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遊戲行業,可以說一直處於「寒冬」,步入2019年以來,似乎開始迎來春天。
據新浪財經相關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遊戲行業增速有回暖跡象。根據伽馬數據,2019年上半年國內遊戲市場規模為1163.1億元,同比增長10.8%,去年同期的增速為5.2%。
作為國內遊戲領域的一員,飛魚科技一直在打造精品IP,並且在推進研運一體的模式,力圖研發與發行互相反饋,互相促進。但從其上半年的市場表現來看,處境並不是那麼的樂觀。上半年,營收持續下滑,虧損仍在繼續,而事實上,飛魚科技從2016年其便已經出現營收大幅縮水的狀況。
在如今國內遊戲監管趨嚴且遊戲巨頭橫行的環境下,連續虧損的飛魚科技能否借勢突圍?
曾經名聲大噪的飛魚科技 如今連虧四年
事實上,飛魚科技的前身是「廈門光環」,成立於2009年,其代表作便是RPG頁遊《神仙道》。經過幾年的發展,飛魚科技在2014年12月5日成功登陸港交所,成為了眾多創業者關注的焦點。彼時,這家市值20多億元的網友公司,因為兩位80後老闆而名聲大噪,也就是飛魚科技的CEO姚劍軍和總裁陳劍瑜,分別持股30.447%和17.417%,江湖人稱「阿飛」和「小魚」。
如今的飛魚科技已經擁有眾多的精品IP,包括《保衛蘿蔔》系列、《囧西遊》、《三國之刃》等。其中,《神仙道》、《保衛蘿蔔》這兩款遊戲核心遊戲用戶規模分別超過2億和5億。財報顯示,公司網頁遊戲ARPU值由118.4元增長16.6%至138.1元,《神仙道》功不可沒。即便如此,但飛魚科技自2016年以來出現營收下滑和虧損後,這種狀況已經持續了四年。
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報告顯示,期內其總營收4166萬元,同比減少9%;毛利由2018年上半年的1837萬元增至2460萬元,同比增長33.9%。期內虧損相比去年同期有所收窄,但仍舊達4269萬元。
鑑於這種情況,飛魚科技解釋稱主要是由於現有遊戲步入其各自壽命周期後期而使收益減少、2018年新遊戲審批凍結及監管限制,導致數款新遊戲因版號問題而進一步延遲推出以及公司作出戰略決策為強化遊戲質素而進一步延長數款新遊戲的開發時間。這也預示著,飛魚科技正面臨著多種難題。財務數據上以及業務上的問題層出不窮。
網際網路人口紅利見頂背景下 飛魚科技新老問題纏身
飛魚科技連續虧損的現象表明其絕不會是偶然,在大環境和自身難題的相互交錯之下,各種挑戰也就顯而易見了。
1、網際網路人口紅利見頂 遊戲行業增速普遍放緩
自2018年的新遊戲審批凍結及監管機制的實施,各大遊戲企業的新遊戲審批進度受影響。加之,近幾年來國內遊戲市場面臨網際網路人口紅利見頂的情況,增速持續放緩。自去年下半年重啟審批後,遊戲領域進入控量的精品化階段。遊戲廠商,無一例外,皆受影響。
儘管今年上半年行業出現小幅回暖,無論是全行業還是移動遊戲整體規模增速均呈現回暖態勢。伽馬數據顯示,,相較於2018年上半年5.2% 的增速,2019年上半年國內遊戲市場規模增速為10.8%達1163.1億元,其中移動遊戲市場規模753.1億元,同比增長18.8%,去年同期為12.9%。無論是全行業還是移動遊戲整體規模增速均呈現回暖態勢。
但業內人士認為,未來行業用戶增速放緩是大趨勢,行業門檻提高行業門檻提高使得供給端有縮減趨勢,端遊、頁遊之外,整體手遊行業也已進入存量競爭格局。而且,今年上半年短暫的回暖並不代表遊戲行業重新回到快速的增長軌道。也就是說,上半年的遊戲回暖是曇花一現還是穩定上行,仍需等待市場的進一步驗證。
2、營收下滑業績虧損 直接導致公司現多重困境且研發成本亦難收回
細看其近幾年的財報不難發現,2016年至今已經虧損了6.69億元人民幣。據其往年財報顯示,2016年虧損1.51億元;2017年虧損3.77億;2018年虧損1.08億;2019年上半年虧損3342萬。已經連虧四年,可怕的是營收也在不斷下滑。
據相關財報顯示,飛魚科技2016-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別為1.88億、1.31億、0.83億和0.42億。而飛魚科技財務數據的疲態,也影響了其他方面。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上半年政府給予飛魚科技的補貼為430萬,而去年同期這一數據為700萬。飛魚科技解釋該減幅是因為政府補助與公司財務表現有關,換言之,飛魚科技糟糕的財務狀況影響了政府對其的補貼。
財務狀況的不樂觀令飛魚科技想方設法來節流。體現在公司架構上,2019年上半年,飛魚科技精簡範圍波及運營、銷售、行政和研發四大崗位。據新浪財經顯示,公司今年裁員13%。相比2018年年底,職工減少了67人、研發減少14人、運營減少46人。
綜上,飛魚科技不容樂觀的財務狀況是眾多難題的導火線。此外,飛魚科技的研發成本也不秀氣。其旗下擁有13支研發團隊,2017年-2019年上半年的營收分別為1.31億、0.83億和0.42億。2017-2019年H1研發成本分別為0.94億、0.94億、0.35億。通過這些數據來看,不難發現研發上的投入甚至還出現超過營收的情況。研發成本的回收都是一個問題,更別說盈利了。
3、融資成本提高 老產品付費用戶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飛魚科技今年上半年的融資成本相比於去年同期更是增長了115%,從去年上半年的75萬漲到今年上半年的160萬。飛魚科技對此給出的解釋是,因為利率上升和港元兌換人民幣升值,致使公司就人壽保險保單提取作為財務槓桿和運營資本的定期貸款的利息開支。
據了解,一般同一筆借款利率越高說明銀行對公司的評級越低。從融資成本的大幅增長,不難看出飛魚科技不容樂觀的處境。當然,對於財務狀況的疲軟,飛魚科技也在不斷想辦法自救。
2019年上半年發布了《功夫大黃豆》、《天下長安》、《阿拉伯英雄》國際版和《超級幻影貓II》Switch版本等遊戲,但成績表現一般。資料顯示,《功夫大黃豆》、《天下長安》二者的最佳成績在中國區App Store遊戲暢銷榜分別位居783名和453名。《阿拉伯英雄》在沙烏地阿拉伯區App Store遊戲暢銷榜的最佳成績是第23名,如今也已經在150名外。
新品戰鬥力不夠,老產品的付費用戶也在不斷減少。據新浪財經資料顯示,目前飛魚科技手遊平均月付費用戶相對穩定,但旗下的網路遊戲和休閒遊戲的平均月度付費用戶分別下滑18%和32%。ARPPU方面,手機遊戲和休閒遊戲亦是下滑。具體來看,其王牌產品《保衛蘿蔔》遊戲系列ARPPU值下降,《三國之刃》ARPPU減少,而《靈妖記-神仙道外傳》於2018年下半年便終止運營。
飛魚科技如今的財務狀況和業務狀況令人堪憂,重重挑戰之下,飛魚科技還能如何突圍?
行業進入「精品化」競爭階段拓寬渠道、提高自身品質成關鍵
在如今國內遊戲監管趨嚴以及騰訊、網易等遊戲巨頭佔據著大部分市場的背景下,飛魚科技頭頂重重壓力。當然,並不代表飛魚科技沒有機會。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預計,2017-2021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將以9.3%的年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1年將達到1740億美元。遊戲行業仍然存在巨大的上升空間。同時,據新浪財經資料顯示,2019年上半年遊戲行業市場增速有回暖跡象,用戶增速達三年來最高。
當今國內網際網路人口紅利見頂,眾多遊戲廠商紛紛出海,騰訊、網易等行業巨頭早已在海外成立了自己的遊戲工作室。海外,對於飛魚來說是一個機遇。
1、海外市場發展空間巨大不容錯過 但競爭激烈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資料顯示,海外遊戲市場空間廣闊,中國自研遊戲認可度提升海外遊戲市場增快空間廣闊。2018年全球遊戲市場規模為1349億美元,同比增長10.9%,遠高於中國遊戲市場增速。
事實上,早在上市之前,飛魚科技便已經在規劃海外市場。只是單憑國內團隊的力量,想做一個能夠讓海外用戶玩的開心的產品,並不是那麼的簡單。雖然飛魚科技目前在海外未有較好的市場滲透,但同時也說明其仍具有相對廣闊的上升空間。2016年其海外收入佔比僅約10%,但飛魚科技早已啟動「全球遊戲人才招募計劃」希望通過待遇、和成功產品成熟的研發體系等吸引全球範圍內的人才,未來在歐美、印度、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建立海外研發中心。這也彰顯了其對進軍海外市場的決心。
但海外市場的競爭絲毫不亞於國內。根據Appannie的數據,上半年FunPlus、騰訊、網易、IGG、智明星通、三七互娛等公司的出海收入體量位於行業前20。在倡導中華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未來勢必會有更多優秀產品走出去,預期將有更多龍頭公司海外收入體量持續增長,隨之而來的激戰也會加劇。
2、打造精品遊戲IP 提高自身品質才是關鍵
任何一款產品都應建立在良好品質的基礎之上,遊戲產品也不例外,何況當今遊戲產品已經進入白熾化競爭的階段。
飛魚科技作為國內遊戲領域的明星公司,也有其引以為傲的精品IP。如《神仙道》、《保衛蘿蔔》系列、《三國之刃》、《超級幻影貓》等,其中《神仙道》、《保衛蘿蔔》這兩款遊戲核心遊戲用戶規模分別超過2億和5億。在2019年中報公布之際,飛魚科技表示計劃於今年第四季度推出新遊戲《保衛蘿蔔4》。據今年8月份的相關數據顯示,該IP系列遊戲已累計超過5億註冊用戶。同時,公司計劃在今年下半年還會推出多款新遊戲,最終上線時間將視測試結果與政策而定。
另一方面,在遊戲發行方面,公司表示第三季度將推出二次元遊戲《魂器學院》,其於測試階段在國內Z時代最偏愛的二次元泛娛樂文化社區嗶哩嗶哩彈幕網位列最受期待遊戲排行榜第一。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二次元遊戲發展勢頭向好,不過市場中二次元屬性的精品數量較少,公司推進這塊,後續的表現讓人期待。
多款遊戲的推出對於搶佔市場具有「量」上的優勢,但也難免不會受政策的影響而出現不能如期推出的現象,這也是遊戲行業存在的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此外,不可忽視的是,在如今玩家們口味越來越挑剔的時代,想要打造一個精品IP並沒有想像的簡單,後期新推出的遊戲能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仍待市場的進一步驗證。
綜上來看,飛魚科技若能從渠道、質、量上做出相應的努力,仍存在增長可期的想像力,但在當前國內外遊戲市場上巨頭橫亙、監管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自身業績疲軟等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僅通過幾款市場影響力不確定的遊戲來扛起「扭虧」的責任,還真有點難為情。況且,在下半年計劃推出的新遊戲中,依舊有《保衛蘿蔔》這款老IP的身影,飛魚科技IP吃老本的問題短時期內怕是難以突破。未來能否借勢突圍,也只能由時間來揭曉,港股研究社將進一步關注其後續的發展。
本文來源:港股研究社—旨在幫助中國投資者理解世界,專注報導港股企業,對港股感興趣的朋友趕緊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