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現實當中發生的故事,其詭異程度遠遠超出小說家的想像。近日在宋代人彭乘的筆記《墨客揮犀》中就讀到這樣一則記述,其恐怖程度讓人後背發涼(讀書人讀完會覺得涼得更甚)。
寫的是在宋代湘南的「郴連道」,就是今天的湘南的郴州和粵西北的清遠一帶,曾經有過特別詭異的民俗,謂之生祭,就是殺人祭神。
這裡用以祭神的人還分有高下,「凡得儒生為上祀,僧為次,餘人為下。」意思是書生是最好的,其次是僧人,再次為其他人。至於為什麼酸腐的讀書人在這裡被奉為「上祀」,其中道理費解,需請各位看官賜教。
話說有一個書生就發生了這樣的一段奇遇:
他在郴連道趕路,這一天走到了傍晚時分,遇到了一位耕地老農。這位老農就問他:「先生這是要去哪裡?」書生就說了他的目的地,老農說:「前面山裡有猛獸,不宜夜行,先生還是到下邊的那個村子裡借宿一晚再走吧。」
書生相信了老農的話,往村子的方向走,感覺路上很荒涼,也沒有什麼行人,想問都沒得問。走著走著,忽然看見一座高門大院,正好主人出來,見來了遠客很高興,請他進家,客堂宏偉,裝飾都很講究,隨即就有人上酒上菜,餚饌豐美。
到了晚上,主人安頓書生住宿。這時燈下有一個少婦進來,跟書生搭話,書生偷偷觀察了一下,少婦長得非常漂亮。書生就禁不住用語言挑逗,沒想到少婦「欣然而就」。
於是,書生就在這家的大院逗留了好幾天捨不得走,少婦每到晚上就來相會。
這一天晚上,兩人纏綿當中,少婦悄悄告訴書生:「知道這家人為什麼對先生這麼好嗎?」
書生搖頭。少婦說:「先生您當然不知道,他們準備殺人祭神,我不忍心看先生被殺,才冒死告訴你,先生趕緊想辦法逃走吧。」
書生一聽毛骨悚然,趕緊細問,少婦說:「我本來也是良家婦女,被他們劫持到這裡。他們逼我來侍奉先生,就是想把先生留在這裡,等他們安排妥當,先生就會被他們殺掉用來祭神,這是這一帶的風俗。」
書生嚇得腿都軟了,他知道絕不能坐以待斃。二人一商量,有了辦法,連夜把牆壁挖開一個洞,書生拉著少婦一同逃了出來。
這一晚根本沒敢停歇,一口氣跑出了將近四十裡地,終於來到了縣城。書生直奔縣衙首告,縣令馬上派人抓捕,稍一審訊,主人就全招了。
讓縣令後背也發涼的是,前前後後在這裡被殺祭神的達數十人!書生在開始所見到的那個耕地老農,也是他們的同黨。
此乃罕見大案,縣令具結上報,州府都很驚異,最後判決一家全部處以極刑。
書生倒是大難不死,後福不淺,用官府的賞金捐得了一個官,還跟那位美少婦喜結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