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AI公司要在2021年破譯海豚語言 可尋找水雷

2020-12-27 網易科技


【網易智能訊 5月2日消息】瑞典初創公Gavagai AB是一家語言技術公司,最初誕生於瑞典計算機科學研究所。該公司通過其語言分析軟體,已經掌握了40種人類語言之間的翻譯。現在,來自KTH皇家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正與Gavagai AB合作,研究破譯海豚的語言。這個項目的重點毫無疑問是測試和擴展該公司語言系統的能力,以破譯海豚的思想。

研究團隊將在野生動物公園裡監控寬吻海豚,並使用Gavagai AB的人工智慧(AI)語言分析技術來解碼聲音,如果一切都按照計劃進行,他們可能會編出海豚語言字典。Gavagai AB團隊相信,他們將能夠做到這一點,不僅因為他們擁有Gavagai AB系統的AI支持,還有大量海豚數據、更多的計算資源和更新的記錄方法。

KTH副教授和Gavagai AB聯合創始人加斯·卡爾格倫(Jussi Karlgren)在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我們希望能AI技術的幫助下理解海豚。我們知道海豚有複雜的通訊系統,但我們不知道它們在說什麼。」

然而Gavagai AB是否能說服其他海洋生物的研究人員還有待觀察。Gavagai AB已經掌握了40種語言,但他們的系統專注於文本分析。就像一個偏執初中學生的終極工具,或者是需要管理自己的聲譽和關注競爭對手的精明企業那樣,Gavagai AB的這些項目允許使用40種語言進行深層次文本分析。

這可以包括監控和比較各種概念,以及對一系列可能的情緒反應提供即時的、視覺的洞察。理解海豚語言聽起來像是一個奇怪的目標,但在語境中它是有意義的。當然,動物學家和企業都會從這一突破中受益。像亞馬遜和Alphabet這樣的大公司已經在利用機器學習和AI來更快地響應客戶的請求和問題,而事先無需進行新的編程。

對海豚語言破譯的最新合作將是對這類能力的下一階段測試,正如Gavagai AB執行長拉爾斯·哈伯格(Lars Hamberg)對彭博社所說的那樣,海豚研究將幫助Gavagai AB改善其他用途的工具。

除此之外,不難預見其他的應用,某些應用可能更具爭議性。美國海軍已經在聖地牙哥的太平洋空間和海軍作戰系統中心(SPAWAR)中使用海洋哺乳動物,包括利用海豚尋找水雷。

準備與外星人進行交流的想法也浮現在腦海中。而尋找外星生命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我們首先需要找到溝通的方法。由於Gavagai AB的系統已經掌握了人類語言,如果我們有一天希望探索更深的宇宙,並使用AI和機器學習與誰交流,那麼將這種技術應用於其他生命形式似乎是下一步聰明的選擇。

(英文來源/futurism,編譯/機器小易,校對/小小)

 

本文來源:網易智能 責任編輯:王超_NT4133

相關焦點

  • 美軍海豚掃雷50年 發現水雷用鼻子敲控制器(圖)
    原標題:美軍海豚掃雷50年 發現水雷用鼻子敲控制器(圖)這種「海蝦兵」會長年發出一定頻率的聲響,當成群海蝦圍繞音響水雷遊動時,音響水雷便會聞聲起爆。無獨有偶,日本也曾訓練了一隻蝦兵部隊,利用彈指蝦發出的「噠噠」聲來掩護潛艇前進。   1960年,為了完善魚雷的設計,美軍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各種海洋哺乳動物,結果發現海豚擁有水聲測位能力,智力水平也比較高,有成為「探雷高手」的潛質,於是美軍開始嘗試訓練「海豚兵」。
  • 到2021年,人類將能夠理解海豚的語言!
    放眼未來人與動物的交流,最讓人憂心的事情之一就是,有一天我們可以利用人工智慧(AI)翻譯另一個物種的語言。那時候,我們最先聽到的會不會是來自其他物種的控告?控告人類對它們的棲息地,乃至對整個地球的迫害?瑞典創業公司Gavagai聯合瑞典皇家理工學院,正在開發這樣的人工智慧系統。
  • AIOpen 預訓練語言模型專刊徵稿
    2018 年 ELMo、BERT 和 GPT 的成功發布,表明了預訓練語言模型(PLM)的成功,隨後又在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在探索更有效的預訓練架構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使用跨模態數據、跨語言數據和結構化知識等方法改進預訓練語言模型,或將 PLM 創新地應用於各種與 NLP 相關的任務。
  • 特製翻譯機破譯海豚音 海豚會說「海藻」
    特製翻譯機破譯海豚音 海豚會說「海藻」   美國研究人員藉助特製的水下翻譯設備,首次聽懂海豚的哨叫聲,小傢伙「說」的是「海藻」。
  • 海豚魚雷、自爆軍犬、真貓竊聽器,人類的戰爭坑了多少動物
    除此之外「海豚兵」還會用含在嘴上的鉤爪鉤住水雷,然後交由掃雷艦處理。在這樣的默契配合下,美軍得以清除伊拉克在海灣布署的水下雷區。把海豚用於掃雷可以說是屢試不爽。2003年英美對伊拉克的戰爭中,美軍曾空運一批「海豚兵」到伊拉克南部的一個城市烏姆·卡斯爾(Umm Qasr),藉此清理港口河道內近100枚水雷。
  • 人類和海豚「談話」 最新設備能翻譯海豚語言
    騰訊科學訊(悠悠/編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海豚具有複雜的群體生活,可以通過身體語言和水下聲納信號表達自己的情緒。然而,這些奇特的生物是否擁有語言呢?如果是這樣,它們是如何實現語言交流的呢?目前,科學家研製一種「翻譯機」,潛水員能與海豚進行交流,可以翻譯海豚的聲音和表達的意圖。
  • 人工智慧揭秘海豚語言,人和動物交流或成可能
    科學家稱海豚和人類一樣能夠表達出類似於「緊張」、「快樂」的情緒。海豚一隻被認為是最聰明的一種動物,甚至發現海豚能夠利用「滴答聲(clicks)」或是「脈衝(pulses)」等發聲信號進行交流。瑞典的研究人員正在發明一種海豚語詞典,希望利用語言分析的技術希望能夠實現人類和海豚之間的交流。
  • 蘋果收購Drive AI自駕汽車公司 Apple Car要來?
    據外媒最新消息,蘋果向AXIOS確認該公司已經收購了drive.ai自駕汽車公司。在此過程中,蘋果公司也已僱傭了數十名自駕工程師,其中大多數將從事工程和產品設計。圖:9to5mac    據《舊金山紀事報》的一份新報告顯示,蘋果公司已經從drive.ai自動駕駛部門裡僱傭了一批「硬體和軟體工程師」,而被收購的drive.ai,也計劃將於本周晚些時候關門
  • 美軍攜帶毒標槍海豚迷失 可能對人發動致命攻擊
    通常情況下,海豚會根據傳輸到頸部套具的信號執行命令。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人發號施令,海豚不會主動「出招」  「問題是,在『卡特裡娜』侵襲前,這些海豚是否已訓練有素,不會對人類構成威脅?」謝裡登擔憂地說。  軍方低調處理  1989年,美國海軍在聖地牙哥秘密啟動「鯨類情報行動」。
  • 揭秘動物語言翻譯器:打著AI幌子的娛樂產品
    狗語翻譯器其實並不是新事物,它最早是由日本玩具製造商Takara公司在2001年8月推出的,因其能夠翻譯「狗語」給人們帶來歡樂,獲得了2002年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在2013年,就有美國動物行為專家科恩-斯羅伯德奇科夫教授表示手機大小的動物語言翻譯機將在5到10年內成為現實。當時,斯羅伯德奇科夫教授正在研究一項新技術,用於翻譯草原土撥鼠的叫聲。他指出這項技術將最終用於翻譯其他所有動物的語言,讓人類與動物談心不再是一個夢想。揭秘:破解人類難以理解的聲音是關鍵這項技術想要實現的難點在哪?
  • 破譯·自然——NEXY.CO代言人王珞丹《Madame Figaro世界》封面...
    12月10日,贏家時尚控股有限公司(3709.HK)旗下高端女裝品牌——NEXY.CO(奈蔻)品牌攜手國際時尚大刊《Madame Figaro世界》中文版,發布品牌代言人——王珞丹演繹的NEXY.CO2021春夏【破譯·自然】主題大片。
  • 菲律賓尋找海豚,看不盡的海島美景,天然的水果味道
    這裡更是海豚的美食天堂。在帕米拉坎島能看到傳說中的海豚,這裡是菲律賓這片太平洋島嶼上野生海豚聚居的地方,如果能夠看到海豚,對當地人來說來說你將收穫終身的好運,幸福,理想,還有愛情。尋找海豚之旅就需要起個大早,是因為這是海豚的早餐時間,這時你才能看到它們的身影,而真正能看到海豚還需要耐心和運氣。
  • 用AI 分析銷售電話,Chorus.ai 獲 1600 萬美元 A 輪融資
    一般來講,通用語音的識別要比銷售領域中的常用語音識別更難。即使在語音識別問題已經基本解決的今天,許多系統仍然無法克服語言的複雜性問題,Chorus.ai 公司以銷售領域中的常用語音識別為切入點,致力於通過 AI 為銷售團隊提供解決方案。
  • 價值1.7億的人造海豚,用醫療級矽膠製成,能替代活海豚嗎?
    1985年,海豚研究探險隊三名研究員,覺得有點無聊,為了放鬆一下,他們其中一個在頭上放一個海草花環,然後扔進海裡,過了一會兒,一隻海豚頭上頂著花環浮出水面,可以說是巧合,也可以說是海豚在模仿他。按照現代海豚的腦部大小,它們的腦係數比其他動物都要高,只在人類之下,海豚為了生存不斷進化,應付複雜的社交網絡,一起捕獵,逃脫捕殺和養育後代。比如一群佛羅裡達海豚,可以設計一種極深的套路來捕魚,一隻海豚在捕獵時不斷製造混亂,讓獵物以為四方都有危險,另外一隻海豚這時候就會發送信號給其他海豚,形成一個包圍圈,捕獲逃跑的魚。
  • 「人腦直連電腦」或在十年內實現,可穿戴設備將破譯腦電波
    「人腦直連電腦」或在十年內實現,可穿戴設備將破譯腦電波 央視網4月25日報導,關注一些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的科幻場景。
  • 《決戰平安京》風火水雷buff有什麼用 風火水雷BUFF屬性作用
    導 讀 決戰平安京風火水雷都是什麼BUFF 風火水雷BUFF屬性介紹,決戰平安京有四中普通BUFF加成,
  • 日本機器人公司開發智能口罩,可將語音轉譯日語中文等8種語言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8月4日報導,日本一機器人公司開發出一款智能口罩,可以將日語、中文等8種語言的音頻相互轉譯。今年的新冠疫情使得很多產業都蒙受了不小的損失,然而日本一家機器人公司卻從口罩中發現了新商機。
  • 與海豚18年的親密接觸
    海豚馴養師要有愛有耐心,訓練一個動作並不簡單,要分解成十幾二十個環節,每達標一次就給予獎勵。  如果沒有與海豚相遇,黎穗民可能會成為一名武打演員,他曾拜《功夫》裡的「火雲邪神」為師。  1995年一則招聘廣告把他從剛硬的武術界,拉到了柔軟細膩的海豚馴養界。
  • 為什麼海豚會與人類這麼親近友好呢?可算漲知識了
    可算漲知識了地球是所有動植物的家園,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有責任保護好地球環境,與其他生物和諧共處,只有構建好一個平衡的生態環境,我們的地球家園才會變得更美好,我們人類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否則只能自取滅亡。人類對其他動物好,有的動物也會對人類好。海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生活在海洋中,模樣憨厚可愛,深得人們喜愛,是人類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