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5 17:40:1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2月21日「梅奧由享營養與健康學術交流會議」在上海交通大學成功召開,大會邀請了上海百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暨食品科學碩士汪教授、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生物技術中心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醫兒科主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兒童保健學博士等諸多優秀專業人士,和來自全國各地的100多位優秀精英共同討論、分享交流。
會議以專題研討、案例分析、成果演示等多種形式,圍繞益生菌、嬰幼兒過敏及常見消化問題臨床護理等熱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並對近年來母嬰育兒與兒童健康領域的發展歷程進行回顧,同時分享了該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和應用進展。 食品科學碩士汪教授在「親體益生菌的研究成果」主題中指出,天然人體益生菌主要來源於:分離自健康母乳的益生菌和分離自健康嬰兒腸道的益生菌。 此前,人類母乳被認為是一種不含細菌的液體,90年代,一些細菌菌株在人乳中被發現,甚至被認為與「極可能的汙染」有關。直至2003年,西班牙Biosearch Life科技公司首次公開證實了母乳與益生菌的存在,並證明其會通過母體哺乳這一自然過程轉移給新生兒,進而給寶寶建立健康的腸內菌群,並引導腸內菌群和免疫系統的良性發展。這一重大發現,「益生菌」順理成章的走進了微生物菌群體系,並成為人類營養均衡不可或缺的因素。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生物技術中心副教授在「益生菌,腸道微生物與人體健康的聯繫」 課題中也指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足量攝入後對宿主有益。優良的益生菌應當具備「對胃腸道消化環境有較好耐受力」、「菌株存在抗生素抗性,並具有食品級高安全屬性」「有較好耐受力應對生物加工過程」等特性。 在臨床方面,益生菌可用於治療抗生素濫用導致的炎性疾病、腸道疾病與功能障礙、兒童呼吸道感染及特異性溼疹等,未來還可能在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應用上發揮巨大功效。以上種種,突破了大家對於益生菌功效的既往認知。 在兒童健康方面,嬰幼兒時期的「過敏」問題是許多家庭容易遇到的難題。對此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國際醫學院兒科主任醫師深入淺出的闡述了如何有效規避「過敏源「的實用方法。如最常見的」過敏性鼻炎-哮喘綜合症「也稱為CARAS,專家醫師指出,兒童CARAS最關鍵的治療策略是:避免接觸過敏源。其中吸入性過敏源是過敏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因吸入性過敏源種類繁多,一些基礎原因的控制就顯得特別重要,比如,塵蟎、黴菌、花粉、動物皮屑、蟑螂等,所以保持室內清潔,空氣流通,溫度適中,是每個有嬰幼兒家庭必須時刻注意的。
此外,嬰兒期和兒童期的特應性皮炎也是困擾很多新生兒家庭的主要症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說到,特應性皮炎(也稱AD)是以瘙癢性皮疹為特徵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以劇烈瘙癢和皮膚乾燥為主要特徵,患兒常常有「特應性素質」,既個人或家庭有過敏性哮喘、過敏性鼻炎和結膜炎等特應性皮炎史。 針對特應性皮炎,醫師建議,首先要避免過早的讓寶寶食用雞蛋、牛奶、大豆、小麥等常見過敏源,這點,上海交通大學兒童保健學博士趙醫生在《嬰幼兒過敏》課堂中也提到,嬰幼兒牛奶蛋白過敏發生率高達2&-7.5%,是嬰兒最常見的食物過敏問題,在嬰幼兒過敏問題上,家長要儘量規避牛奶,並適量補充維生素D,注意皮膚清潔和潤膚產品的使用,減少和預防皮膚感染,嚴重的要及時就醫。 在嬰幼兒「常見消化問題臨床處理」問題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醫院的兒科主任醫師分享了最實用的處理建議,即從飲食幹預,觀便識情,通過一進一出觀察寶寶胃腸道的狀態;與此同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中醫兒科主治醫師「從兒童生理病理特點談常見病的預防」入手,從小兒生理、病理二個方面和大家探討了常見疾病的預防,讓大家認識到小兒保健、防病治病的重要性。
本次大會作為一場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率的嬰幼兒健康學界盛會,全方位、多視角、多學科穿插融合,讓為期兩天的論壇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結束。許多參與者讚譽「腹中空空來,滿滿行囊歸」,給予了本次研討會高度評價。簡言之,本次研討會實現了梅奧由享舉辦的初衷:即為全國母嬰研究者提供一個別開生面、釋疑解惑的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