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顙魚,的確是百釣不厭的好魚,雖然長得醜,但是味道鮮美,而且刺少,最適合老人孩子吃。最近釣黃顙魚比較多,哪怕不是專門釣黃顙魚,也會抽時間掛蚯蚓走釣走釣,怎麼也要釣幾條帶回家,不然沒辦法交代。野生黃顙魚味道異常鮮美,是菜場購買的遠遠比不上的,不需要多,3、2條就能製作一大碗魚湯。黃顙魚比較好的垂釣時間主要是春末夏初,雖然黃顙魚在氣溫高的夏季依舊比較活躍,但是好像夜釣會更好一些,白天垂釣還是春末夏初最合適。黃顙魚的垂釣方法介紹過多次,再來嘮叨嘮叨,列舉一些垂釣黃顙魚的注意事項。
一、時機
黃顙魚喜暖怕寒,其實在長江流域在冬季偶爾也能釣到,但是比較稀少。仲春開始進食,剛開口的時候不挑食,面餌也能釣到,但是太瘦,不夠肥美。經過仲春的進食,晚春夏初正是黃顙魚最為肥美的時候。地區的差異,導致的氣候的不同,釣黃顙魚的最佳時節應該在油菜花開的時候,所謂油菜花黃釣魚忙;天氣的選擇也是非常關鍵的,根據黃顙魚喜歡昏暗環境的特點,晚春初夏的小雨天,陰天可釣全天,多雲天也湊合,晴天建議釣早晚。如果下大雨,雨後漲水,淺水區域異常渾濁,也是釣黃顙魚或者鯰魚的最好時機。
二、釣點
黃顙魚是底層的肉食性魚類,主要進食魚蝦等餌料,只有在仲春剛開口的時候會吃點水草嫩芽,這是因為食物稀少的緣故。需要注意個要點,黃顙魚尤其是野生的黃顙魚,有較強的領地意識,所以不會成群進食,通常來說一個釣點往往只能上幾條黃顙魚,所以釣法上主要是走釣為主,理論上說不太建議打窩。如果打窩,需要注意持久長效的誘魚,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黃顙魚,比如雞腸子、雞肝裝進網袋中,放上石塊打窩,這樣可以保證窩料不輕易被黃顙魚吃掉,才能起到持久長效的誘魚效果。通常提前一天打窩,才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不過外出釣魚基本很少會有機會提前一天打窩,所以還是建議走釣為主,用氣味濃鬱的青色蚯蚓,主要窩點選擇的不太差,一會就會有黃顙魚來進食。一個窩點通常只能釣2、3條,然後就更換位置。黃顙魚喜歡生活在靜水淺灘中,有水草、有樹樁等障礙物,或者水底有石碓,樹洞之類的區域中。有些關鍵字需要注意:幽暗、淺水、障礙物、靜水、緩流,滿足這些特點的區域往往都會有黃顙魚的分布。
三、垂釣技巧
民間最常用的釣餌就是蚯蚓,釣黃顙魚的話青色蚯蚓比紅蚯蚓效果更好,因為氣味更加濃鬱。還有釣友會使用雞腸子、雞肝等餌料,效果也湊合,但是不好操作。比較奢侈的是使用蝦肉垂釣,帶上幾隻大蝦,蝦肉剪成小塊掛鈎,效果比蚯蚓要好,因為蝦才是黃顙魚通常進食的餌料;手竿釣黃顙魚的釣組搭配比較多樣,但是都比較建議使用單鉤。可以使用七星漂朝天鉤釣組,或者傳統的豎漂睡鉛釣組,睡鉛釣組建議使用鉤柄較長的魚鉤,下鉤會更方便一些。魚竿也不需要太長,因為黃顙魚基本不再深水,7、8米的魚竿就足夠了。
黃顙魚進食比較兇猛,漂相非常明顯,以黑漂和斜漂居多,提竿不用著急,抓死口為主。喜歡請收藏關注,每天準時更新,謝謝各位釣友!