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顫、眼底病變等多種眼病,她眼中的世界是模糊的。小時候,因為家裡貧困,她甚至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治療。  小天喬命運的改變要從2018年開始。作為程嶺村的幫扶單位,武警洛陽支隊了解到小天喬的遭遇後,支隊的官兵們經常來到她家,為她檢查眼睛,給她帶去好吃的及學習用品。
  • 莆田支援武漢一線護士:最想好好吃頓莆田滷麵
    莆田城廂區醫院支援武漢護士王淑清笑著說。  1月26日,王淑清主動加入莆田市第一批支援武漢的醫療隊伍,並迅速投入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中。「防疫一線有需要支援,我肯定願意第一個去,不僅因為我是黨員,需要衝在前頭,也是剛好專業需要。」說起加入醫療隊的初衷,王淑清堅決地說道。  心理疏導、掛瓶、分口服藥、分三餐、收垃圾……這是王淑清和她的隊員們在一線的日常工作。
  • 「給你們點了50杯奶茶,謝謝你們!」
    嚴防境外疫情輸入, 成為當前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這個忙碌的「戰場」上, 也發生著令人感動的溫暖瞬間。 「航班乘客感謝今天的檢疫人員,謝謝你們,辛苦了!」
  • 醫護人員:出院患者翻拍手機照片 願記住每個人
    原標題:醫護人員:出院患者翻拍手機照片 願記住每個人中新網蘭州3月11日電 (高康迪 高瑩)「這段經歷是無可複製的,甘肅醫療隊隊員都主動要求再去支援其它病區。」楊國明帶領12名隊員進入方艙醫院武漢客廳工作,「雖然提前熟悉了環境和工作流程,接到通知後心情還是慢慢緊張了起來」。「穿防護服,整個流程近1個小時。」
  • 「我要記住你奔跑的樣子」
    這條視頻是安順市人民醫院熊茂武醫生在救護車中拍攝的。熊醫生在電話中還原了全過程:「我和同事緊急趕往雙堡鎮救一名傷情緊急的患者,車開到黃果樹大街時,雨太大,路面積水太深,而前面的車緩行嚴重。擔心不能及時接到並救治患者,我們拉響了救護車的警報。這時路上有位在水裡執勤的交警,他聽到警報聲後就跑過來告訴我們可以直接駛入車流量相對少一些的對向車道。
  • 隔離不了的醫患親情:護士頭頂加油「表情包」,一句「謝謝」讓醫護...
    要治癒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除了科學的治療手段,患者自身的毅力也是關鍵因素之一。昨天上午,馳援武漢的北京醫療隊裡,來自北京同仁醫院的醫護人員正式接診患者。記者在隔離病區看到,為了給躺在隔離病房裡的患者們加油打氣,一位護士的防護服帽子上寫下了「加油」、畫上了愛心。雖然隔著厚厚的防護服,看不到面部,但一句「加油」如同一劑良方,一股暖流,鼓舞著患者。
  • 謝謝你們,讓山河無恙,歲月和祥
    5.12;是國際護士節;是專屬於一群可愛的人兒--護士的節日。19世紀50年代,在戰爭時期,因為當時醫療管理混亂,傷病員死亡率高達42%。這時候,有這麼一個人,帶領38名護士奔走前線,通過規範的科學護理,半年之後,傷病員死亡率下降到2.2%。她還在創辦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的護士學校,她就是被譽為「近代護理創始人」的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為紀念南丁格爾為護理事業做出的貢獻,於1912年將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也稱「南丁格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