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嚴查一次性飯盒 使用泡沫制罰款5000元(圖)

2020-12-19 搜狐網

  昆明全面整治一次性飯盒 使用泡沫制罰款5000

  許多小餐館、小食品店還在使用泡沫制的一次性飯盒。針對這一問題,昨天(8月25日),昆明市衛生執法監督局檢查了祥雲美食城、吳井路、岔街等路段上46家小餐飲店,收繳了不合格的一次性飯盒2362個。此次清查主要目的是對餐飲單位進行宣講教育,不久全市將開展全面整治,到時一旦發現即處以5000元罰款。

  此次檢查的46家餐飲單位,有31家使用一次性餐具,其中27家使用泡沫飯盒,16家使用了標識不全的塑料餐具。

根據《食品衛生法》,餐飲單位不得使用白色泡沫和標識不全的塑料飯盒(杯、碗、勺)等,一旦發現,將全部予以沒收。在檢查過程中,部分餐飲單位使用的都是紙制的或是環保的、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但是部分餐飲單位依然在使用泡沫飯盒。(譚蓉)

相關焦點

  • 昆明部分餐館仍用泡沫飯盒 衛生部門稱發現將罰5千元
    訂閱《春城手機報》:綜合版發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娛樂版發送CCYL到10658000(3元/月)  3月24日,有省外媒體曝光「中國一次性餐盒合格率不到一半」。都市時記者走訪昆明市場了解相關情況時發現,早已被明令禁止的「一次性白色泡沫飯盒」,在部分小餐館裡照舊使用。
  • 一次性泡沫飯盒餐館屢用可罰2000元
    在居民區內新開「兩室一廳」餐館,如果沒有配建專用的排煙道,餐館老闆將被處以1000元的罰款;餐館老闆私自使用一次性泡沫飯盒最高罰2000元……昨日,記者從省環保廳獲悉,我省對《江西省環境汙染防治條例》涉及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進行了細化,並從本月開始執行新的細化標準。記者了解到,在這些被細化的法規中,有相當多的內容涉及百姓日常生活。
  • 冒牌可降解飯盒充斥市場 長期使用誘發癌變
    在報恩寺街一家小餐館裡,當記者要求用飯盒打包時,店員拿出一個底部只印有「環保降解」字樣的一次性塑料飯盒。記者對這種輕輕一掰就會裂開的塑料飯盒表示質疑時,對方並沒有理會,「都用這樣的餐盒。」根據規定,未達標準的產品上不能標註「可降解」字樣。然而,在記者走訪的多家飯店與銷售市場上,大部分都在使用、銷售這些冒牌的「可降解」飯盒。
  • 一次性飯盒的危害 一次性飯盒有毒嗎
    現在外賣的配送費比以前高,飯盒質量也比以前好,但是也越來越貴。小編更喜歡自己煮飯,便宜、安全又環保。但是,喜歡叫外賣的大家了解一次性飯盒的危害嗎?  第一,長期使用一次性飯盒,會對人體的腎臟、肝等造成不良的影響。一次性飯盒的成分是難以降解的化合物,本身帶有一定毒素。如果用一次性飯盒盛高溫食物,毒素就會因為高溫轉移到食物中,人吃了有毒素的食物不利於身體健康。
  • 一次性可降解環保飯盒,拒絕使用泡沫飯盒
    我們使用PP材料與可降解材料混合,PP可塑性高不易揮發從而一定程度阻止化學成份的揮發,建議大家使用飯盒時選擇含PP材質的,PP材質可加熱無毒無害,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保障。2001年5月發布了130號令《關於餐飲行業停止使用一次性發泡餐盒的通知》,這一白色汙染源終於面臨被封殺。但事實上,發泡餐盒在餐飲市場上仍是屢見不鮮,一些小商販貪圖其價格的低廉,仍舊販賣或購買後使用。
  • 黑色廢塑料增白制出「毒飯盒」
    從2001年1月1日起,工商部門已停止審發一次性發泡塑料生產登記執照,對當時還在生產一次性發泡塑料的廠家不再年檢。同時,江西省環保廳出臺的《江西省環境汙染防治條例》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細化標準規定,使用以聚苯乙烯、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為原料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食品容器的,首次處以500元罰款。
  • 北京擬規定:外賣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最高罰5000元
    根據修正案草案送審稿的規定,個人未將生活垃圾分別投放至相應收集容器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200元罰款。修正案草案送審稿主要包括加強生活垃圾總體管理要求、完善源頭減量措施、強化分類投放要求、健全分類處理流程、增加分類收集容器設置要求、進一步發揮社會共同參與作用等六個方面的內容。
  • 北京嚴查滑板車平衡車 違規上路者罰款10塊錢
    北京嚴查滑板車平衡車 違規上路者罰款10塊錢  【解說】9月14日,北京交警在全市多地開展針對電動滑板車、平衡車違規上路的執法行動。40分鐘內,交警現場處罰了8起平衡車違規上路行為,其中電動滑板車6起,電動獨輪車2起,騎行者均被罰款10元。
  • 交警嚴查 電動滑板車、平衡車違法上路將被罰款200元
    PingWest品玩11月2日訊,引述新京報消息,從11月1日起,《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北京市交管部門也將開始嚴查電動滑板車、平衡車、獨輪車的違法上路問題,據介紹,違法者將面臨扣留器械,同時罰款200元的處罰。交管部門表示,包括電動滑板車、獨輪車、平衡車等代步工具,既不屬於機動車,也不屬於非機動車。
  • 北京提供一次性餐具或被罰款,最高擬罰5千元,自備餐具感覺如何
    記者發現,垃圾減量、快遞應使用可循環的環保包裝、飯館酒店應當不主動提供一次性用品等社會關注度高的多個熱點,此次全部被寫入了草案送審稿中。新華社發 徐駿 作關鍵詞:一次性用品主動提供最高擬罰5000元酒店到底該不該提供一次性牙刷?外賣是否應該提供一次性筷子?
  • 昆明一藥店高價賣口罩被擬罰100萬元
    75盒,以每盒68元的價格進行銷售,進銷價差率353.33%;以每包10元的價格購進江西產丹美元牌一次性使用口罩30包,以每包25元的價格進行銷售,進銷價差率150%。1月28日官渡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昆明嘉禾祥藥業有限公司涉嫌哄抬醫用口罩價格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目前該案已調查終結,擬給予當事人罰款100萬元的行政處罰。
  • 上海禁止一次性餐具:一次性餐具有多大危害?有什麼法律風險?
    那條規定是這樣的:餐飲服務提供者和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調羹等餐具;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違者,將由相應監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一次性餐具有什麼危害?使用起來隱含什麼法律風險?
  • 一次性泡沫塑料飯盒仍未「退休」
    「在飯店炒了個菜帶回家,沒想到回家後飯盒化了,菜也漏了。」昨天家住新站區潁河路的讀者黃女士向合肥晚報打來電話,稱目前一些小飯店裡出售外賣時,還在使用一次性泡沫飯盒,這些飯盒不僅不衛生,也不環保。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種泡沫塑料一次性飯盒還在大量充斥著市場,而且大部分是「三無」產品。
  • 一次性飯盒怎麼選購?
    近年市場上的一次性快餐盒已由泡沫飯盒轉向環保飯盒,原來的泡沫飯盒由於不耐高溫,且製作過程對環境造成破壞而備受淘汰,取而待之的有塑料飯盒,紙制飯盒,木製飯盒,降解飯盒…等等。其中,塑料由於具有毒性較低、熔點較高、可塑性強、生產簡便及相對成本較低等特點,因而成了製造一次性快餐盒的主流材料。如PP塑料飯盒,PP是指聚丙烯,具有極好的機械性能和熱性能,特別適合加熱飯菜的包裝應用。而PS聚苯乙烯,剛硬而脆,無毒,無味,特別適合冷凍食品包裝如糕點或沙拉等。
  • 冒牌可降解飯盒充斥西安市場 長期使用誘發癌變
    在報恩寺街一家小餐館裡,當記者要求用飯盒打包時,店員拿出一個底部只印有「環保降解」字樣的一次性塑料飯盒。記者對這種輕輕一掰就會裂開的塑料飯盒表示質疑時,對方並沒有理會,「都用這樣的餐盒。」  根據規定,未達標準的產品上不能標註「可降解」字樣。然而,在記者走訪的多家飯店與銷售市場上,大部分都在使用、銷售這些冒牌的「可降解」飯盒。
  • 常常「一次性」隱患何其多 自備飯盒是首選(圖)
    從起初的發泡型到現在的可降解型,一次性餐盒的使用量有增無減。上班族、學生是使用一次性餐盒的主要人群,記者了解到,大部分人都知道一次性餐盒不管是從衛生角度還是環保角度都存在著諸多爭議,然而就是貪圖其方便,才會一直使用。
  • 一次性快餐盒已由泡沫飯盒轉向環保飯盒,你知道嗎?
    導讀   近年市場上的一次性快餐盒已由泡沫飯盒轉向環保飯盒,原來的泡沫飯盒由於高溫下容易釋放對人體有害物質
  • 謹防「新玩法」助長一次性餐具使用
    謹防「新玩法」助長一次性餐具使用  楊玉龍  5月1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飯館餐廳將不得再主動提供包括筷子、勺子、刀叉等一次性餐具,外賣平臺則默認「不勾選=不需要」模式。
  • 合肥瑤海區帛翰希便利店銷售過期蜜棗 被罰款5000元
    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註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售賣的蜜棗過了期,合肥一家便利店被罰款5000元。近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向社會公布了這一案件。
  • 農民注意了,這項東西不要在使用了,抓到最少「罰款5000元」
    農民注意了,這項東西不要在使用了,抓到最少"罰款5000元"!說到電視鍋,大家都很熟悉吧,農民基本每家都有,就拿前些年來說,農村建設遠不及娛樂需求,沒有網絡電視,只能用衛星鍋解決,可以算是一次投入,「永久」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