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er出書《桃姐與我》許鞍華擬拍《桃姐》前傳

2021-01-07 搜狐網
                      許鞍華與《桃姐》中「少爺」的原型Roger一同出席活動。

  信息時報訊 劉德華、葉德嫻主演的《桃姐》早前又獲獎,叫好叫座。真人版少爺李恩霖近日推出講述更多桃姐故事的新書,許鞍華表示有意開拍《桃姐》前傳,更開心指電影促進香港「家庭和諧」。

  許鞍華、馮德倫等人日前出席商業活動,因電影《桃姐》而為人所知的真人版少爺兼製片李恩霖(Roger),帶了自己用三個月寫的新書《桃姐與我》到場,他表示故事近似電影的前傳,談到葉德嫻早前又再得亞洲電影大獎影后,他說:「喜出望外,一浪接一浪。」Roger表示已看了《桃姐》20次:「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覺,在香港看同在義大利看時都不一樣,有些戲被剪掉了,比如桃姐睡在棺材中、桃姐同街坊去做頭髮的戲都剪了。」

  許鞍華則表示,暫不知會否將被刪情節收錄到 DVD,許鞍華說:「(電影)現在反應都好好,還促進了香港的家庭和諧,好多人帶阿媽、帶長輩去看。」問到可會開拍前傳,她說:「可能會。」她指電影打破了個人紀錄,至於金像獎期待幾多個獎?她說:「不會想要拿多少個獎。」

相關焦點

  • 《桃姐》:一部可以讓人看見命運的電影
    看到桃姐走過來時,賣菜檔的老闆相互通報了一聲,其中一個露出了狡猾的眼神。桃姐和往常一樣,戴上眼鏡,穿上外套,她要進冷庫逐粒去挑蒜頭,老闆恭恭敬敬將桃姐請進冷庫,不久桃姐在冷庫裡喊:「這裡怎麼這麼凍!」是的,那個老闆在桃姐進來前,故意調低了冷庫的溫度。桃姐,自小寄養在一個澳門家庭。
  • 《桃姐》一是部溫情治癒片,但我卻覺得這部電影殘酷又現實
    或許很多人認為《桃姐》是一部溫情治癒片,我卻覺得這部電影殘酷又現實。許鞍華是著名導演,是少見的良心導演,這與她有沒有錢買房子,有沒有結婚生孩子沒有直接的關係。最後一幕,羅傑出差回家,桃姐在遠遠的窗口望著他走進,悄悄關上燈等他進門,又躲在門後,我想那一段,是整個故事結束後的回憶,也是桃姐用一生陪伴羅傑的感受。當你在小巷轉角的時候,我從房間的窗戶安靜地看著你。當你在客廳的時候,我在廚房你為你燉牛舌。當你在臥室的時候,我在客廳看著報紙;你在客廳的時候,我默默地為你做好所有的事。
  • 桃姐 人間真情常在
    《桃姐》是2012出品的一部文藝電影,由香港許鞍華執導,葉德嫻、劉德華、王馥荔、秦海璐和黃秋生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9月5日在第68屆威尼斯電影節首映,女主角獲得該屆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沒有桃姐照顧起居的日常,羅傑嘗試自己洗衣做飯,每當出差回來,自家的窗戶始終昏暗一片。羅傑哪怕工作再繁忙,也總會在空閒乘車去桃姐那裡看望,旁人也總是羨慕不已。別人議論羅傑與桃姐沒有血緣,羅傑便一口承認自己是桃姐的乾兒子。每當來看望桃姐,羅傑總會帶桃姐去外面散步。在公交車上沒有座位,會有善良的人為身體不便的桃姐讓座;去將近客滿的餐館吃飯,也有人為兩人騰讓地方。
  • 68屆威尼斯競賽片:《桃姐》(中國香港)
    《桃姐》主打親情牌  《桃姐》 A Simple Life (中國香港)  導演:許鞍華 Ann Hui  主演:劉德華、葉德嫻、王馥荔、秦海璐、黃秋生  類型:劇情  《桃姐》是本屆威尼斯電影節最值得關注的華語電影之一,葉德嫻內斂大氣的演出,有望讓她在影后角逐中殺出重圍。
  • 《桃姐》導演一直找不到投資,華仔為還人情豪擲三千萬還親自出演
    劉德華看完劇本後也很感動,於是拿出3000萬來支持許鞍華導演,這才讓《桃姐》能夠順利開工。劉德華之所以投資這部電影,除了是被劇本感動外,同時也是還許鞍華導演一個人情。為什麼這麼說呢?
  • 《桃姐》:我用了六十年,終於成為你的親人
    其實我也能想明白,不同的語言表達有不同的語境,脫離語境去討論語句的含義,是盲人摸象。2012年,香港上映了一部許鞍華導演拍攝的影片《桃姐》,豆瓣上有20萬人參與評分,高達8.3。影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講述了一位在主人家中工作了六十多年女傭的故事。
  • 《桃姐》取景深水埗 遇見香港老味道
    「這是不為人所熟悉的香港,我覺得這地方的居民與商戶之間充滿溫情,很有人情味。有些人會覺得這裡節奏懶散,但我偏愛它的人性化。」———許鞍華  電影《桃姐》《桃姐》講什麼  電影由許鞍華導演,葉德嫻、劉德華、秦海璐主演。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一位生長於大家庭的少爺羅傑與自幼照顧其長大的家傭桃姐之間所發生的一段溫暖人心的主僕故事。
  • |《桃姐》
    桃姐2013導演: 許鞍華編劇: 陳淑賢 / 李恩霖主演: 葉德嫻 / 劉德華 / 秦海璐 / 秦沛 / 黃秋生類型: 劇情 / 家庭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香港語言: 英語 / 漢語普通話 / 粵語上映日期: 2012-03-08(中國大陸) / 2012-03-09(中國香港) / 2011-09-05(威尼斯電影節)片長: 118分鐘一.生有時,死有時—
  • 最會拍女性的華人導演:73歲的「邊緣人」許鞍華
    2011年,她就曾憑藉《桃姐》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西格尼斯特別獎」。拍攝《桃姐》,許鞍華聚焦了一個服侍一個家族五代人的傭人桃姐,桃姐勤懇工作六十年,卻因中風不得不去休養,養老院成了她唯一的歸宿。養老院的陳設簡陋。
  • 金馬獎《桃姐》勝算大 葛優影帝呼聲高
    預測四大重要獎項 最佳劇情片《桃姐》勝算頗大 提名名單《賽德克·巴萊》《讓子彈飛》《桃姐》《到阜陽六百裡》《鋼的琴》在入圍的5部影片中,《賽德克·巴萊》與《讓子彈飛》均屬商業大製作,《桃姐》、《鋼的琴》、《到阜陽六百裡
  • 桃姐,一個卑微的女傭人
    《桃姐》剛上映的時候,我正直青春年少,對文藝片根本沒有興趣,所以也沒有去觀看,甚至沒有在手機上去看一遍的想法。最近也不知道怎麼就想到桃姐這部影片了,也許是這些年經歷了很多,感受到了生活的平凡。才有看這部影片的想法。今天把這部影片從頭到尾斷斷續續地看了一遍,故事情節相當簡單,平鋪直敘,沒有跌宕起伏,沒有一波三折。
  • 《桃姐》當生有時,死有時
    而讓我感動的是,桃姐與羅傑甚至羅傑一家的感情,並不僅僅是主僕般的親情,更是超越血緣關係的無私與愛。羅傑是一位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爺。全家人除了他,都已經移民美國,僅羅傑留在中國香港。桃姐是在他家工作了數十年、服侍或支付寶過羅家四代的僕人,也跟著留下來照顧少爺羅傑的起居。桃姐被母親送人為僕,一生未嫁,在羅傑家中伺候了數十年。
  • 好多年過去了,美麗的桃姐一直活在我心中!
    桃姐年長我幾十歲,幾乎跟我父母一樣大的年紀,但一點不顯老。她總是一臉笑,笑得比桃花還美。見到我,總是「老老」前「老老」後的叫(老老,方言對小弟弟的稱呼),仿佛我就是她最小的親弟弟。小的時候一直弄不懂,她那麼大年級了,大人為什麼要我將她叫姐。桃姐曾經叫我很難為情,因為碰上她,她總會噓寒問暖,關心你的身體狀況,每餐吃幾碗飯啦,還要讓你張嘴把舌頭伸出來讓她瞧一瞧。
  • 《桃姐》:用盡一生過好平凡的一生,六十年為僕,勤勤懇懇
    羅傑二十歲去美國念書,三十歲回的香港,除了這段留學時間,他一直都跟桃姐生活在一起,桃姐有手好廚藝,桃姐並不同桌吃,她端上好的水果,沏好的茶水,羅傑滿不在乎的吃著,他還說想吃牛舌,桃姐不同意,她說那東西不健康最好別吃,但羅傑還是附了一句「要滷的」。
  • 《桃姐》你們有沒有經歷過無能為力
    桃姐在梁家做傭人,一做就是60年,養育了梁家四代人,自己卻無兒無女。每次只要一聊起梁家人,她身體就會大幅度地晃動,並伴隨著爽朗的笑聲。她把梁家人看的那麼高!自己縱是傾其一生付出,實則也是梁家人給了自己住處,給了自己一個家。桃姐與梁家就是這樣特殊的關係,她愛那個家愛得那麼熱烈,但同時又要退的那些遠,退到燭光照不到的角落,眼看著一家人在餐桌上有說有笑,其樂融融。
  • 《桃姐》中劉德華與葉德嫻互飆演技,無非就是一場動人的桌球賽
    劉德華曾經在兩部電影中試圖以最放鬆的姿態來演戲,一部是《阿飛正傳》裡那位巡街的警官,一部則是《桃姐》中的少爺。可惜,《阿飛正傳》裡的光彩與鋒芒全讓張國榮給佔走了,但是你很難忘懷劉德華所飾演的那位獨自走在暗夜街燈下的那位警察。
  • 蝦米龍:「母子」雙獲金像獎,《桃姐》的精彩人生
    作者:蝦米龍《桃姐》劉德華與葉德嫻的組合繼金馬獎奪最佳男、女主角後,昨晚於香港電影金像獎再雙雙登影帝、影后的寶座。(新聞連結)感人淳樸的《桃姐》講述的是主僕二人互相照顧的歷程,摒棄了港片一貫的槍戰、商戰題材,貼近生活的題材讓觀眾受到不小的觸動。64歲葉德嫻憑藉《桃姐》成為六料影后,首次奪得金像獎最佳女主角,劉德華也三獲金像影帝。戲中,葉德嫻演繹了一位僕人服務一家人60多年,而劉德華飾演的少爺在僕人病倒之後,承擔起責任,照顧桃姐直到去世的「母子」情深的精彩人生。
  • 《桃姐》哀而不傷,溫情滿滿,帶你感受人這一生的生老病死苦!
    而桃姐,算是變老大軍中最有尊嚴的一位。她深切的知道第一次中風後必然會有第二次,因此她變得非常坦然,雖然落寞卻不慌張。許導的片子總是用平淡得近乎透明的瑣碎細節,從真實平凡的生活裡,滲出濃濃文藝味。桃姐就在這樣的環境裡,樂滋滋地登場。從13歲被賣到梁家幫傭,本名鍾春桃的桃姐在影片故事開始時,已在梁家服務了六十多年,現在唯一要伺候的是梁羅傑這個從小被她背著長大的現已事業有成年近不惑的第三代少爺。日子很平淡,也很循規蹈矩。桃姐總要一早去市場挑各式新鮮蔬菜海鮮,因為精挑細選的習慣讓菜販敢怒不敢言,只好在她進冷庫揀蒜頭時把溫度調低,逼她快走。
  • 她或許是中國最好的女導演:用生命拍電影的許鞍華
    某種程度上說,許鞍華幾乎將自己的全部人生奉獻給了她的電影。至於為何拍電影,許鞍華坦誠道: 「在生活上,我沒什麼約束,不屬任何宗教團體,無家庭,年紀、性別各方面都屬於社會邊緣人,但拍戲我就可以去做。而且我不喜歡任何權力,當然拍戲的時候,權力其實可以很大,但同時也可以很抽離。為拍戲,你可以不斷做做做,做完就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