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路萬達影院,有看電影的市民正在購買爆米花
近日,
萬達影城公布,最賺錢的居然是爆米花,收入近4億,佔了賣品利潤的72% 。記者了解到,用爆米花機爆出28升爆米花,成本是12元,而院線的總售價一般是308元,利潤高達96% 。經濟專家程國有分析這種現象稱,只要引領產業發展得好,關聯產業就能賺大錢,所以小小的爆米花能掙大錢的經濟帳也不難解釋。類似的產業其實不少,比如銷售家電,利潤已經攤薄,還不如賣家電配件掙得多;銷售蘋果手機不如賣手機殼利潤大等。
調查:一桶爆米花成本多少錢?根據萬達官網消息,萬達院線的賣品已經成為影院的主要收入及利潤指標,2013年度,萬達院線僅爆米花品項相關收入就高達3.9億元,佔賣品總收入72%,居全國院線榜首。爆米花身為院線賣品的主力品項,院線也將嚴格選取最優秀的供貨商為合作夥伴。
「影院的利潤主要來自兩大塊,電影票房分成和賣品收入。電影本身就是個微利行業,製片方、發行方以及影院都要參與分成,而且跟其他產業不同的是,電影投資的回收周期長。影院一般能拿到55%~57%的票房分成,這幾乎是不變的,票房不好,分成還少。另外每個影院每天排的電影都差不多,只是在座位數和上座率上有差別。影院之間最大的不同在於,賣品賣得怎麼樣。」島城一家影院經理告訴記者,雖然電影院依靠電影本身的利潤不多,但電影院能帶來聚集人氣的效應,而周邊發展起來的商業,也能推動人們走進電影院,這樣就出現了「雙贏」的局面。「我們在影院裝修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要把賣品區的櫃檯設計得空間明顯,面積至少和售票處一樣。」
一桶爆米花、兩杯可樂,在延吉路萬達影院的等候區裡,情侶們說著甜言蜜語,在電影院耗上一個下午,這種「浪費」付出的成本,要比外面貴上幾倍。那麼,一桶爆米花的成本到底是多少?小高在一家電影院做過兼職,爆過爆米花。他告訴記者,爆米花機一次能爆28升的爆米花,原料比例一般如下:750毫升爆裂玉米粒+750毫升焦糖+750毫升白砂糖+椰油=28升的爆米花。「我在淘寶上搜了搜,大概算出了成本價,玉米3元+糖3元+椰油5元+包裝盒0.5元+電費0.5元=12元。一大桶2升的爆米花,售價是22元。那28升的銷售價格就是308元,毛利率就是(308-12)÷308=96%。」
專家分析:機會怎麼找?一定要有引領產業市委黨校經濟學教授程國有告訴記者,這種類似於「爆米花經濟」的現象,在經濟領域稱為「關聯產業」。那麼,如何尋找關聯產業,尋找商機呢?
程國有介紹,關聯產業,是由一個主導產業帶動了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這些產業本身就是關聯的,想要尋找機會,那就要研究哪些關聯度比較大,另外一個重點是一定要有一個引領產業,就像產業集群一樣。比如爆米花的引領產業是電影業,爆米花的價值就是由正在迅速發展的電影產業所帶動的。
再比如青島,是以旅遊業為引領產業,這自然而然就帶動了相關的餐飲、賓館酒店、旅遊購物、休閒等產業。「從這個角度去思考,找到引領產業後,相關聯的產業想不掙錢都難。」
「青島金融業看起來還不錯,但是相比其他城市,還是有很大差距。這是因為青島一味地引進金融機構,卻沒有能使這些金融機構活起來的金融證券交易所。大連有個大連商品交易所,南京有個白銀交易所,有了這樣的平臺,這些城市的金融業一下子就能發展起來。現在青島引進藍海股權交易所,如果做好了,對青島金融業發展一定有大幫助。」
深度:小小一桶爆米花,一年為萬達影院帶去了3.9億元的利潤,這不得不讓人深思,身邊還有哪些行業有類似之處?是不是可以從中找到商機?
「現在家電行業競爭高、利潤低,廠家不願承擔這筆配件的費用,只能在安裝中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島城一家家電品牌的售後人員告訴記者,由於家電本身的利潤越來越低,如今售後安裝也成了廠家獲利的一個渠道。看來,家電業也存在關聯產業發展好,主業務利潤薄的特點。
3月19日,記者走訪了島城幾家大型家電賣場,發現熱水器、液晶電視、洗衣機、空調等家電幾乎都是以「裸機」價格示人,不帶配件的費用。買空調沒有插座,買電視不給掛架,買洗衣機給的管子短,這些配件都需要單獨購買。
在南京路上的五星電器,記者以消費者身份來到三星液晶電視的銷售區域諮詢,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一款55英寸液晶電視售價15000多元,當問及掛架和底座是否包含在內時,銷售人員答道:「只有底座,如果要掛在牆上,安裝時需要再收掛架費用。」
空調也普遍只有「裸機」價格,不僅安裝支架需要支付支架費,櫃式空調的空氣插座也需要單獨購買,臺式空調只提供3米的管道,櫃式空調提供4米的管道。管道不夠長的話,多出的部分一般按照七八十元一米收費。對此,銷售人員稱:「現在都收,說免費安裝免的是人工的費用。」
在洗衣機銷售區域,記者發現這裡銷售的洗衣機最長的進水管和排水管也不過1.5米,最短的則只有0.5米,這樣的長度基本上不夠正常家庭使用,銷售人員表示:「買洗衣機的市民,看排水管長度的還真不多,一般都是等安裝時才知道。你可以在安裝時花錢買水管啊,進水管20元一米,排水管10元一米,一般家庭三米就夠用,買這些水管可能得花一百元左右。」同樣在熱水器銷售區域,一般的水閥、管道等都需要消費者自行購買。
家電銷售的關聯產業還不止配件一項。一到夏天,各家都開著空調,用著冰箱,這為從事家電維修行業的人帶來了商機。
中專畢業的王猛在青島鴻順瑞商貿有限公司上班兩年,主要工作是為海爾集團的客戶維修家電。上個月,王猛的工資拿到了12000千元,是整個維修隊伍裡收入最高的。王猛說,自己的月平均工資都在8000元左右,七十多人的維修隊伍裡,工資最低的也有6000元入帳。
王猛說,家電維修有淡旺季,每年的4月份到10月份,王猛的工資都在8000元以上,高的時候上萬元。而每年的1月到3月,則是淡季。上個月王猛拿到12000元的高薪,他告訴記者這已經是自己工作的極限了。「現在這個季節,家家戶戶都用空調、冰箱、熱水器,我們每天早晨7點半上班,至少要忙到晚上8點多,有時客戶凌晨打電話,還得及時去客戶家修理。」用王猛的話來說,他的萬元月薪也不是簡簡單單就掙來的,業務一刻也不停,排滿了一整天,需要大量的體力。
王猛介紹,光靠維修家電必然拿不到萬元高薪,海爾集團給了維修工一個增收的機會,就是維修工可以參與銷售海爾集團的產品,這部分的提成也很可觀。iPad保護套進價32.44元,賣298元
「配件上一般都貼著一個編碼,你把編碼輸到電腦上的查貨軟體裡,就能查出產品的成本價。」在科技街一家專賣蘋果電子產品的店裡,記者將一款小魔女系列保護套上的編碼輸入電腦後發現,成本價只要32.44元,而正常的售價是298元。「只要你敢賣,賣多貴都行,就是398元,可能也有人要。」
這家店的老闆稱,賣的就是配件。一臺行貨iPadair標價是3588元,實際銷售價一般是3288元左右,利潤只有一二百元。「前幾天,我們一下賣了2個耳機,總價4000塊錢,賺了一大筆。實際上那個耳機只是高仿的,在這樣的店裡,沒有人會覺得這麼貴的耳機會是假貨。我們的利潤就是靠這些配件,都是假的。」
除了耳機是假的,一些人喜歡用手機二維碼掃描商品價錢,實際上,二維碼掃出來的價錢也不是產品本身的價錢。「你對著我們的手機殼掃幾個,價錢都是假的,沒有人能看出來。只要你說產品是原廠的,那就是原廠的,別人誰都不知道。但實際上成本很低,利潤高得驚人。」
同樣,在各家4S店裡,汽車本身的銷售價格差別都不大,汽車貼膜逐漸形成了產業,一款成本60元的汽車貼膜,在4S店能賣出3000元的高價,利潤空間可想而知。
文/圖 記者 王榮
(來源:半島網-城市信報) [編輯: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