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蘭溪做大楊梅產業逐夢「綠富美」

2020-12-24 騰訊網

融合一、二、三產業的浙江蘭溪楊梅果業,以綠色產業振興鄉村,鼓了果農錢袋子,不斷提升村民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一條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徑,讓美麗鄉村更富足。」9月1日,馬澗鎮黨委書記許文芳說,他們一如既往地以梅為媒,以梅興業,深耕「三產」逐夢「綠富美」。

山鄉主打楊梅業

每年6月是蘭溪傳統楊梅季。自2005年開始,蘭谿市已連續舉辦16屆楊梅節系列活動,每年吸引遊客約30萬人次。以上市早、品質優而享譽江南的蘭溪楊梅,規模將近7萬畝,產量約4萬噸,年產值4億元以上,目前已形成314省道蘭浦沿線(雲山街道、香溪鎮、馬澗鎮、柏社鄉)頗具浙江特色的「五十裡楊梅長廊」。

楊梅已成為蘭溪農業綠色高品質發展的金名片。作為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楊梅主產區,蘭溪「五十裡楊梅長廊」尤以馬澗鎮最為集中,目前該鎮有楊梅4.3萬畝,主栽品種為東魁、荸薺種、木葉、早佳,年產量2萬多噸;擁有楊梅類專業合作社93家,家庭農場128家,大棚楊梅促成栽培面積已達1100多畝,佔全省80%。

馬澗以楊梅為主導的農業產業發達,全鎮農產品加工業年產值達4.1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達3.7萬元。「擴精品楊梅大棚,建良種繁育基地,優化品種,調整產業結構。」許文芳告訴記者,未來兩年,他們將圍繞打造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目標,計劃投入4000餘萬元,做大做強楊梅主導產業,攻克技術關、品牌關、產業關,建立生態農業、科技農業、休閒農業、創意農業融合併進的新型農業體系,形成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變「一月紅」為「全年紅」

「味道甘甜鮮香,可口又營養!」8月29日,家住杭州濱江的陳女士,第一次品嘗蘭溪楊梅汁時讚不絕口,當天走進杭州濱江星光大道的「蘭溪紅」楊梅品牌宣傳推廣系列活動,讓杭州市民品嘗冰鮮楊梅汁、楊梅果丹球等新產品。

繼去年奉源食品年產3000噸楊梅汁項目投產之後,上海日遠飲品有限公司又與蘭谿市馬澗鎮正式籤約落地日遠「楊梅大王」產業項目,今年9月首期建設3000噸鮮楊梅粗加工生產線,建成楊梅榨汁廠。

「我對楊梅情有獨鍾,畢業後一直從事楊梅深加工研究。」日遠創始人葉遠平說,公司2004年開發的楊梅汁便進入百勝集團必勝客系統,今年在浙江省境內共收購1500噸鮮楊梅,生產的冰鮮楊梅汁銷往全國各地,「未來3年內將打造萬噸楊梅加工基地,開發楊梅汁、鮮楊梅、速凍楊梅、楊梅幹、楊梅罐頭、楊梅酒等產品,可消化鮮果近2萬噸」。

在不懈努力下,馬澗楊梅深加工實現破冰,並形成楊梅酒、楊梅蜜餞、楊梅汁全套產業鏈,變楊梅「一月紅」為「全年紅」。近年來,馬澗鎮以「政府引路、市場主導、企業進駐、農戶入股」的思路,與浙江省農科院合作成立國際楊梅研究中心,聘請浙江大學、浙江省農科院等11位知名學者組建楊梅產業專家團,為蘭溪楊梅提供技術保障,提升楊梅「含金量」。

目前,馬澗鎮以楊梅精品園、楊梅良種園、國際楊梅研究中心為核心的「二園一中心」建設初見成效,一個國內一流的楊梅標準化生產基地、一個楊梅深加工孵化園呼之欲出。

講好鄉村故事

9月的楊梅風情園空氣清新,山上是滿園的果樹,沿線是高顏值的新時代美麗鄉村,這裡的百姓不僅有「致富果」,還可享受「美麗經濟」。

「風情園涵蓋下杜、馬塢、蔣塢和西湖等村,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我們進行區域聯建,發揮『一村一品』優勢。」許文芳說,今後要把該片區打造成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區,鄉村振興示範片。

「沿途綠水青山美不勝收,無論駕車行駛還是隨心散步,這十公裡美景絕不會讓人失望。」馬澗鎮副鎮長柳力說,自今年3月楊梅風情園開建、沿線景觀提升以來,慕名打卡旅遊的市民絡繹不絕。

以農興旅,以旅強農,打通「農旅融合」是鄉村振興路上的進一步嘗試。許文芳說,今後,他們會依託楊梅風情園高質量舉辦各類節慶活動,挖掘楊梅文化,講好楊梅故事,開發一批主題農莊、農家樂和民宿,開展楊梅全產業鏈研究,突出產業扶貧增收,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形成村民富、村莊美、業態豐富的楊梅樂園。

今年至今,蘭溪楊梅風情園共吸引遊客50萬人次,促銷楊梅採摘3000多噸,採摘金額6000多萬元,帶動農家樂及旅遊收入2000多萬元。

相關焦點

  • 蘭溪:一顆楊梅融「三產」以梅為媒逐夢「美麗經濟」
    浙江在線-蘭溪新聞網9月8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徐正達 張瀅)近日,「蘭溪紅」楊梅品牌宣傳推廣系列活動走進杭州,向杭城市民展示楊梅汁、楊梅果丹球、楊梅酒、楊梅乾等系列產品。得知今後原汁原味的蘭溪楊梅汁和乾果會源源不斷「走進」全省各大城市的酒店後,她表示很期待,「我很喜歡吃楊梅,雖然現在新鮮楊梅吃不到了,但楊梅的深加工產品,也能讓我解解饞。」  楊梅產業是蘭溪農業綠色高品質發展的金名片。
  • 蘭溪楊梅破了最甜紀錄 浙江楊梅年產值46億遠銷非洲
    蘭溪新農夫果蔬專業合作社打破浙江農業之最東魁楊梅最甜紀錄(攝影/葉敏)  浙江在線仙居6月22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張冰 通訊員/高曉曉 編輯/沈正璽)>2016年浙江農業之最楊梅擂臺賽今天在台州仙居落幕,時隔六年後再次誕生「雙料」冠軍,同時還打破了浙江農業之最東魁楊梅最甜紀錄。
  • 蘭溪酒鄉飄酒香,梅江燒、楊梅酒開壇香十裡!
    蘭溪新聞網訊(徐正達 鄭露 朱彥軒)2020年12月31日上午,以「品家鄉美釀 助蘭溪發展」為主題的蘭溪首屆梅江燒·楊梅酒開壇節開幕。蘭谿市領導王新鋒、劉成芝、吳一成、陳玉祥、於綱、陳興兵出席開幕式。據了解,梅江燒在蘭溪民間素有「小茅臺」之稱,文化根基深、產業基礎好、發展預期高。蘭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梅江燒、楊梅酒的產業培育,2020年10月16日,召開全市梅江燒·楊梅酒行業培育提升動員大會,吹響集結號,通過統一思想、落實舉措、強化協作,把這極具地方特色的白酒產業做大做強,打響品牌,惠及百姓,推動農民致富、農村發展。
  • 蘭溪:舉辦首屆梅江燒楊梅酒開壇節
    浙江在線-蘭溪新聞網1月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徐正達)昨天上午,蘭溪首屆梅江燒·楊梅酒開壇節開幕。  蘭溪 市領導王新鋒、劉成芝、吳一成、陳玉祥、於綱、陳興兵參加開幕式。
  • 2400棵浙江楊梅苗紮根汶川的產業扶貧路
    來源:新華網作者:魏董華 王任遠新華社杭州3月11日電(魏董華 王任遠)11日,在四川省汶川縣映秀鎮中灘堡村村民的翹首期盼中,遠「嫁」到此的浙江蘭溪楊梅大苗抵達。緊接著,在蘭溪農技人員的指導協助下,村民們將這一棵棵「致富樹」栽種到了楊梅引種試點示範基地,為當地產業「造血」增添了新動能。3天前,春日的浙江蘭溪乍暖還寒,雨霧籠罩著青翠的山野。2400棵楊梅大苗從這裡啟程,運往汶川。這批楊梅大苗全部來自蘭谿市仙鄉楊梅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得知這批苗要送給汶川,每棵苗我們都精心挑選。」
  • 浙江金華幾大特色美味,金華火腿味道可口,蘭溪楊梅才是經典!
    還可以用來做麻餈。蘭溪楊梅蘭溪楊梅是浙江省金華市蘭谿市的特產。蘭溪馬澗楊梅品質優良,果大核小,甜酸適口,紫黑烏亮,富含纖維素、礦質元素、維生素和一定量的蛋白質、果膠、脂肪及8種對人體有益的胺基酸。蘭溪是中國楊梅之鄉,是浙江省中西部最大的楊梅主產區,栽培歷史悠久,全市現有楊梅面積6.5萬畝,其中商品梅面積6萬畝,09年產量1.5萬噸,年產值1.26億元。主栽品種有荸薺種、東魁、木葉梅等,主要分布於47省道蘭浦公路沿線的雲山、香溪、馬澗、柏社等鄉鎮(街道)的黃土坡地及山塢坡地,形成了極具特色的「五十裡楊梅長廊」。
  • 蘭溪楊梅亮相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推介會
    近日,蘭溪作為浙江省代表縣市,帶著蘭溪楊梅,與全國其它七個縣市一起,亮相第六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品牌推介會,進一步提升蘭溪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蘭溪作為中國楊梅之鄉,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楊梅產區,有楊梅種植面積近7萬畝,年總產量達3.6萬噸,年總產值4億元以上,並形成了極具特色的「五十裡楊梅長廊」,是蘭溪一張「金名片」。在做足鮮果的文章同時,蘭溪著力推動楊梅產業縱深發展,實現楊梅罐頭、楊梅酒、楊梅幹、楊梅汁等產品深加工,讓楊梅產業從「一月紅」變「全年紅」。
  • 如何將梅江燒和楊梅酒行業做大做強,蘭溪邁出關鍵一步
    如何將梅江燒和楊梅酒行業做大做強,蘭溪邁出關鍵一步 2020-12-04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蘭溪開發出冷榨冷凍楊梅汁 常年可品家鄉楊梅味
    住在杭州濱江的王女士第一次品嘗蘭溪楊梅汁時讚不絕口。8月29日,「蘭溪紅」楊梅品牌宣傳推廣系列活動走進杭州濱江星光大道,向杭城市民展示蘭溪楊梅新產品——冰鮮楊梅汁和楊梅果丹球。蘭溪現有楊梅面積近7萬畝,產量約4萬噸,年產值4億元以上,形成了47省道蘭浦沿線(雲山街道、香溪鎮、馬澗鎮、柏社鄉)頗具浙江特色的「五十裡楊梅長廊」,是浙江省十大精品楊梅縣、浙江省特色農產品優勢發展區、浙江省中西部最大的楊梅主產區,其產品先後獲得全國十大精品楊梅金獎、浙江名牌、浙江農業之最楊梅擂臺賽東魁組和荸薺種「雙冠王」、浙江省十佳楊梅,通過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國家商標總局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和綠色食品等認證
  • 在汶川種蘭溪楊梅!蘭溪2400棵楊梅大苗遠「嫁」汶川
    馬澗鎮楊梅種植大戶倪曉明說,這次遠「嫁」汶川的楊梅苗,來自他所在的蘭谿市仙鄉楊梅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在現場,記者看到,這批楊梅苗直徑最粗的達5釐米,最細的有2釐米,培育時間在三年以上。現場負責調度的蘭谿市農業農村局特產站站長張啟,2018年曾在汶川掛職。通過實地考察,他發現汶川的氣候條件比較適合果樹種植。「枇杷、楊梅是蘭溪的特色水果,種植經濟效益可觀。
  • 蘭溪梅江燒·楊梅酒更香了
    「我做了小半輩子的燒酒,覺得我們蘭溪的梅江燒和楊梅酒都很不錯,應該讓蘭溪以外更多的人都嘗一嘗。」徐佳是浙江省蘭谿市馬澗鎮憶梅酒坊的經營者,為響應蘭溪梅江燒·楊梅酒行業培育三年提升工程,自己投資了260萬改造酒坊,通過現代生產流水線與蘭溪古老釀酒秘方的融合,多方面提升了梅燒酒的品質。
  • 浙大畢業的高材生,回蘭溪種楊梅,還登上了《浙江日報》
    在蘭溪,有這麼一位果農,他曾是浙江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卻選擇回鄉當農民!經過多年努力,種出了全省最好吃的楊梅,並成為當地設施楊梅產業的技術帶頭人,他就是馬澗鎮的「楊梅大學生」倪曉軍!前不久,他又在「浙江農業之最」楊梅擂臺賽中成功衛冕!
  • 蘭溪有株楊梅總是早熟 被專家鑑定為新品種
    十幾年前,金華蘭溪山民潘婆婆買了幾百株荸薺種楊梅,種在自家山頭,其中有一株很特別的楊梅樹,果子總是比別的楊梅要提前一周成熟。原本要6月上市的楊梅,5月末,婆婆就滿心歡喜地摘下熟果,上集鎮叫賣。自此,婆婆這棵早熟楊梅,在小縣城一炮走紅。
  • 浙江134萬畝楊梅進入採摘季,哪裡採楊梅戳這裡
    楊梅,是我省栽培面積最大的夏季水果,浙江也是全國最大的楊梅產區,楊梅品質更是全國第一。之前網上流行「楊梅財務自由」,說楊梅動則幾十上百元一斤,這種情況真的存在嗎,錢報記者帶你走進產區看一看。「仙居外省來的楊梅多,今年它們下市早,本地楊梅就俏一些,價格小漲了5%,這兩天好的賣15-18元/斤。」「蘭溪中檔楊梅8元/斤,好些的一斤10元以上,蘭溪楊梅,今年產量、價格和去年持平。」
  • 浙江哪裡的楊梅最好吃?看完幾年擂臺賽,我們發現了一些秘密
    原創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哪裡的楊梅好吃?你問不同地方的人,可能答案都不一樣。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昨天,辦公室剛好有兩種楊梅,分別來自蘭溪和仙居,都是東魁品種,每顆都比還珠格格的眼睛還大。
  • 對口幫扶再傳佳話 蘭溪2400棵楊梅苗遠「嫁」汶川
    3月8日,2400棵精心挑選的楊梅大苗被搬上貨車。它們將從蘭谿市馬澗鎮石渠村出發,跨越千山萬水,來到四川省汶川縣,幫助那裡的群眾增收致富。這些楊梅苗全部來自蘭谿市仙鄉楊梅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這批楊梅苗直徑最粗達5釐米,最細也有2釐米。
  • 蟬聯兩屆全省農業擂臺賽冠軍 我是浙江楊梅王
    浙江在線7月14日訊 1997年,22歲的倪曉軍從浙江大學管理系畢業。  那年,他頭髮茂密,濃眉大眼,青春洋溢的面孔背後,還有一份「村裡第一位大學生」的榮耀。他穿上西裝,打上領帶,雄心勃勃想在城裡幹一番大事業。
  • 送你一份浙裡六月楊梅地圖,來摘最鮮的楊梅吧
    每年第二季度,浙江就進入了水果的盛產期,楊梅、桃子、梨、葡萄……但在所有的水果中,最適合採摘遊的就是楊梅了。浙江是全國最著名的楊梅產區,跟著我們一起去採摘吧。文成楊梅文成楊梅主要產自有「溫州之肺」、「溫州大水缸」美稱的飛雲湖畔。這裡向陽面大、地勢高、光照強,土壤、空氣和水體等環境質量是優中之優。飛雲湖畔水藍、山青、果豔,點點梅紅綴滿枝頭。微風吹過,果香浸潤了空氣,讓人垂涎欲滴。
  • 浙江「扶貧楊梅苗」汶川「安家」
    蘭溪來的技術人員(中)現場指導村民栽植楊梅苗。記者徐登林攝   3月11日,由浙江省金華市蘭谿市仙鄉楊梅專業合作社裝運的2400株「扶貧楊梅苗」運抵阿壩州汶川縣。這批遠「嫁」汶川的產業扶貧苗,將分發給映秀鎮中灘堡村和漁子溪村群眾栽種。「六月楊梅紅江南,蘭溪獨佔第一枝。」蘭谿市有悠久的楊梅栽培歷史,當地楊梅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 連日暴雨蘭溪楊梅損失慘重 黑炭楊梅2元/公斤
    連日暴雨,金華蘭溪楊梅損失慘重。諸葛鎮雨量最大《蘭溪天氣》發布的數據顯示,12日蘭谿市24小時雨量大於50毫米的自動站有28個,最大的為諸葛鎮132.4毫米,蘭溪本站80.2毫米。受梅雨帶在蘭溪南北擺動影響,12日下午到14日蘭谿市強降雨天氣仍將持續,15日起降水自北而南將明顯減弱。此次過程雨帶較窄,降水區域集中,持續時間長,過程累積雨量大,需防範強降雨可能引發的局地城鄉積澇、小流域山洪、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以及對農業生產、在建工程、交通運輸及中考等的不利影響。另外,由於今年第2號颱風「苗柏」對梅雨帶移動有較大影響,14日前後蘭谿市降水過程不確定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