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淘寶全球購正式啟動了「麥哲倫計劃」,負責人訊飛揮斥方遒,誇下了3年引入10萬境外品牌,邀請100位全球領袖為產品背書的海口。而這些舉措都指向了背後的一個目標——三年再造全球購。
憶往昔,淘寶全球購也曾是可以和天貓國際相提並論的存在。據易觀數據顯示,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中,京東全球購和網易考拉均以不到12%的市場份額位列三、四名。天貓國際和淘寶全球購則以18.9%和15.4%的市場份額牢牢佔據榜單前兩名。
換言之,彼時的京東和網易還在該領域廝殺的同時,唯有阿里一枝獨秀,旗下兩員大將以明顯優勢位列榜單雙雄,靜觀在其身後的競爭者們刀劍相向。
看今朝,淘寶全球購卻已成為了明日黃花,緊隨天貓國際其後的變成了考拉海購這位昔日的手下敗將,佔據國內跨境進口領域半壁江山的阿里系,似乎不見了淘寶全球購的影子。
從巔峰到落幕的轉瞬即逝,其背後與平臺自身管理自然是分不開的。彼時淘寶全球購極低的入駐門檻導致平臺商家質量良莠不齊,而商品真偽、及質量問題也經常出現。隨著天貓國際的不斷發展,淘寶全球購被取代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而此次淘寶全球購麥哲倫計劃的開啟,似乎也將為這種局面帶來一絲轉機。若真能通過種種舉措再造一個全球購,其也將和天貓國際、考拉海購共同發揮協同作用,在國內跨境進口領域大放異彩。
畢竟淘寶全球購與天貓國際之間,就好似淘寶之於天貓,二者頗有些下沉+上行的味道。此時再回望訊飛立下的軍令狀,一股「千秋史筆,定不負阿里」的蒼涼厚重感油然而生。
昔日,麥哲倫船隊用3年時間,完成了人類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而今時,即便「麥哲倫計劃」再耗3年時間打造一個新的淘寶全球購,似乎也算不上阿里跨境大航海時代的來臨。畢竟貨通天下依舊是每個阿里人懷揣在心中的理想。
所幸阿里跨境業務除了淘寶全球購與天貓國際的進口協同,出口方面還有全球速賣通和阿里國際站的聯合。二者分別布局在B2C和B2B領域,在為阿里帝國鎮守全球疆土的同時,也為國貨出海孜孜不倦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以俄羅斯作為大本營的速賣通,依靠阿里作為強大後盾,著眼於亞馬遜、eBay等國際跨境電商巨頭的空白點,迅速完成了自身擴張,並搖身一變成為全球跨境電商行業又一頭部品牌。
而阿里國際站作為阿里第一個業務板塊,現已成為了全球領先的B2B跨境電商平臺。目前的國際站則正專注於以數位化重構跨境貿易,並最終實現全球B2B貿易海量商機觸手可得的宏圖壯志。
縱觀阿里整個跨境業務版圖,即使是資歷最低的考拉海購也佔據了國內跨境進口零售電商行業榜眼的位置,並通過其自營直採模式與天貓國際的開放平臺雙劍合璧,為阿里穩固國內跨境江山。
面對著淘寶全球購這位曾立下赫赫戰功的昔日舊臣,除卻一份令人唏噓的情懷風採,也只剩下世人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感嘆。
所幸,今天的全球購再次披上戎裝,手執「麥哲倫計劃」這柄利劍,自泰國為著力點,在數位化貿易浪潮中披荊斬棘,其提供的貨品採購源頭認證、消費者貨源保障服務等平臺保障機制也將在保護品牌形象的同時,進一步優化消費者購物體驗。
屆時,進口有淘寶全球購+天貓國際、考拉海購的各市場協同作用,出口有速賣通+國際站的不同用戶群體聯合效應,阿里的跨境電商大航海時代才算真正拉開序幕。
作者:電商報 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