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一、二、三產業的浙江蘭溪楊梅果業,以綠色產業振興鄉村,鼓了果農錢袋子,不斷提升村民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
「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走一條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的鄉村振興新路徑,讓美麗鄉村更富足。」9月1日,馬澗鎮黨委書記許文芳說,他們一如既往地以梅為媒,以梅興業,深耕「三產」逐夢「綠富美」。
山鄉主打楊梅業
每年6月是蘭溪傳統楊梅季。自2005年開始,蘭谿市已連續舉辦16屆楊梅節系列活動,每年吸引遊客約30萬人次。以上市早、品質優而享譽江南的蘭溪楊梅,規模將近7萬畝,產量約4萬噸,年產值4億元以上,目前已形成314省道蘭浦沿線(雲山街道、香溪鎮、馬澗鎮、柏社鄉)頗具浙江特色的「五十裡楊梅長廊」。
楊梅已成為蘭溪農業綠色高品質發展的金名片。作為浙江中西部最大的楊梅主產區,蘭溪「五十裡楊梅長廊」尤以馬澗鎮最為集中,目前該鎮有楊梅4.3萬畝,主栽品種為東魁、荸薺種、木葉、早佳,年產量2萬多噸;擁有楊梅類專業合作社93家,家庭農場128家,大棚楊梅促成栽培面積已達1100多畝,佔全省80%。
馬澗以楊梅為主導的農業產業發達,全鎮農產品加工業年產值達4.1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達3.7萬元。「擴精品楊梅大棚,建良種繁育基地,優化品種,調整產業結構。」許文芳告訴記者,未來兩年,他們將圍繞打造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目標,計劃投入4000餘萬元,做大做強楊梅主導產業,攻克技術關、品牌關、產業關,建立生態農業、科技農業、休閒農業、創意農業融合併進的新型農業體系,形成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
變「一月紅」為「全年紅」
「味道甘甜鮮香,可口又營養!」8月29日,家住杭州濱江的陳女士,第一次品嘗蘭溪楊梅汁時讚不絕口,當天走進杭州濱江星光大道的「蘭溪紅」楊梅品牌宣傳推廣系列活動,讓杭州市民品嘗冰鮮楊梅汁、楊梅果丹球等新產品。
繼去年奉源食品年產3000噸楊梅汁項目投產之後,上海日遠飲品有限公司又與蘭谿市馬澗鎮正式籤約落地日遠「楊梅大王」產業項目,今年9月首期建設3000噸鮮楊梅粗加工生產線,建成楊梅榨汁廠。
「我對楊梅情有獨鍾,畢業後一直從事楊梅深加工研究。」日遠創始人葉遠平說,公司2004年開發的楊梅汁便進入百勝集團必勝客系統,今年在浙江省境內共收購1500噸鮮楊梅,生產的冰鮮楊梅汁銷往全國各地,「未來3年內將打造萬噸楊梅加工基地,開發楊梅汁、鮮楊梅、速凍楊梅、楊梅幹、楊梅罐頭、楊梅酒等產品,可消化鮮果近2萬噸」。
在不懈努力下,馬澗楊梅深加工實現破冰,並形成楊梅酒、楊梅蜜餞、楊梅汁全套產業鏈,變楊梅「一月紅」為「全年紅」。近年來,馬澗鎮以「政府引路、市場主導、企業進駐、農戶入股」的思路,與浙江省農科院合作成立國際楊梅研究中心,聘請浙江大學、浙江省農科院等11位知名學者組建楊梅產業專家團,為蘭溪楊梅提供技術保障,提升楊梅「含金量」。
目前,馬澗鎮以楊梅精品園、楊梅良種園、國際楊梅研究中心為核心的「二園一中心」建設初見成效,一個國內一流的楊梅標準化生產基地、一個楊梅深加工孵化園呼之欲出。
講好鄉村故事
9月的楊梅風情園空氣清新,山上是滿園的果樹,沿線是高顏值的新時代美麗鄉村,這裡的百姓不僅有「致富果」,還可享受「美麗經濟」。
「風情園涵蓋下杜、馬塢、蔣塢和西湖等村,自然生態環境優美,我們進行區域聯建,發揮『一村一品』優勢。」許文芳說,今後要把該片區打造成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區,鄉村振興示範片。
「沿途綠水青山美不勝收,無論駕車行駛還是隨心散步,這十公裡美景絕不會讓人失望。」馬澗鎮副鎮長柳力說,自今年3月楊梅風情園開建、沿線景觀提升以來,慕名打卡旅遊的市民絡繹不絕。
以農興旅,以旅強農,打通「農旅融合」是鄉村振興路上的進一步嘗試。許文芳說,今後,他們會依託楊梅風情園高質量舉辦各類節慶活動,挖掘楊梅文化,講好楊梅故事,開發一批主題農莊、農家樂和民宿,開展楊梅全產業鏈研究,突出產業扶貧增收,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形成村民富、村莊美、業態豐富的楊梅樂園。
今年至今,蘭溪楊梅風情園共吸引遊客50萬人次,促銷楊梅採摘3000多噸,採摘金額6000多萬元,帶動農家樂及旅遊收入20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