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帕米爾高原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掃一掃 看視頻

  從帕米爾高原下來的時候,古麗尼沙·圖爾地艾買提兩手空空。

  兩頭牛60隻羊已經交給合作社代養了,一些日常衣物也由丈夫提前帶下了山,家裡實在沒有什麼值錢的物件了。她回頭再看了一眼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坯房,深深對著這片大山鞠了一躬,道了聲謝謝和祝福。

  現代文明行進到帕米爾高原深處時遇到了相當大的阻力,世代生活在這裡的柯爾克孜族牧民直到2007年才點亮屋裡的第一盞電燈,水泥公路的修建還在一年之後。喀喇崑崙山的重重山脈,將不少柯爾克孜族牧民的居住點切割成碎片,撒在溝壑深谷間。它阻斷了交通,也阻斷了發展。

  「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在這裡有貼切的解釋。古麗尼沙·圖爾地艾買提說,牧民的生活都是圍繞羊群轉,賣羊掙不著幾個錢,要是遇到天災,家裡就揭不開鍋。

  南疆四地州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帕米爾高原則是南疆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多年來,當地嘗試了各種脫貧措施,但收效甚微,剩下的只有易地搬遷。

  一場涉及數萬名柯爾克孜族貧困牧民的大搬遷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嚮往

  對生活在帕米爾高原上的牧羊人來說,生活常常平靜得像高原上的湖水。男人每天上午9點左右趕著羊群去附近的草場,直到晚上8點左右才回家。女人則在家操持家務,等待丈夫歸來。

  自10歲那年從父親手中接過羊鞭,阿卜杜拜克·買買提就一直過著這樣的生活。世代遊弋在帕米爾高原深處,牧羊人的雙腳不斷丈量著草場到家的距離,只是這距離似乎越來越長了。

  「我父親那會兒,離家幾百米就有一塊小草場,到我放羊時,得去一公裡之外了。」阿卜杜拜克·買買提念著周邊幾個草場的名字。

  距離,對他們的安全至關重要。牧道上巨石密布,崎嶇難行,很多地方只有塊「巴掌大的巨石」,旁邊就是懸崖,人畜跌下懸崖的慘劇幾乎每年都會發生。牧民們會相互傳遞信息,避免危險,但「羊要吃草,該去還得去」。阿卜杜拜克·買買提捲起褲腳,道道傷疤記錄著這段艱險的生活。

  小時候他覺得生活就是這樣,所以也不覺得苦。再大些,母親帶他下山去巴扎買菜,路燈、柏油路、樓房等一樣樣新東西讓他知道「原來生活是可以不同的」。

  年輕的牧民們大都了解新舊生活的區別,可是他們別無選擇,「除了在祖輩的土地上放牧,我們還能幹嗎呢?」27歲的古麗尼沙·圖爾地艾買提曾和丈夫商量搬去縣城,但是兩人一合計,存的錢不夠,搬下來後也不知道該怎麼掙錢,談了幾次就放棄了。

  困在高原上,古麗尼沙·圖爾地艾買提實在高興不起來。她從小就討厭煤油味,可是家裡卻充斥著這樣的味道,幾盞煤油燈提供了照明所需的所有光亮。屋頂是用茅草隨意鋪就的,一下雨,屋裡就漏水。山上要是下大雨,他們會躲到羊圈的屋簷下,直至雨勢減小,「怕房子塌了」。

  土坯房裡沒有任何電器,唯一證明他們和現代文明接壤的是一輛摩託車。畢竟這裡離縣城近200公裡,再加上山路崎嶇,沒有摩託車簡直寸步難行。

  古麗尼沙·圖爾地艾買提一年會去縣城5次左右,每次兜裡都揣著200多元,其中的100-150元是買菜用的,白菜、土豆、胡蘿蔔、辣椒等易儲存的菜,她會買一大堆,「山上沒什麼蔬菜,家裡也沒冰箱,只能自然存儲,省著吃能吃兩個月左右」。她掰著指頭計算每一塊錢的去向,買菜剩下的錢她一般捨不得花,「攢下來不容易,還得為孩子們考慮」。

  柯爾克孜族的姑娘尤其愛美,就算餓肚子也要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可是古麗尼沙·圖爾地艾買提不敢想這些。羊價高的年頭,她一年能買一兩件新衣服,50元的價格是她能承受的極限,大多數年份她只能穿舊衣服。

  「那時很害怕見人。」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不好看。」

  告別

  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近些年,數萬名柯爾克孜族貧困牧民像古麗尼沙·圖爾地艾買提一樣,搬出大山,遷往城市,他們要告別延續了千年的遊牧生活。

  剛聽說要搬家的消息時,阿卜杜拜克·買買提有些患得患失,被牛羊困住的男人們,既丟不開「飯碗」,又不敢外出「闖蕩」。

  古麗尼沙·圖爾地艾買提倒是高興得很,她找了個機會去看了一眼在縣裡的新房,回來對著丈夫一通讚美:房子是高高的樓房,通水通電,方便得很,住進去不愁穿不愁吃。她太喜歡縣城了。

  2017年,古麗尼沙·圖爾地艾買提終於離開了帕米爾高原,入住阿克陶縣的易地扶貧搬遷點「絲路佳苑」小區。入住的第一天,她把小區和家裡的各個角落都逛了個遍,興奮得一晚上沒睡著。她第一次知道還有「烤肉」這種食物,第一次覺得新鮮的蔬菜原來這麼甜、種類這麼多……

  第一次在陽光中醒來,阿卜杜拜克·買買提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不適應。「以前老房子在山溝溝裡,外面就算陽光燦爛,也照不進屋內。」他說,剛來時擔心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生活方式的改變,不放牧如何掙錢等。可是現在,他再也不想回到大山放牧了。

  克孜勒陶鄉黨委書記杜發成介紹,為了讓這些搬出大山的牧民搬得出、穩得住,有關部門專門統籌各類資金,精心選擇產業項目,因地制宜發展了饢產業、養殖業、種植業、服務業「四大產業」,2988名有勞動能力的搬遷群眾成功就業。2019年搬遷牧民人均收入達11088元。

  古麗尼沙·圖爾地艾買提現在在小區的一家柯爾克孜族手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上班,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她們以設計製作柯爾克孜族民族風格手工刺繡、服飾和手工地毯為主。她的丈夫在縣城開線路車,每月收入1500-2000元。再加上合作社養羊的分紅,2020年,古麗尼沙·圖爾地艾買提一家終於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我很喜歡刺繡。」採訪時,這位年輕的姑娘指著自己身上的民族服飾說,這是自己繡的,將來還要給孩子繡出嫁的婚紗。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十三五」規劃的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930萬貧困人口喬遷新居,走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自然條件惡劣的地方。

【責任編輯:李雅娟 江山】

相關焦點

  • 美麗高原—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高原,古代稱蔥嶺,亦是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現如今為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居民主要為塔吉克族,這裡海拔太高,空氣稀薄。九月份塔縣就進入了豐收的季節,從喀什前往這裡的路上,到處是美麗的風景,而進入帕米爾高原以後,它會充分展示它蒼涼野性的美。如果說北疆的美在喀納斯,那麼南疆的美就在帕米爾高原了。
  • 風光美不勝收的帕米爾高原,是世界屋脊,值得一去!
    我記得卡拉庫裡湖畔的滿天繁星,也記得慕士塔格峰的日照金山,還記得從羊糞爐灰中扒拉出來的囊,以及早上起來水壺中那晶瑩的冰凌,令我的記憶裡卻找不到高原刺骨的寒冷。而這座高原就是那美麗而神秘的雪域高原,就坐落在祖國西北邊陲的帕米爾高原。
  • 中國四大高原中,為何沒有帕米爾高原?
    在中國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地形呈西高東低階梯狀起伏,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這四大高原雄踞中國西北和西南地區。但是,除了這四大高原以外,在中國境內西端其實還有一個帕米爾高原。此後帕米爾高原成為了中國疆域的一部分。
  • 亞洲屋脊帕米爾高原
    享有「萬山之祖」美譽的帕米爾高原橫臥在中亞東南部、中國西端,山巒綿延,跨過了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亞洲多個主要山脈在此處匯集,舉世聞名的喜馬拉雅山脈、喀喇崑崙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都在此交匯並由此向四面八方延伸開去,山體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帕米爾高原因此成為了我國的「西極」,更是可與青藏高原並稱的世界屋脊,是離天堂最近的神秘仙境。
  • 春遊記,帕米爾高原之上
    「帕米爾」可以理解為由兩兩高山分割而成的若干個高高低低卻是平平的河川、湖泊平原區。然而在平原之上,復有不斷隆起的山脈,這些隆起的山脈兩兩之間又被分為了數個區域,構成了高海拔河川、湖泊旁的平原盆地地貌,人們將這些平原盆地地貌每一區稱為一「帕」。在帕米爾高原共有大大小小的8個「帕」,這些「帕」總稱為「帕米爾」。
  • 「萬山之祖」---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高原地理上屬亞洲中部,位於中國、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的邊境上。帕米爾高原也是亞洲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包括喜馬拉雅山脈、喀喇崑崙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五大山脈,它群山起伏,連綿逶迤,雪峰群立,聳入雲天,號稱亞洲屋脊。
  • 帕米爾高原上的美景
    去帕米爾高原吧,都說北疆美,北疆的秋天我去過,確實美,那種令人神往原始自然的美,一直在我的記憶中揮之不去,對於南疆更是嚮往,但最嚮往的還是神秘又傳奇的帕米爾,期待它的高原、雪山、湖泊。馬拉雅山脈、 喀喇崑崙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喜山脈相交於帕米爾高原,構築成世界上最壯麗的景觀。這裡淵深谷幽,林草茂盛,人煙稀少,湖泊如鏡;這裡牛羊成群,熊豹盤桓,鳥群雲集,鷹飛鷲翔;這裡有幹年古道,萬尺冰山一這裡就是最接近上天的所在。
  • 新疆帕米爾高原
    新疆帕米爾高原  帕米爾位於新疆西南部,古代稱為蔥嶺,向有世界屋脊之稱;按照自然地理狀況,可分為八個部分,文稱八「帕」。清朝清朝在阿爾楚爾帕內立有記功碑;在各帕共建有八所卡倫;帕米爾是我國塔吉克族和柯爾克孜族居住、遊牧的地方,直到19世紀70年代一直屬於中國。柏米爾共分八「帕」,由北向南依次為:和什庫珠克帕米爾、薩雷茲帕米爾、郎庫裡帕米爾、阿爾楚爾柏米爾、大帕米爾、小帕米爾、塔克敦巴什帕米爾、瓦罕帕米爾。
  • 帕米爾高原秋色美
    深秋時節,新疆帕米爾高原雪山連綿起伏,湖水波光瀲灩,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呈現出一幅幅美麗的畫卷。 新華社記者丁磊攝影報導↑新疆帕米爾高原的慕士塔格峰(10月20日攝)。↑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金草灘溼地公園風光(10月20日無人機拍攝)。
  • 新疆:為帕米爾高原近20萬頭只牛羊另覓生計
    新華網烏魯木齊4月6日電(記者趙春暉)從4月起,近20萬頭只飢腸轆轆的牛羊將先後告別貧瘠的草原,逐步走下帕米爾高原的崇山峻岭另覓生計。今年4月,新疆正式啟動草原生態保護補助機制,1.8億畝環境惡劣、草場嚴重退化的草原將「告別」牛羊休養生息。
  • 帕米爾高原風情記
    走過很多地方,但讓我始終不能忘記的還是行走在帕米爾高原的日子。綿延起伏的帕米爾,高高在上,離天近,離雲近,離冰雪更近,以最純粹的方式凸顯著高峻的意念,使所有沉積在大地上的物質,都成了它的的點綴。那高原的天、高原的風,高原的人,能叫人產生無數的幻想和夢境。
  • 地圖看世界;世界屋脊帕米爾高原
    六世達賴吟唱道: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這佛光閃閃的高原(帕米爾高原),三步兩步便是天堂。(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女孩。)一,帕米爾高原,地處中亞東南部、地跨新疆西南部(中國西極),橫跨塔吉克斯坦東南部、阿富汗東北部。面積約10萬平方公裡。二,帕米爾高原是一個巨大的山結:是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喜馬拉雅山、興都庫什山等山脈的匯集中心。
  • 走進帕米爾高原
    從此,帕米爾高原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有戈壁、沙漠、荒蕪,有綠洲、美麗、神奇,還有無限的遐想和嚮往……  帕米爾高原地處祖國西部邊陲,位於新疆喀什以西,號稱「萬山之祖、萬水之源、世界屋脊」。帕米爾,古稱不周山,又名蔥嶺。不周山為古代傳說的山名,最早見於《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 新疆|我在帕米爾高原等你
    上一期:新疆|我在喀什老城等你這一期:新疆|我在帕米爾高原等你帕米爾高原帕米爾古代稱不周山、蔥嶺,在海路尚未開通之前,帕米爾是東西方之間來往交流的必經之路。帕米爾高原是地球上兩條巨大山帶 (阿爾卑斯-喜馬拉雅山帶和帕米爾-楚科奇山帶)的山結,也是亞洲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匯集了喜馬拉雅山脈、喀喇崑崙山脈、崑崙山脈、天山山脈、興都庫什山脈五大山脈,它群山起伏,連綿逶迤,雪峰群立,聳入雲天,故號稱「亞洲屋脊」。
  • 青藏高原,世界的屋脊;帕米爾高原,世界屋脊上的屋脊!
    60年代,一部《冰山上的來客》,紅遍大江南北,帶我們走進了祖國西部邊陲的帕米爾高原,巍巍崑崙、藍色冰川、濃濃的異域鄉情、淳樸的笑容…至今仍歷歷在目,影響著幾代人的西域情懷。騎著馬兒走過崑崙腳下的村莊,沙棗花兒芳又香,園中人們正在歌唱,一位祖母向我招手,叫我坐在她身旁---王洛賓《沙棗花兒香》 世界屋脊帕米爾帕米爾(Pamirs)高原,張騫出使西域,途徑此地,稱之為「蔥嶺」,直至清代改用當地稱謂音譯為「帕米爾」。
  • 來帕米爾高原旅遊不能錯過哪些美食?
    那麼,帕米爾高原上又有哪些美食呢?帕米爾高原不產瓜建議在喀什平原買些瓜上高原6月29日下午三點半,飛機到達喀什機場,然後從機場開車前往塔什庫爾幹,當車開出喀什市區之後,幾乎每個路口都有賣瓜的,有西瓜和哈密瓜。
  • 如果新疆只能來一個地方,那一定是帕米爾高原
    但在驅車前往塔什庫爾幹縣(人們也會簡稱塔縣)後,感覺這句話真需要再補充一句「不到帕米爾高原,喀什算白來「!不得不說帕米爾高原是讓整個喀什之行熠熠發光的那顆明珠呀!我見過麗江的玉龍雪山、看過吉林長白山的白雪皚皚,也在飛機上遠眺過積雪的博格達峰,但是對比起來,都覺得不及帕米爾高原上連綿數十座的雪山震撼。
  • 如何為帕米爾高原的冒險做好準備
    壯麗的帕米爾高原充滿了充滿樂趣的時刻和令人難以置信的景色。但是,它們也為任何旅行者提供了許多挑戰。我能提供給你最好建議是:知道你要去哪裡!研究路線,了解帕米爾高速公路的危險。為帕米爾山脈為您提供的改變生活的體驗做好準備。但最重要的,都以開放的心態,讓帕米爾高原點化你。
  • 帕米爾高原拜火教的神秘面紗
    諸多的墓葬裡,還分別出土了木質火壇、鷹頭、琉璃珠、瑪瑙珠、眉筆、沙棘種子、箜篌等各種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用具,以及大量的陶器、鐵器等,這些墓葬用品都在證明,這裡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的拜火教遺址,2500年前,生活在帕米爾高原的人,對火有著至高無上的崇拜。  石塊壘成的圓圈,用神秘符號表達了帕米爾高原的人對太陽的嚮往。黑白相間的放射形狀的石條,象徵著太陽的光芒。
  • 高原牧民喜遷新居 新疆帕米爾高原深處柯爾克孜族牧民搬遷記
    原標題:高原牧民喜遷新居   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3日電 身後是遠去的故鄉,前方是不確定的未來,當木爾扎·朱馬踏上裝滿家什的皮卡車,離開帕米爾高原深處的家時,這位1.85米的高原漢子,將深紫色的面頰藏在帽簷裡,忍不住流下了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