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黎巴嫩,或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這裡的遊行和戰爭,但其實黎巴嫩內戰早已經結束了十餘年,如今黎巴嫩已經逐漸復甦,繼續變成曾經的中東小巴黎的模樣。
如果說小馬的黎巴嫩旅行中最讓我驚喜的景點,那麼一定非地處黎巴嫩和敘利亞邊境的巴勒貝克,據說巴勒貝克的建造奇蹟更是超過了埃及金字塔,這個古蹟充滿著古韻,大氣以及滄桑感,當然也充滿著世界遺產的魅力。
說到巴勒貝克那麼就不得不說腓尼基時代,在3000多年前迦南人在這裡修建了崇拜太陽神的古城和神廟,由於太陽神名為「巴勒」,故稱為「巴勒貝克」;公元前333年羅馬人來到黎巴嫩徵服了腓尼基人,並將這裡納入自己的版圖。
那有著所到之處必將建劇院和神廟愛好的羅馬人而言,因此順勢將這座巴勒貝克改為了Heliopolis(希臘語:太陽之城),並且在這裡修建了新的神殿和附屬的各種建築,其規模甚至超過了首都羅馬神廟的規模。也正因為如此如今的巴勒貝克更是成為了世界上規模最完整的古羅馬神殿遺址,而所在地並不在羅馬,也不在義大利,而是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令人有點匪夷所思。
如果你沒有來過巴勒貝克,你是無法親眼感受到那種雄壯之感,即便被摧毀了一部分,但如今保留下來的古蹟依然看點豐富。
羅馬人經2~3個世紀的增修,花費巨資打造了這座神廟和城池。裡面供奉了萬神朱庇特、酒神巴卡斯和愛神維納斯。主體採用了巨石堆砌和雕琢而成,在神廟周圍則是一圈巨石壘起來的高聳的城牆,不少巨石都達到長20米,寬度達4-5米,有的甚至達到了2000多噸,當小馬看到這裡的時候不得不佩服古人。
在廟裡可以看到6邊形的前院和寬闊的祭祀大庭,庭院中設有2個祭壇,重點可以關注高達18米的大祭壇,128根玫瑰色的石柱圍成了精緻的迴廊,據說這些原材料曾經都是從埃及的亞斯文地區運輸而來。
抬頭仔細看的話可以清晰地看到頂處的各種箭頭和雞蛋壁畫,雞蛋寓意人的生命出世,箭頭代表人的生命終結,有點類似輪迴的感覺。這座神廟就是巴勒貝克中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一座,名叫朱庇特神殿,也是如今世界上最大。
旁邊形狀有點類似朱庇特神殿的就是巴卡斯神殿,建於公元150年,是為了供奉酒神而建設的神廟。因此在這座神廟之中可以看到眾多關於酒文化的圖案,比如四周的牆壁上都刻著葡萄和酒壺組成的圖案。
神殿大門的石柱上雕刻著蔬萊、水果以及穀物,和葡萄酒壺相輔相成,別具一格的風貌。當然巴卡斯神殿最讓我驚喜的就是在神殿外沿石柱上那28尊採用浮雕技術打造的神像,讓我覺得它絲毫不遜色於朱庇特神殿。
巴卡斯神廟的前面則是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的廟宇,始建於公元245年。和其他兩座神廟的風格完全不同,這是一座圓形建築,高68米,寬36米,四周環抱50根石柱,在殿堂中供奉著維納斯神像。維納斯神廟沒有朱庇特神殿和巴卡斯神殿那麼莊嚴和規矩,反倒是多了幾分浪漫,也難怪據說當時這裡就是青年男女在酒神廟暢飲後狂歡的場地。
不過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巴勒貝克地處偏遠,加上交通並不方便等原因讓這裡一直默默無聞。但是隨著敘利亞之間的激烈空戰翻到讓這個古蹟從此聞名於世。
因為曾經和平年代,大家殊不知這就是酒神巴卡斯的地域以及古羅馬重要的遺存地。我不知道這樣的戰爭對於巴勒貝克是好事還是壞事,畢竟這裡距離敘利亞僅僅只有一步之隔,但只要巴勒貝克在這裡,或許你都值得不遠千裡來這裡看它一眼,即便歷經千辛萬苦。
tips:巴勒貝克怎麼去:由於比較偏遠,個人推薦大家包車過去。不過目前也開通了旅遊班車,由於班次不多,所以可以到達黎巴嫩之後詢問酒店前臺。
黎巴嫩籤證:可以說黎巴嫩對於中國的遊客不但實行落地籤而且還免籤證費,可謂是超級良心。只要之前沒有以色列出入境記錄的話,基本上都可以做到說走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