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上周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王菊給刷屏了。
不管你是從事什麼工作,反正上周給大家做了一個清晰的界定,要麼是菊內人,要麼是菊外人。
所以王菊,你到底是誰啊?!為啥朋友圈都是你?
女團青春成長節目《創造101》裡,走出了一位完全不同的女孩。
她皮膚黝黑,身材健壯,可以說一點都不符合大眾對「美」的定義和對「女團」的想像。
然而,一夜之間她成了無數人的偶像。
整個人來勢洶洶,走的是妥妥的歐美風。
她的粉絲自稱是「陶淵明」(晉陶淵明獨愛菊),現在又改成了「小菊豆」。
有時候,真的發現如今時代的關注度妙不可言。
早在王菊之前,同樣是《創造101》的選手,楊超越才是這個節目最大的流量。
人設是當今明星養成最重要一環之一,但沒想到來的是如此之快。
「忍住不哭,我不是靠顏值。」
嗯,是村花無疑了。
而且,你要堅信自已,畢竟這根本不是一個看臉的時代。
畢竟就連穎兒都親自發微博支持出道,默默點讚,有一個明星粉絲大概心裡也會很踏實。
如今網際網路的普及,讓人感覺什麼事情的來的很快,去的也很快。
這讓人不禁想起了小時候大家一起追的選秀節目《超級女聲》。
多少個周五守在電視前,期盼著在湖南臺看自已喜歡的愛豆,從各個賽區再到全國,多少人的追星之路從這開始。
那個時候,還不是整容臉,蛇精臉,網紅臉的天下。
那個時候天空很美,手機不是很智能,拿著諾基亞可以投出寶貴的一票。
而那時候的芒果臺,也還沒有流淚的觀眾。
印象中最深要屬04年的季軍張含韻了,參加比賽的時候15歲。
憑藉清純的長相和聲線成了名副其實的玉女。
當年初中男生的夢中女神就是她啊,然後同時期高中男生的女神基本都是當年的劉亦菲。
如果拿人氣來說,當時的張含韻並不比現在的楊超越差,雖然她也真的是第一批網絡暴力受害者。
現在回看張含韻參加決賽時候唱的歌,說實話唱的很一般,甚至可以說是唱黃了。
吐字,音準都有問題,還唱錯詞。
但也佩服她的勇氣,才15歲就可以這麼多漂亮姐姐一起競爭,颱風還那麼穩,這心理素質一般人就很難做到。
而且那時候的選秀很真實,不修音,攝像也沒那麼誇張。
那時候觀眾還沒這麼注重聲音,如果是放到現在,估計連海選都過不了。
縱然如此,張含韻仍然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個唱著酸酸甜甜就是我的女孩。
如果晚生10年,張含韻這種臉就是名副其實的女團臉啊。
現在長這樣:
成熟一些的畫風:
其實很多人說楊超越很像當年的張含韻,但畢竟她們是身處不同時代的兩個人。
在楊超越,王菊等選秀明星人氣居高不下的同時,有的人開始懷念。
《超級女聲》是開始,但《創造101》並不是結束,以後也一定會有越來越多類似節目的誕生。
確切地說,我們懷念的不是《超級女聲》,而是一代人的記憶。
那時很多男生幻想美麗女生真的就是長這樣,這樣已經足夠了。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