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娜/文 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
這樣的「急性胃腸炎」+「頸椎病」真的能要命
昨天晚上,我正在值夜班,一個病人由幾個家屬攙扶著走了過來。這個患者,男性,54歲,因「腹痛伴噁心、嘔吐1天」來診。
坐下來之後,患者說:「醫生,因為我前一天吃了點兒家裡的「剩菜」,可能沒熱透,晚上八點多開始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了2次,排大便1次,我覺得我是得了「急性胃腸炎」,先是在家吃了「氟哌酸」,不管用,今天白天又去了我們那裡的診所輸了「奧美拉唑」,還是不中,肚痛還更劇烈了,到這會兒已經疼到直不起腰了,疼得我直冒虛汗,所以就來你們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消化科來看病了。」
我一邊耐心傾聽病人和家屬訴說病情,一邊認真觀察著患者,就看見這個病人不時地用右手去捂著左上臂,同時左上臂無力地捶著,我就接著問了一句:「您的胳膊怎麼了,受傷了麼?」
,「哎呀,沒有!我這是頸椎病的老毛病又犯了,開始是脖子疼,現在左手臂都是疼的,還跑去扎針了也不管事兒,上午還去一家醫院做了個頸椎磁共振呢。」。
患者這樣的說法頓時引起了我的警覺,心想著不會是「它」(心絞痛或者急性心梗)吧!!我趕緊問:「您胸口疼麼,左邊兒後背疼麼?」
,「都不疼,就左邊兒肚子疼!」。一邊說,一邊還自己按了按肚子。
難道真的只是急性胃腸炎?
我讓患者躺在檢查床上,開始對病人進行腹部體格檢查,腹壁未見到皮疹,腹肌是軟的,先避開疼痛部位,從右側開始,按到左上腹時確實有壓痛,病人立即呻吟起來並露出痛苦表情,難道是「胰腺炎」?但左上臂的放射痛該怎麼解釋?於是我又問:「您平時有什麼慢性病沒有?比如高血壓、糖尿病有麼,平時抽菸麼?」
「平時沒啥病,血壓血糖都不高,也不抽菸」。
病人說話時已伴有明顯的喘息,這大冷天兒的額頭卻直冒汗。
這不對啊!
身為消化科的醫生,最怕夜班來「急腹症」的病人,因為肚子裡的事兒啊,最難說清楚!但是我們也有自己的套路,按照省醫梁寶松主任總結的「腹痛九問九思」來分析,可以把複雜問題簡單化,首先九問:1.發病的原因、誘因,2.疼痛的部位,3.性質,4.程度,5.發作時間,6.持續時間,7.加重緩解因素,8.有無放射痛,9.伴隨症狀。九思,1.首先考慮局部臟器引起的腹痛,2.臨近臟器引起的腹痛,3.遠處臟器引起的放射痛,4.皮膚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腹痛,5.主動脈夾層和少見病,6.考慮完器質性疾病再考慮功能性疾病,7.急性腹痛首選考慮外科病,8.伴發熱首選考慮外科病,9.先一元論再多元論。
結合這個病人的情況,左上腹疼痛呈持續性,逐漸加重,伴隨頸部及左上肢持續性放射痛,發病開始有噁心,嘔吐2次,但嘔吐後症狀無緩解,沒有發熱、腹脹、腹瀉。院外按「急性胃腸炎」用藥效果差,按照診斷學要求,治療效果不好,首先考慮診斷有問題!
於是我更加考慮是「它」的可能性大。趕緊給病人開了心電圖和彩超,並安排護士把輪椅推來,拒絕了病人要自己走路去的想法,堅持讓家屬推著病人趕緊先去查心電圖。果然幾分鐘後,我就接到了心電圖室的電話:「王大夫,剛才找你看病的那個病人是心梗啊,我通知了咱們急診胸痛中心,病人已經安排急診綠色通道了!」
「好好好!太謝謝你們了!這速度槓槓的,辛苦你們了!」,同時,我既長舒了一口氣,我感到有點後怕!如果我只是按照慣性思維,去看「急性胃腸炎」,「頸椎病」,會是什麼後果?!
說起這能要命的「急性心肌梗死」,它典型的症狀是:突然發作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或心前區壓榨性疼痛;但部分病人的疼痛可以位於上腹部,可能誤診為急性胃腸炎,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數患者表現頸部、下頜、咽部及牙齒疼痛。所以呀,如果大家在工作中,遇到腹痛,一定不能就事論事,而是應該按照九問九思去認真做邏輯分析,還必須牢記診斷學的金科玉律,治療效果不好,首先考慮診斷錯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儘可能做到不誤診不漏診!(本文由本號總顧問梁寶松教授推薦,梁寶松,1984年畢業於河南醫科大學本科,河南省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