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記憶 002
日暮時分 上海街頭
走過上海的第二十六條街,想對這座城市說一聲「抱歉」。
在親身走過上海的大街小巷之前,曾以淺薄的眼光從「別人的」口中聽過上海。
它現代繁華?它古樸市井?它帶著某種疏離感的文藝氣息?它又充斥著家長裡短的生活氣?還是它行色匆匆,飄蕩著寫字樓間的冷空氣?
都是,也都不單一是。誤解源於我們以不全面的視角去看待某項事物,聽到有人用冰冷的數字給某座城市貼了上不可靠近的標籤,就自然而然的把這座城市隔絕在外。
而當真的走進它,就會發現,它高冷外表下的可愛之處。
寫了很多,卻不知道關於上海該如何落筆。當走在街上,打開視覺和觸覺,不緊不慢的吸收著周圍的一切的時候,想好了。不妨從老建築開始吧,不深入歷史,也不深入建築結構,就談談眼之所及的風景。
「 繁華往事 」
第一站:外灘-南京路步行街
外灘的夜晚,燈光璀璨,即使冬夜寒冷,也無法阻擋一波又一波的遊客來打卡。不過在我到達時,是黃昏。就算沒有燈光的加持,「萬國建築群」的魅力依然絲毫不減。
回溯到上個世紀,外灘一帶曾是英租界,也是整個上海最繁榮的地方。有人說「外灘的故事就是上海的故事。」如今那一幢幢有著各國風格的建築,依然在講述著舊上海灘如夢般繁華的往事。
不去深究這些建築究竟是英式或是歐式,是文藝復興式、還是巴洛克式,純粹的從觀者的角度去看,它們所帶來的 「驚嘆」的視覺享受,就已經值得我們從南至北一路走到外白渡橋。
等夜幕落下,告別外灘,任意選一條岔路進去。沿街的建築雖然是沒有外灘的「壯觀」,但依然能讓人駐足,然後感嘆,這棟建築比前面那一棟多了些氣派,那一棟似乎又比這一棟多了些簡潔。
走街串巷,能看到過往與現代的融合,也能看到不同的文化用著同一種語言:建築,在彼此交流。
交通:從上海錦上雲宿出發地鐵「4號線」至世紀大道站換乘地鐵「2號線」至南京東路站,約30分鐘
「 精緻古典 」
第二站:城隍廟-豫園
城隍廟距離外灘僅20多分路程。對一座城市想要有更深入的感受,那多半是走出來的,所以步行這段路程是最好的選擇。
作為上海必打卡景點之一,城隍廟外的步行街,總是人滿為患。撇開玲琅滿目的商品和各種特色小吃,就這一帶的樓宇而言,充分的體現了,中國傳統建築的恢弘大氣,飛簷翹壁、紅牆泥瓦、鏤雕窗欞。
不過走進與之一牆之隔城隍廟中,濃重的香火氣息卻是將外面的喧囂氣一掩而過。
而當在步行街中兜兜轉轉時,不經意間發現隱藏在眾多樓宇間的雅致石門,正是豫園內園景點的入口。
豫園建於明代時期,是非常典型的中國古典江南園林。亭臺樓閣、石峰小橋、臨水迴廊,每一處的精雕細琢都在向我們展現著古人對生活的精緻追求。後悔沒有穿一身古裝,不然就真的是穿越的感覺。
交通:從上海錦上雲宿出發地鐵「4號線」至海倫路站換乘地鐵「10號線」至豫園站,約35分鐘
「 法式浪漫 」
第三站:武康路-衡山路
如果說外灘的西式建築是莊嚴冷峻的,那武康路的小洋樓則處處都透著一股法式浪漫的小資情調。
以武康大樓為起點,沿武康路一直向前。雖然已經是一條網紅路,但是非節假日的時候遊人並不多。咖啡吧、甜品店,隨意走進一家,坐等太陽落山,會覺得時間真的是可以用來浪費的。這是我在上海,找到的略顯悠然的時光。
法式的浪漫離不開梧桐的點綴,沿街的小洋樓在梧桐的遮蔽下,而蒙上了羅曼蒂克的味道。
走進巴金先生的故居,這浪漫又添了些人文氣息。故居不大,一共兩層,屋內幾乎完整的複製了巴金先生還在這裡生活時的家居擺放。
關於舊時我們總覺得遙不可及,而當看著種種舊物,在先生書櫃裡滿目的書中偶然發現這本書好像我也讀過時的欣喜,在那一瞬間好像距離過去特別的近。
交通:從上海錦上雲宿出發地鐵「4號線」至海倫路站換乘地鐵「10號線」至交通大學站,約48分鐘
「 市井生活 」
第四站:田子坊-步高裡
說起舊上海的往昔,很多安靜老去的滄桑歲月,有一半都塵封在了弄堂裡。
首先想到的那必然是石庫門了。很少有一個地方能將商業、生活、藝術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但是田子坊做到了,所以儘管人潮中寸步難行,還是會想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迷宮般的弄堂裡開著各種特色小店,也許不起眼的小店就正是某位藝術家的工作室;也許你好奇探頭的窗口裡是還在這生活的老上海人的家;你無法預知下一個轉角會遇見什麼,這也正是田子坊的奇妙之處。
但更真實的石庫門生活,卻是另在它處。步高裡是很典型的中西結合的舊石庫門住宅,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這裡更真實的反應著,上海人的弄堂生活。
陽光下飄蕩著泛白的床單、門邊掛著生鏽的牛奶箱;老人騎著單車按著鈴鐺衝散了蹲在地上玩耍的孩子們;這裡的一切一切都在向外傳遞著一個信息,舊日生活有跡可循,安然也恬靜。
交通:從上海錦上雲宿出發地鐵「4號線」至世紀大道站換乘地鐵「9號線」至打浦橋站,約25分鐘
「 民國大宅 」
不管看了多少老建築,還是會忍不住去想,若是能住在其中,那將是怎樣的感受。好在,我們上海店滿足了這個願望。
最喜歡在午後,泡一杯咖啡,然後慢慢的看一本書,就這樣靜靜的坐上半晌。那一瞬間會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在與自己對話,水磨石的地面、印著「宗榮昌」字號的老磚,都像在對我說著過往經歷的種種。
浦西老宅遍地,但是浦東陸家嘴僅錦上雲宿一處。有客人曾留言說:在這裡把工作超度成了生活。而我在這裡找到了一次又一次來上海的理由。
我們總會因為什麼原因而喜歡上一座城,那喜歡上海的理由,第一個就是這些可愛的老建築!
地址:浦東新區東方路121-1號,近浦東大道地鐵站
寫在最後
感受一座城市,一定是慢慢的,不必著急驅車從一個景點趕往另一個景點,不妨把腳步慢下來,安靜的穿過一條又一條的街,那些真實的生活,也許就在不經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