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玩手機叫做「愛不釋手」。有一種玩抖音稱為「打得開,關不了」。
曾經刷過一段時間的抖音,才知道它有多神奇。你以為只是使用碎片來娛樂,每個視頻只需15秒,心想:這又能花費多少時間?實際情況是你無法控制你自己,看著一直拉下來的各種內容。當遇到精美的視頻時,就必須點擊主頁翻翻看。只想刷它兩分鐘,卻沒想到已經過了兩個小時。
刷抖音不知不覺已經佔去了大把的時間,而且抖音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很多人的正常生活節奏和生活方式。在這之中受影響最嚴重的是女孩,因為頻繁的「泡」在抖音的理想世界裡,導致她們很難找到一個心儀的男朋友。
原因有三:
大把的時間用來刷抖音,沒時間談論愛情。
抖音像是有一種魔力,能讓你忘記時間的飛逝,忘記周圍的一切人和事。當你打開抖音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接下來的很長時間你將與外界隔絕了。有一天,我的家人信息轟炸了我,但我卻沉浸在抖音所構建的理想世界裡無法自拔。每當我嘗試著想要回復消息時,屏幕上總會出現能更加吸引我的內容。後來,當我盯著信息欄那幾十條未回復的消息時,一度想將抖音這個「毒瘤」卸載。不過,很遺憾,我看著那五彩斑斕的標誌還是猶豫了。
刷抖音令人上癮,這本可以是一個偽命題,卻被多數人硬生生的「計算」成了真命題。吃飯時、睡覺前、起床後、甚至是走路都離不開抖音。就像是上中學時的網路遊戲,周圍所有的人都像是著了魔一樣,沉迷其中,自得其樂。現在我的身邊就有一位正在努力劃著屏幕的「抖音重度依賴症患者」。顯然他也像是大多數沉迷抖音的朋友一樣,在虛假世界中失去了理想的自我。
當我歪著腦袋問他「有這麼好玩嗎?」「嗯……」
半天,他也沒說出「嗯」的下面是什麼。可是對他真正有益的不應該是和同事朋友的交流嗎?好吧,我覺得她已經在權衡這兩者之間的輕重時,本末倒置了!
抖音中的「理想對象」,成為絕大部分女生的擇偶標準!
在我沉浸在抖音的5天時間裡面,所見到的「俊男美女」是我之前22年所見過的總和的N次方!他們不僅美的不可方物(自然也包括男生),而且個個身懷「絕技」出口成章。單身的他們總是一臉的清純無辜,而戀愛中的則是恨不得一天給對方系800次鞋帶。抖音的「抖友」之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話:你不看抖音,跟不知道別人的男朋友有多優秀!而這句話就像是說給當下的每一個女孩的。
正是因為這句話,讓越來越多的女孩子沉浸在「我這一生,一定要找到一位白馬王子」的幻境當中。平時朋友之間開玩笑,總會說「別人家的某某某」。選擇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愛情本上就不能將就,但是過度的選擇就成了挑剔。挑剔是戀愛的大忌,無論前後,過於挑剔就會讓你的愛情環境變得擁堵,壓得對方喘不過氣,甚至是你都找不到一個心儀的「對方」。
抖音和現實之間,就像是毛姆筆下的皎月和6便士。當每個人都在渴望伸手去抓住那縹緲虛無的月光時,如果有一個人彎下腰撿起靜靜躺在地上的那6便士,那毫無疑問,這個人將是唯一一個可以填飽肚子的。你在旁人身上看到的閃光點,只不過是管中窺豹。也許他真的存在閃光點,但大部分的肯定都是你手持鏡子幫她反射的太陽光,鏡子就是你的心,而陽光就是你潛意識當中的那個理想對象。當你從一個人身上發現一點和潛意識裡的那個心儀對象相同的點時,你就會有意無意的將他無限的靠近心裡的對象。
不要拿著別人的地圖,去找自己的路。
一切經典的鏡頭,都是在無意識間捕捉到的。愛情也是一樣,如果你過分的對他提出苛刻的要求、準則,那麼你將會失去大多數的選擇機會。在抖音中有一個特別流行的惡搞視頻,女生在男朋友還無防備的情況下打他一耳光,看男朋友設麼反應。抖音裡的女生就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男生就像是懸壺濟世的聖人。一個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照模學樣,在她男朋友看電視的時候,走上前去給了她男友一個耳光。很遺憾,接下來的事情沒按劇本走,她的男朋友沒聽她任何解釋甩門而去。
後來還是我出面幫他挽回這段感情,自那以後我的那位發小的手機中再也看不到抖音這個東西了。就像所謂的「學貓叫」,第一個人是可愛,當看到第一百個人時,我只想趕緊劃掉。對於生活、愛情來說跟著別人的軌跡走,永遠只能落在人後。如果你想變得更好,受到更多、更有趣的對象的喜歡,你應該盡力成為一個能夠與之相匹配的人,而不是盲目地提升自己的擇偶標準和模仿他人的生活方式。
你要知道網絡只是網絡,特別是這種網絡上娛樂性質的內容,它對你的生活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提升。永遠不要幻想著依靠抖音,為自己刷出一個完美的男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