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藝術家版權?小米舍「卒」保「車」
文 | 王夢成
北京時間6月20日消息,根據 The Verge 報導,業界知名的手機廠商小米公司承認,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使用了藝術家Tarka的作品進行廣告設計,用來營銷自己的產品。而隨後,小米公司採用自戕的方式解僱該名員工,以向作品原作者致歉。
再之前,由於黑洞照片事件,視覺中國拿著版權保護的雞毛當令箭,大肆牟利,如今又遇到知名手機廠商因侵犯版權採用自戕解僱員工的方式來解決此番爭端,如此做法妥與不妥,且聽分解:
首先,在版權保護意識方面,小米能夠快速反應,並承認事實刪稿致歉,比否認抵賴要好,與其產生糾紛,快速處理危機公關的方式值得一表。
其次,使用版權照片,進行廣告設計,用於公司產品宣傳,這可以視為一種公司行為,而所謂使用該作品進行廣告設計,也必然是符合公司意志的行為,在最後的發布上,也必然經過公司的一層一層審核,如果公司未有其他人員部門和員工審核,那麼公司有失察之責。如果員工均無版權保護意識,或者沒有在制度上加以版權保護的約束,那麼這是管理上的漏洞,採用解僱一個員工作為替罪羊的方式,看似誠意,實則以小博大。
第三,從勞動者角度出發,該員工為公司效力,如第二條所述,此番事件中,小米公司作為法人主體,應該承擔的是公司的監管職責,監管失控的情況下,該員工做為替罪羊,卻是有些刑罰過重,而公司採用如此方式避禍,有失公允。
筆者認為,解決版權問題的最好方式,如小米公司一般積極檢討主動承認錯誤並且刪稿,是一種積極的方式。
另一方面,採用自戕去「卒」保「車」並且刪稿的方式,來逃避企業的被追責,卻有些令人唏噓。其實版權這個事情,對於原作者有弊卻也有利,與其讓自己的作品永遠敝帚自珍,還不如拿出來重見天日,因為誰也不想自己創造的作品永遠默默無聞,因此,面臨版權糾紛的正確解決方式,是積極與原作者進行商量,最後可以後補購買該作品的商業使用權,這樣談成了必定皆大歡喜,也不失為一樁美談。
處理危機公關有很多種方式,形萬象品牌顧問表示,積極回應只是一種態度,卻不是一種能力的表現。
易畫如何使用區塊鏈技術
來解決版權保護的最後一公裡?
在藝術版權保護領域,很多創作者難以舉證來保護自己的作品版權,就像新聞中Tarka 製作了一張 Gif 圖片,來證明小米作品與他的作品的相似程度那樣,卻是很少有藝術家具備此番精力和能力,受技術和版權登記手續繁瑣的影響,很多藝術家望而卻步,並且忽視了自己作品的版權保護,因此在藝術版權保護方面,只能幹瞪眼,為此,藝術界知名的藝術電商——中文最大藝術商城「易畫」首先提出的採用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登記認證方式,獲得業界的一致追捧,多位投資領域人士表示,易畫採取的區塊鏈技術版權保護方式,藝術作品的創作和交易可追蹤、可溯源,分中心存儲,藝術作品版權登記信息不可篡改,必將是藝術版權保護的最佳方式,市場前景廣闊,易畫也會成為淘寶之後又一個投資神話,很多有眼光的機構當年沒有趕上阿里的投資機會,此番卻絕不會錯過易畫的崛起。
總之,在藝術版權保護領域,任重道遠,還需諸君齊努力,尊重創作者,為藝術版權的保護開創一片清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