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格斯規模養殖場走訪記丨牛媽媽讓母牛不再難養

2020-12-15 牛羊預混料

5月26-27日,北京澤牧久遠生物科技研究院(以下簡稱「澤牧久遠」)技術總監黃正勇老師帶隊考察規模安格斯牛場,了解牛場相關問題並給予技術指導。該牛場使用的是牛媽媽,母牛健康疾病少,犢牛健壯成活率高,客戶很認可。

澤牧久遠黃正勇老師與客戶交流

安格斯牛有什麼特點

1、自帶劉海兒

2、頭小且方

3、圓筒形身材,肌肉發達

4、直直小短腿

5、安格斯牛它的性成熟比其它牛要早一些,母牛十二個月。因為它性成熟早,配種早,那麼就早產早見效益。安格斯牛母牛12月齡性成熟;發育良好的安格斯牛可在13~14月齡初配。頭胎產犢年齡2~2.5歲,產犢間隔一般12個月左右,短於其他肉牛品種,產犢間隔在10~14個月的佔87%。發情周期20天左右,發情持續期平均21小時;發情期受胎率78.4%,妊娠期280天左右。母牛連產性好、長壽,可利用到17~18歲。安格斯牛體型較小、初生重輕,極少出現難產。

6、品種特點

(1)生長發育快,早熟,易肥育,易配種。

(2)出肉率高,胴體品質好。12月齡屠宰牛的眼肌面積達32.5平方釐米;肉質呈大理石狀。

(3)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抗寒、抗病、耐粒飼;性情溫和,無角,便於放牧管理。其中婆安格斯牛是婆羅門牛和安格斯牛育成的一個支種,以抗熱聞名。

(4)分娩難產率低。

(5)該牛缺點是母牛稍有神經質,黑毛色也與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牛種相差大。

規模安格斯牛場

安格斯牛場

牛媽媽的優點

牛媽媽搭配澤牧久遠根據母牛各階段所需營養不同而定製的各階段配方。營養不良是百病之根,充足的營養是牛群健康的根本保證。

安格斯牛場

當前,在母牛、犢牛價格高漲的情況下,養好母牛成為一個養牛場的效益關鍵,「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就地取材、因材配料」,「技術我們給您做,配方我們給您講」,澤牧久遠將堅定不移地為養殖客戶提供營養全面、配方科學的綜合性技術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儘快獲得適合自己的方案,讓客戶通過自繁自育賺取更高的效益。

相關焦點

  • 會寧安格斯肉牛產業推進會:緊盯十萬頭目標 做「牛」產業
    3月26日,縣委書記王科健主持召開2020年會寧縣安格斯肉牛產業推進會,他強調,要緊盯全縣十萬頭安格斯基礎母牛的養殖目標,按照「心中要有大目標、工作要有硬措施、推進要有好協作」的工作思路,堅定信心
  • 明年多養母牛!為什麼說育肥牛很難賺錢?母牛利潤多?
    來牛源價格不斷攀升,養牛單純育肥已經越來越難賺到錢。對於育肥養牛戶來說,育肥牛盈利的關鍵在於買到價格低的品種肉牛犢,進而謀求育肥出欄時的差價利潤。現在牛犢價格一直漲,益速寶,活牛市場前景難測。從長遠角度看,養肉牛要想賺錢,就必須利用自繁自育肉牛技術。 繁育牛有什麼優勢?
  • 額敏安格斯種牛有了「工作證」
    中新網新疆新聞10月09日電(柳鵬)9月底,經自治區種畜禽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體檢、鑑定和建檔,額敏縣淏筠農業生態專業合作社方瑞琴養殖的468頭安格斯種牛有了「種畜合格證」,實現能繁種牛的電子化管理。這標誌著額敏畜禽生產在全區率先進入智能化管理階段,同時也意味著安格斯種牛從此有了「傳宗接代」的「工作證」。
  • 牛,真牛!寧夏涇源95%靠「安格斯」脫貧
    其中涇源縣最牛,95%的農戶靠養「安格斯」脫貧。  「不僅是西海固,全寧夏第一批安格斯牛也是我們縣率先引進的」, 涇源縣畜牧局局長楊繼宏開門見山,2014年這個縣從澳大利亞引進1500頭安格斯牛。可當時,這批牛能否在涇源養得住、養得好,誰也說不好。  寧夏南部山區傳統上養什麼牛?
  • 安格斯肉牛養殖綜合配套技術
    技術概述:該技術通過對安格斯肉牛從繁育到養殖全程把控和管理,提高養殖效率,降低養殖成本,實現增產增效。四川已大面積推行肉牛養殖,各方都在飼養管理、飼草飼料加工、標準化圈舍修建等方面進行探索。該技術切實可行。
  • 「走近安格斯」養安格斯的準備和種牛選擇
    昨天我們簡單了解了安格斯牛的特點和性能,今天澤牧久遠小編就來和大家聊聊養安格斯牛前應有的準備和種牛選擇。一個牛舍飼養兩排牛,中間留一條兩米寬的通道。3、運動場:每個運動場的大小為牛舍面積的1/2。運動場要有飲水池。4、綠化:在牛舍和運動場周圍種植綠色植物,改善環境質量,美化牛場。5、飼料準備:南方常用粗飼料有稻草、米糠等,北方可以用青貯玉米、小麥秸稈等代替稻草作為粗飼料。
  • 養牛養出「牛」日子!
    清掃牛槽、添草餵水、整理圈舍……70頭體格健壯、膘肥肉厚的牛兒正在歡快的啃食草料。白二中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細心地照顧著每頭牛兒,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從1998年最初的3頭牛能發展到現在這樣的飼養規模。「不等不靠,只要選對路子,勤勞肯幹,就能致富。」
  • 養殖母牛什麼模式更好,小規模養牛戶養母牛怎麼養效益高?
    牛犢價格高大家養母牛的積極性就增加了,很多人就打算專門蓋個繁殖牛場,未來靠賣牛犢為主,掌握產業鏈最上遊。看起來是挺不錯的,但是養母牛可比育肥牛更加難。養殖母牛規模選擇非常重要,決定著能不能掙錢很多人養殖母牛都認為養牛場的修建最重要,把養牛場修建得越好,那麼母牛產牛犢就會更順利,牛犢成活率高收益也就越高。很多新手都將資金跟精力花在修建養牛場上面,實際上養牛場是需要,但是養殖母牛更重要的還是先選擇好養殖模式。
  • 「精準扶貧」良種「扶貧牛」走進喻家坳,帶給鄉親們更多收益
    我特意多留些壯牛育種,讓它們當『扶貧牛』,希望『扶貧牛』帶給鄉親們更多收益!」近日,記者走進喻家坳鄉湧泉山村賀迪元肉牛養殖場,只見一群群清一色的良種肉牛,正在圈舍裡或地坪裡,悠閒地吃著草料或曬曬太陽。主人賀迪元指著那些膘肥體健的肉牛高興地說:「這些肉牛是『洋種』,叫西門塔爾牛,看上去像奶牛,成年母牛體重有將近一噸,成年公牛可達一噸多,它們是我和鄉親們的『富種』,大家都指望這些『寶貝』發財哩!」
  • 羊肉牛不如養母牛!大批養殖戶想進場養牛
    養牛所需要的周期比較長,可能有些養殖戶只養一段時間就會出欄,感覺不到。但是母牛的繁育時間接近十個月,要想長期穩定的發展,需要自繁自養,但是養殖的周期長,積壓的資金壓力就大,所以現在養牛最高的需求是牛犢!
  • 牛媽媽生下龍鳳雙胞胎,牛主人喜出望外,連呼大開眼界
    牛是農民的寶貝,很多年以前,牛是生產隊耕種農田和運輸的主要勞動力。在湖南省汨羅市汨羅鎮一農戶許超家中,一頭6歲多的母牛生下一對雙胞胎,而且是一雌一雄,龍鳳胎。資料顯示,其概率為五萬分之一。(圖片來自東方IC)在老許家的牛棚裡,只見兩頭黃白花色小牛慵懶的躺取暖燈下,牛媽媽用警惕的目光打量著陌生的來客,保護著兩個孩子。(圖片來自東方IC)因為母牛的奶水不足,兩個牛寶還要靠人工衝泡奶粉餵養。兩隻小牛的出生,可把47歲的老許樂呵的不行,逮著閒就去牛棚中看看這倆小「寶貝」。
  • 新手育肥牛 公牛好還是母牛好
    由於養牛行業的快速發展,近幾年養牛的新手越來越多,很多養牛人特別是新手不知道養牛養什麼品種好,更不知道養多大的好,也不知道該養公牛好還是母牛好。自己都不知道養育肥好還是繁殖好。可以說一些人對養牛一點見聞都沒有,今日我告訴大家怎麼著手,怎麼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牛之路。
  • 首批澳大利亞進口安格斯種牛入駐田牧集團蒙容牧場
    2016年6月7日,1000頭澳大利亞進口安格斯基礎母牛歷經數日從澳大利亞來到中國內蒙古土左旗的田牧集團蒙容牧場,這是中澳自貿協定生效後內蒙古首次進口澳大利亞安格斯種牛。他們對田牧集團引進澳洲優良牛種促進內蒙古肉牛品種改良升級的示範帶頭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敕勒川平原自古以來就是發展畜牧業的好地方,是中國奶業和畜牧業的中心。十三五以來,自治區政府高度重視肉牛產業發展。已經相繼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引導和鼓勵區內肉牛產業發展。土左旗政府高度重視自治區相關政策落地。
  • 在寧夏就能吃阿根廷安格斯牛肉
    該公司規劃投資人民幣30億元,建設包括中國(寧夏)——阿根廷安格斯牛良種繁育中心、安格斯良種母牛繁育生產基地、安格斯肉牛育肥生產基地以及肉牛加工廠等在內的多項建設項目。 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該公司將成為一家涵蓋阿根廷安格斯肉牛養殖、種牛繁育、凍精胚胎生產經營、繁育技術研發及諮詢服務、屠宰加工、貨物進出口等全產業鏈的大型高科技型企業。
  • CCTV7節目預告:產母牛的澳牛更賺錢(20110704)
    >>>進入《每日農經》官網>>>進入農家樂  公牛不產奶,養奶牛肯定得挑母牛養。不過呢,奶牛是單胎動物,一頭母牛一年只能繁殖一胎,它們的後代呢,通常是遵循公母1:1的規律,始終保持平衡。可是在銅川市,人們卻打破自然界的性比規律,全市有六家養殖場的奶牛連續產了68頭小牛犢,母牛就有67頭,這是怎麼回事?
  • 養母牛和育肥牛哪個更賺錢?
    ,所以說即便牛犢價格非常理想養母牛也難賺錢,這也是養牛戶都不願意去養母牛的原因。如何養母牛才能賺錢呢?養牛戶依託廉價的草料(農作物秸稈、野雜草等)資源,進行小規模飼養,少則三五頭母牛,多則二三十頭母牛,草料基本上依靠自行收集,一年下來一頭牛母牛便可以節省近3000元的飼料成本,賺的也就是節省的這一部分錢。
  • 「小試牛刀」讓日子「牛起來」
    3月,長田坡養殖場開工建設,4月份即完成初步建設。 該養殖場佔地18.6畝,配套建設牛舍、飼料加工車間、草料貯存間、堆糞間、生活區等,水槽、排汙、供電等設施一應俱全,可常年飼養肉牛300頭。 今年4月,該肉牛養殖場租賃給了養殖大戶梁本剛。才剛一談妥租賃事宜,梁本剛就從內蒙古、甘肅購入了120頭西門塔爾能繁母牛及種牛。
  • 第一書記VLOG丨石山「牛行長」
    【原標題】第一書記VLOG丨石山「牛行長」  「瓢一塊,碗一塊,  一個草帽能蓋住一塊地」  在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  喀斯特地貌帶來了奇峰異險的壯麗景色  卻也給當地發展送上難題——  如何「向石山要效益」?
  • 吳忠肉牛產業發展|肉牛養殖讓農民生活「牛」起來
    因為勤奮好學又能吃苦,伏聚鵬的牛越養越好、越養越多,成了村裡小有名氣的「養牛達人」。由於自家牛棚養殖條件受限,在政府的幫助下,伏聚鵬通過審批獲得了一塊養殖用地,創辦了鵬翔養殖場,帶動周邊農戶一起養殖。經過幾年發展,伏聚鵬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增加養殖品種,養殖場目前肉牛存欄131頭、肉羊存欄400多隻,帶動周邊養殖戶24戶,其中建檔立卡戶11戶,實現戶均增收5000多元。
  • 公牛配完牛後,母牛起不來了,因為什麼?
    現在農村那些配種公牛一般都是專門養來配種用的,而且你會發現一個村子裡面,這樣的公牛好像也就那麼一兩頭。而且配種的公牛必須是那種身體很健康體型也比較大的那種,畢竟這樣的公牛給大家的感覺配種生出來的小牛犢才會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