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聯商網2017-05-02 14:38
洋蔥海外倉成立於2015年9月,總部位於廣州,以經營海外品牌的美妝、母嬰用品等快銷品為主營業務。創始人李淙最早在寶潔從事品牌和供應鏈方面的工作,後來也在零售行業創業,前後共積累了15年的從業經驗和行業資源。
在2010年,正在做日韓化妝品進口及國貨化妝品的生意的李淙發現,同比下,國貨的成本越來越高,進口化妝品的價格越來越有競爭力,消費者已經可以用國貨的價格買到進口化妝品。
而隨著國內消費升級成為主流趨勢,李淙發現,其實二三線市場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具備極大的市場空間,而且在消費升級概念的帶動下,跨境進口增長勢頭強勁。於是,李淙找到合伙人,並整理了手上資源,決定做洋蔥這樣一個聚合了上中下遊的跨境電商平臺。
選擇海外倉:求穩
首先,供應鏈是洋蔥海外倉的重中之重,李淙透露,由於此前多年的資源積累,公司在成立後用1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海外供應鏈的部署。這也不難看出行業資源對於跨境零售行業是一個基本的門檻。
「有些海外品牌方如果沒有彼此的信任,是很難拿到貨的,對方也不會給你授權,日本就是這樣。」李淙說到。
洋蔥海外倉目前直接對接上遊品牌方,採取自營自採模式,而非入駐模式,這樣的好處是採購時的議價能力提高,進貨的品質和來源可控。但是,缺點在於資金需求量大,需要在供應鏈建設上投入更大的成本。
而在物流方面,洋蔥海外倉走的是更加穩妥的海外倉模式。目前,洋蔥設有5個海外倉,另外在香港有1個發貨倉,海外物品在香港倉作為中轉站。由於是海外倉發貨,物流速度必然受到影響,產品由發貨到收貨,時間大約在7到10天,但在同類海外倉模式的商家中處於領先水平。
廣鋪渠道,緩解重資產模式弊端
由于洋蔥海外倉採用自營自採模式,要保證公司良好的「血液流通」,就要先保證銷貨渠道的通暢,這也是緩解重資產模式弊端的最好方式。
目前洋蔥海外倉的渠道包括線上渠道和線下渠道。線上渠道包括多渠道的跨境微店分銷、線上小商家,線下則以實體零售、批發途徑為主。李淙認為,線上和線下渠道的策略也有不同,線下要求穩步,因此商品會在洋蔥線下實體店或商場租賃貨架中展示,並且不會針對爆款產品跟風,而是採取扁平化的貨品供應。
對於線上渠道,李淙則提到新零售:「我認為新零售的本質是貼近消費者,所以在線上渠道裡,以個人店主為單位的,製造更好的消費場景,用戶交互性及銷售溝通,增加了買賣雙方的信任感。而傳統廣告獲取流量的渠道我反而不看好,因為留存率低、轉化率低、流量成本高。」
據了解,洋蔥目前線上渠道處於爆發期,而線下實體店處於部署階段,因此,營銷方式主要靠買賣雙方的溝通,達成交易後,商品由洋蔥的海外倉直郵到消費者,不經由渠道之手。李淙表示,洋蔥目前給到下遊商家的渠道毛利是行業最高的,所以能保證渠道的活躍度。
行業壁壘在於跨境,而非電商
關於行業競爭,李淙表示跨境電商分為兩個部分:跨境和電商,很多跨境電商公司只做電商,但是行業壁壘不太高。而跨境才是這個行業的核心點,因為產品、供應鏈、進出口貿易、稅收等線下環節都會影響到公司利潤及未來的發展。
李淙告訴億歐,跨境電商的核心競爭力一方面是整合海外優秀品牌的能力,包括海外供應鏈的建立及品牌的孵化。另一方面,中國的零售未來依靠的是渠道的生意,而洋蔥希望成為最大的渠道擁有者。
李淙認為:「生意的本質是想透盈利模式和發展的節奏,而不是一開想到規模再摸索盈利模式,洋蔥用了足夠多的時間去思考行業的發展,和模式的健康程度,屬於厚積薄發,所以項目一開始就是個健康的經營狀態。」
2017年3月23日,洋蔥海外倉宣布完成過億元B輪融資,由國內基金險峰旗雲、歡聚時代YY旗下獨立基金亦聯資本一同參與本輪融資,星漢資本擔任本輪獨家財務顧問。
投資方險峰旗雲合伙人王世雨表示:「隨著二三線市場的消費升級被拉動,在剛需帶動下,跨境進口增長勢頭依舊強勁,市場下沉空間更大。進口跨境電商進入下半場,競爭格局才剛剛拉開序幕。」
(來源:億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