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體溫多少度?有什麼需要我們做的?」連日來,在新疆烏魯木齊市浩源御邸世家小區,社區幹部每天都要統計每戶家庭成員的體溫,宣傳防疫知識。居民有困難,社區幹部保證「有呼必應」。
基層社區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線,是戰「疫」主戰場。為防止疫情擴散,新疆廣大社區幹部駐紮一線,堅持服務到戶、宣傳到人,密織社區疫情防控網。「特殊時期就應該衝在前面,我們的工作細一分,群眾的健康安全就增一分。」烏魯木齊市會展社區工作人員閆文康的堅定話語,代表了社區戰「疫」者的心聲。
社區幹部和志願者們細緻入微的關心關愛,讓居家隔離人員既寬心又暖心。這幾天,67歲的蘭大爺每天都按約定時間打開家門,家門口放著熱乎乎的飯菜。蘭大爺是烏魯木齊市團結北社區居民,曾接觸過外地返回人員,社區幹部勸導他居家隔離觀察。社區黨委書記賈智暉說:「老人不會做飯,因此我們成立了送餐組,輪流將免費的一日三餐送到老人家門口。」
「家裡還缺啥?我們送過去。」每天10時30分,聶慧準時打電話給居家隔離的伊力扎提·阿不力克木,在了解其身體狀況同時,全力提供生活上的幫助。
聶慧是烏魯木齊市天山區二道橋片區管委會寬北巷社區黨支部副書記,為了給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更多幫助,這個春節,聶慧和社區幹部每天一個暖心電話,每天一次生活慰問,每天一次心理疏導,「我們通過電話、微信與居家隔離人員聯繫,為他們採購生活物資並送上門。每天通電話安撫情緒,幫助排解壓力」。
二道橋片區寬北巷社區位於烏魯木齊市解放南路,旁邊就是著名旅遊景點烏魯木齊國際大巴扎。不久前,社區經排查了解到從外地陸續返回人員的情況後,要求其中12人居家隔離生活一段時間。同時為了勸導民眾儘量少出門,社區幹部把肉、蛋、菜、米、油鹽醬醋等生活必需品搬進小區,為民眾提供方便。
在阿克蘇市,各社區嚴防死守,落實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疫情隱患。英巴扎社區黨支部書記李珊珊說:「社區防疫關鍵在於細和實,我們嚴格落實疫情監測報告制度,堅決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昭蘇縣昭蘇鎮成立了15支黨員服務隊,各族黨員幹部深入社區防疫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教育、群眾生活用品保障等工作。「面對疫情,守土有責!」昭蘇鎮鎮長哈裡旦·吐爾遜表示,「我們要勁往一處使,有序高效阻擊疫情」。
「做好各項服務,讓居民安心隔離,這是一道重要的防線。」近來,哈密市伊州區中山南路社區居委會主任張彥紅每天挨戶上門收集重點地區返鄉人員的家庭垃圾,然後運到指定地點統一處理。每到一戶,她都要仔細詢問居民情況,叮囑防疫要點。
「大家要儘量減少外出,需要生活用品就和我們聯繫,社區幹部買好後給大家送過去。」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新疆眾多社區微信群裡傳播著這樣的信息。昌吉市新科園社區成立了4個黨群服務站,每個服務站都組建了便民服務微信群。該社區黨總支書記毛明明說,幹部服務上心,居民才能安心,也就能增強各族群眾戰勝疫情的信心。
在社區幹部的帶動下,新疆各族群眾紛紛爭當志願者,協助做好疫情防控。最近,「鮮記牛肉麵館」的8名小夥子來到烏魯木齊市會展社區,要求加入志願者隊伍。小夥子們告訴記者:「我們都是自己自願參加的。最近生意不忙,我們身體壯實,幹啥都行!」
在哈密市,社區幹部、居民志願者輪流值守在小區門口,宣傳防疫知識。伊州區向陽路社區活躍著一支「向陽大姐」志願者服務隊,她們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引導居民提高防護意識。「疫情面前,每個人都是戰士。」志願者潘桂芬語氣堅定。
目前,新疆近8萬個基層黨組織、142萬各族黨員幹部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把各項措施落實到每一個單位、街道、鄉鎮、社區、村莊、網格和家庭,構築起群防群治群控的嚴密防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喬文匯 耿丹丹)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