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老字號,解析老北京歷史,名人吃貨與老北京名菜

2020-11-04 北京城old

四九城老字號,解析老北京歷史,名人吃貨與老北京名菜!

一:魯迅
現如今人們常說的吃貨其實在老北京歷史上也有不少,今兒就和大伙兒聊聊歷史名人與老北京小吃,眾所周知,魯迅先生有本《魯迅日記》除了記錄了他逛琉璃廠買了多少書,還記錄了他在北京吃過多少館子

在1912年到1926年之間,他去了廣和居65次,便宜坊5次,同和居3次,東興樓2次,而不知名的老北京小飯館兒更是不計其數,甭看魯迅是浙江人,但他經常吃的卻是一些魯菜,因為民國那會兒的北京城魯菜是主流,其次魯菜中還有一道他最喜歡的菜

老北京人都知道,魯迅先生最愛的廣和居早就消失了,但在他多次光顧的同和居裡找到了這道菜,這道菜就是三不沾


白糖,澱粉,雞蛋,這仨食材並不稀奇,但合在一起就能做出一道皇家宮廷菜,下鍋炒制是做三不沾最重要的難點,原料下鍋以後因為油溫的升高很容易使原料中的白糖融化粘鍋,因此想要達到預期的效果必須得不停地攪拌

這就是做飯這道菜最難也是最耗時間的步驟,經過十五分鐘的炒制,一道不粘鍋,不沾筷子,不沾牙的三不沾就算做好了,魯迅先生之所以偏愛三不沾不僅僅是因為他是南方人喜歡甜口兒

重要的是魯迅先生好喝一口兒,但酒量一般,沒幾杯就多了,而這三不沾有一額外的功效,那就是能解酒,所以它自然成了貪杯時的最佳配菜,魯迅先生過去在上海經常上功德林,後來又從上海吃到了北京


功德林講究吃素,不少的素菜都在大師傅的精心烹調下變成了饞涎欲滴的肉菜模樣兒,比方說金剛火方,大塊兒肥膩的五花肉這是用冬瓜做出來的,用刀把冬瓜每隔一道挖一個槽,從側面看跟長城一樣,其次就是猴頭菇和素鹹肉

一手一把刀,但一把用的是刀刃,而另一把反著拿,用的是刀背兒,其實把素菜做成肉的口感全靠刀工,刀刃負責切碎,刀背兒則把蘑菇和豆製品剁出粘性來,這樣才能把素材做出肉的嚼頭兒

把各種猴頭菇和素鹹肉剁成的假肉餡兒堆在切好的冬瓜長城上,從外表上看已經依稀有點五花肉的輪廓了,一道金剛火方的肥肉瘦肉其實一點葷腥都不沾,全是用素菜和豆製品做成的

二:齊白石


傳說有一記者請齊白石下館子,去烤肉宛吃烤肉,當時已經80多歲的齊白石直接就推辭了,說自個兒的牙不行了,但記者說就是因為您的牙口兒才請您吃烤肉宛呢

到了烤肉宛,大師傅精心給齊白石準備了兩碗牛米龍,牛米龍說白了就是牛臀尖兒上接近尾巴根部的那塊肉,通俗說就是一塊牛裡脊肉,肉質細嫩還帶著點兒肥膘兒

再加上烤肉宛獨有的刀工,蘸料和烤肉的火候兒,烤熟上桌之後齊白石說味兒好,對於八十多歲的老人來說非但不腮牙而且還嫩得跟豆腐一樣,吃好了的齊白石還即興給烤肉宛留下了一個『烤』字兒作為答謝

齊白石吃烤肉為了牙口,肉嫩再加火候兒是最重要的
三:梅蘭芳
梨園行裡吃貨不少,梅蘭芳梅先生為了保護嗓子一般都去淮揚菜館子,可偏偏梅先生特別喜歡一道川菜,它就是宮保雞丁


1950年峨眉酒家開業,當年在西長安街緊挨著長安大戲院,因此梅蘭芳演出結束經常上這兒吃飯,當年峨眉酒家的主廚叫伍鈺盛,一看大名人梅蘭芳來光顧,自然不敢怠慢,每次都是自個兒親自下廚,炒一盤兒宮保雞丁

伍鈺盛早在民國時期就對川菜做了改良,這位川菜名廚在民國時期曾在重慶給宋子文做過家廚,蔣介石,宋美齡都常吃他做的菜,這些人都在江南一帶長大,所以絕對吃不了正宗的川菜,打那時候起,伍鈺盛的川菜就略做調整,香而不辣,醇兒清淡

比方說宮保雞丁,伍鈺盛把雞丁從方形塊改成了梭子塊更容易入味兒,火候兒講究剛斷生,正好熟,而各種調料挑調出的口味是先甜後酸,再鹹香,略出辣椒香,最後透出椒麻的口味兒


淋上芡汁兒顛幾下,盛菜入盤才能做到只見紅油不見汁兒,這就是傳說中宮保雞丁的『荔枝口兒』也難怪梅蘭芳不怕倒嗓子也要在夜裡來上一盤兒


作為一個吃貨,梅先生好光顧的館子有一特點,那就是得挨著戲園子,於是前門戲園子旁邊的全聚德,也成了梅蘭芳的最愛之一,不知道您注意過片鴨子的時候第一道往哪下嗎嗎?

必須是鴨胸脯上的幾塊鴨皮,把它們沾白糖入口即化,而這種吃法就是梅蘭芳先生發明的,鮮為人知的是熱騰騰的鴨子臨出爐之前,還有一特殊的動作,要把鴨子的前胸脯多撩幾下,特意烤得皮酥嫩喧騰

而鴨皮蘸白糖到了舌尖兒上一種甜酥的口感瞬間融化,在民國時期烤鴨的配料不光沒有白糖,也沒有黃瓜,就兩樣兒,蔥絲兒和甜麵醬,這難倒了梅蘭芳,為了保護嗓子,看著蔥絲兒不敢夾,於是有一回梅蘭芳說『老吃甜麵醬蘸大蔥,能不能換個樣?來根兒黃瓜吧』

跑堂的立馬切了一盤兒黃瓜,裹進鴨餅配著肥而不膩的烤鴨還挺爽口,從此以後但凡梅蘭芳光顧全聚德白糖和黃瓜悄麼聲兒地就擺上了桌兒,不過架不住吃貨眾多,不久以後梅先生這秘方也就被公開了

過去除了全聚德和便宜坊這兩家大的老字號東華門還有一家叫寶華春的能送餐上門兒,用鉛筒盛放送來油淋淋的烤鴨還燙手,放著主顧的面兒切片兒盛盤兒,討個兩吊賞錢

不過當年的北京就已經有人做冒牌烤鴨了,在梁實秋的記憶中一般飯館兒為了降低成本,不做烤鴨,而是做叉燒烤鴨,連燜爐的設備都省了,就地一堆炭火一根鐵叉兒就能對付

而老北京烤鴨要用填鴨,這種冒牌貨用的是沒填肥的普通鴨子,除了皮兒就是肉,就是沒油,在北京吃烤鴨吃貨有一特殊的要求,除了鴨架子還得要一碗滴出來的油,因為回家可以用鴨油蒸蛋羹

鴨架熬白菜或是做打滷面,又是一頓人間美味,如今大伙兒都喜歡曬美食,如果民國有微信,梁實秋一定會在朋友圈兒寫到賣力氣的苦哈哈,一臉漬泥兒,坐小板凳兒,圍著豆汁兒挑子,這是他在《雅舍談吃》裡邊的一段文字

裡邊還寫著大宅門裡的姑娘或者公子哥想喝豆汁兒不方便拋頭露面會讓老媽子拿砂鍋買回家去,重新加熱大喝特喝,而且還不忘帶上一盤兒鹹菜絲兒,現如今想想這一切太有老北京畫面感了

本文由北京城oid原創,抄襲必究,歡迎關注北京城oidschool公眾號,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看什剎海裡的老北京美食,原來24家老字號,如今只剩6家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什剎海》以北京什剎海為主要取景地極力展現了老北京的風情以及現代北京人的生活編劇、導演付寧自小就在北京胡同長大所以呈現老北京胡同的煙火氣以及對北京話的展現非常到位當然,最核心的部分還得是京城美食
  • 老北京銅鍋涮肉加盟要求
    北京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明造就了眾多中華老字號,雖歷經風雨,但經久不衰。下面小編為您盤點北京老字號茶葉店,北京賣茶葉的好去處。美食文化的變遷,歷史環境的變革,一家店能經過百年風雨洗禮而屹立,一定是家好店。只可惜現在這樣的店越來越少了。無論你是吃貨與否,請都將這些餐廳當老北京早餐吃什麼 十大推薦任你換著來老北京早餐都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呢?
  • 「稻香村」究竟是不是咱老北京土生土長的老字號?
    老字號是中國優秀的民族企業,是歷史沉澱下來的文化積澱,但人們卻從不追根溯源,沒有探尋老字號的行程始末。就拿「稻香村」這個有爭議的品牌來說,直到蘇稻與北稻因老字號糾紛等問題多次對簿公堂,人們才開始注意到,原來北稻並不是土生土長的北京特產,蘇稻的歷史遠遠悠久於北稻。
  • 吃在四九城 | 老北京滷煮
    稍對北京的小吃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北京的「滷煮火燒」起源於宮廷名菜「蘇造肉」。至於到底是「蘇造肉」還是「蘇灶肉」,還是留給史學家去考證吧,不過也許永遠也考證不出來,因為這在清朝的時候,就說法不一,我們暫且按大多數人的叫法,管它叫「蘇造肉」。
  • 老北京小吃之那些老字號店鋪
    老北京小吃之那些老字號店鋪老北京小吃只有老字號店鋪才能做出最純正的味道。那你知道哪些店鋪呢?一起來瞧瞧吧!護國寺小吃店北京地方小吃的代表之一以其品種豐富,特色突出,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而著稱。姚記炒肝北姚記,南天興炒肝是老北京傳統特色小吃,具有湯汁油亮醬紅,肝香腸肥,味濃不膩,析而不殊的特色。炒肝兒是由宋代民間食品「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很多小餐館早餐都有提供炒肝。鼓樓姚記炒肝還經營包子,炸灌腸,豌豆黃,炸咯吱,滷煮等老北京小吃。美國副總統拜登也曾來此用餐。
  • 老北京選擇餐廳不是認「星」而是認「號」,歷史上老字號榜單你知道...
    其實,老北京人選擇餐廳,從來不是認「星」,而是認「號」——餐飲老字號的每一道菜餚與美味,都承載著歷史與文化,也是最權威的「民間餐飲榜單」。歷史上,北京的老字號就曾有過「八大堂」「八大居」「八大樓」「八大坊」「八大春」等「榜單」,可謂是名噪一時。正在享用炙子烤肉的吃主兒。
  • 北京400歷史的老字號,炸蝦皮198元一份,老北京人卻讚不絕口
    北京因為文化底蘊深厚,所以有很多百年老字號的飯莊,他們可能在傳承中有過一些斷層,但是只要食物還在,就會被復原,如今這些老店哪怕味道不如從前,也一直在堅持創新努力向世人證明自己,而有一些老店的味道依然保持原汁原味,不過不管味道如何,老北京人都會去支持,他們說味道其次,吃的是情懷。
  • 逛遍北京四九城,不如京味齋烤鴨香
    原標題:逛遍北京四九城,不如京味齋烤鴨香  這北京四九城,南來的北往的,都想著到處轉轉看看,體驗一把老北京的四合院兒,感受一下北京大爺大媽的熱情。老四九城其實不算大,但這不大的一片地方就是北京氣息的精髓。且不說故宮景山這種皇家建築在這片兒裡,那數不清的王爺府名人故居也是在這片兒地上扎堆。
  • 北京老字號美食!這⑥家店全都是老北京人的集體回憶~
    今天,帝都君盤點了老北京人都愛去的老字號留著去打卡,或推薦給來北京旅遊的朋友吧·陳記滷煮小腸· 廊房二條82號陳記滷煮小腸,一家老字號的滷煮火燒,也是北京傳統的特色小吃!一大鍋冒著煙的滷煮,老北京的煙火氣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外地人可以不了解,滷煮有豬肺以及豬大腸,火燒就是用面做的小餅,味道超級棒!
  • 老北京十大特色小吃街有哪些 老北京特色小吃街盤點
    北京是一個非常熱門的旅遊城市,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小吃也非常豐富,結合了傳統風味和異域特色,尤其是在老北京小吃街,幾乎涵蓋了最受歡迎的老北京小吃,老北京十大特色小吃街有哪些呢?為你盤點老北京特色小吃街。
  • 老北京小吃特輯 十大老字號店鋪盤點
    1老北京特色小吃一覽    老北京人都好去老字號店鋪吃老北京小吃,地道味正。今天就為您盤點十大老字號小吃店鋪,如果你也好這口的話不妨去嘗嘗!老北京小吃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老北京那些知名小吃店……
  • 姆們老北京就是離不了這一口兒!
    北京日報 特約攝影 孫山/攝與很多地方的習慣不同,老北京喝茶,尤好花茶這一口兒。有人說,茉莉花茶是北京人的茶,此話不假,許多老北京非花茶不喝。某些人不太理解,認為濃烈花香破壞了茶味,那是因為他們不了解四九城的歷史。
  • 逛遍北京四九城 不如京味齋烤鴨香
    這北京四九城,南來的北往的,都想著到處轉轉看看,體驗一把老北京的四合院兒,感受一下北京大爺大媽的熱情。老四九城其實不算大,但這不大的一片地方就是北京氣息的精髓。且不說故宮景山這種皇家建築在這片兒裡,那數不清的王爺府名人故居也是在這片兒地上扎堆。
  • 別拿「老北京」開涮!美式炸雞、炸榴槤酥也算老北京小吃?
    鮮魚口既有錦芳小吃、天興居、便宜坊、烤肉季、獨一處這樣的老字號,又有炒肝、爆肚、烤鴨、金糕等有代表性北京美食。但是這裡同樣也有很多小吃店顯得不是很「專一」。有家店打出了醒目的菜單,大大的「老北京小吃」之下,赫然寫著狗不理包子、擔擔麵、酸辣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這種屬於天津、四川等地的代表性美食。
  • 烤腸炸雞,怎麼會是「老北京」?
    鮮魚口  滷煮店裡  也做東北燉菜  走訪完東華門大街,記者來到鮮魚口老字號美食街,這裡以北京傳統小吃著稱。鮮魚口既有錦芳小吃、天興居、便宜坊、烤肉季、獨一處這樣的老字號,又有炒肝、爆肚、烤鴨、金糕等有代表性北京美食。
  • 正陽書局:探索老北京歷史的「京味書屋」
    前門的廊房二條的「正陽書局」 老北京兔兒爺進了他的小屋,確顯得格外安靜,別小看這間才有20多平方米的門面房,裡面珍藏了三萬多冊與北京歷史有關的書籍。有人管他它叫「京味書屋」,書架上有各種古籍、舊書、報紙期刊、清朝、民國北京城地圖,裡面最有價值的當數清代的「日下舊聞」。書局裡除了書籍,還有北京過去的票據、文器、老黑片、金石拓片,更有一些老北京的老物件,這裡面的寶貝數不勝數。
  • 老北京幾代人的回憶!老字號延吉三怪冷麵,高曉松也是鐵粉!
    不得不說,北京地區的美食真的多,大街小巷都有著北京老字號,不管去多少次,都不會把那裡的美食全都品嘗一遍!可謂是歷史悠久的美食聖地。尤其最出名的,也是我最喜歡的要數北京烤鴨了,現已火遍全世界,很多省份和地區,都有北京烤鴨專賣店。
  • 老北京愛吃的烤肉老字號~
    老北京人兒都知道的烤肉老字號——烤肉季,好吃的並非只有炙子烤肉呀,還有大串的紅柳羊肉串!說實話,北京最好吃的兩家,一個在牛街,一個就是烤肉季的了,肉的品質是真的好的沒話說!多年前,鮮魚口改建,和家人一起來逛了逛這條美食街。在最東側進來,就看到了老字號烤肉季,門口一位回民店員熟練的烤著紅酒大串,那一串,肉塊又大又多,一點多餘的筋都沒有。
  • 快手上六十多歲的楊道火了,是大家對老北京美食文化的厚愛嗎?
    說說他的段子吧,臺詞基本差不多,老北京起來了就是這一出兒,今天吃什麼爆肚兒啊、白水羊頭啊、烤鴨呀,豆汁兒焦圈啊、臭豆腐啊、小鹹菜啊等等。可是播放量是真高啊,隨隨便便飯前錄一下,大家還是總喜歡看。所以老北京美食對大家還是很有誘惑力的,老北京文化還是很有誘惑力的。老北京老北京,可到底從啥時才能算老北京呢?
  • 北京的百年老字號美食,吃過10種以上,才敢說自己是「老北京」
    喜歡老字號不僅在於對於味道的那份懷念,更看重的是那份精益和執著,每個城市都有百年老字號,其中尤以北京居多,老字號這三個字,經歷了歲月的長河,秉承了重要的傳承意義,作為一張老北京的餐飲名片,每一位走在北京大街小巷的遊客,都很容易聽到、看到「老北京」或「老字號」這兩個詞,尤其是王府井、前門,更是老字號扎堆的地方,每一家都流光溢彩,那金光閃閃的匾額,代表了歷史的見證,為老百姓更是提供了,各式各樣的高品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