鵪鶉蛋是一種很好的滋補品,在營養上有獨特之處,有 "卵中佳品"、"動物中的人參"之稱。鵪鶉的羽毛漂亮、叫聲響亮,所以漸漸的以寵物的形式走進了普通大眾的家中。正常情況下鵪鶉45日齡左右即可開產,可是我們有的養的鵪鶉超過60日齡甚至更多時間仍然沒有下蛋呢?米哥今天就來和大家說一說家庭養殖鵪鶉不下蛋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鵪鶉蛋
第一:適宜的溫度
為什麼把溫度放在第一個,因為米哥認為鵪鶉產蛋量多少,溫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鵪鶉在溫度16-25度之間食慾旺盛,產蛋多,種蛋受精率也高;低於16度大部分鵪鶉產蛋量就會下降,甚至停產。因此,在嚴冬或早春應採取保溫增溫措施,在鵪鶉籠上增加覆蓋物或適當加大籠養密度等。如果溫度仍達不到要求,對於家庭養殖可以使用白熾燈作為熱源給鵪鶉們加溫,因為白熾燈比較容易獲取和使用。
利用白熾燈給鵪鶉加溫
第二:足夠的光照時間
產蛋鵪鶉每天需要12小時以上光照時間。家庭養殖鵪鶉就要考慮將鵪鶉放置在陽臺或者靠近窗戶的位置。冬天日照短,這時我們就需要人工給鵪鶉增加光照時間,可以採取早晚各增加2小時光照,已達到穩定的光照度和時間。
給鵪鶉補充光照時間
第三:營養平衡的食料
母鶉開始產蛋後,食慾旺盛,必須供足優質飼料。鵪鶉一年中產蛋300枚以上,大量消耗鈣、磷,應注意日糧中鈣、磷的補充供給,我們家庭養殖鵪鶉可以參考飼料配方為:玉米49.5%,豆粕22%,魚粉14%,麩皮3.5%,草(葉)粉4.2%,骨粉2%,石粉或貝殼粉3.8%,添加劑1%。我們也可以使用花生餅、高粱、穀物或碎米來代替其中一部分,因為家庭養殖量不多,有些原料在不易獲取時可以使用替代品。
鵪鶉飼料
第四:環境衛生
蛋鶉在產蛋的時候要勤清糞便,防止潮溼、汙染,經常刷洗槽具,保持乾燥衛生,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我們家庭養殖量少密度不高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發酵床,這樣就可以減少清理頻率。
鵪鶉糞便
第五:及時淘汰
我們家庭飼養鵪鶉注意選擇體壯無病、食慾強的個體。鵪鶉的壽命一般為兩年,孵化出的母鶉45天左右開始產蛋,產蛋8個月到10個月後,產蛋量開始下降。因此,飼養一年以上的鵪鶉應及早淘汰。
鵪鶉圖片
第六:疾病防治
鵪鶉一般很少發病,但一旦發病,往往造成傷亡較大,因此疾病的預防很重要。鵪鶉籠舍要保持通風、乾燥、清潔,並定期消毒,以防傳染病的發生。大量飼養鵪鶉時要對鵪鶉進行預防接種,接種方法與雞的接種方法相同。
生病的鵪鶉
總結
鵪鶉成熟期不下蛋的原因很多,主要因素就在上面的幾個方面,只要保證充足的光照時間和適宜的溫度、調整好鵪鶉的飲食、保持房間的衛生清潔、避免鵪鶉生病等因素。家養的鵪鶉一定會下蛋多多,多到你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