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開區-平谷區產業發展創新聯合體成立 構建跨區域產業交流平臺

2020-12-21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12月21日訊 昨日在「中關村平谷園2020產業發展論壇暨北京興谷開發區招商推介會」上,北京經開區—平谷區產業發展創新聯合體正式成立並揭牌。

意味著今後兩區將構建起跨區域的、以企業為主體的、以產業合作、項目對接、企業服務為核心的交流平臺,將為兩區的產業發展、技術創新帶來新機遇。

北京經開區原管委會副主任、一級巡視員、北京亦城合作發展基金會黨支部書記繩立成,北京市平谷區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沈潔參加揭牌儀式。(從左往右)

據了解,2018年,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北京市平原地區和生態涵養區的相關行政區(功能區)結對協作,培育壯大主導功能和產業的工作機制,並於10月20日出臺了《關於推動生態涵養區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實施期限為2019--2022年)。「意見」提出,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與平谷區建立結對協作關係,完善結對協作機制,培育壯大生態涵養區主導功能和產業。

兩年來,兩區在產業發展、合作共建等諸多領域全面對接、全面合作,成效不斷顯現。特別是2020年下半年以來,合作領域不斷擴展、不斷深化、不斷聚焦。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0二五年願景目標的建議》(簡稱「《建議》」)。《建議》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明確指出,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持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推動產業鏈上中下遊、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

為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創新跨區域的產業合作,推進兩區的結對協作,「經開區-平谷區產業發展創新聯合體」正式成立並揭牌。

據悉,這是由兩區有志於創新發展的企業和相關組織機構自願共同發起的綜合性、開放性的企業創新交流合作平臺。共同發起單位包括北京亦城合作發展基金會、北京開發區法治建設研究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中關村健源創新戰略聯盟、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北京昭衍新藥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佰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阿爾特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敏實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與機構。

相關焦點

  • 北京經開區-平谷區產業發展創新聯合體成立
    來源:中國網原標題:北京經開區-平谷區產業發展創新聯合體成立 構建跨區域產業交流平臺昨日在「中關村平谷園2020產業發展論壇暨北京興谷開發區招商推介會」上,北京經開區—平谷區產業發展創新聯合體正式成立並揭牌
  • —— 常德經開區加速推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紀實
    作為常德經開區電子信息產業的集聚區,德山信息港建成後,將以構建具有開放性、循環型和內生性特點的產業生態系統為核心策略,完成聚集人才、吸引企業的核心目標,努力發展成為一座有創新力的智慧港和一座有生活力的幸福港,帶動整個常德經開區產業智慧發展。 強基礎壯大產業規模 招商引資是經濟工作的生命線。
  • 凝聚新力量,北京經開區新聯會成立了!
    凝聚新力量,北京經開區新聯會成立了!(簡稱「新聯會」)成立,其宗旨是將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積極投身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為促進「三城一區」科技成果轉化貢獻聰明才智。
  • 韓金明:做好區域產業發展工作 推進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
    聯盟籌備座談會會議現場韓金明在發言交流中表示,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已成為十四五期間重點扶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加快構築現代產業體系,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意義重大。此次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有效提升區域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對吸引國內外高端產業人才,搭建資源共享、創新交流、產學研融合發展的產業平臺,提升產業集群的競爭優勢具有重要意義。
  • 2019年度包河經開區首批「紅谷」系列產業黨建共同體成立暨首屆...
    「紅谷」系列產業黨建共同體成立暨首屆「包河工匠」頒獎儀式在包河經開區隆重召開,旨在加強企業黨建工作、表彰先進。市總工會、區委及相關區直部門主要領導受邀出席。在雄壯的鼓聲中,大會正式開始。包河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蔣兵為大會作精彩致辭。蔣兵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幫助包河經開區創新發展的各級領導,以及奮鬥在改革發展建設一線的廣大黨員群眾,表示衷心的感謝。
  • 常德經開區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
    日前,記者從常德經開區獲悉,今年,該區新能源產業產值預期達到50億元,稅收貢獻有望突破億元大關。近年來,常德經開區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常德中車、長園中鋰、力元新材、金富力、常德華電等一批代表性企業不斷湧現。從2015年到2017年,行業產值增長每年均在15億元以上,年均增幅在100%以上。該區新能源產業發展之初,就呈現出高起點、高標準、高效益的特點。2003年創立的常德力元新材公司,是該區最早落戶的新能源企業。
  • 【走進產業園區 探尋產業地標】蜀山經開區:創新驅動「中國環境谷...
    6月9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蜀山經開區圍繞「中國環境谷 數字新園區」總體定位,堅持創新驅動,把產業升級作為第一目標、集群培育作為第一抓手,著力優化發展空間,增添環境產業發展新動力。技術創新驅動,引領環境產業發展「通過技術創新引領,讓科技服務民生。」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南基地在長沙經開區揭牌成立
    6月22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南基地在長沙經開區揭牌成立。國家工信部總經濟師王新哲,湖南省委常委、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共同揭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黨委書記李勇出席見證。(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南基地在長沙經開區籤約並揭牌。
  • 蔡奇在北京經開區調研:打造全球影響力高精尖產業主陣地
    他強調,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剛下達明年的「開工令」,就到經濟技術開發區來,這是意味著明年開工在發展上要聚焦「高精尖」,狠抓項目推進落地,經開區要打頭陣。經開區要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推進經開區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聚焦「高精尖」,做好「白菜心」,繼續以創新為引領、以產業為驅動,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精尖產業主陣地,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一同調研。
  • 省委省政府印發意見 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 促進...
    深入推進區域一體化建設,推動大灣區經濟協同發展,促進文化交流交融,逐步實現珠三角地區產業、交通、營商環境、社會治理、生態環境、基本公共服務深度一體化。加快推進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等重大平臺開發建設,創新合作體制機制,探索粵港澳協作發展新模式。
  • 市中區發展三大新興產業崛起創新高地
    全面開啟新徵程的重大任務,全面把握新奮鬥目標的總要求,作為省會濟南的中心城區,市中區已吹響向新發展階段進軍的號角,加快推進現代金融、數字經濟和科技文創三大新興主導產業發展,打造市中區特有的、不同於其他區的發展優勢,以錯位競爭謀求突破。  產業是城市經濟的靈魂,一個區域要想變強,離不開產業發展實力變強。
  • 厚植髮展沃土 建設產業森林——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在踐行「三高四...
    作為打造「三個高地」的前沿陣地,瀏陽經開區(高新區)對標雄安新區,建設金陽新城,積極發揮兩園合併的疊加優勢,著力打造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引領區、臨空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生態宜居智慧城市建設標杆區,在踐行「三高四新」戰略中彰顯園區擔當作為。 固本強基 以先進位造業挺起發展硬脊梁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
  • 渭南經開區與藥谷(溫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籤訂合作「健康產業科學...
    12月15日,渭南經開區與藥谷(溫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作「健康產業科學城」框架協議籤約儀式舉行,雙方就相關合作達成共識。渭南經開區管委會主任趙曉軍,藥谷(溫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葉發青、總經理程萍,渭南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郭青山,管委會主任助理、社會事業局局長蘭渭鴻,區級相關部門負責人等出席籤約儀式。
  • 「一區、一谷、一灣」 打造創新產業引領區
    《規劃》提出,以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充分發揮海珠區創新平臺與生態文化資源優勢,緊扣高端,培優促強,構建以數字經濟為引領,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高端商務、現代商貿會展、文化旅遊為主導,都市型工業、綠色建築、交通裝備、新興金融、人工智慧、生命健康、新材料等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
  • 經開區亮出「十三五」產城融合成績單
    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增強,高精尖自主可控發展的旗幟性、戰略性陣地作用進一步凸顯。五年來,國家網絡安全園信創園、集成電路雙「1+1」工程、北鬥產業創新基地、光刻機、新一代集成電路等「硬核」項目先後落地,全球首顆共享衛星發射升空,經開區國家人工智慧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中國(北京)高新視聽產業園等相繼落地。
  • 三平臺晉升市級佔獲批總數近四成 北京經開區科技成果轉化迎質變
    北京經開區科技創新添專業平臺。近日,記者從北京經開區了解到,在市科委發布的2020年度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專項(科技成果轉化專業平臺建設方向)支持名單中,北京經開區搭建的生物大分子藥物中試服務平臺、高端醫療器械創新成果轉化平臺和醫學人工智慧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入選,集中在生物技術和大健康產業板塊,佔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專業平臺建設獲批總數近四成,對於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構建完整創新鏈具有重大意義。
  • 安徽濉溪經開區:釋放鋁產業「千億」雄心
    濉溪縣副縣長、濉溪經開區黨工委靠前書記吳傑說。濉溪基地較大的發展動力就是創新。近年來,濉溪經開區堅持把創新作為鋁產業發展的『活力源』和『加速器』,破解本土創新資源有限的痛點,不斷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先後建成運營省級鋁製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科創大廈創新服務平臺、工業地產創業孵化器、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等硬體平臺,逐步完善專家庫、人才智庫等軟體平臺。
  • 浙江桐鄉經開區崛起「高精尖」產業新高地
    這些高端項目的投產運行,標誌著桐鄉經濟開發區在打造「先進位造業集聚區、創新驅動示範區、產城融合新城區」方面又跨出了堅實的步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堅定不移建設製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這為我們未來如何做好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 川渝藏經開區攜手:打造優勢互補的產業集群
    從西部地區經開區自身來看,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資金人才要素不足、基礎設施和營商環境等軟硬體與東部地區差距較大、對外開放不充分等問題。對此,四川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強化區域合作是有效化解風險、實現互利共贏的選項。
  • 甲骨文(湖南)人才產業基地項目落戶常德經開區
    項目籤約儀式現場 華聲在線常德頻道訊(通訊員 羅勇) 8月9日,常德經開區與世界500強企業——甲骨文公司正式籤訂甲骨文(湖南)OAEC人才產業基地項目 常德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德睿,甲骨文中國區OU總經理何民雄,常德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尹正錫出席項目籤約儀式,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李育智與甲骨文公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