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恢復高考以來,敗在考試卷面上的不知道有多少考生!
那個時候都是人工改卷子,是由教研室秘密抽調優秀教師封閉起來,先說評改答案和規則,再分組分任務。
老師們都想改選擇等客觀題,客觀題答案是確定的,選對了就給分,選錯了就扣分,不用糾結;老師們不想改作文、閱讀理解題、問答題等主觀題,一是沒有完全一致的固定答案,二是都是篇幅比較長,特別是作文,寫的密密麻麻,閱讀是需要時間的。
在炎熱的夏天,如果改卷的屋子再沒有空調、電扇,改卷需要三四天甚至一周時間,時間一長,老師們未免有些急躁、馬虎,缺乏耐心,對看不清楚的、似是而非的,往往就按零分計算,有時會出現不少失誤,雖然經過大量的檢查,也不能保證沒有錯誤。
特別是作文,如果字體工整規範,整潔有序,乾淨美觀,沒有墨團,沒有塗抹,那就很容
易得高分。一般來說字體好了,首先印象分就上去了,滿分50分你就先拿到一半的分值,如果層次清楚,立意明確,觀點鮮明,一下子能提到40多分的一類二類卷!
如果字體潦草,塗抹亂畫,不按修改符號修改,墨團扎眼,那麼,老師一是看不清楚,不會再細心去看,一是看不舒服,他一定是把分值給你定到20分以下的四類五類卷上。
一篇作文滿分50分,因為字體和卷面上下錯出20分不止。語文一共100分或者120分,能這樣失分嗎!
這些分失去的很隱蔽,無聲無息,不注重字體、馬虎的考生們永遠都不知道分值都失掉哪裡了。其實,想起來還是我們老師的責任,平時對字體和卷面的要求不夠,學生們又不注意導致失分,難道不為他們感到痛心嗎?
其實,我國已經早在2000年對文字的規範立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推行規範漢字,要求中小學生「寫規範字」,從小要注重寫好漢字,寫規範字。這也是祖國語言文字的大法,我們人人都要遵守。
我們在全縣教研員會議上,經常要求,抓住學生的字體和卷面不放鬆,甚至可以給卷面分,提醒學生字體和卷面的重要性,儘量把卷面分給掙過來。
現在都是網上閱卷,主觀題、作文都是容易給改卷老師大致的印象分值,不注重字體和卷面的考生,失分不和你商量。
大考已經過去,現在是暑假,也是練習字體提升卷面分的最佳時機。老師們和家長們,要提醒考生在寫字和卷面上要高度關注,做到以下幾點:
1、字體儘量工整、規範、美觀,間距適度,不擠不空,堅決不能潦草。
2、用同樣的鋼筆同樣的墨水,寫出來清晰度要高,不能臨時隨意換筆。
3、寫錯的時候修改要使用規範的修改符合,保持卷面清晰就好,也不會失分。
4、做數學問答題,按照答題思路,步驟清晰有序。
5、寫作文更應該注意,先打草稿再下筆,不要沒有思路就下筆,這樣能夠少出錯。
總之,卷面上隱蔽的分值,你關注了字體和卷面,你就得高分,不去關注,失分和你不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