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醫管界綜合整理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暴露出諸多公共醫療服務供給不足的問題,儘管此次疫情是隨機事件,但今後加大公共衛生建設已成必然趨勢。
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多地均著手擴建或新建大型醫院。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本輪新冠肺炎疫情的推動下,我國大型醫院將迎來一輪建設潮。
瓦房店婦嬰醫院新建門診住院樓項目總佔地面積26054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6584平方米,總投資額6億元左右。該項目引進目前國際商業流行Shopping mall模式,集醫療、預防、教學、科研於一體,實現了醫療服務、商業綜合服務一體化、定位服務功能現代化、服務手段智能化的多元化發展需求,為醫患營造舒適的內部醫療及休閒場所,全面提升醫院的綜合服務能力,將為我市經濟社發展注入新活力、新動力。
投資近70億,北京東部三個醫院項目拔地而起
北京朝陽醫院東院定位為三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設計總床位1000張,日接待門急診患者6000人次,總投資估算20億。
該項目是北京市首個裝配式三甲醫院,裝配化率達到70%。除了常見的裝配式幕牆外,這裡的牆體也都是在工廠預製後到直接掛裝,地上施工很少能看到混凝土。
按照計劃,北京朝陽醫院東院工程將於今年10月底實現主體結構封頂,2022年7月正式竣工。
北京安貞東方醫院是北京市首個通過特許經營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合作辦醫的試點項目。
項目總投資約25億元,由社會資本全額投資,建築面積約18.5萬平方米,將建成擁有800張床位,以心肺血管為特色,滿足各類醫療需求的三級甲等標準的非營利性綜合醫院。
該醫院已於2019年5月開工建設,計劃到2023年正式開業運營。
北京中醫醫院,佔地10.6公頃,總建築面積12.7萬平方米,總投資22.83億。隨著化工路的擴寬改造啟動,北京中醫院垡頭院區也將在今年加速開工建設。
5月初,天津靜海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其中,血液病醫院(團泊院區)項目備受關注。
按照團泊新城總體規劃,其西區重點發展醫療醫藥產業,團泊新城血液病醫院(團泊院區)項目也位於此。該醫院建設項目包括:新建門急診醫技綜合樓、行政辦公教學樓、放療中心等,預計在2022年6月份建成,同年10月將具備開診運營條件。
3月17日,中國河北網站發布《唐山市第二醫院新建骨科大樓項目方案及初步設計》和《唐山市中醫醫院遷建工程監理》招標公告。
根據招標公告:唐山市第二醫院將在醫院現址東南側新建骨科大樓,唐山市中醫醫院遷建地址為朝陽西道與唐安路交叉口西南角。
詳情如下:
唐山市第二醫院新建骨科大樓項目方案及初步設計招標公告 建設地址:
本項目建設地點位於唐山市路北區長虹東道南側,唐山市第二醫院現址東南側地塊。
建設主要內容及規模:
本項目用地面積20251.57㎡,總建築面積63424.59㎡,其中地上建築面積43330.95㎡(主要為骨科大樓及裙房),地下建築面積20093.64㎡(包括停車庫、藥品儲藏室及設備用房等)。
主要建設內容:
新建1棟骨科大樓,骨科大樓主要設置骨科門診大廳、康復運動大廳、康復理療功能用房、中心供應室、手術中心、ICU、標準病房等科室。
唐山市中醫醫院遷建工程監理招標公告建設地址:
唐山市朝陽西道與唐安路交叉口西南角。
建設主要內容及規模:
本項目總建築面積144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1030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41000平方米。
主要建設內容:
包括醫療業務用房、科研與教學用房、配套及服務用房、地下車庫及人防、配套室外工程等。工程估算總投資117997.57萬元。
資金來源:
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的PPP模式。
在5月16日舉行的青島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匯報了包括青島市公共衛生中心、精神衛生中心、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二期、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膠州醫院、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青島醫院、山東省立醫院青島院區、清華大學附屬醫院、婦女兒童醫院西海岸院區等一大批醫療項目的建設和籌備情況。
其中,青島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總建築面積99000平方米,總投資約8.9億元,項目將在原青島疾病防控中心的基礎上進行改建。該項目設置三大功能區,包括市民健康體驗中心、公共衛生檢測檢驗中心、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同時加設ICU、手術室、會議室等。
▲ 青島市公共衛生中心效果圖
是膠州市政府與上海市東方醫院戰略共建項目,項目總投資13.02億元,佔地面積99.1畝,總建築面積達13.5萬平方米,醫院規劃床位1000張。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膠州市首家集預防、保健、醫療、急救、科研、教學、康復於一體的現代化、高品質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是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的附屬醫院,也是清華大學在北京之外設立的第一家附屬醫院。醫院選址海洋活力區,總投資約35億元,佔地200.7畝,總建築面積約32萬平方米,設計總床位數不少於1200床,擬申辦為市級公立三級綜合醫院。
濟南市中醫醫院東院區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調整正在進行批前公示。據悉,這所醫院位於高新區旅遊路以南、涵玉翠嶺小區東南側。
該項目用地性質為醫衛慈善用地,建成後將是一所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於一體的大型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據了解,該醫院總床位數700張,總停車數600輛。
濟南市中醫醫院官網顯示,今年4月22日,該院相關領導前往東院區工地就項目全面開工和開工前啟動儀式的籌備工作進行了實地查看和工作督導,濟南市中醫醫院東院區項目全面啟動。據悉,濟南市中醫醫院成立於1957年8月,經過六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濟南市中醫藥為主、中西醫結合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的中心,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定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目前,黃臺生平醫院建設用地規劃許可正在進行批前公示。
根據公示,濟南黃臺生平醫院項目用地單位為濟南黃臺企業集團,用地位置位於歷山北路中段、小清河北路北側,用地性質為醫療衛生用地,規劃建設用地面積約為1.75公頃,總建築面積約9.4萬平方米,項目規劃建設用地地上容積率不大於3.77,地下容積率不大於1.6,建築密度不大於30%。
市民聽到「黃臺生平醫院」這個名字可能有些陌生,其實,黃臺生平醫院就是黃臺社區醫院。記者了解到,醫院現地址位於黃臺社區公園西側,設有9個科室,主要服務對象為黃臺社區及周邊社區居民和社區流動人口,主要提供一般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醫院僅有一棟兩層醫務綜合樓,該建築建成於1990年,存在設施老化和發展空間不足等問題。目前醫院的規模和診療水平無法滿足社區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且原址不具備改擴建的條件,只能異地重建。
據悉,該醫院遷址重建,以服務社區作為主要建設目標,為城鄉居民和外來務工人員提供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
記者從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的環評公示中看到了濟南黃臺生平醫院更多的情況介紹,該項目建設4層門診樓、22層病房樓、15層綜合樓、20層保健樓,房間數量為單人間200間、雙人間214間、三人間60間。項目建成後,將大大提高黃臺社區醫院的醫療水平。項目開設的合作康復床位、慢性病護理床位、保健床位可以最大限度充分利用社會醫療資料,降低總體醫療費用,減輕患者負擔。
同時,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療康養綜合樓建設項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正在進行批前公示。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療康養綜合樓建設項目建設單位為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本項目位於濟南市歷城區王舍人北街1號,工業北路以北,鳳凰北路以東,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院內,基地在保留原有院區建築的情況下進行擴建。
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為56200.16平方米,地上建築面積為46034.92平方米,建築高度約72米,設置門診、急診、病房、康養房間、ICU、康復中心、餐廳等。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官網顯示,醫療康養綜合樓項目地上16層,1-6層為門診及手術室等功能,其上為病房樓。
鳥瞰圖
據悉,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於一體的市級綜合性醫院。今年1月17日,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發布2020年度市級重點項目名單,濟南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療康養綜合樓名列其中。
全球最大醫院所在的河南也加緊了大型醫院的建設腳步。河南省衛健委印發的《河南省三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2020年—2025年)》中提出,未來五年新增162所三級公立醫院的計劃。
《規劃》顯示,到2025年,河南省三級公立醫療機構將達到262所,其中規劃新增162所(其中省級7所、省轄市級85所、縣級70所),建成後,全省三級醫療機構床位數將達27.1萬張,千人口床位數達到2.7張。
此外,河南此次特意提到為「社會辦醫」留足空間:到2025年,省、市級新增床位中為社會辦三級醫院預留不低於1.2萬張的發展空間。社會辦三級醫院的數量、結構與空間布局不受限制。
工程名稱:禹州市中心醫院病房樓建設項目(EPC);
工程地點:禹州市禹王大道東段113號禹州市中心醫院院內;
該項目佔地面積約為5093.99㎡,總建築面積48058.26㎡。
其中:病房樓地上23層,地下2層,地上建築面積39904.62㎡,地下建築面積8153.64㎡,建築高度96.3米,新增960張床位,地下停車位166個,
病房樓從下到上依次為:地下車庫,供應中心,影像中心,住院服務,住院藥房,內鏡中心,輸血科,血液透析中心,綜合ICU,CCU,NICU,急診ICU,手術中心,新生兒NICU,及各個科室專業臨床護理單元。設備購置主要包括空調、電梯、消防水泵、智能監控系統、電子信息化系統、標示系統、汙水處理設施、內部裝修、制氧設備、中心供氧、中心吸引、呼叫系統、淨化系統、飲用水系統、熱水系統、新風系統、物流傳輸系統等採購及安裝。
4月22日,鄭州市中原區人民醫院及公共衛生服務中心項目獲批,項目建設地中原區常西湖新區雲夢路西樊樓路北,計劃2020年4月30日開工,估算總投資5.82億元。項目單位為鄭州市中原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項目佔地共計66.75畝,用於建設中原區人民醫院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其中:中原區人民醫院總建築面積72000㎡,499張床位。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12000㎡,其中,地上建築面積9400㎡(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800㎡,衛生監督所2800㎡,婦幼保健服務中心1800㎡),地下停車場 2600 ㎡。
賽罕區開工的重大項目是區人民醫院建設項目。該項目是2020年賽罕區加快衛生事業發展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建設項目地址位於烏海東街以北,前巧報路以東,青河路以西,總建築面積62911.75平米,設病床499張,主要包含門診醫技綜合樓及附屬用房,項目預算總投資約為4.49億元。
「今天賽罕區人民醫院的建設項目就要開工了,這也就代表著我們醫院離建成一流的現代化綜合性醫院目標越來越近了。這棟新建的綜合多功能醫院大樓,不管是從環境上還是硬體設施上,都能滿足賽罕區及周邊旗縣區人民群眾的就醫需求。」賽罕區醫院黨委書記康冉告訴記者。
襄陽將新建一所兒童醫院
今後兒童看病將讓家長們更加放心
網絡配圖
日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示了高新區鄧城大道與小清河交匯處附近一塊土地的調整論證方案。論證方案明確表示,計劃調整的地塊位於鄧城大道以南,清河北路以東,小清河以西,華光路以北。根據市政府相關文件精神,調整後將用於建設市兒童醫院。對此,長期關注醫療衛生領域的有市政協委員鄭自然說,建立專科的兒童醫院,對襄陽三歲以內或者七歲以內小孩的健康成長很有幫助。
目前,市區雖然也設有兒童醫院,但它其實是在市婦幼保健院的基礎上加掛了一塊牌子,兒童前來就診時仍然會和其他成人接觸,不排除會出現交叉感染的問題。根據規劃,新建的市兒童醫院建設用地面積44847平方米,醫院內可設置床位500張。其中,建築物佔地面積不到1/3,綠地佔地面積最大,環境非常優美。
阜陽市界首有15個項目土建工程已掛網招標,總建築面積約33萬平方米,項目總投資近30億元,將於今年6月份實施一期工程建設。
▲ 界首市人民醫院北區
這些項目包括:界首市人民醫院南區、北區新院;界首市第三人民醫院(光武鎮中心衛生院);全民健康管理中心;界首市中醫院公共衛生服務樓、中藥製劑室綜合樓、中醫藥眾創大樓;界首市第四人民醫院(陶廟鎮中心衛生院);界首市第五人民醫院(蘆村鎮中心衛生院);界首市第六人民醫院(王集鎮衛生院);界首市第二中醫院(邴集鄉衛生院);磚集鎮中心衛生院;代橋鎮衛生院;顧集鎮衛生院;醫防融合服務中心等。
西鹹新區灃東新城:首家以中醫診療為主的公立三甲醫院
日前,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陝西省中醫醫院)遷建項目在西鹹新區灃東新城開工。這是灃東新城首家以中醫診療為主的公立三甲醫院。
該項目包含科研樓、動物實驗中心、綜合實驗樓、醫院、醫養結合院等五大功能板塊。項目分兩期建設,總投資14億元,總佔地186畝,床位1200張。
本次開工建設的一期項目為陝西省中醫藥研究中心和區域優勢病種研究中心,佔地約97畝,總建築面積10.84萬平方米,總投資約為6億元。這所中西醫結合的綜合性醫院預設病床500張,承擔本區域醫療、急救、康復及教學任務。
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是陝西省政府舉辦的一所綜合性科研、醫療、教學中醫機構,是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院、全國重點中醫醫院和省級中醫藥臨床研究機構。
日前,江蘇省常委、蘇州市市委書記藍紹敏主持會議,專題調度蘇州市三級甲等醫院建設工作。
在此次會議中,藍紹敏強調,建設三級甲等醫院是一項民生工程,蘇州是全國第二移民城市,必須要有和經濟發展相匹配的公共醫療衛生供給,滿足人民對高品質醫療服務的需求。
因此,未來將加大財政對公共衛生事業的投入,在「十四五」期間,三級醫院數量要力爭增長50%,三甲醫院要力爭新增10家。
4月,蘇大附一院舉行總院二期項目工程推進大會,公布了二期項目的建設規劃。據悉,二期項目新增床位1800張,預計於2023年年底建成投用,屆時,該院將成為蘇州規模最大、醫療水平最高的現代化醫院。
規劃顯示,二期工程位於蘇大附一院總院東西兩側,總佔地1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3.2萬平方米,增設床位1800張,地下二層、地上19層,由門診醫技樓、病房樓、科研樓、急診急救樓、感染核醫學樓等組成。
蘇大附一院院長侯建全介紹,二期建成後,蘇大附一院總院佔地達58萬平方米,開放床位3000張,可容納日門診量超過1.2萬人次。與此同時,國家血液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也在該院二期的規劃建設中,建成後將成為區域醫療中心。
吳江區中醫醫院異地新建工程項目建設場址位於平望鎮平西村,在大龍蕩、江城大道東側,南側為平梅大道,北側為規劃中太浦大道。
項目佔地59.94畝,總建築面積約97850平方米。項目主要分為門急診綜合樓、住院綜合樓。
門急診綜合樓包括門診、急診、醫技三大部分。
住院綜合樓為住院大樓(地上12層)。
新建醫院床位規模為550張,建成後計劃日門診量3000人,為三級乙等中醫醫院,投資總額約7.48億元。
南京:三所新醫院開建
據南京本地媒體報導,南京市江寧區有三家醫院正在規劃或建設中。
首先是被列入《江蘇省「十三五」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江蘇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的江蘇省中醫院牛首山分院,該項目項目佔地約300畝,總投資30億元,計劃分三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佔地約150畝,建築面積約12萬平方米,計劃於今年9月份動工。
據悉,項目一期分南北區域建設, 北區(醫療康復院區)建築面積約7萬平方米,設置床位500張;南區(中醫藥健康養生產業園)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
與此同時,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急診急救中心擴建項目也在3月份開工,據悉,該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人民幣(不含醫療設備),按照國家三級醫院標準建設。建築總面積8100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四層,一層設置急診手術室及EICU,二層到四層為急診病房,規劃床位126張。預計年底完成主體工程,2021年3-4月份交付使用。
▲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 急診急救中心擴建項目效果圖
此外,江寧中醫院門診及綜合樓工程項目也在建設中,今年計劃主體封頂。據悉,該項目建築面積8.64萬平方米(地上13層,約4.2萬平方米;地下3層,約4.44萬平方米),床位450張。
▲ 江寧中醫院門診及綜合樓工程項目效果圖
揚州主城區包括了2大重點項目,分別是:
揚州頤和醫療健康中心項目,佔地20萬平方米,計劃開設床位1000張。該項目規劃打造具有揚州傳統文化特色的現代化、功能完善的婦女兒童醫院,滿足不同層次婦女、兒童醫療服務需求,項目計劃於2022年6月建成交付使用。
揚州市公共衛生中心項目,總建築面積27443.43平方米,建成後交由市衛健委使用和運營。項目全部建成後,市疾病控制中心、市醫學檢驗中心、市血吸蟲病防治辦公室、12320管理中心、市皮膚病性病防治所和藥品庫等公共衛生機構將「同樓辦公」。
此外,揚州將新建兩所二級特色專科醫院、健康體檢中心;湯汪中心醫院擴建項目擴建門診樓、急診樓等;東南片區康養中心項目建成集服務型、護理型人才培訓,社工服務中心、康養基地功能為一體的服務型產業集聚區;江都人民醫院異地新建工程;仙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異地新建工程。
對原市婦保院住院樓、門診樓改建,
開放床位 220 張,
6 月 1 日投入使用;
圖片來源醫院官網
建築面積 23 萬平方米,
建設外科樓、規培樓、科 教樓、核醫學樓等,
年內完成地下工程建設;
圖片來源醫院官網
建設內科綜合病房樓和醫療輔助用房,
建築面積 7.2 萬 平方米,
年內完成地下工程建設;
建設門急診病房綜合樓、醫研病房綜合樓等,
建築面積 15.44 萬平方米,
年內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圖片來源中醫院官網
今年
徐州將新建和擴建這些醫院
為更多人提供便利
塘坊小區一期北側,總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
疾控中心院內,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
明珠路南、煤建路西,現礦務集團總醫院院內。
新建門急診病房綜合樓,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新增病床900張。
設置電梯、中央空調、熱交換站、機械停車庫、制氧機等設備。
漢源大道東、奧體中心南,佔地約5.4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
建設質子重離子治療中心、門診、辦公、住院樓等。
泉江路南、迎新路東,佔地面積約50畝,總建築面積約10萬平方米。
建設綜合住院病房樓4.94萬平方米(地下1.68萬平方米,地上3.26萬平方米)。
新建門急診病房綜合樓,主體十層,總建築面積3.98萬平方米,兩層地下停車場面積1.67萬平方米。
日前,紹興市上虞區召開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項目設計方案匯報會,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紹興院區正式揭開面紗。
據悉,新院區位於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總投資約 30.02 億元,規劃床位數為 2000 床,日門診量8000人次。項目一期規劃用地約 250 畝,總建築面積約 38萬m²,項目二期另預留用地 300 畝。
據介紹,院區建成後將重點發揮浙大邵逸夫醫院專科特色優勢,打造腔鏡中心、腫瘤中心、腦科中心、生殖醫學中心、康復中心、急診創傷中心等六大中心為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同時兼顧上虞區公共衛生防控中心功能,為預防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設置獨幢傳染樓。
掛在寧波公共資源交易網上的一則招標公告,透露了這個信息。
這則名為《寧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新建工程勘察設計招標公告》的公告顯示,寧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即將進入工程勘察設計階段。
根據公告,寧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選址於東部新城東片區,南至寧東路,西至芳草路,北至溪山路,東至規劃道路。
項目用地面積36772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51000平方米,地下建築面積約19000平方米。
設置床位450張,包括急診部、門診部、住院部、醫技科室和藥劑科室等。若單以床位數來衡量,寧波中西醫結合醫院應該是一座二甲標準建設的醫院。根據國家對醫院等級的評定標準,二甲醫院住院床位總數在100張至499張之間。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濱海院區)
據福州新聞網報導,日前,位於福州新區濱海新城的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濱海院區)門診樓、住院樓、康復樓等已封頂,進入內裝修階段,預計年底部分竣工並投入試運營。
去年10月,福州市政府、華山醫院與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籤訂框架協議,依託正在建設的濱海新城醫院,合作共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規劃床位1500張,第一期設置床位1000張。院區的管理、運營、技術以華山醫院為主導,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負責具體執行。在學科設置上,院區統籌兩家醫院的優勢學科,重點建設神經醫學、骨科學、感染病學三大學科群。
據悉,復旦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院是全國11家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之一,將覆蓋輻射東南沿海及周邊地區,未來患者不用跑北上廣,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高端醫療服務。
5月,備受矚目的四川大學華西廈門醫院(簡稱:華西廈門醫院)選址終於敲定福建廈門集美新城西側。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始動工,計劃於2021年下半年竣工驗收,交付使用。
華西廈門醫院地上主要功能包括急診急救,口腔中心,婦女兒童中心以及其他專科中心,住院部,共享醫技中心,後勤保障部,行政辦公部,院內生活部,教學與科研用房,研究院等。該項目總用地面積105178㎡,總建築面積263520㎡,計劃床位1000張,停車位2302個。
南昌:這些區域的醫院建設提上日程,投資78.11億
日前,從南昌市衛生健康委員召開的主題會議上獲悉,南昌市投資78.11億元推進八大衛生健康補短板項目,把南昌打造成「健康之城」。
南昌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以推進民生項目為抓手,加快推進了八大醫療衛生建設項目。其中,全面復工因疫情耽擱的南昌市第一醫院九龍湖分院項目和南昌市洪都中醫院二期項目。目前,南昌市第一醫院九龍湖分院項目已全部封頂,正在進行內部二次結構施工;南昌市洪都中醫院二期項目正在進行地下室和主體施工,部分主體已施工至第三層。
研究提出醫療衛生體系中急需建設的五大項目:
新建南昌急救中心項目;
南昌市衛生應急指揮與檢驗中心項目;
江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瑤湖分院項目;
江西省皮膚病專科醫院項目;
南昌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項目,現已完成項目用地預審、立項等手續。
同時推進南昌市第三醫院撫河院區改擴建項目,目前正在協調項目用地劃撥。
6月28日上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錦江院區建設工程正式開工。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錦江院區位於成都市錦江區成龍路和錦江大道交匯處,佔地約169畝,建設規模為17.9萬㎡,規劃床位1300張,日均門急診量約5000人次,計劃在2023年年底完成竣工驗收。
四川大學錦江院區是「以疾病系統為中心,以病人為中心」為辦院理念的綜合型現代化醫院,採用條塊結合一體化的多院區運營管理模式。
01醫療環境的「四化」
錦江院區所有硬體條件和設施都具有:國際化、現代化、標準化、智慧化的特點。
02醫療流程的一站式
錦江院區將集門診、檢查、住院、治療一體,在同一棟樓內完成。
03醫療品值的同質化
錦江院區其醫療技術力量及管理團隊將全部出自主業務院區,與主院區享有同質化醫療、管理、運營水平。
建成後,錦江院區將主要承擔創傷急救、災難救治、神經系統疾病、兒童外科、感染疾病等急危重複雜疾病的診療,同時承擔區域醫療衛生服務責任,並將通過全新的、科學的、合理的流程與空間布局,積極探索多學科協作MDT服務新模式,全面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及患者就醫體驗。
該院區將同時兼具國家級公共衛生災難救治平臺的功能,能夠提高西南地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及重大災難事件的醫療應急救援水平,服務於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華西醫院力爭將錦江院區建成國內最先進、最科學、配置規格最高、醫療服務品質最好的醫院之一,將為四川大學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提供更有利的支撐條件;並將有力支撐成都「東進」戰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全面服務百姓健康和社會民生,為區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海東院區項目是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重點項目,也是湛江市重大民生工程項目之一。項目用地約310畝,總建築面積約42.5萬平方米,規劃總床位數2500床,分一期、二期實施。新院區還將建設國際醫療中心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防治中心,為粵西地區乃至本省外籍人士、高端保健對象提供高質量的保健服務,承擔湛江市和環北部灣地區公共衛生突發事件醫療救治任務。
海東院區一期按照「大專科、小綜合」的模式進行建設,建好以後作為醫院分院區,主要提供區域內常見病、多發病診療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服務。重點發展內科系統、綜合外科、公共衛生、應急醫療、感染性疾病(含P3實驗室)和腫瘤疾病等慢病專科中心。
9月18日,深圳市政府舉行「合作舉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協議籤署儀式」,未來深圳將與香港合作,建立第二家深港合作公立醫院。據悉,醫院將搭建深港優質醫療衛生資源緊密合作和國際醫學創新研究平臺,為深圳借鑑國際先進理念,打造更具國際水平的醫療執業環境、先行先試國際前沿藥品和醫療技術,加快實現「病有良醫」聚集更多的優質醫療資源。
選址坂田,醫院預計2026年底開業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選址醫院位於龍崗區坂田街道吉華路南側,佔地面積9.2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8.64萬平方米,規劃床位3000張。目前於醫院建設工程已於2019年12月開工,預計於2026年12月31日前正式開業。
作為深港醫療合作的又一個成果,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在定位上也把眼光投向大灣區。未來,醫院將引進香港中文大學優勢重點學科(專科)和高層次醫學團隊,按照三級綜合醫院的標準設置診療科目,規劃建設臨床腫瘤與精準醫療中心、腦神經血管中心、微創外科中心、消化系統中心、生殖醫學與胎兒醫學中心、康復醫學中心、糖尿病及內分泌中心、全科醫學中心等重點學科。
在運營上,醫院也立下了開業五年通過「三甲」評審的目標。
根據計劃,醫院開業後1年內,開放床位達到醫院設計規模的25%;2年內,開放床位達到醫院設計規模的50%;3年內,門、急診各科室全面開放,開放床位達到醫院設計規模的75%,通過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認定。
而在開業5年內,醫院設計住院病床全部開放,病床使用率達80%以上,並通過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評審,通過香港醫院管理局下屬醫院適用的國際醫療質量認證標準認證,通過廣東省普通高等醫學教育直屬附屬醫院和國家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含全科醫學專業)認定。在開業10年內,醫院則要建成國際先進的現代化醫院,3-5個學科達到國家級重點專科水平,1-2個學科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整體技術水平達到香港中文大學附屬醫院同等水平。
「我們將更好地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的作用,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精誠合作,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辦好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醫院,努力將醫院打造成為深港醫療衛生合作和公立醫院改革的新典範。」深圳市衛健委主任羅樂宣表示道。
廣東銀葵醫院是由澳門慈善家蕭德雄先生投資興建的,以國際化醫療視野和現代化服務為標準建造的,集品質醫療、健康管理、康復護理、養老養生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際化服務機構。
醫院規劃總床位數1500張,以「九大醫療中心」作為整個醫院的核心科室;以高端醫療門診、醫+養住院為特色,著力打造一所國際化高端醫療機構為目標。51個醫療學科,及科、教、研中心。醫療配置:複合手術室、磁共振(MRI)、PET-CT、CT、DSA、直線加速器、彩色都卜勒超聲系統等高精尖設備。未來有計劃與國際知名品牌的醫療機構合作,以提供有國際水平之優質服務。
醫養公寓,規劃3011套(含酒店184套),設置了以文化、休閒、運動(高爾夫球會)為主題的老年大學,還配備了為老年養生提供的草本理療、中醫按摩、及輔助老人身心健康的避世禪修、國學悟道館和宗教會堂。配套服務中心,由社區私人管家樓、保障中心和全部智能化配套服務設施組成,設有醫博苑、養生館、商業街、餐飲館、電影院、運動場等功能。「醫院」與「銀葵天野大健康公寓」建立無縫接軌的專業照護,實現醫養結合體系。
在美國CCRC基礎上,結合東方學院式頤樂、休閒、養生傳統,並將我們蒲葵的高爾夫運動引入社區,打造國內首屈一指養老主題模式,具國際化醫療視野,現代化服務為標準的大型綜合性國際化醫養機構。
目前廣東銀葵醫院正處於科學又緊密的建設階段。為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醫療和健康管理服務需求,預計總投資50億人民幣,於2014年9月1日奠基動工,並計劃於2022年全部建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