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一輩子畫不厭的荷花

2020-12-13 齊魯壹點

張大千(1901-1984)名正權,後改名猨,爰,字季爰,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下裡巴人,齋名大風堂。四川內江人,幼年受擅長繪畫的母親和以畫虎著稱,自號「虎痴」的二哥張善的薰陶指引,並從名師曾農髯,李梅閹學詩文、書法和繪畫。除臨摹歷代名跡外,又遍遊名山大川,以造化為師,經過刻苦鑽研,獲得了卓越的成就。

張大千是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畫大師。他在創作上的卓越成就,張大千先生擅長畫花卉,他畫的花卉種類很多,如荷花、秋海棠、牡丹、蘭花、水仙、梅華等。而他平時畫的最多的還是荷花,他自己常說:「賞荷、畫荷,一輩子都不會厭倦!」

張大千荷花畫主要特點

張大千在花卉畫中以荷花畫居多。他之所以喜愛畫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認為「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並且還認為畫荷與書法有著密切關係。故此,張大千畫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斷推出新意。形成馳名中外的「大千荷」。他在三十五歲時作的《金荷》,就被法國政府購藏。對此徐悲鴻曾說:「張大千的荷花,為國人臉上增色」。

張大千在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中國美術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尤其是晚年創潑墨彩之後,所畫荷花不但超越了花卉的屬性,更將文人花卉的筆墨範圍拓展至另一境地。

他不但愛畫荷,也愛種荷。張大千年輕時住在蘇州,庭院裡那一池荷花成了他寫生的好地方,他三十三歲時開始住進北京頤和園,一住就是五年,頤和園池塘中那又肥又大的荷花使他對畫荷的興趣越加濃厚。由於長期與荷花相處,使他特別偏愛荷花。張大千愛荷花的出泥不染,娉娉婷婷從水中浮起,雍容高貴,而田田荷葉,姿態優雅的荷杆也時常走進他的畫面。他認為,荷花最難下手的部分不是花,而是杆子,因為一筆下去不得回頭,重描就不成畫了。他通過與荷花朝夕相處,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高度民主的概括力,長期捕捉荷花的特徵和瞬間的動態,然後用他自己的審美感和藝術情趣加以提煉、誇張,使之寓意深刻,生機勃勃。

張大千在一生中所畫的荷花作品成千上萬,畫過朱荷、粉荷、黃荷、白荷、墨荷、金壁荷;畫過風荷、晴荷、雨荷、秋荷;畫過沒骨荷、工筆荷、寫意荷等,總之,他筆下荷花均是落落大方,雅俗共賞,嬌豔而不俗,沉著而不浮,生動而不匠。

張大千先生畫荷之藝術風格特色

沒骨風格:大千先生的沒骨法融合了石濤、八大山人、徐渭等人的筆趣,發揮了荷花瀟灑脫俗的韻味,尤其荷花的造型清雅優美,葉大梗長,亭亭淨植,更適於用沒骨畫法來描寫荷花的性格。

寫意風格:大千先生的寫意荷花,完全運用誇大、變形的形式來表現荷花的精神內涵,中國繪畫藝術變形,由早期的減筆畫、禪畫如梁楷的潑墨山人、貫休的羅漢畫、徐渭、八大山人的狂放表現,陳老蓮的縱逸變調,著墨重點都在於「藝術家主觀刻意所為,傾全力於自我表現造形之變形藝術」,大千先生的荷花雖然承襲石濤、八大山人,但也深受徐渭、陳老蓮之影響。所以,大千先生的寫意荷花,已擺脫了「自然再現」的羈束,而是一種自我主觀精神的表現。

潑墨風格:大千先生運用大量墨汁傾瀉在紙上,然後由其自然發展,再用筆推開,而且必有兩次以上,先下淡墨,半乾再重潑一次或反過來操作。潑墨之前通常先打溼畫面,才能做到墨中有水,水墨交融,否則籠統一片,就成為死墨,潑墨幹後,再用傳統筆法鉤寫花瓣、花梗或雜草,墨中有筆,發揮了中國油畫筆墨精神,增加了畫面的變化。大千先生「潑墨潑彩」的結構,成為他獨特的表現語彙,擴張了水墨表現的領域,不論在形式和意境的表現上都有超越前人的成就。

縱觀大千先生的荷花,早年多水墨寫意,初期從八大山人、石濤到青藤、白陽,亦兼用淺絛法。中年受敦煌壁畫之影響,兼作工筆重彩荷花,並作巨幅的墨荷和用沒骨法畫荷。到了晚年將山水畫的潑墨技法運用到畫荷上。開創出他自己的獨特風格。因此在中國畫荷史上,張大千先生可堪稱是自八大山人、石濤以來中國百年第一畫荷大家,尤其是大千先生的巨幅荷花「四屏通景」的氣魄與章法,更為世人所驚嘆。

相關焦點

  • 正草篆隸,以書入畫,張大千荷花裡的敦煌韻味!
    盛開於酷暑的荷花,帶給人們清涼平靜的心境,是能跳脫30重天生死煩惱的智慧之花。這首詩是張大千對荷花的讚美,也是自己義無反顧地追求藝術涅槃的誓言。1941年3月,張大千率弟子和家人離開成都,遠赴敦煌,「去敦煌,安營紮寨住下來,搞不出名堂,不回頭!」臨走前,他信誓旦旦地留給老友熊佛西這樣一句話。
  • 縱觀張大千各個時期荷花的特點
    他之所以喜愛畫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認為"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並且還認為畫荷與書法有著密切關係。故此,張大千畫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斷推出新意。形成馳名中外的"大千荷"。他在三十五歲時作的《金荷》,就被法國政府購藏。對此徐悲鴻曾說:"張大千的荷花,為國人臉上增色"。張大千在數十年的藝術生涯中,經過不斷的探索和努力,使"大千荷"在中國美術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
  • 畫水墨荷花,要看這幾位大家!
    徐渭的潑墨寫意花鳥畫,盡在似與不似之間,他以其獨特的筆觸,開創了大寫意花鳥畫風,對後世中國繪畫影響極為深遠。畫風豪放潑辣,水墨淋漓,一揮而就,但求神和,不求形似。王冕。元代著名畫家,擅長梅花和荷花,它筆下的荷花,造型端莊優雅,靈動而頗有神韻。王冕的畫作花密枝繁,別具風格,而他畫出的荷花更顯柔美逼真,自成一派風格。
  • 張大千也是個吃貨?他做的1碗牛肉麵,居然藏著他畫裡的秘密!
    張大千也是個吃貨?他做的1碗牛肉麵,居然藏著他畫裡的秘密!張大千的一生是非常具有爭議的一生,他一輩子摹仿了無數古代名家作品進行出售,但他卻非常坦率,敢於承認;他遠赴敦煌臨摹莫高窟壁畫,最終卻落得個毀壞重要文物的罵名;他一輩子看似風流又多情,然而又好像對每一位紅顏知己都發乎情、止乎禮。
  • 張大千荷花各期有何主要特點,這三個時期你知道嗎?
    張大千在花卉畫中以荷花畫居多。他之所以喜愛畫荷花,除其它原因外,他認為"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並且還認為畫荷與書法有著密切關係。故此,張大千畫荷的作品不但年年有,而且不斷推出新意。形成馳名中外的"大千荷"。他在三十五歲時作的《金荷》,就被法國政府購藏。
  • 張大千畫荷花為國人爭光,放大11倍,網友直呼:這不是畫!
    再來說一下張大千潑彩潑墨的代表作品《嘉耦圖》,這幅作品以荷花入畫,在荷葉的誇飾上潑彩明顯,讓人看到了明顯的層次感,並且這幅作品畫的荷花細緻大氣,給人一種富麗堂皇的感覺但是又總覺得清新淡雅,這幅畫是張大千先生贈予好友五十歲大壽的賀禮,足以見到他對於好友的真摯感情,也正是因為這幅作品承載著大千的感情,所以價值不菲。
  • 齊白石畫紅荷賣690萬,張大千畫五色荷賣3220萬,區別有3點
    荷花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們都喜歡的花卉之一,全因為荷花本身天生的生長環境和外形特點,被賦予了很多優秀的品質,比如古代著名詩人、學者周敦頤就曾經用「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等等詞句來形容荷花的高貴品質,還有用「一品清廉」,這樣的詞語用以形容當官的為人清正廉潔
  • 江再紅繡、張大千畫聯展1月5日將在美國開幕
    紅網時刻1月2日訊(記者 黎鑫)1月5日,由美國中華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慶祝中美建交四十周年暨江再紅繡、張大千畫聯展將在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市開幕。由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江再紅繡制的25幅湘繡作品將亮相展覽。展覽持續至1月15日。2019年是中美建交四十周年,也是著名畫家張大千誕辰120周年。
  • 張大千的「菜單畫」
    1992年,在美國華盛頓舉辦「張大千畫回顧展」時,人們紛紛在83號展品前駐足,原來這是一幅菜單畫。    1981年元宵節剛過,農曆八月十六的中午,「中國畫巨子」張大千宴請「少帥」張學良和夫人趙一荻,地點就在張大千的寓所摩耶精舍。張大千家中宴客,有個規矩,就是每次都 由他親自寫菜單,這菜單也就成了客人爭相索取和收藏的紀念品。
  • 張大千畫山水,畫人物,畫動物但唯獨不畫虎,只因他的哥哥
    張大千畫山水,畫人物,畫動物但唯獨不畫虎,只因他的哥哥張大千是中國近代的一位繪畫大家,同時也是世界上少有的繪畫天才。他對中國的繪畫起到了深遠的影響。張大千在繪畫上面是一個全才,他畫山水,畫人物,畫動物都很在行,但唯獨他在畫動物上面不畫虎,這是為何呢?只因她的哥哥。像歷史上很多偉大的畫家一樣,齊白石也是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學畫。很少傑出或者偉大的作家半路學畫的,他們要麼就是從小受藝術的薰陶,要麼就是家裡本來就是幹這個的,對於張大千,畫畫對他影響最大的人大概就是她的哥哥了。
  • 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既象徵了文人的高潔,又寓意吉祥
    任伯年《荷花鴛鴦圖》 網絡圖片近代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更是「荷痴」。他的花卉畫中以荷花畫居多,荷花作品不勝枚舉。張大千愛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娉娉婷婷,雍容高貴,而田田荷葉、姿態優雅的荷稈也時常走進他的畫面。他認為「中國畫重在筆墨,而畫荷是用筆用墨的基本功」。畫荷與書法有著密切關係。
  • 畫家中的美食家,張大千的私房菜
    張大千是丹青大家,也是赫赫有名的美食大家,而且是廚藝高手。張大千既愛吃,又懂吃,這兩條是判斷美食家的重要標準。什麼叫「懂吃」?張大千是四川內江人,四川的飲食文化對他的影響尤為深遠。張大千的母親是個非常會做菜的人,父親也很懂吃,在這種環境中耳濡目染,為他後來成為美食家奠定了基礎。張大千對自己在美食方面的造詣還是頗有自信的,他曾說:「以藝事而論,我善烹調,更在畫藝之上。」
  • 畢卡索:送你一幅我的畫!張大千:這畫的是我?
    文/王呈祥畢卡索:送你一幅我的畫!張大千:這畫的是我?互贈禮物,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一種方式,如詩人贈詩、書友贈書、畫家贈畫一樣。通俗來說,就是以物寄情,彼此之間留個念想。這天,張大千帶著他的(也不知是第幾任)妻子和一個翻譯來到畢卡索的居所。張:請問畢兄在家不?畢:來了,老弟(當時說的應該是英語或西班牙語,漢語老畢不會)。張:畢兄,小弟仰慕你已久,今特來拜會(聲明一點,畢卡索不姓畢)。
  • 老宋的快樂生活:張大千賣畫
    張大千賣畫老宋在街上瞎逛,見一賣畫的聲稱有張大千的名畫,並且保證是張大千原創,如果是假的百倍賠償賣畫的堅稱就是張大千畫的,並且拿出自己的身份證證實,老宋看了才知道,賣畫的確實叫:張大千。
  • 老宋的快樂生活:張大千賣畫
    張大千賣畫老宋在街上瞎逛,見一賣畫的聲稱有張大千的名畫,並且保證是張大千原創,如果是假的百倍賠償。老宋半信半疑,一番砍價花了50元買了一幅。回來請老王鑑別後說是假的,老宋去找賣畫的理論要求賠償。賣畫的堅稱就是張大千畫的,並且拿出自己的身份證證實,老宋看了才知道,賣畫的確實叫:張大千。
  • 國畫荷花誰畫的好,當代名家寫意畫荷佳作欣賞
    不知不覺夏天來到了,夏天,是從早到晚的蟬鳴、是午後的冰鎮西瓜、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荷塘。作為盛夏時節開放的花,荷花以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特性為人們喜愛,並被許多人作為激勵自己潔身自好的座右銘。
  • 張大千畫了一隻雞,徐悲鴻畫了兩隻雞,都比不上他畫的炸毛雞!
    筆者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講的是黃奎和齊白石各自畫了一群雞,竟都輸給了徐悲鴻畫的一隻雞。然而,江湖就是江湖,你站在高處,就會面臨PK和被PK,所謂的常勝將軍是不存在的。這不,張大千畫了一隻雞,徐悲鴻畫了兩隻雞,竟都輸給了劉海粟畫的兩隻炸毛雞。
  • 張大千為什麼離開大陸,到死也不回來,原因很難張口
    那麼張大千為什麼要去臺北呢其實這個問題,張大千的一個學生劉力上給出了答案,他說張大千先生是一個沒有黨派的人,他對於政治完全不感興趣,他也不關心到底這兩個黨誰會奪得天下,他對國民黨沒有什麼要求和訴求,所以根本和國民黨沒什麼關係,但是和國民黨的上層人物有些人有一點來往,不過也僅僅是在藝術上有交往而已。
  • 糜耕雲《翠竹幽禽圖》感懷恩師張大千
    在這許許多多的故事當中,與畫相關的可不在少數,譬如糜耕雲的《翠竹幽禽圖》,就見證了師徒之間、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不僅作品本身散發著恆久的藝術魅力,其中的故事也很耐人尋味,經過了歲月的沉澱越發動人。糜耕雲(1910—1998.10.8),別名旭,別署阿彌。江蘇無錫人。早年專學山水畫,後為張大千入室弟子,苦學張氏筆墨,藝事大進,技法全面,功力深厚。作品多次發表。
  • 【藝術世界】張大千的中國畫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大氣的,有的時候他也...
    一說到張大千,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要麼是他大氣的潑墨潑彩山水畫,要麼是他粗壯的大寫意松柏,線條流暢色彩明豔的敦煌寫生稿,或者是具有文人氣息的高士圖,除此之外其實張大千還可以變的小清新,他畫的花卉則多採用折枝繪畫的方式,把一組組漂亮的花花草草,用極為概括的筆墨寫出來文人氣十足,清新耐看,今天我們就來分享張大千的一組《花菓薈萃》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