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被一張新聞照片嚇了一跳。畫面上一個女孩穿著內衣躺在一輛車的前機器蓋上,女孩身上是一些壽司。據法制晚報的圖片說明,這是瀋陽車展上的一幕。27日,第十四屆中國瀋陽國際車展在瀋陽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一參展汽車商為了促銷,在汽車上舉辦人體盛引爆車展,吸引眾多參觀者追逐拍攝,互動的參觀者可以現場品嘗人體盛壽司宴。女孩周圍是一群拍照的人,此外還有人拿著筷子做夾壽司狀,至於後來是不是吃到嘴裡了,則沒有圖片顯示。
說起車展,則必然會提到車模。曾幾何時,一些衣著暴露的年輕姑娘們集中出現在大大小小的車展中,世之所謂「車模」,庸俗地成為「車展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最後終於喧賓奪主,導致輿論界「看車還是看人」之問。後來,眾所周知,相關部門嚴厲打擊了這種低俗之風,車模們下臺了,但車展上的此類炒作並沒有消退。先是有一些參展商動起了擦車工的腦筋,讓一些身材健美的男男女女穿上顯然並不真正利於擦車的衣服,做擦車狀;然後就有了這種不惜挑戰公理良俗博關注的所謂「女體盛」。
我們相信無論是這個參展商,還是為此參展商出謀劃策的策劃公司抑或策劃人都非常清楚自己在做什麼,這個「女體盛」一旦見諸報端之後,自己會面對什麼。但恰如此前一些品牌搞的所謂找罵營銷一樣,只要出名就好,哪怕是惡名。
如果說,在一些商業行為中,這樣「無法流芳千古,不妨遺臭萬年」只是商人重利的一種體現,還可以說成是在商言商,消費者不喜歡,可以用錢投票,讓市場淘汰之就好。那麼,對於一些地方在城市宣傳上的「自黑」就更加令人無法理解,也更加令人無奈。早前的,有2010年江西宜春那句著名的「叫春的城市」,據說是某策劃大師的點子,當地政府居然也點頭稱是並公然推出,後來惡評如潮,雖然撤下多時,但每逢批評低俗炒作,必會被人拿來當做典型案例。也許這就是他們當時所想要的效果?恐怕宜春人民不會答應,也不會樂見。最近的,有黑龍江伊春。就在27日,新晚報報導,又有某所謂策劃大師,為家鄉伊春設計了包括「她也叫春」等語句的廣告語。其利用不雅含義達到低俗傳播的企圖昭然若揭,真不知道這個自稱伊春人的「策劃大師」跟家鄉什麼仇什麼怨。此外還有諸如「湖北利川,我靠重慶」、「簡陽,一座壯陽的城市」、欒川的「當皇帝、做老子」等。
似乎,那些傳統營銷學理論中的什麼美譽度似乎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都成了老古董,人人有手機,各個社交平臺都可以傳播的當下,病毒營銷的模式讓人來不及判斷美醜,新鮮嗎?好玩嗎?抓眼球嗎?如果答案為是,動動手指就轉發出去了。當然,這些醜陋的東西註定是不會長久的,一時造出來的噱頭終將被拋棄在歷史的垃圾堆裡。但是為什麼一波又一波的低俗炒作層出不窮,總是有某些企業或者地方的某些部門看中這樣的點子並採納之呢?急功近利是最容易被分析出的動機,但在這個自媒體時代,公眾是不是同時也該思考一下自己的責任呢?
(責任編輯:周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