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川區雙鳳鎮: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問診把脈」

2020-12-15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3日15時20分訊(通訊員 鞠書豪)四月,正是春耕春管好時節。4月22日,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政府就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農業志願服務大隊的農技推廣人員紛紛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送農技、送幫扶」服務,為農耕種植「把脈問診」。

據了解,在雙鳳鎮各村水稻育苗基地到處都可以看到,農技人員正現場指導著農戶對水稻的春季管理,並現場解答農戶們種植過程中的各個疑難問題。並結合農耕種植實際,進行專業化、技術化指導,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而這只是該鎮「送農技、送幫扶」服務的一個縮影。據雙鳳鎮農服中心負責人介紹,春耕時節,雙鳳鎮及早部署,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針對農民所想所需,上門指導農戶科學種植、施肥、病蟲害防治,解決他們在農業生產中的遇到的實際困難,有針對性的指導廣大農戶做好春耕春種,促進農業增產、農戶增收,受到村民熱烈歡迎。

「今年,雙鳳鎮的10餘名農技指導員將幫助285戶建卡貧困戶和20餘戶示範戶進行產業指導,做到扶貧產業服務全覆蓋。截至目前,農技人員召開現場技術培訓會10餘次,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戶100餘次;組織10多名農技人員利用微信、簡訊、電話等對種植戶開展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線上服務,實現了農技指導24小時全天候、跨時空高效服務。」雙鳳鎮相關負責人說道,下一步,將繼續加大農耕種植技術服務和宣傳推廣,多形式開展技術指導,切實做好產業培育,助力脫貧攻堅。

相關焦點

  • 合川區雙鳳鎮: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夏季桑樹種植
    華龍網7月3日18時訊(通訊員 鞠書豪)近日,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雲峰村技術人員深入雙鳳鎮雲峰村一家蠶桑專業合作社,指導夏季桑樹種植,該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了解到種植中急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後,立即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為桑樹種植做好技術諮詢和田間服務工作。
  • 合川區雙鳳鎮:不誤農時 播種希望的種子
    昨(14)日,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富貴村3社村民梁大爺對前來開展疫情防控宣傳的駐村幹部說。筆者獲悉,立春後,天氣回暖,正是一年春耕好時節。雙鳳鎮的一些群眾已經陸續戴著口罩、扛著鋤頭、背著背簍走出家門,開始新一年的春耕工作。
  • 安徽壽縣:為古樹名木「把脈問診」
    連日來,壽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林業技術人員深入到建成區外的街道村落和田間地頭現場踏勘,為古樹名木「把脈問診」。壽縣建成區外古樹名木「一樹一策」保護方案共涉及12個鄉鎮29棵二、三級古樹名木。林業科技人員分別對安豐塘鎮孫公祠紀念館內側柏以及正陽關鎮、豐莊鎮、八公山鄉等鄉鎮境內的古樹名木進行實地勘察,了解其基本信息、生長環境、健康狀況以及影響健康主要因素等。
  • 深入田間地頭防災減災——中農集團助農保豐收
    同時,江西現代種業還組織農技人員下鄉開展技術服務,深入抗洪一線,發放技術資料3萬多份,確保災後用種安全。 安徽長豐縣是全國設施草莓生產第一大縣,素有「中國草莓之鄉」的美譽。今年6月以來,當地遭遇連續暴雨,草莓面臨死棵、減產的嚴重威脅。
  • 李柚—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的忙碌于田間地頭,紮根在基層農技推廣的第...
    二十餘年的青春歲月,如白駒過隙,彈指一揮間,他始終堅持幾十年如一日的忙碌于田間地頭,紮根在基層農技推廣的第一線,為攀西地區農業提質增效、農民增收和脫貧攻堅默默奉獻著川農人的力量。在他的帶領下,邦力達永郎公司始終堅持供銷社系統為農服務初心,傳承農業情懷,專注農資供應與種植服務,企業經營管理有聲有色,改革發展邁入快車道。
  • 「田間學校」送技術,種糧大戶樂陶陶
    王根良 攝嶽陽日報全媒體訊(湯 麗 陳勇平)「秧苗正在紮根,生長旺盛,按照『田間學校』學到的技術進行田間管理,目前大田裡的機插秧長勢蠻好!」4月25日,嶽陽縣筻口鎮種糧大戶喻忠勇察看自家大田裡的機插秧苗後臉上掛滿了笑容。
  • 合川區雙鳳鎮: 開展防禦暴雨災害應急演練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5月31日6時訊(通訊員 鞠書豪 )「報告指揮長,受強降雨影響,合川區雙鳳鎮大槲村財神巖地災點出現險情,直接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請指示!」「立即組織人員通知受威脅群眾,做好撤離和搶險救援準備。」
  • 合川區雙鳳鎮:用行動踐行綠水青山護衛戰
    近日,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黨委政府聯合雙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雙鳳鎮環保建設辦等部門聯合開展「綠水青山、我是行動者」主題宣傳和義務清潔活動。通訊員 鞠書豪 攝據悉,為紮實推進綠水青山保護工作,全面提升環境質量,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志願者分為宣傳教育組、義務清潔組等,深入轄區各村(社區)開展宣講及村民房前屋後衛生整潔行動,打造出綠色、生態、清潔的美麗雙鳳。這項活動對提高公眾對環保,文明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
  • 合川區雙鳳鎮:蠶桑技術 助力蠶農增收
    華龍網10月23日17時25分訊(通訊員 鞠書豪)近日,由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系、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農業服務中心舉辦的2018年秋季蠶桑技術培訓在雙鳳鎮舉行,來自全鎮120餘名養蠶大戶、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蠶桑專職幹部參加培訓。
  • 合川區雙鳳鎮:鄉村旅遊「熱」激活農村經濟
    華龍網7月5日16時訊(通訊員 鞠書豪)近日,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保合的觀光園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前來觀光採摘的遊客。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號角聲中,結合自身特色把打造美麗鄉村與發展鄉村旅遊業有機結合,以美麗鄉村聚集美麗產業,以美麗產業催生美麗經濟。
  • 合川區雙鳳鎮:快樂過暑假 安全教育不"放假"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7月9日5時23分訊(通訊員 鞠書豪)暑期即將來臨,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安全防範及法治意識,減少暑期安全事故的發生,7月7日,合川區雙鳳鎮黨委政府聯合雙鳳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雙鳳派出、雙鳳社區教育學校走進雙鳳中學、雙鳳小學,開展 「防溺水安全教育課程」呵護孩子們的暑期生活。
  • 合川區雙鳳鎮:「李子」產業讓群眾嘗甜頭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23日6時訊(通訊員 鞠書豪)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黨委政府藉助脫貧攻堅東風,依託「脫貧兜底」相關政策,按照雙鳳鎮「3341」工作思路,從示範帶動到各村壯大集體經濟發展,藉助各項惠農政策,讓老百姓拔掉窮根;隨著雙鳳鎮各項經濟的逐步發展,雙鳳鎮的群眾漸漸地嘗到了產業發展的甜頭,日子也越過越甜蜜
  • 合川區雙鳳鎮:打造美麗城鎮瞭望哨 構建藍天白雲
    10月8日,在合川區雙鳳鎮「網格+單元+處置」微信群內,秸稈焚燒事件的反應速度和應急處置水平均有明顯提升。 據介紹,露天焚燒秸稈、垃圾危害很大。當前,合川區正在開展大氣汙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露天焚燒秸稈、垃圾就是重點整治內容之一。為杜絕這種違法行為,雙鳳鎮黨委負責近期將會同鎮農業農服務中心、建管辦及各村(社區)聯合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嚴厲處罰露天焚燒秸稈、垃圾違法行為,以起到懲一儆百的作用。另外,攻堅組還根據當事人的違法情節程度,將宣傳勸導員的周期分為3到10日不等。
  • 春風得意好光景——醴陵田間地頭見聞
    春風得意好光景——醴陵田間地頭見聞通訊員 陳君 鄧立平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文峰 3月20日,春分時節,醴陵田間地頭,蔬菜大棚綠油油,油菜基地金燦燦。疫情面前,推出農技先鋒「蔬菜大棚高度過低,不利於黃瓜等長蔓型蔬菜作物的吊蔓栽培,坐瓜數量減少,會影響後期產量……」2月27日,得知醴陵市浦緣合作社蔬菜基地黃瓜苗子近期損失慘重,省派科技特派員梁成亮立刻發去微信視頻。
  • 合川區雙鳳鎮:保合休閒觀光園果農摘李忙
    合川區雙鳳鎮江北村四社的果農張大爺對筆者說。 7月8日,筆者在合川區雙鳳鎮保合休閒觀光園裡看到,漫山遍野的李子樹上掛滿了累累的果子,黃燦燦的,煞是惹人喜愛。不少果農頂著烈日,背著背篼,攀著木梯正忙著採摘。「成熟的李子不等人,得趕緊摘下,不然就會落了。」江北村村主任、李子種植大戶蔣宗勤說。
  • 零陵:農技人員為蔬菜種植戶「保駕護航」
    紅網時刻12月18日訊(記者 林思堯 實習記者 吳雪)寒潮來襲,蔬菜的田間管理也到了關鍵時期。面對氣溫的變化,零陵區農技人員第一時間深入田間地頭,提醒菜農做好防護措施,儘可能的降低突如其來的降溫對蔬菜生長的影響,確保蔬菜安全過冬。
  • 懷化靖州遭遇嚴寒天氣 農技人員一線指導農戶應對低溫
    12月16日,在湖南懷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新農瓜菜種植基地,農技人員正在指導基地負責人吳才進對蔬菜加蓋防凍薄膜。農技人員在該縣新農瓜菜種植基地指導防寒保暖工作。   受寒潮影響,雨雪、冰凍天氣在湖南大範圍鋪展開。面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靖州縣農業農村局的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奔赴全縣各地指導農戶做好果蔬防寒保暖工作。
  • 合川區雙鳳鎮以產業振興引領帶動鄉村振興
    華龍網7月11日14時訊(通訊員 陶發明) 記者從重慶市合川區人民政府網獲悉,近年來,合川區雙鳳鎮突出產業振興發展目標,圍繞「保合、喻家、雙鳳三點同步發展」的目標定位,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的「鄉村旅遊目的地」,加速保合休閒觀光園的基礎實施建設,拓展提升文化旅遊內涵。
  • 合川區雙鳳鎮:昔日「髒亂差」今朝「淨齊優」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9月26日6時30分訊(通訊員 鞠書豪)昨(25)日,筆者了解到,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位於合川東南,幅員面積96.82平方公裡,轄14個村、1個社區。場鎮總面積0.4平方公裡,由雙鳳場鎮、保合場鎮、喻家場鎮合併而成,城鎮地形呈長條狀,歷史形成的基層設施較差。
  • 合川區雙鳳鎮:玉米脫粒機受村民青睞
    華龍網8月10日17時訊(通訊員 鞠書豪)眼下正是玉米收穫時節,近日,筆者在重慶市合川區雙鳳鎮太公村部分農家小院看到,村民正在使用玉米脫粒機為玉米棒子脫粒。    「以前玉米棒子掰回家,曬上一兩天後,都是用手工脫粒,一個人一天最多可脫粒100斤左右,費力又費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