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電子秤上下來,又胖了兩斤。非毅力不堅,而是誘惑太多。
這段時間,各路明星齊上陣,紛紛加入直播帶貨大軍,小嶽嶽在電視上滿嘴流油啃著肘子,陳赫直播間裡熟練剝著小龍蝦,蔡明阿姨拿著一包黃醬安利: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這個醬超好吃。
遇到好吃的一定不能錯過,這是一個吃貨的基本修養。所以我胖了。當然,足不出戶就能品嘗全國各地美食,胖有所值。另外還長了見識,知道這世上還有那麼多自己沒有發現的美味。
比如,前兩天圍觀了一場吉林公主嶺的助農直播。市長在直播間為當地農產品代言,從公主嶺走出的明星李玉剛視頻連線參與。
公主嶺盛產玉米,有「中國玉米之鄉」的美譽,所以市長和明星在直播間裡大力推銷甜玉米和玉米面條等地方特產。
其中一種叫龍鬚茶的產品引起了我的興趣,通過介紹得知,這龍鬚茶竟然是玉米須加工而成。作為農村長大的孩子,對玉米須再熟悉不過了。
記得小時候玉米抽穗時,我和小夥伴們就會跑到玉米地裡,抽出玉米須貼在下巴上充當鬍鬚,一邊捋著「鬍子」,一邊看著對方的扮相哈哈大笑。
看直播的間隙,就忍不住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這玉米須還真是好東西,有利尿消腫,降血糖、降血壓等功效。
沒吃過的東西一定要嘗試一下,這是吃貨的又一個基本修養。
沒有任何猶豫,又剁手了。
不難發現,明星直播帶貨不是在走過場,而是在憑實力帶貨,實實在在賣貨。很多地方的農產品,通過明星直播帶貨為眾人所知,最終大賣熱賣,既解了農民的燃眉之急,又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4月30日介紹,根據第三方數據,今年一季度,832個國家級貧困縣農村電商實現逆勢增長,網絡零售額達565.6億元,同比增長5.0%,高出全國農村平均增速1.9個百分點。其中,農產品網絡零售額83.2億元,同比增長49.7%。 這當中直播帶貨的貢獻功不可沒。當然,單靠明星效應是無法實現這一切的,直播帶貨發展如此之快,如此之好,是各方共同合力促成的結果。
首先,科技的進步拉近了地域與地域,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購物方式從線下到線上,從單一的網購到最新流行的直播帶貨,沒有強大的技術支持是無法實現的。
另外,地方政府和電商平臺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正是有了政府的支持和電商平臺的積極參與,直播帶貨才有了現在的火爆場面。
像拼多多就率先在全國開啟了「政企合作,直播助農」的電商助農新模式,利用直播帶貨這種直觀方式,帶火了像龍鬚茶這樣一大批各地特色農產品。
只是有人考慮過我們這些吃貨的感受嗎?海南的芒果,山東的大櫻桃,雲南的小西紅柿,這些都才剛收到貨,看完一場直播帶貨後,又忍不住買了湖南的泡菜和醬幹。
美味的誘惑,剁手的墮落,這是多麼艱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